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0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老子的本体论
被引量:
27
1
作者
张岱年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9-100,98,共3页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这都是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老子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不是最根本的,天地还有其“始”.老子宣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五十二章)天地起源问题的提出,是理论思维的一次空前提高.于是老子提出“道”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本原是道.在春秋时,有所谓“天道”,指天象变化及其与人世祸福的联系.“天道”具有天文学与占星术的两重含义.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18年)子产反对占星术的迷信,这是进步的见解.天道从属于天.老子则认为,在天道之上,还有最根本的道,而天从属于道.老子提出道的范畴,开创了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周易大传》
《老子》
中国哲学
《左传》
天地
万物
“一”
理论思维
天地生
占星术
原文传递
论老子的本体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岱年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2期69-71,共3页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这都是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老子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不是最根本的,天地还有其“始”。老子宣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五十二章)天地起源问题的提出,是理论思维的一次空前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周易大传》
《老子》
《左传》
中国哲学史
西方哲学
“一”
天地
万物
天地生
《管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周易》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2
3
作者
金景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7,共7页
现已成书的《周易全解》包括对《易经》和《易大传》的全部解释。我原想自己写,想通过它反映我几十年研究《周易》的成果,无奈我老了,行年已八十有七,深恐长期伏案工作,体力有所不胜。因此商同我的助手吕绍纲同志合作,书稿由他撰写,我...
现已成书的《周易全解》包括对《易经》和《易大传》的全部解释。我原想自己写,想通过它反映我几十年研究《周易》的成果,无奈我老了,行年已八十有七,深恐长期伏案工作,体力有所不胜。因此商同我的助手吕绍纲同志合作,书稿由他撰写,我仅负责删润并最后定稿。 我几十年研究《周易》有哪些心得体会?反映在本书里有哪些特点?有必要在这里作几点简单的介绍。 一、首先需要说的,本书的说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在卜筮,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哲学思想。说得明白些,就是我们不应宣传迷信,只应宣传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坤
六十四卦
《易》
天地生
系辞
《周易》研究
万物
圣人
若干问题
天之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子“宇宙生成论”之检讨──试论朱子的天地生成论
4
作者
彭永捷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5,共8页
朱熹关于天地生成的思想是其以理本体论为基础并结合天文学成果所进行的天文学研究,本属于天文学内容或自然哲学内容,但往往被现代学者视为宇宙生成论并作为朱熹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本文认为,从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宇宙生...
朱熹关于天地生成的思想是其以理本体论为基础并结合天文学成果所进行的天文学研究,本属于天文学内容或自然哲学内容,但往往被现代学者视为宇宙生成论并作为朱熹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本文认为,从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宇宙生成论问题在先秦哲学家庄子时业已得到消解,在南宋哲学家朱熹那里,他所探讨的只是天文学上具体的天和地的生成问题,即天地演化理论,可称之为“天地生成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生
成论
《朱子语类》
存在者
宇宙本原
天地生
“理”
庄子
天文学
本体论
《太极图说》
原文传递
有机蔬菜进京全程追踪
5
《农产品市场》
2003年第34期53-55,共3页
蔬菜,人们每天都离不了。近来,“有机蔬菜”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有机蔬菜”到底是什么?它离人们的餐桌还远吗?
关键词
有机蔬菜
全程追踪
有机食品
蔬菜市场
普通蔬菜
京城
认知度
家乐福
防虫
天地生
原文传递
《管子》中的“宙合”是本体概念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红兵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21-22,87,共3页
《管子》中的“宙合”是本体概念陈红兵《管子·宙合》篇言:"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通又)橐天地。"橐,指无底的长布袋。""天地,万物之橐"有两层含义:一是万物生于天地;二是天地是开放的,生化万物的功能无限。《宙...
《管子》中的“宙合”是本体概念陈红兵《管子·宙合》篇言:"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通又)橐天地。"橐,指无底的长布袋。""天地,万物之橐"有两层含义:一是万物生于天地;二是天地是开放的,生化万物的功能无限。《宙合》在另一段中言:"天(通育)养,无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四篇
本体概念
天地
万物
郭沫若
圣人之道
《易传》
天地生
人体科学
不可分割
学术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地域方位话语嬗变与东亚大陆天地生背景
被引量:
1
7
作者
蓝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41,共12页
从历史时期中国地域方位话语的嬗变规律中发现嬗变与自然和社会的响应关系明显。中国历史上早期"西土"、"东土"、"北土"、"南土"、"中土"使用较多,多为地域坐标指示词。在传统社会后...
从历史时期中国地域方位话语的嬗变规律中发现嬗变与自然和社会的响应关系明显。中国历史上早期"西土"、"东土"、"北土"、"南土"、"中土"使用较多,多为地域坐标指示词。在传统社会后期,"南人"、"北人"、"南方"、"北方"的概念使用频繁,贯穿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作为地域文化认同指示词使用得更多的是南北方位用词,多用"南方"、"北方"、"南人"、"北人"并称比较,地域文化认同色彩明显。宋以后的南北概念更多的是指东亚大陆文明东移后华北地区与东南地区意义上的南北概念。"西北"、"东南"、"东北"、"西南"等交叉方位词在中国历史上都有使用,但作为地域文化认同词汇多是将"西北"与"东南"并称比较。宋元以来,"西北"与"东南"更多是特指华北和江南地区,往往作为另一种中国南北文化认同的方位词。从天地生综合研究角度分析这种响应关系背后更宏观的天地生背景,发现历史上东亚大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气候大陆度增加、生产力背景变化是东亚大陆文明东南推移的环境背景。历史上从早期的"东南西北"并重到宋以来"南北"话语强势,再到近代"西北"、"东南"话语内涵嬗变的轨迹,显现宋以来话语中的南北概念实际是指在整个东亚民族活动舞台东移背景下的南北概念。所以,客观来讲以前提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实际应该是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从更宏大的背景来看,中华文明的南移实际应该是中华文明的西北向东南方位的推移,此所谓"文明向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话语
南方
北方
东亚大陆
天地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体观方法论与21世纪中国科技新崛起
被引量:
1
8
作者
任振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5,共2页
栏目按语】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
栏目按语】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和人类文明正经历一场大变革。在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方法
综合研究
21世纪
中国科技
科学方法论
超弦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多学科交叉
现代科学技术
天地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的世界
9
作者
查常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6-79,69,共5页
“道”是庄子学派全部思想赖以成立的基础范畴。因为,人与世界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取决于天地阴阳的合理性,后者又受制于庄学关于道的规定。于是,依据《庄子》本身阐释道的内涵是我们理解庄子学派的必要手段。在道的世界,庄子学派以...
“道”是庄子学派全部思想赖以成立的基础范畴。因为,人与世界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取决于天地阴阳的合理性,后者又受制于庄学关于道的规定。于是,依据《庄子》本身阐释道的内涵是我们理解庄子学派的必要手段。在道的世界,庄子学派以为道是绝对的无。它迫使庄学返回现象世界在事实本身中给出万物的起源及存在的依据。“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庄子学派的道包括:a.“无为无形”的道本身;b.“生天生地”的“本源论”的道;c.“无所不在”的存在论的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学派
万物
天地生
庄学
本源论
存在论
现象世界
“无”
事实性
《庄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老子的“道”
10
作者
罗季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35-42,共8页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总根源,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也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道”是什么,它的性质怎样?是一个关系到老子哲学的根本性质问题。但对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却有根本不同的说法。有把它诠解为...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总根源,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也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道”是什么,它的性质怎样?是一个关系到老子哲学的根本性质问题。但对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却有根本不同的说法。有把它诠解为精神性实体的,也有把它解释为物质性实体的;有认为是唯心的,也有认为是唯物的,众说纷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
生
万物
天地
万物
原始物质
“无名”
《老子》
天地生
“一”
宇宙观
“无”
物质性
原文传递
冰川的范围怎么越来越小了?——“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一)
11
作者
徐钦琦
《化石》
1998年第3期9-10,共2页
冰川的范围怎么越来越小了?——“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一)徐钦琦中学地理课本中提到“地球上冰川分布”,列表说明了北极区、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极区的冰川分布面积,而总计是1632.12万平方公里。这只是今天的情况,而...
冰川的范围怎么越来越小了?——“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一)徐钦琦中学地理课本中提到“地球上冰川分布”,列表说明了北极区、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极区的冰川分布面积,而总计是1632.12万平方公里。这只是今天的情况,而地球历史上早期的冰川分布范围却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旋回
天地生
系列讲座
冰川分布
倒数第二次冰期
冰川沉积物
科学家
地质学家
末次冰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周的天道观及其人生哲学
12
作者
韦俊生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78-84,共7页
(一) 庄周直觉思维的心理构建,对“道”的认识及其“气”与“道”的原则把握。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较难辨识的恐怕就是老庄哲学了。这是因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所创立的宇宙本体论,都是通过具有神秘性的传统“天道”观念来研究自然、宇...
(一) 庄周直觉思维的心理构建,对“道”的认识及其“气”与“道”的原则把握。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较难辨识的恐怕就是老庄哲学了。这是因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所创立的宇宙本体论,都是通过具有神秘性的传统“天道”观念来研究自然、宇宙,以此作为把握“天伦”根源规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周
天道观
“天道”
人
生
哲学
《庄子·齐物论》
“气”
天地
万物
天地生
北游
“真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
13
作者
王民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73-78,共6页
关键词
《庄子》
《老子》
《齐物论》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天地
万物
大宗师
宇宙万物
黑格尔
认识论
天地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
14
作者
张松如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0-66,共7页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张松如(吉林大学中文系)《老子》三十九章讲“得一”,亦即为道、体道。深幽发微,可从而窥见其气化谐和的宇宙生成论以至生命意识审美理想,在五千言中实居重要地位,具特殊意义。而历来诸本,在章...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张松如(吉林大学中文系)《老子》三十九章讲“得一”,亦即为道、体道。深幽发微,可从而窥见其气化谐和的宇宙生成论以至生命意识审美理想,在五千言中实居重要地位,具特殊意义。而历来诸本,在章句上虽亦不无参差,一般分作三段,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老子道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
天地
万物
生
命意识
帛书
审美理想
本体论
天地生
“一”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三)
15
作者
陈之荣
余谋昌
+3 位作者
陈贻安
缪经良
李志超
孙关龙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2,共2页
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 70 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 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 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 学术思想非常活跃,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和...
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 70 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 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 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 学术思想非常活跃,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和人类文明正经历一场大变革。在这一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条件下, 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圈
研究展望
现代地球系统
天地生
21世纪
综合研究
突变期
全球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
人地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与21世纪
16
作者
宋正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5,共2页
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一)宋正海徐道一陈必忠王守春高建国梁鸿光【栏目按语】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
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一)宋正海徐道一陈必忠王守春高建国梁鸿光【栏目按语】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天地生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
21世纪
科学整体化
学术讲座
观念变革
研究展望
人类文明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哲学的本源问题
17
作者
张应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8-44,共7页
关键词
盘古神话
中国哲学史
《老子》
哲学语言
庄子
宇宙起源
神话思维
天地生
道哲学
宇宙创
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坐在儒家修身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
27
18
作者
陈立胜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2,共12页
儒家静坐在修身学中的意义大致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1)静坐乃修身工夫之入处,可藉之而观未发前气象、默识仁体、养出端倪、见性、悟道。(2)静坐可收敛身心,澄息思虑,而与读书观理成为工夫两轮之一轮,或"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
儒家静坐在修身学中的意义大致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1)静坐乃修身工夫之入处,可藉之而观未发前气象、默识仁体、养出端倪、见性、悟道。(2)静坐可收敛身心,澄息思虑,而与读书观理成为工夫两轮之一轮,或"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3)静中可观天地生物气象,而见天心、天地生物之心。(4)静坐可作为省过、忏悔之有力手段。四种静坐,其意义各有侧重。重温与反思儒家静坐文化,既有助于了解儒家修身工夫之特质,亦裨益于作为"生命之道"的哲学本义之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坐
悟道
收敛身心
观
天地生
物气象
省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仁”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
9
19
作者
乔清举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0,共10页
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其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含义...
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其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含义是爱,孟子把仁推广到"爱物",董仲舒提出爱民,"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郑玄提出仁为"爱人以及物"。至宋明时期,理学家明确地把仁提升为"全德之名",又把天地的生生德性作为"天地之仁"、天地生物之心。仁作为生生之德,成为宇宙的合目的性。理学家又说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这样,天地的生生之德、仁、人心就被统一起来,仁从而获得了贯通人与天地万物的本体意义。仁还是一种感通的道德情感,大程、阳明等主张通过感通与恻隐更为主动地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解释既有丰富的生态功夫论的内涵,也有丰富的生态境界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共同体
生
态
儒家
仁
天地生
物之心
原文传递
朱熹《仁说》剖析
被引量:
5
20
作者
金春峰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6-82,共7页
朱熹《仁说》剖析金春峰朱熹完成“中和新旧说”以后,乾道八年(公元1142年)写《仁说》。《仁说》承前启后,发天人之蕴,对于了解朱熹思想体系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分四节予以剖析。一天地生物之心《仁说》最为特别的地方...
朱熹《仁说》剖析金春峰朱熹完成“中和新旧说”以后,乾道八年(公元1142年)写《仁说》。《仁说》承前启后,发天人之蕴,对于了解朱熹思想体系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分四节予以剖析。一天地生物之心《仁说》最为特别的地方是,以“天地生物之心”为仁的天理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生
物之心
天地
之心
元亨利贞
爱人利物
自然法
道德本心
道德理性
朱熹
一阳来复
王阳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老子的本体论
被引量:
27
1
作者
张岱年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9-100,98,共3页
文摘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这都是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老子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不是最根本的,天地还有其“始”.老子宣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五十二章)天地起源问题的提出,是理论思维的一次空前提高.于是老子提出“道”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本原是道.在春秋时,有所谓“天道”,指天象变化及其与人世祸福的联系.“天道”具有天文学与占星术的两重含义.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18年)子产反对占星术的迷信,这是进步的见解.天道从属于天.老子则认为,在天道之上,还有最根本的道,而天从属于道.老子提出道的范畴,开创了本体论.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周易大传》
《老子》
中国哲学
《左传》
天地
万物
“一”
理论思维
天地生
占星术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老子的本体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岱年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2期69-71,共3页
文摘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这都是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老子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不是最根本的,天地还有其“始”。老子宣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五十二章)天地起源问题的提出,是理论思维的一次空前提高。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周易大传》
《老子》
《左传》
中国哲学史
西方哲学
“一”
天地
万物
天地生
《管子》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周易》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2
3
作者
金景芳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现已成书的《周易全解》包括对《易经》和《易大传》的全部解释。我原想自己写,想通过它反映我几十年研究《周易》的成果,无奈我老了,行年已八十有七,深恐长期伏案工作,体力有所不胜。因此商同我的助手吕绍纲同志合作,书稿由他撰写,我仅负责删润并最后定稿。 我几十年研究《周易》有哪些心得体会?反映在本书里有哪些特点?有必要在这里作几点简单的介绍。 一、首先需要说的,本书的说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在卜筮,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哲学思想。说得明白些,就是我们不应宣传迷信,只应宣传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乾坤
六十四卦
《易》
天地生
系辞
《周易》研究
万物
圣人
若干问题
天之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子“宇宙生成论”之检讨──试论朱子的天地生成论
4
作者
彭永捷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5,共8页
文摘
朱熹关于天地生成的思想是其以理本体论为基础并结合天文学成果所进行的天文学研究,本属于天文学内容或自然哲学内容,但往往被现代学者视为宇宙生成论并作为朱熹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本文认为,从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宇宙生成论问题在先秦哲学家庄子时业已得到消解,在南宋哲学家朱熹那里,他所探讨的只是天文学上具体的天和地的生成问题,即天地演化理论,可称之为“天地生成论”。
关键词
宇宙
生
成论
《朱子语类》
存在者
宇宙本原
天地生
“理”
庄子
天文学
本体论
《太极图说》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有机蔬菜进京全程追踪
5
出处
《农产品市场》
2003年第34期53-55,共3页
文摘
蔬菜,人们每天都离不了。近来,“有机蔬菜”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有机蔬菜”到底是什么?它离人们的餐桌还远吗?
关键词
有机蔬菜
全程追踪
有机食品
蔬菜市场
普通蔬菜
京城
认知度
家乐福
防虫
天地生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管子》中的“宙合”是本体概念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红兵
机构
山东工程学院政法系
出处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21-22,87,共3页
文摘
《管子》中的“宙合”是本体概念陈红兵《管子·宙合》篇言:"天地,万物之橐;宙合,有(通又)橐天地。"橐,指无底的长布袋。""天地,万物之橐"有两层含义:一是万物生于天地;二是天地是开放的,生化万物的功能无限。《宙合》在另一段中言:"天(通育)养,无计...
关键词
《管子》四篇
本体概念
天地
万物
郭沫若
圣人之道
《易传》
天地生
人体科学
不可分割
学术界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地域方位话语嬗变与东亚大陆天地生背景
被引量:
1
7
作者
蓝勇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41,共12页
文摘
从历史时期中国地域方位话语的嬗变规律中发现嬗变与自然和社会的响应关系明显。中国历史上早期"西土"、"东土"、"北土"、"南土"、"中土"使用较多,多为地域坐标指示词。在传统社会后期,"南人"、"北人"、"南方"、"北方"的概念使用频繁,贯穿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作为地域文化认同指示词使用得更多的是南北方位用词,多用"南方"、"北方"、"南人"、"北人"并称比较,地域文化认同色彩明显。宋以后的南北概念更多的是指东亚大陆文明东移后华北地区与东南地区意义上的南北概念。"西北"、"东南"、"东北"、"西南"等交叉方位词在中国历史上都有使用,但作为地域文化认同词汇多是将"西北"与"东南"并称比较。宋元以来,"西北"与"东南"更多是特指华北和江南地区,往往作为另一种中国南北文化认同的方位词。从天地生综合研究角度分析这种响应关系背后更宏观的天地生背景,发现历史上东亚大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气候大陆度增加、生产力背景变化是东亚大陆文明东南推移的环境背景。历史上从早期的"东南西北"并重到宋以来"南北"话语强势,再到近代"西北"、"东南"话语内涵嬗变的轨迹,显现宋以来话语中的南北概念实际是指在整个东亚民族活动舞台东移背景下的南北概念。所以,客观来讲以前提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实际应该是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从更宏大的背景来看,中华文明的南移实际应该是中华文明的西北向东南方位的推移,此所谓"文明向东"。
关键词
方位话语
南方
北方
东亚大陆
天地生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体观方法论与21世纪中国科技新崛起
被引量:
1
8
作者
任振球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5,共2页
文摘
栏目按语】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学术思想非常活跃,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和人类文明正经历一场大变革。在这...
关键词
整体观方法
综合研究
21世纪
中国科技
科学方法论
超弦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多学科交叉
现代科学技术
天地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的世界
9
作者
查常平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6-79,69,共5页
文摘
“道”是庄子学派全部思想赖以成立的基础范畴。因为,人与世界的起源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取决于天地阴阳的合理性,后者又受制于庄学关于道的规定。于是,依据《庄子》本身阐释道的内涵是我们理解庄子学派的必要手段。在道的世界,庄子学派以为道是绝对的无。它迫使庄学返回现象世界在事实本身中给出万物的起源及存在的依据。“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庄子学派的道包括:a.“无为无形”的道本身;b.“生天生地”的“本源论”的道;c.“无所不在”的存在论的道。
关键词
庄子学派
万物
天地生
庄学
本源论
存在论
现象世界
“无”
事实性
《庄子》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老子的“道”
10
作者
罗季常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35-42,共8页
文摘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总根源,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也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道”是什么,它的性质怎样?是一个关系到老子哲学的根本性质问题。但对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却有根本不同的说法。有把它诠解为精神性实体的,也有把它解释为物质性实体的;有认为是唯心的,也有认为是唯物的,众说纷纭。
关键词
三
生
万物
天地
万物
原始物质
“无名”
《老子》
天地生
“一”
宇宙观
“无”
物质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冰川的范围怎么越来越小了?——“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一)
11
作者
徐钦琦
出处
《化石》
1998年第3期9-10,共2页
文摘
冰川的范围怎么越来越小了?——“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一)徐钦琦中学地理课本中提到“地球上冰川分布”,列表说明了北极区、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极区的冰川分布面积,而总计是1632.12万平方公里。这只是今天的情况,而地球历史上早期的冰川分布范围却要大...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旋回
天地生
系列讲座
冰川分布
倒数第二次冰期
冰川沉积物
科学家
地质学家
末次冰期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周的天道观及其人生哲学
12
作者
韦俊生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78-84,共7页
文摘
(一) 庄周直觉思维的心理构建,对“道”的认识及其“气”与“道”的原则把握。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较难辨识的恐怕就是老庄哲学了。这是因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所创立的宇宙本体论,都是通过具有神秘性的传统“天道”观念来研究自然、宇宙,以此作为把握“天伦”根源规律的。
关键词
庄周
天道观
“天道”
人
生
哲学
《庄子·齐物论》
“气”
天地
万物
天地生
北游
“真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
13
作者
王民生
机构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73-78,共6页
关键词
《庄子》
《老子》
《齐物论》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天地
万物
大宗师
宇宙万物
黑格尔
认识论
天地生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
14
作者
张松如
机构
吉林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0-66,共7页
文摘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张松如(吉林大学中文系)《老子》三十九章讲“得一”,亦即为道、体道。深幽发微,可从而窥见其气化谐和的宇宙生成论以至生命意识审美理想,在五千言中实居重要地位,具特殊意义。而历来诸本,在章句上虽亦不无参差,一般分作三段,格...
关键词
《老子》
老子道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
天地
万物
生
命意识
帛书
审美理想
本体论
天地生
“一”字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三)
15
作者
陈之荣
余谋昌
陈贻安
缪经良
李志超
孙关龙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2,共2页
文摘
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 70 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 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 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 学术思想非常活跃,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科学和人类文明正经历一场大变革。在这一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条件下, 中国传统文化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人类圈
研究展望
现代地球系统
天地生
21世纪
综合研究
突变期
全球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
人地关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与21世纪
16
作者
宋正海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5,共2页
文摘
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一)宋正海徐道一陈必忠王守春高建国梁鸿光【栏目按语】当代科学正处于由以分析性为主向以综合性为主的转型时期:70年代以来,科学整体化潮流明显崛起;自然史研究、复杂性研究迅速崛起;人与自然关系正由全面紧张转向寻求全面协调;学...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天地生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
21世纪
科学整体化
学术讲座
观念变革
研究展望
人类文明
学术思想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哲学的本源问题
17
作者
张应斌
机构
嘉应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38-44,共7页
关键词
盘古神话
中国哲学史
《老子》
哲学语言
庄子
宇宙起源
神话思维
天地生
道哲学
宇宙创
生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坐在儒家修身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
27
18
作者
陈立胜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2,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喜怒哀乐:修身学视野下的儒家情感问题研究"(13YJA720002)
文摘
儒家静坐在修身学中的意义大致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1)静坐乃修身工夫之入处,可藉之而观未发前气象、默识仁体、养出端倪、见性、悟道。(2)静坐可收敛身心,澄息思虑,而与读书观理成为工夫两轮之一轮,或"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3)静中可观天地生物气象,而见天心、天地生物之心。(4)静坐可作为省过、忏悔之有力手段。四种静坐,其意义各有侧重。重温与反思儒家静坐文化,既有助于了解儒家修身工夫之特质,亦裨益于作为"生命之道"的哲学本义之觉醒。
关键词
静坐
悟道
收敛身心
观
天地生
物气象
省过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仁”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
9
19
作者
乔清举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0,共10页
基金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儒家生态哲学史研究"(11A2X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其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含义是爱,孟子把仁推广到"爱物",董仲舒提出爱民,"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郑玄提出仁为"爱人以及物"。至宋明时期,理学家明确地把仁提升为"全德之名",又把天地的生生德性作为"天地之仁"、天地生物之心。仁作为生生之德,成为宇宙的合目的性。理学家又说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这样,天地的生生之德、仁、人心就被统一起来,仁从而获得了贯通人与天地万物的本体意义。仁还是一种感通的道德情感,大程、阳明等主张通过感通与恻隐更为主动地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解释既有丰富的生态功夫论的内涵,也有丰富的生态境界论的内涵。
关键词
道德共同体
生
态
儒家
仁
天地生
物之心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朱熹《仁说》剖析
被引量:
5
20
作者
金春峰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6-82,共7页
文摘
朱熹《仁说》剖析金春峰朱熹完成“中和新旧说”以后,乾道八年(公元1142年)写《仁说》。《仁说》承前启后,发天人之蕴,对于了解朱熹思想体系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分四节予以剖析。一天地生物之心《仁说》最为特别的地方是,以“天地生物之心”为仁的天理根...
关键词
天地生
物之心
天地
之心
元亨利贞
爱人利物
自然法
道德本心
道德理性
朱熹
一阳来复
王阳明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老子的本体论
张岱年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7
原文传递
2
论老子的本体论
张岱年
《中国哲学史》
199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周易》研究的若干问题
金景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朱子“宇宙生成论”之检讨──试论朱子的天地生成论
彭永捷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5
有机蔬菜进京全程追踪
《农产品市场》
2003
0
原文传递
6
《管子》中的“宙合”是本体概念
陈红兵
《管子学刊》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地域方位话语嬗变与东亚大陆天地生背景
蓝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整体观方法论与21世纪中国科技新崛起
任振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道”的世界
查常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老子的“道”
罗季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
0
原文传递
11
冰川的范围怎么越来越小了?——“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一)
徐钦琦
《化石》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庄周的天道观及其人生哲学
韦俊生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论《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
王民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说“得一”:《老子》三十九章悬解
张松如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21世纪天地生人综合研究展望(三)
陈之荣
余谋昌
陈贻安
缪经良
李志超
孙关龙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与21世纪
宋正海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哲学的本源问题
张应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静坐在儒家修身学中的意义
陈立胜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仁”的生态意义
乔清举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9
原文传递
20
朱熹《仁说》剖析
金春峰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