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弼易学的经学前见与义理新意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80,共8页
魏晋之际,王弼确立了以义理解《易》的诠释范式,这一诠释范式固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解决如何探求《周易》本意的问题。王弼的易学思想并没有绕开汉代经学的"前见"而另辟蹊径,他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乃...
魏晋之际,王弼确立了以义理解《易》的诠释范式,这一诠释范式固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解决如何探求《周易》本意的问题。王弼的易学思想并没有绕开汉代经学的"前见"而另辟蹊径,他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乃是对汉易中的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说之反思,他认为只有透过此纷繁复杂的现象去寻求至高不变的本体,方能对此天人问题有一根本性的认知,从而为规范人事提供依据。王弼对象数诠释范式的批判,固然有"援道入儒"亦或是"于形上学深有体会"的因素所在,但就其根本而言王弼的这种反思乃是东汉经学简化运动的继续,是在批判象数注经派的基础上,对解读经典本意方法的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义理易学
天人
问题
诠释方法
原文传递
关于一道习题的思考——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2
作者
赵小平
《历史学习》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
天人
关系
问题
原文传递
关于天人关系问题
3
作者
赵家治
《新长征》
2007年第10期64-64,共1页
“天人感应”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事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天人感应萌芽于先秦,《洪范》说:“肃,时寒若”,“义,时日勿若”,在他看来,君主施...
“天人感应”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事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天人感应萌芽于先秦,《洪范》说:“肃,时寒若”,“义,时日勿若”,在他看来,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变化。春秋时期盛行占星术,依据天体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这成为天人感应思想的直接来源。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
关系
问题
“
天人
感应”
中国哲学史
唯心主义
天人
关系
人的行为
《洪范》
天气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弼易学的经学前见与义理新意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春
机构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80,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8M642677)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文摘
魏晋之际,王弼确立了以义理解《易》的诠释范式,这一诠释范式固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解决如何探求《周易》本意的问题。王弼的易学思想并没有绕开汉代经学的"前见"而另辟蹊径,他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乃是对汉易中的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说之反思,他认为只有透过此纷繁复杂的现象去寻求至高不变的本体,方能对此天人问题有一根本性的认知,从而为规范人事提供依据。王弼对象数诠释范式的批判,固然有"援道入儒"亦或是"于形上学深有体会"的因素所在,但就其根本而言王弼的这种反思乃是东汉经学简化运动的继续,是在批判象数注经派的基础上,对解读经典本意方法的寻求。
关键词
王弼
义理易学
天人
问题
诠释方法
Keywords
Wang Bi
meanings-and-principle approach to the Changes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beings
hermeneutic methods
分类号
B235.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一道习题的思考——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2
作者
赵小平
出处
《历史学习》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
天人
关系
问题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天人关系问题
3
作者
赵家治
出处
《新长征》
2007年第10期64-64,共1页
文摘
“天人感应”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事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天人感应萌芽于先秦,《洪范》说:“肃,时寒若”,“义,时日勿若”,在他看来,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变化。春秋时期盛行占星术,依据天体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这成为天人感应思想的直接来源。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
关键词
天人
关系
问题
“
天人
感应”
中国哲学史
唯心主义
天人
关系
人的行为
《洪范》
天气变化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弼易学的经学前见与义理新意
董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原文传递
2
关于一道习题的思考——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赵小平
《历史学习》
2008
0
原文传递
3
关于天人关系问题
赵家治
《新长征》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