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弼易学的经学前见与义理新意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80,共8页
魏晋之际,王弼确立了以义理解《易》的诠释范式,这一诠释范式固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解决如何探求《周易》本意的问题。王弼的易学思想并没有绕开汉代经学的"前见"而另辟蹊径,他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乃... 魏晋之际,王弼确立了以义理解《易》的诠释范式,这一诠释范式固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解决如何探求《周易》本意的问题。王弼的易学思想并没有绕开汉代经学的"前见"而另辟蹊径,他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乃是对汉易中的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说之反思,他认为只有透过此纷繁复杂的现象去寻求至高不变的本体,方能对此天人问题有一根本性的认知,从而为规范人事提供依据。王弼对象数诠释范式的批判,固然有"援道入儒"亦或是"于形上学深有体会"的因素所在,但就其根本而言王弼的这种反思乃是东汉经学简化运动的继续,是在批判象数注经派的基础上,对解读经典本意方法的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义理易学 天人问题 诠释方法
原文传递
关于一道习题的思考——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关系问题
2
作者 赵小平 《历史学习》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 天人关系问题
原文传递
关于天人关系问题
3
作者 赵家治 《新长征》 2007年第10期64-64,共1页
“天人感应”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事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天人感应萌芽于先秦,《洪范》说:“肃,时寒若”,“义,时日勿若”,在他看来,君主施... “天人感应”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事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天人感应萌芽于先秦,《洪范》说:“肃,时寒若”,“义,时日勿若”,在他看来,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变化。春秋时期盛行占星术,依据天体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这成为天人感应思想的直接来源。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关系问题 天人感应” 中国哲学史 唯心主义 天人关系 人的行为 《洪范》 天气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