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洪范》篇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纲领
被引量:
3
1
作者
童明伦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9-94,共6页
《尚书》除晋人伪造部分外,其余篇目均可作为研究古代史料的依据。《周书·洪范》尤富史料价值。据本篇《书序》对照《史记》的《宋微子世家》、《殷本纪》等书,武王养老尊贤,“释箕子之囚”,载他回国,向他问政,箕子即以“洪范飞畴...
《尚书》除晋人伪造部分外,其余篇目均可作为研究古代史料的依据。《周书·洪范》尤富史料价值。据本篇《书序》对照《史记》的《宋微子世家》、《殷本纪》等书,武王养老尊贤,“释箕子之囚”,载他回国,向他问政,箕子即以“洪范飞畴”告诉武王。“九畴”总括了商代奴隶主国家哲学、道德、官职、天文历法、君主专制、施政手段、宗教卜筮、气候征象、法律赏罚等九个方面的“彝伦攸叙”,堪称我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纲领,而以王权和神权、即政教结合为其中心。本文拟将全篇归结为阴阳五行、自然科学、君主专制、施政手段、设官分职、王权神授、道德规范、天人相感,卜筮决疑等九个方面试加论述,以就教于高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范
文化纲领
天人
相
感
晋人
武王
王权神授
宋微子
古代政治
卿士
飞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比德说”之源头与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颖
《双语学习》
2007年第10M期202-202,205,共2页
"比德说"是以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相感为思维基础的,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方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是儒家传统伦理美学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今天继承民族伦理美学遗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正确的理解&qu...
"比德说"是以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相感为思维基础的,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方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是儒家传统伦理美学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今天继承民族伦理美学遗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正确的理解"比德说"的内涵和精髓,首先要弄清它的发展脉络,本文就试图对"比德说"的发展作一个简要地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德说
天人
相
感
儒家伦理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壁藏书为圣道存亡关键论
3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6年第2期23-26,共4页
自祖龙焚书而古籍几不能存于后世。其幸而获存者。则以有孔壁之藏故也。然则是藏也。岂非天人相感。圣道存亡一大关键哉。何以不藏易也。知其以为卜筮之书。现医药之书所必不焚也。何以不藏诗也。知其为民间歌谣所习。而无庸藏也。且三...
自祖龙焚书而古籍几不能存于后世。其幸而获存者。则以有孔壁之藏故也。然则是藏也。岂非天人相感。圣道存亡一大关键哉。何以不藏易也。知其以为卜筮之书。现医药之书所必不焚也。何以不藏诗也。知其为民间歌谣所习。而无庸藏也。且三十六郡之分。独留卫辉不与卫为天下之中。而国风独多于卫。人尚中声而传习之徒独众是以三百篇之言。早留于天下。其在百家之言存于私室。焚之或有不能尽其为天下公言。煌煌如尚书春秋礼乐论语孝经者。概为灰烬矣。尚书春秋礼记论语孝经之晚出。则全以藏于扎壁故也。知孔壁一藏为存六经特典。而其不焚者。则亦不藏。此间天人相感之故匪易易也。而后世之陋儒犹欲破坏孔壁中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
相
感
壁中书
圣道
民间歌谣
礼乐论
三百篇
壁藏
孝经
三十六郡
天下之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格的洗礼——评李森诗集《屋宇》
4
作者
方婷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X期16-18,共3页
如果一个人奋力地写,只是想成为一位诗人,缪斯听了也会发笑的;但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写只是为了博缪斯一笑,那么,这点慷慨或者可以让他成为一位诗人。诗人李森时常说,他的诗不是为全天下人写的,而是为一个人写的,这个人就是"钟子期&qu...
如果一个人奋力地写,只是想成为一位诗人,缪斯听了也会发笑的;但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写只是为了博缪斯一笑,那么,这点慷慨或者可以让他成为一位诗人。诗人李森时常说,他的诗不是为全天下人写的,而是为一个人写的,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也是他的"缪斯妹妹"。这句感慨里不仅隐藏着"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孤高,还有一分求之不得的渴望。现实版"钟子期"的眼神如此渺不可寻,支撑着诗人完成写作的不过是关于"钟子期"的信念而已,但正是这个信念把诗人的写作带向了更远的地方。这场诗歌远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子期
天下人
诗行
语言要素
一朵花
原型意象
天人
相
感
诗眼
《诗品》
情
感
力量
原文传递
一部深研汉代文化的佳作——评刘周堂教授新著《汉代文化研究》
5
作者
黄钊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66-168,共3页
汉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先秦文化,下启三国、两晋、隋唐以及宋元明清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史上一些重大文化创造,如政治上倡导"大一统"、崇尚"黄老之治"、推行"独尊儒术"、实施...
汉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先秦文化,下启三国、两晋、隋唐以及宋元明清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史上一些重大文化创造,如政治上倡导"大一统"、崇尚"黄老之治"、推行"独尊儒术"、实施"德主刑辅"、呼唤"以民为本",哲理上宣扬"天人相感"论、提出"道莫大于无为"命题、强调"天不变道亦不变"观念、奉行"元气生万物"世界观,道德上倡导"三纲五常"说教、突出"仁义忠信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文化
刘周
中国文化史
黄老之治
中国传统文化
宋元明
《过秦论》
忠信
去私
天人
相
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洪范》篇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纲领
被引量:
3
1
作者
童明伦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9-94,共6页
文摘
《尚书》除晋人伪造部分外,其余篇目均可作为研究古代史料的依据。《周书·洪范》尤富史料价值。据本篇《书序》对照《史记》的《宋微子世家》、《殷本纪》等书,武王养老尊贤,“释箕子之囚”,载他回国,向他问政,箕子即以“洪范飞畴”告诉武王。“九畴”总括了商代奴隶主国家哲学、道德、官职、天文历法、君主专制、施政手段、宗教卜筮、气候征象、法律赏罚等九个方面的“彝伦攸叙”,堪称我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纲领,而以王权和神权、即政教结合为其中心。本文拟将全篇归结为阴阳五行、自然科学、君主专制、施政手段、设官分职、王权神授、道德规范、天人相感,卜筮决疑等九个方面试加论述,以就教于高明。
关键词
洪范
文化纲领
天人
相
感
晋人
武王
王权神授
宋微子
古代政治
卿士
飞畴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比德说”之源头与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颖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
出处
《双语学习》
2007年第10M期202-202,205,共2页
文摘
"比德说"是以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相感为思维基础的,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方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是儒家传统伦理美学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今天继承民族伦理美学遗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正确的理解"比德说"的内涵和精髓,首先要弄清它的发展脉络,本文就试图对"比德说"的发展作一个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
比德说
天人
相
感
儒家伦理美学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壁藏书为圣道存亡关键论
3
作者
前人
出处
《船山学报》
1936年第2期23-26,共4页
文摘
自祖龙焚书而古籍几不能存于后世。其幸而获存者。则以有孔壁之藏故也。然则是藏也。岂非天人相感。圣道存亡一大关键哉。何以不藏易也。知其以为卜筮之书。现医药之书所必不焚也。何以不藏诗也。知其为民间歌谣所习。而无庸藏也。且三十六郡之分。独留卫辉不与卫为天下之中。而国风独多于卫。人尚中声而传习之徒独众是以三百篇之言。早留于天下。其在百家之言存于私室。焚之或有不能尽其为天下公言。煌煌如尚书春秋礼乐论语孝经者。概为灰烬矣。尚书春秋礼记论语孝经之晚出。则全以藏于扎壁故也。知孔壁一藏为存六经特典。而其不焚者。则亦不藏。此间天人相感之故匪易易也。而后世之陋儒犹欲破坏孔壁中书。
关键词
天人
相
感
壁中书
圣道
民间歌谣
礼乐论
三百篇
壁藏
孝经
三十六郡
天下之中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格的洗礼——评李森诗集《屋宇》
4
作者
方婷
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X期16-18,共3页
文摘
如果一个人奋力地写,只是想成为一位诗人,缪斯听了也会发笑的;但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写只是为了博缪斯一笑,那么,这点慷慨或者可以让他成为一位诗人。诗人李森时常说,他的诗不是为全天下人写的,而是为一个人写的,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也是他的"缪斯妹妹"。这句感慨里不仅隐藏着"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孤高,还有一分求之不得的渴望。现实版"钟子期"的眼神如此渺不可寻,支撑着诗人完成写作的不过是关于"钟子期"的信念而已,但正是这个信念把诗人的写作带向了更远的地方。这场诗歌远足。
关键词
钟子期
天下人
诗行
语言要素
一朵花
原型意象
天人
相
感
诗眼
《诗品》
情
感
力量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部深研汉代文化的佳作——评刘周堂教授新著《汉代文化研究》
5
作者
黄钊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66-168,共3页
文摘
汉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先秦文化,下启三国、两晋、隋唐以及宋元明清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史上一些重大文化创造,如政治上倡导"大一统"、崇尚"黄老之治"、推行"独尊儒术"、实施"德主刑辅"、呼唤"以民为本",哲理上宣扬"天人相感"论、提出"道莫大于无为"命题、强调"天不变道亦不变"观念、奉行"元气生万物"世界观,道德上倡导"三纲五常"说教、突出"仁义忠信密"、
关键词
汉代文化
刘周
中国文化史
黄老之治
中国传统文化
宋元明
《过秦论》
忠信
去私
天人
相
感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洪范》篇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纲领
童明伦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比德说”之源头与发展
刘颖
《双语学习》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孔壁藏书为圣道存亡关键论
前人
《船山学报》
193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风格的洗礼——评李森诗集《屋宇》
方婷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5
一部深研汉代文化的佳作——评刘周堂教授新著《汉代文化研究》
黄钊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