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天主教中国化展馆的示范引领作用
1
作者 刘志庆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1,共2页
坚持天主教中国化方向,应该在保持天主教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的前提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塑造温和、理性、包容的天主教文化品质。文化展馆是呈现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地天主教会总结本地实... 坚持天主教中国化方向,应该在保持天主教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的前提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塑造温和、理性、包容的天主教文化品质。文化展馆是呈现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地天主教会总结本地实践经验新建了一些天主教中国化展馆,笔者实地考察过并认为能代表省级水平的有山东、北京、浙江、河南4个天主教中国化展馆,建成并正式开幕的时间分别是2021年7月、2022年12月、2023年5月、2024年5月,分别位于济南教区将军庙教堂、北京教区西什库教堂、宁波教区江北教堂、郑州教区郑州北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中国化 基本信仰 天主教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北堂 天主教 西什库教堂 将军庙
原文传递
论天主教文化与明末清初的儒学环境
2
作者 王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3-69,共7页
明末清初 ,天主教文化第三次传入中国。明清两朝在改朝换代之时 ,天主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冲突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王学在批判传统、否定权威方面为天主教文化的传播 ,特别是为传教士是先秦儒学而非宋明理学 ,提供了... 明末清初 ,天主教文化第三次传入中国。明清两朝在改朝换代之时 ,天主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冲突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王学在批判传统、否定权威方面为天主教文化的传播 ,特别是为传教士是先秦儒学而非宋明理学 ,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而实学的高涨 ,又为传教士在传教手段上走学术传教的路线 ,提供了一个可以实践的环境。但明末清初的王学和实学环境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明末清初对王学的批判以及实学自身的流变 ,均使得天主教文化传播赖以长期存在的基础变得十分不稳 ,再加上明末清初程朱理学的发展 ,传教士们在这样的儒学环境下择儒斥佛 ,是先秦儒学而非宋明理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文化 明末清初 儒学 主学 理学 实学 学术环境
下载PDF
敬天爱国 北京天主教中国化历程展选登
3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96,F0003,共2页
北京天主教界为深入推进天主教中国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挖掘北京地区丰富的天主教文化资源,特在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府二进院的文博馆内举办“敬天爱国——北京天主教中国化历程展”。此次展览共甄选600余张图片。
关键词 天主教中国化 天主教文化 北京地区
原文传递
情绪化的批判——从杨光先的《不得已》说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剑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3,共6页
明末清初的半个世纪是影响中西文化交流最终命运的关键时期。与明末儒士群体地批判天主教文化相比,清初杨光先在批判天主教文化时,则是孤军奋战;在辟教内容上,除了情绪化地批判与指责外,重复明末儒士而并无新的内容则是杨氏辟教的... 明末清初的半个世纪是影响中西文化交流最终命运的关键时期。与明末儒士群体地批判天主教文化相比,清初杨光先在批判天主教文化时,则是孤军奋战;在辟教内容上,除了情绪化地批判与指责外,重复明末儒士而并无新的内容则是杨氏辟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这种情绪化的批判,直接影响到了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命运,使得清初的儒士在对西方文化进行评价时很少能心平气和,进而局限了清初儒士开眼看世界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初年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天主教文化 文化批判 文化交流 杨光先 《不得已》
下载PDF
试论南蛮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德宇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5,77,共2页
试论南蛮文化赵德宇1543年一艘载有葡萄牙人的帆船漂流到日本南部的种子岛,继而,1549年天主教耶稣会来日本传教,正式揭开了日本有史以来与西方文化接触、碰撞的序幕。这一时期以葡萄牙为首的西方人由于是辗转东南亚而来到日... 试论南蛮文化赵德宇1543年一艘载有葡萄牙人的帆船漂流到日本南部的种子岛,继而,1549年天主教耶稣会来日本传教,正式揭开了日本有史以来与西方文化接触、碰撞的序幕。这一时期以葡萄牙为首的西方人由于是辗转东南亚而来到日本的,因而日本人称其为“南蛮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天主教文化 日本文化 南蛮 丰臣秀吉 耶稣会士 林罗山 日本思想 德川幕府 德川家康
原文传递
创造文化奇迹的“东方之珠”
6
作者 夏春平 《今日中国》 1996年第12期64-65,共2页
创造文化奇迹的“东方之珠”香港夏春平闹市中心的香港文化中心唐书彪摄香港这地方不大,论面积仅1000平方公里,据说只有与它相邻的深圳特区面积的一半。若同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或是国外的纽约、东京、巴黎相比,那更是"小巫... 创造文化奇迹的“东方之珠”香港夏春平闹市中心的香港文化中心唐书彪摄香港这地方不大,论面积仅1000平方公里,据说只有与它相邻的深圳特区面积的一半。若同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或是国外的纽约、东京、巴黎相比,那更是"小巫见大巫"。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文化 香港文化 文化中心 国际大都会 通俗文化 文化沙漠 地铁车站 天主教文化 消费文化 海洋文化
下载PDF
主教于斌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常伦 《民国春秋》 1999年第3期36-38,共3页
于斌是民国时期宗教界有影响人物,去世已 20多年。为使读者了解这位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经历,特编发《主教于斌》一文。
关键词 于斌 国民政府 宗教徒 天主教文化 罗马教廷 抗日战争 宗教界人士 主教 冯玉祥 蒋介石
原文传递
试析十六、十七世纪天主教风行日本的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德宇 《日本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35-40,共6页
试析十六、十七世纪天主教风行日本的原因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赵德宇1467年开始的应仁之乱将日本推人了长达一世纪的战国混乱之中,造成了社会、文化机制的失控。在“下剜上”的时代风潮中,传统遭到否定,濒于崩溃,而新的文化又... 试析十六、十七世纪天主教风行日本的原因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赵德宇1467年开始的应仁之乱将日本推人了长达一世纪的战国混乱之中,造成了社会、文化机制的失控。在“下剜上”的时代风潮中,传统遭到否定,濒于崩溃,而新的文化又无从产生,从而使日本陷人文化虚脱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文化 耶稣会传教士 日本思想 十七世纪 耶稣会士 范礼安 社会理念 葡萄牙 伏尔泰 罗伊斯
下载PDF
意大利北方联盟崛起原因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史志钦 《欧洲研究》 CSSCI 1996年第6期57-62,共6页
冷战结束后,意大利战后维持40多年的政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政党或分化瓦解,或易帜改名,一批新政党迅速崛起。其中最早出现于政坛的是意大利北方联盟。本文初步分析了意大利北方联盟的政治发展,探讨了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并... 冷战结束后,意大利战后维持40多年的政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政党或分化瓦解,或易帜改名,一批新政党迅速崛起。其中最早出现于政坛的是意大利北方联盟。本文初步分析了意大利北方联盟的政治发展,探讨了其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且简要地概述了其政策主张。文章认为,北方联盟的迅速崛起是在意大利战后经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化的背景下,联盟领导人利用了选民中潜存的反政治制度、反政府情绪,提出了迎合选民口味的政策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北方联盟 崛起原因 民族国家 政党格局 天主教文化 选民 中央政府 政党政治 联邦制
原文传递
草原牧者:边缘地带上的天主教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南鸿雁 《开放时代》 CSSCI 2009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鄂托克前旗的考察,试就这一地区天主教文化所处的"边缘"地位加以讨论。历史上,这里是有名的天主教传教区,但在今天,它已经从堪称中心的地位完全沦落到了边缘地位。由于该地区地处偏远,因此,官方认可的...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鄂托克前旗的考察,试就这一地区天主教文化所处的"边缘"地位加以讨论。历史上,这里是有名的天主教传教区,但在今天,它已经从堪称中心的地位完全沦落到了边缘地位。由于该地区地处偏远,因此,官方认可的教会和民间教会在这里都有自身的发展空间。它们之间事实上也没有隔绝交流,这在神职人员身份的认同问题上得以体现。此外,由于这种共存现象和当地的多民族聚居状况,致使当地的天主教文化显示了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边缘地带 天主教文化 草原 鄂托克前旗 边缘地位 神职人员 内蒙古
原文传递
试论澳门文化的属性与特征
11
作者 汤开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72-78,共7页
本文认为澳门文化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其属性前期属于典型的葡萄牙天主教文化而融入了部分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及东南亚文化,后期则是逐渐以中国文化为主体,而保持了部分葡萄牙天主教文化的特色。澳门文化具有开放... 本文认为澳门文化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其属性前期属于典型的葡萄牙天主教文化而融入了部分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及东南亚文化,后期则是逐渐以中国文化为主体,而保持了部分葡萄牙天主教文化的特色。澳门文化具有开放性,重商性及兼容性三大特征。澳门文化的未来发展不仅要抓住特色,更要抓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文化 中国文化 葡萄牙文化 天主教文化 主体文化 特色文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天主教绘画艺术
12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3,共2页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中国天主教文化艺术展在北京举办,作品要展示了中国天主教的本地文化艺术精品,如,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玻璃彩绘,
关键词 天主教文化 中国特色 绘画艺术 中国天主教 艺术精品 本地文化 文化元素 艺术展
原文传递
伯胡斯拉夫·雷聂克的版画艺术
13
作者 魏运成 《美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6-119,共4页
伯胡斯拉夫·雷聂克(Bohuslav Reynek),现代诗人兼铜版画家,捷克的现代隐士。作为翻译家,雷聂克受捷克民族文化培育,是最重要的波希米亚诗人,他在本土乡村文化、北欧天主教文化、法兰西浪漫诗歌文化、日耳曼理性文化和部分... 伯胡斯拉夫·雷聂克(Bohuslav Reynek),现代诗人兼铜版画家,捷克的现代隐士。作为翻译家,雷聂克受捷克民族文化培育,是最重要的波希米亚诗人,他在本土乡村文化、北欧天主教文化、法兰西浪漫诗歌文化、日耳曼理性文化和部分东方文化间游走。从捷克到法国,从自己的故乡到妻子的故乡,从地理上的迁徙到文化上的迁徙,雷聂克受到蒙克、毕加索、夏加尔、马蒂斯的影响,以尊贵的铜版画手法,执著地表现乡土田园的隐士生活,创造出都市边缘的隐士文化图式,成为流派喧嚣过后回望艺术原生态的一片北欧“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艺术 现代诗人 文化培育 天主教文化 波希米亚 乡村文化 诗歌文化 东方文化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与解放神学(二)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金鉴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60-6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与解放神学(二)[法]M·路埃三、解放神学的起源和发展这种与长期保守、倒退传统决裂的原因何在?为什么这种潮流能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在60年代初期在拉丁美洲的教会获得发展?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过多种尝试、... 马克思主义与解放神学(二)[法]M·路埃三、解放神学的起源和发展这种与长期保守、倒退传统决裂的原因何在?为什么这种潮流能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在60年代初期在拉丁美洲的教会获得发展?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过多种尝试、北美著名的研究巴西教会的专家托马斯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解放神学 拉丁美洲 基督教 基层社区 天主教文化 基督徒 罗马教廷 神学家 宗教会议
原文传递
从文王到基督:耶稣会士韩国英《诗经》法译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向艳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3期475-487,共13页
法国耶稣会士韩国英法译的《大雅·文王》和《大雅·思齐》探讨了以下问题:一,《大雅·文王》描绘了天、上帝和文王的关系,法译文中这三者托喻为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因此原诗呈现的中国古代宗教世界变为天主教的世界。二,《大... 法国耶稣会士韩国英法译的《大雅·文王》和《大雅·思齐》探讨了以下问题:一,《大雅·文王》描绘了天、上帝和文王的关系,法译文中这三者托喻为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因此原诗呈现的中国古代宗教世界变为天主教的世界。二,《大雅·文王》颂扬的重点本是文王,而通过翻译其诗的"敬天"之旨得以强调。三,《大雅·文王》和《大雅·思齐》法译文分别描绘了具有完美道德的文王和文王母亲大任的形象,两者分别托喻为耶稣基督和圣母玛利亚。译者自身的天主教文化通过翻译被植入译文,实现了诗义的转变和文化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英 《诗经》 翻译 天主教文化
下载PDF
试论殖民地时期拉美城市的建立及其对拉美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凤岗 郭晓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6期32-36,共5页
试论殖民地时期拉美城市的建立及其对拉美社会的影响马凤岗,郭晓宁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征服、掠夺拉美的同时,新的城市随之建立起来,并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风俗习惯、社会心理、行为规范等带到了拉美社会,产生了深... 试论殖民地时期拉美城市的建立及其对拉美社会的影响马凤岗,郭晓宁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征服、掠夺拉美的同时,新的城市随之建立起来,并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风俗习惯、社会心理、行为规范等带到了拉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就殖民地时期拉美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人 殖民地时期 印第安人 美洲城市 葡萄牙人 巴西 城市网络 美洲殖民地 殖民城市 天主教文化
下载PDF
论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进程
17
作者 钟素芬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8,102,共4页
澳门自1553年起,成了欧风东渐的突破口。在四百多年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进程中,1849年当为其前期与后期的分界线。在前期,中西文化在澳门的交汇是初步的,而且天主教文化的传播在明清政府的文化政策下,曲折颇多。在后期.中... 澳门自1553年起,成了欧风东渐的突破口。在四百多年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进程中,1849年当为其前期与后期的分界线。在前期,中西文化在澳门的交汇是初步的,而且天主教文化的传播在明清政府的文化政策下,曲折颇多。在后期.中西文化在澳门的交汇在各个方面都走向深入,天主教文化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更多的审视中碰撞。四百多年的中西文化交汇.使澳门的文化变得极为丰富多彩,澳门已具国际文化名城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 天主教文化 澳门文化
下载PDF
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18
作者 王炯华 《江汉论坛》 1988年第6期37-41,共5页
意大利天主教神父利玛窦(1552-1610)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中国传布天主教文化和自然科学,又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孔学文化和明朝的文物制度,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利玛窦来中国传布... 意大利天主教神父利玛窦(1552-1610)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中国传布天主教文化和自然科学,又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孔学文化和明朝的文物制度,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利玛窦来中国传布天主教的真正目的是"作耶稣的勇兵",但他的实际活动和作用都超出了狭隘的传教动机.因此,对于利玛窦在西学东渐上所起的历史作用,应当予以实事求是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窦 中西文化交流 天主教文化 徐光启 李之藻 耶稣会士 西学东渐 传教活动 十七世纪 传教士
下载PDF
沙漠、森林和河流的孤独——浅谈《绿房子》中的天主教文化
19
作者 巩晓琳 《世界文学研究》 2015年第2期19-24,共6页
《绿房子》是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其人物的设定阐释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分析了天主教文化在拉丁美洲的传播带有的殖民主义的强权性质,其“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使其与拉丁美洲传统文化和新兴资本主义文化产生尖锐... 《绿房子》是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其人物的设定阐释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分析了天主教文化在拉丁美洲的传播带有的殖民主义的强权性质,其“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使其与拉丁美洲传统文化和新兴资本主义文化产生尖锐的对立冲突。揭示出谋求主体间性,使不同文化在拉丁美洲这块土地上形成对话机制,是打破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冷漠隔膜,杂糅而不融合的孤独状态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房子 天主教文化 资本主义文化 主体间性
下载PDF
意大利共产党的演变与分裂(摘要)
20
作者 史志钦 《国际政治研究》 1997年第3期111-114,共4页
1991年1月,意大利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决定自行解散意共,重新组建意大利左翼民主党。党内反对这一决定的力量退出,建立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从此。
关键词 意大利共产党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社会党 意大利左翼民主党 天主教文化 阶级结构 工人阶级 全国代表大会 政治亚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