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岷州后氏家族与大崇教寺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常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岷州后氏家族为唐代吐蕃军将裔脉,元代即为当地政教望族。明代,后氏为岷州卫世袭土官,位居上层。出身于后氏的班丹札释则因其在沟通中央与西藏地方政、教关系方面的重要贡献而得到明朝廷的礼重,最终获封"法王"尊号,并长期驻... 岷州后氏家族为唐代吐蕃军将裔脉,元代即为当地政教望族。明代,后氏为岷州卫世袭土官,位居上层。出身于后氏的班丹札释则因其在沟通中央与西藏地方政、教关系方面的重要贡献而得到明朝廷的礼重,最终获封"法王"尊号,并长期驻锡于京师大隆善寺,荣受朝廷奉养。班丹札释所创大崇教寺,是属于后氏家族的家族性藏传佛教寺院,基于后氏的政教地位,再加上明王朝的扶持,该寺成为明代岷州地区的中心大寺。由于班丹札释的关系,大崇教寺与京师大隆善寺关系密切,大隆善寺实为大崇教寺僧人在京师活动的主要据点,大崇教寺僧人也因此与明朝宫廷之间保持着不同寻常的关系。但至明末清初,大崇教寺在岷州地区中心大寺的地位逐渐由同为后氏所控制的"下院"即属寺圆觉寺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氏家族 班丹札释 大崇教 大隆善 圆觉
下载PDF
明代藏僧驻京的三大寺院考述——兼论教派色彩与法脉传承 被引量:4
2
作者 杜常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8-184,共7页
明代北京大慈恩寺、大能仁寺和大隆善寺是藏僧最为集中的三大寺院,此三寺的藏僧与宫廷关系最为亲近和密切,在驻京藏僧中最引人瞩目。大慈恩寺主要为格鲁派僧人驻锡之处,宣德时封为"大慈法王"的释迦也失及其弟子门人是其中的代... 明代北京大慈恩寺、大能仁寺和大隆善寺是藏僧最为集中的三大寺院,此三寺的藏僧与宫廷关系最为亲近和密切,在驻京藏僧中最引人瞩目。大慈恩寺主要为格鲁派僧人驻锡之处,宣德时封为"大慈法王"的释迦也失及其弟子门人是其中的代表;大能仁寺藏僧主要来源于具有萨迦派色彩的临洮宝塔寺,明代宝塔寺开山端竹领占之徒裔在该寺最为显贵;大隆善寺藏僧中最为显赫者系景泰中受封为"大智法王"的班丹札释及其徒裔,班丹札释来自于岷州大崇教寺,大致属于噶举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藏僧 大慈恩 大能仁 大隆善
下载PDF
明《张桑节朵而只墓塔碑》考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索南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107,217,共10页
西天佛子大国师桑节朵而只是明正统十年(1445)至正德七年(1512)间藏传佛教著名僧人。在明成化、弘治年间曾受封国师,他的一生为加强明朝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联系,促进藏传佛教在内地发展,以及推动明初期治藏政策实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 西天佛子大国师桑节朵而只是明正统十年(1445)至正德七年(1512)间藏传佛教著名僧人。在明成化、弘治年间曾受封国师,他的一生为加强明朝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联系,促进藏传佛教在内地发展,以及推动明初期治藏政策实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去世后,明正德七年十月,由董玘撰文、王纶正书、大弟子朵而只坚参立碑,篆刻“张桑节朵而只墓塔碑文”,该碑文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其一生事迹,此外散存于五台山地区的相关碑文中也记载有桑节朵而只部分社会活动,通过这些碑文之间相互印证,对桑节朵而只人物事迹考证。该碑文对明朝初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史、藏传佛教在北京和五台山活动,以及明代番僧管理制度等研究具有较重要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节朵而只 碑文 大隆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