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特提斯到青藏高原形成:构造-岩浆事件的约束 被引量:347
1
作者 莫宣学 潘桂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51,共9页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然而,从特提斯的形成演化到青藏高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明显的演化阶段:古特提斯阶段、新特提斯阶段、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与青藏高原形成阶段。古特提斯洋自早石炭世...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然而,从特提斯的形成演化到青藏高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明显的演化阶段:古特提斯阶段、新特提斯阶段、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与青藏高原形成阶段。古特提斯洋自早石炭世开始打开,形成三个主支(修沟-玛沁洋、金沙江-哀牢山洋、澜沧江-昌宁孟连洋),至早二叠世扩张到最大规模后开始俯冲消减,逐渐缩小,至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洋盆闭合,冈瓦纳古陆的前缘与劳亚古陆的前缘碰撞拼合。这大约经历了150Ma的时间。大致与此同时或略早,古特提斯以南的新特提斯洋两支同时打开,并大致于早-中侏罗世之交扩张到最大规模,然后开始消减、缩小。北支班公湖-怒江洋在晚侏罗世初到早白垩世末(大致在160~100Ma的时间间隔内)闭合,完成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碰撞拼合过程。南支雅鲁藏布洋闭合较晚,在白垩纪/古近纪之交(65/70Ma左右)印度大陆开始与拉萨地块(即欧亚大陆南缘)碰撞。新特提斯洋从打开到闭合,经历了约140Ma。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是青藏高原形成的直接原因,从开始到完成,整个碰撞过程用了约20Ma(大致在65-40/45Ma时间间隔内);然后转入后碰撞阶段至今。很显然,几亿年时间尺度和几万公里空间尺度的特提斯的开合、演化、特别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必定对应着地球各圈层间巨大的物质与能量的调整和交换。而正是这种巨大的物质、能量交换,才是形成青藏高原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特提斯演化 大陆碰撞 圈层间物质与能量交换 地球内部
下载PDF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被引量:271
2
作者 尹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230,共38页
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地质历史显示出 ,自从约 70Ma印度板块 亚洲板块开始碰撞以来 ,至少有13 60km的SN向缩短量被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造山带所吸收。导致新生代青藏高原最终构造格局明显的地壳缩短作用 ,大约开始在始新世 ( 5 0... 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地质历史显示出 ,自从约 70Ma印度板块 亚洲板块开始碰撞以来 ,至少有13 60km的SN向缩短量被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造山带所吸收。导致新生代青藏高原最终构造格局明显的地壳缩短作用 ,大约开始在始新世 ( 5 0~ 4 0Ma)。几乎同时发生在高原南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和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及祁连山。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历史强烈地控制着新生代变形历史和应变分布。松潘 甘孜 可可西里地体和羌塘地体三叠系复理石杂岩的广泛出现 ,在空间上可能和青藏高原中部的新生代逆冲作用和火山作用有关。青藏高原南部和中部的地壳和上地幔之间地震特性的显著差异是中生代和新生代 2种构造的表现形式。而前者对第三纪局部缩短的收缩变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并导致自由水释放进入青藏高原中部的上地幔和下地壳 ,并引起岩石圈地幔和地壳中物质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发展 大陆碰撞 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 逆冲作用 拆离断裂作用 羌塘地体
下载PDF
东秦岭斑岩钼矿带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190
3
作者 李诺 陈衍景 +4 位作者 张辉 赵太平 邓小华 王运 倪智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6-198,共13页
东秦岭钼矿带包涵5个世界级超大型(>5×105tMo)、5个大型((5~10)×104tMo)和一些中小型(<5×104tMo)钼矿床,探明钼金属储量超过5×106t,是世界最大的钼矿带。钼矿带的北、南边界分别是三宝断裂和商丹断裂,两条... 东秦岭钼矿带包涵5个世界级超大型(>5×105tMo)、5个大型((5~10)×104tMo)和一些中小型(<5×104tMo)钼矿床,探明钼金属储量超过5×106t,是世界最大的钼矿带。钼矿带的北、南边界分别是三宝断裂和商丹断裂,两条断裂分别为秦岭造山带的反向边界逆冲断裂(RBT)和主中央滑脱断裂(MCT)。矿床类型有斑岩型、斑岩-夕卡岩型、夕卡岩型和碳酸岩脉型,以前两者为主。含钼岩浆岩主要是富硅、钾而贫铁、镁、钙的花岗斑岩,只有黄龙铺和黄水庵矿床为碳酸岩脉。同位素年龄资料显示,黄龙铺形成于220Ma左右,而其余的与花岗斑岩有关的钼矿床形成于160~110Ma。结合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分析,认为黄龙铺矿床形成于弧后伸展背景,而其他矿床及其成矿斑岩形成于陆-陆碰撞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钼矿床 大陆碰撞 弧后伸展 构造背景
下载PDF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191
4
作者 陈衍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4-865,共12页
秦岭造山带以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地质演化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为地质科学研究的焦点,科学家已经基本清楚了其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演化轮廓,共识其在印支期(三叠纪:251~199.6Ma)彻底实现了由海盆向大陆造山带的转变。但是,盆... 秦岭造山带以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地质演化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为地质科学研究的焦点,科学家已经基本清楚了其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演化轮廓,共识其在印支期(三叠纪:251~199.6Ma)彻底实现了由海盆向大陆造山带的转变。但是,盆山转变的过程细节、洋盆闭合的时间、三叠纪大地构造属性以及相关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薄弱,认识分歧较多。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三叠纪的秦岭恰似现今地中海,并存着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并逐渐由洋陆俯冲转变为陆陆碰撞体制;秦岭古特提斯洋于230~200Ma期间自东向西拉链式缝合,扬子陆块与华北-秦岭联合大陆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接踵而至;三叠纪的秦岭构造背景并非单一的陆陆碰撞,更非过去认为的造山后或碰撞后。秦岭印支期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埃达克岩、钙碱性花岗岩、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碱性岩、疑似奥长环斑花岗岩、碳酸岩等多种岩浆岩;它们自勉略缝合带向北显示分带性,依次是:阳山—胭脂坝过铝质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带、南秦岭高镁埃达克质的钙碱性花岗岩带、北秦岭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带、华北克拉通南缘碱性岩-碳酸岩带;印支期岩浆作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空间分带性和成分极性等特点无法用陆陆碰撞或碰撞后构造体制来解释,而应是勉略洋板块向北俯冲的结果。秦岭印支期成矿作用长期被忽视,但最近已发现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印支期矿床类型有碳酸岩脉型、造山型和斑岩型钼矿床,卡林型-类卡林型、造山型和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造山型银多金属矿床,表明在洋陆俯冲向陆陆碰撞转变体制的成矿作用强烈、成矿类型多样,印支期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古特提斯洋 岩浆岩 矿床 洋陆俯冲 大陆碰撞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单元特征及早元古代拼合 被引量:139
5
作者 赵国春 孙敏 S.A.Wilde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8-549,共12页
华北克拉通基底可分为东部陆块、西部陆块和中部带.西部陆块是由其南部的鄂尔多斯陆块和北部的阴山陆块沿华北西部孔兹岩带在早元古代(~1.9 Ga)碰撞对接而成.在~1.85 Ga,西部陆块与东部陆块沿中部带发生碰撞拼合而形成现今的华北克... 华北克拉通基底可分为东部陆块、西部陆块和中部带.西部陆块是由其南部的鄂尔多斯陆块和北部的阴山陆块沿华北西部孔兹岩带在早元古代(~1.9 Ga)碰撞对接而成.在~1.85 Ga,西部陆块与东部陆块沿中部带发生碰撞拼合而形成现今的华北克拉通统一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 早元古代拼合 华北克拉通 基底 变质作用 P-T轨迹 大陆碰撞 大地构造
原文传递
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演化 被引量:110
6
作者 莫宣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1-367,共17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岩浆岩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出露着从元古宇到新生代各个地质时期多种类型的火山岩与侵入岩,面积达30万km2左右,占全区面积的10%以上。这些岩浆岩在青藏大陆动力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探测深部的"探针"和&qu... 青藏高原是我国岩浆岩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出露着从元古宇到新生代各个地质时期多种类型的火山岩与侵入岩,面积达30万km2左右,占全区面积的10%以上。这些岩浆岩在青藏大陆动力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探测深部的"探针"和"窗口",又是构造演化的记录,并形成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本文拟通过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来研究青藏高原演化的一些科学问题。(1)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限: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限是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问题,也是国际上争论的一个热点,到目前为止,分歧仍然很大,从主张早于70Ma到34Ma都有。本文根据来自我国西藏南部延伸1500km以上的主碰撞带的综合证据提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的时间为70/65Ma,完成的时间在40Ma左右,这个时期称为同碰撞期,40Ma之后转入后碰撞期。(2)同碰撞阶段的壳-幔交换—底侵与岩浆混合作用:南冈底斯带同碰撞花岗岩中有着丰富的岩浆底侵作用与岩浆混合作用证据。这两种作用,通过岩浆作用实现壳-幔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重要的大陆地壳生长方式。(3)青藏巨厚地壳的成因:双倍于正常厚度的巨厚地壳,是青藏高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世界瞩目。通过对同碰撞与后碰撞火成岩的研究提出"两类地壳、两种机制"的认识,即新生地壳与再生地壳;构造挤压增厚机制与地幔物质注入增厚机制。(4)青藏岩石圈的组成、结构与演化:高原岩石圈地幔存在三种地球化学端元,存在三种岩石圈结构类型,已在青藏高原多处发现地幔与下地壳岩石的地表露头及火成岩所携带的深源岩石包体。(5)青藏高原深部物质的可能流动: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火成活动有规律的时空迁移,以及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浆作用 岩浆岩 大陆碰撞 壳幔交换 地壳生长 岩石圈 横向流动
下载PDF
发展板块构造理论:从洋壳俯冲带到碰撞造山带 被引量:85
7
作者 郑永飞 陈伊翔 +1 位作者 戴立群 赵子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1-735,共25页
地壳俯冲和大陆碰撞是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而认识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是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根据俯冲地壳的性质,业已认识到不同类型的板块俯冲带.根据碰撞块体的性质及其衍生岩石的成分,已经认识到大陆碰撞形成了两种类型... 地壳俯冲和大陆碰撞是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而认识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是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根据俯冲地壳的性质,业已认识到不同类型的板块俯冲带.根据碰撞块体的性质及其衍生岩石的成分,已经认识到大陆碰撞形成了两种类型的造山带.弧陆碰撞造山带既含有古老地壳物质,也含有新生地壳物质,它们在碰撞后阶段的再造就能够产生不同地球化学成分的岩浆岩.而对于两个相对古老大陆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造山带来说,碰撞后岩浆作用只是俯冲带古老地壳的再造.碰撞造山带在岩石圈拉张作用下发生活化再造,不仅再造作用在构造体制上具有继承性,而且再造产物岩浆岩在地球化学成分上也具有继承性.因此,研究碰撞后体制下的造山带再造,认识大陆碰撞造山带深部物理化学差异、俯冲地壳性质与碰撞后岩浆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建立碰撞后阶段大陆构造演化的基本规律,是构建大陆动力学体系、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俯冲 大陆碰撞 碰撞后再造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大陆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及形成过程探讨 被引量:75
8
作者 张进江 季建清 +2 位作者 钟大赉 丁林 何顺东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383,共11页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主要由两类不同的构造形式组成,一类为早期韧性挤压、走滑变形体系,表现为构造结内部的近南北向缩短、西边界的左行走滑和东边界的右行走滑,可能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楔入所...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主要由两类不同的构造形式组成,一类为早期韧性挤压、走滑变形体系,表现为构造结内部的近南北向缩短、西边界的左行走滑和东边界的右行走滑,可能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楔入所致,其变形变质峰期为62~60,23和13Ma.另一类则是以南沙巴瓦峰为中心的同心状外倾高角度韧脆性正断层体系,可能是后期快速隆升形成的垮塌构造,正断层作用的开始时代约为7.3~6.3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迦巴瓦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构造格局 形成过程 大陆碰撞 构造年代学 板块构造
原文传递
“三江”喜马拉雅期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基本特征与成因类型 被引量:71
9
作者 宋玉财 侯增谦 +9 位作者 杨天南 张洪瑞 杨竹森 田世洪 刘英超 王晓虎 刘燕学 薛传东 王光辉 李政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5-380,共26页
"三江"的兰坪、昌都、玉树、沱沱河地区发育丰富的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构成一条极具成矿潜力的巨型矿化带。综合分析表明,带内矿床形成于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环境,发育在大陆碰撞造山带内部的褶皱-逆冲带内,与逆冲和走滑构造控制的... "三江"的兰坪、昌都、玉树、沱沱河地区发育丰富的沉积岩容矿贱金属矿床,构成一条极具成矿潜力的巨型矿化带。综合分析表明,带内矿床形成于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环境,发育在大陆碰撞造山带内部的褶皱-逆冲带内,与逆冲和走滑构造控制的新生代盆地相伴。不同矿区均发育逆冲断层,矿体主要赋存于逆冲断层上盘的碳酸盐岩或碎屑岩内,受与逆冲相关的盐底辟、逆冲断裂的次级断裂、热液溶洞、白云岩化、灰岩破碎、矿前溶洞垮塌、与褶皱有关的密集劈理或断裂等构造或岩相变化控制。金属呈现Pb-Zn、Pb-Zn(-Cu-Ag)、Cu-Co、Cu等组合,其中,Pb-Zn矿床主要发育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铁矿、方解石、白云石,一些矿床富硫酸盐矿物和萤石,也常见沥青,矿化以交代和开放空间充填为主;Pb-Zn(-Cu-Ag)矿床主要发育闪锌矿、细/灰硫砷铅矿、方铅矿、黝铜矿、黄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矿化以脉体或热液溶洞内交代/开放空间充填式出现;Cu矿床由石英-方解石/白云石-Cu硫化物(黄铜矿、黝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脉构成。Pb-Zn和Pb-Zn(-Cu-Ag)矿床成矿流体以低温(〈210℃)和高盐度主体[w(Na Cl)〉10%]的盆地卤水为主,脉状Cu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来自富CO2、具相对高温(180~230℃)和低盐度[w(NaCl)〈11%]的变质流体。盆地卤水中硫酸盐遭受细菌还原±有机热还原或仅经历有机热还原,为Pb-Zn和Pb-Zn(-Cu-Ag)矿床提供了还原硫,下伏火山岩和沉积地层中的硫可能是脉状Cu矿床硫的来源,它们的成矿金属物质均来自于上地壳。该带矿床是一套与岩浆活动无关的后生矿床,以世界上已知的矿床类型来划分,金顶、赵发涌、东莫扎抓、莫海拉亨和茶曲帕查矿床等Pb-Zn矿床及白秧坪东矿带的Pb-Zn(-Cu-Ag)矿床可归为类MVT矿床,白秧坪西矿带脉状Pb-Zn(-Cu-Ag)矿床和脉状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容矿 贱金属 大陆碰撞 特征 类型 “三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其东部邻区的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大陆碰撞模型 被引量:51
10
作者 曾融生 朱介寿 +5 位作者 周兵 丁志峰 何正勤 朱露培 骆循 孙为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523-533,共11页
自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印度的大量地壳物质向欧亚大陆的地壳和上地幔挤入.寻找这些物质储藏的处所是了解大陆碰撞过程的关键.利用地震波层折成像方法.研究三维地震波速的结构,可为发现青藏及其邻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异常物质... 自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印度的大量地壳物质向欧亚大陆的地壳和上地幔挤入.寻找这些物质储藏的处所是了解大陆碰撞过程的关键.利用地震波层折成像方法.研究三维地震波速的结构,可为发现青藏及其邻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异常物质提供证据.本文引用并分析地震面波和体波的层析成像结果.提出印度次大陆向欧亚大陆挤入的新模式,它不仅符合地震波速度数据,而且也和地质及地球物理现象相匹配.印度次大陆向欧亚大陆挤入的新模式可归纳如下:(1)印度次大陆的地壳向青藏的下部地壳挤入,而不是向青藏的地壳底部或上地幔的软流层挤入;(2)增多的青藏下地壳物质沿破裂的地壳底面,向东部邻区(青川滇)的上地幔软流层下插;(3)青藏中部及川滇上地幔较轻的热物质分别自地壳底面涌入地壳中;上涌物质可以达到地表附近(青藏中部)或是达到25km 深度的中地壳(川滇).视不同地区条件的不同而异.地表的张性构造和热物质的上升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陆碰撞 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辉钼矿铼锇等时线年龄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57
11
作者 李诺 孙亚莉 +1 位作者 李晶 李文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81-2888,共8页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是我国东北地区大型铜钼矿床之一,其矿石中5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介于(166.1±2.0)~(176.4±2.8)Ma之间,^(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78±10Ma(1σ误差,MSWD=3.3),代表流体成矿年龄...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是我国东北地区大型铜钼矿床之一,其矿石中5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介于(166.1±2.0)~(176.4±2.8)Ma之间,^(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78±10Ma(1σ误差,MSWD=3.3),代表流体成矿年龄。斑岩流体成矿系统发育在183±6Ma左右。在区域构造演化框架中,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形成于陆陆碰撞过程的减压增温体制,而非与B型俯冲有关的岩浆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铼锇等时线年龄 大陆碰撞 鸟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 内蒙古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代岩石圈演化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5
12
作者 郑勇 傅容珊 熊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5-427,共13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近20万年来青藏高原岩石圈形变演化过程,探讨了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对中国大陆岩石层形变和应力场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强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结合现代GPS、地震和地质学观测的结果,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在百万年、十万年...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近20万年来青藏高原岩石圈形变演化过程,探讨了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对中国大陆岩石层形变和应力场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强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结合现代GPS、地震和地质学观测的结果,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在百万年、十万年和十年尺度上的形变和构造应力场的基本格局.研究表明:(1)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以及印度大陆的持续向北推进、挤压所产生的应力环境,一直主导了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我国西部地域岩石圈构造、运动和演化,但其影响随着远离青藏高原地区而逐渐变小.(2)断层滑移和重力势作用对于青藏高原东西部以及塔里木盆地的影响相当大,它们导致青藏高原岩石层东西向形变速率增大,对青藏高原的中南部地区产生拉张效应,同时导致塔里木盆地出现整体的右旋趋势.(3)青藏高原区域水平方向形变速率和GPS观测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垂直方向上,一些地区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相差较大,这说明单纯的挤压作用不是现代青藏高原隆升的惟一机制.现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可能与其他驱动机制,如地幔对流、重力均衡以及剥蚀作用等有关.(4)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大陆西部的主压应力场分布.(5)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大陆的强地震活动性有重要影响,但华北地区是个例外,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很强而印度板块的挤压在该区域产生的影响却很小,说明其他的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活化了华北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碰撞 有限元模拟 GPS 地质观测 速度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中国西北大陆碰撞带的深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49
13
作者 胥颐 刘福田 +2 位作者 刘建华 陈辉 孙若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7,T002,共9页
以中国大陆西北地区地震层析成像的结果为基础 ,通过分析大陆块体内部岩石层和软流层的深部形态 ,提出西部造山带与相邻块体之间几种可能的碰撞类型 :天山与塔里木之间存在地块的嵌入拼合、俯冲、岩石层拆离下沉以及层间插入等多种构造... 以中国大陆西北地区地震层析成像的结果为基础 ,通过分析大陆块体内部岩石层和软流层的深部形态 ,提出西部造山带与相邻块体之间几种可能的碰撞类型 :天山与塔里木之间存在地块的嵌入拼合、俯冲、岩石层拆离下沉以及层间插入等多种构造样式 ;青藏高原与北部地质单元之间存在十分清晰的深部边界 ,反映出上地幔物质向北扩展的痕迹 ;推测青藏高原的岩石层在向北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塔里木刚性块体的阻滞发生弯曲甚至折断 ,但是祁连山以北较浅的软流层相当于一个开放边界 ,使高原的上地幔物质得以进一步向北迁移 .大陆碰撞不仅造成中国西部造山带岩石层结构的变动 ,而且导致软流层中一部分熔融的岩浆体沿着碰撞边界上涌到岩石层底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西北土地区 造山带 青藏高原 岩石层 大陆碰撞 中国
下载PDF
古亚洲洋和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论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构造起因 被引量:51
14
作者 李朋武 高锐 +1 位作者 管烨 李秋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1-527,共7页
通过对比分析华南地块和基墨里大陆(包括保山、缅泰和羌塘地块)间、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间的古纬度和纬度运移量,分别确定了古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的闭合时代。结果表明:(1)基墨里大陆东部的保山地块与华南地块于晚二叠世碰撞,然... 通过对比分析华南地块和基墨里大陆(包括保山、缅泰和羌塘地块)间、华北和西伯利亚地块间的古纬度和纬度运移量,分别确定了古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的闭合时代。结果表明:(1)基墨里大陆东部的保山地块与华南地块于晚二叠世碰撞,然后继续和华南地块、缅泰地块、羌塘地块一起向北漂移,直到晚三叠世,即在云南三江地区,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2)早二叠世西伯利亚地块开始快速向南漂移,并于二叠纪末期(~250Ma)和华北地块发生碰撞,即位于两地块间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代为二叠纪末;(3)峨眉山和西伯利亚两个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时代和大洋的闭合时代吻合,而大火成岩省在时间上又与全球生物灭绝事件吻合,进而推断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事件可能与古亚洲洋和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灭绝 古地磁 古亚洲洋 古特提斯洋 大陆碰撞
下载PDF
大陆俯冲隧道过程:大陆碰撞过程中的板块界面相互作用 被引量:46
15
作者 郑永飞 赵子福 陈伊翔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233-2239,共7页
研究俯冲带过程是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板块界面相互作用是实现地球表层与内部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机制.将俯冲隧道模型拓展到大陆碰撞造山带,能够透视大陆俯冲带构造过程及其产物.由长英质到镁铁质岩石组成的大陆地壳于不同深... 研究俯冲带过程是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板块界面相互作用是实现地球表层与内部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机制.将俯冲隧道模型拓展到大陆碰撞造山带,能够透视大陆俯冲带构造过程及其产物.由长英质到镁铁质岩石组成的大陆地壳于不同深度从大陆岩石圈上部拆离并迁移进入大陆俯冲隧道,由橄榄岩组成的大陆岩石圈地幔楔底部也受到俯冲板片刮削进入俯冲隧道.大小不同的地壳和地幔碎块在俯冲隧道中受到角力流作用向上或向下运动,导致它们经历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乃至局部深熔.在俯冲隧道中壳源岩石与幔源岩石之间发生机械混合,结果形成了超高压变质混杂岩.它们在折返到地壳层位时与低级变质岩拼合到一起,形成构造混杂岩,结果在同一造山带出露有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俯冲陆壳基底花岗岩和上覆沉积物衍生的熔/流体与上覆大陆岩石圈地幔楔橄榄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实现了大陆俯冲隧道中的壳幔相互作用.超高压变质岩原岩性质支配了碰撞造山带的类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大小和折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碰撞 俯冲隧道 超高压变质 差异折返 构造混杂
原文传递
Processes of initial collision and suturing between India and Asia 被引量:44
16
作者 DING Lin Satybaev MAKSATBEK +7 位作者 CAI FuLong WANG HouQi SONG PeiPing JI WeiQiang XU Qiang ZHANG LiYun Qasim MUHAMMAD Baral UPENDR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635-651,共17页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 marked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ransformation of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uplift of the Tibet-Himalaya orogen,and climate change in Asia.In this paper,we revie...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 marked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ransformation of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uplift of the Tibet-Himalaya orogen,and climate change in Asia.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s from the past 30 years in order to draw consensus on the processes of initial collision and suturing that took place between the Indian and Asian plates.Following a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constrain the initial timing of collision,we propose that the tectono-sedimentary response in th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provides the most sensitive index of this event,and that paleomagnetism presents independent evidence as an alternative,reliable,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 that have suggested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 started in Pakistan between ca.55 Ma and50 Ma and progressively closed eastwards,more recent research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is major event first occurred in the center of the Yarlung Tsangpo suture zone(YTSZ) between ca.65 Ma and 63 Ma and then spreading both eastwards and westwards.While continental collision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including the processes of deformation,sedimentation,metamorphism,and magmatism,different researchers have tended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this event based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an intuitive bias that has meant that its initial timing has remained controversial for decades.Here,we recommend the use of reconstructions of each geological event within the orogenic evolution sequence as this will allow interpretation of collision timing on the basis of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ing of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 Collision criteria Transform fault Subduction zone Magmatism Deformation
原文传递
Magmatism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 subduction, exhumation and mountain collapse in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s and continental net growth: A perspective 被引量:42
17
作者 SONG ShuGuang WANG MengJue +1 位作者 WANG Cao NIU YaoL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284-1304,共21页
Continental orogens on Eart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accretionary orogen and collisional orogen.Magmatism in orogens occurs in every periods of an orogenic cycle,from oceanic subduction,continental collision to orogeni... Continental orogens on Eart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accretionary orogen and collisional orogen.Magmatism in orogens occurs in every periods of an orogenic cycle,from oceanic subduction,continental collision to orogenic collapse.Continental collision requires the existence of prior oceanic subduction zone.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the prerequisite of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is oceanic subduction and its drag force to the connecting passive-margin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Continental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lead to the thickening and uplift of crust,but the formation time of the related magmatism in orogens depends on the heating mechanism of lithosphere.The accretionary orogens,on the other hand,have no strong continental collision,deep subduction,no large scale of crustal thrusting,thickening and uplift,and no UHP eclogite-facies metamorphic rocks related to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Even though arc crust could be significantly thickened during oceanic subduction,it is still doubtful that syn-or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would be generated.In collisional orogens,due to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and significant crustal thickening,the UHP metamorphosed oceanic and continental crusts will experience decompression melting during exhumation,generating syn-collisional magmatism.During the orogen unrooting and collapse,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develops in response to lithosphere extension and upwelling of asthenospheric mantle,marking the end of an orogenic cycle.Therefore,magmatism in orogens can occur during the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exhumation and uplift after detachment of subducted oceanic crust from continental crust,and extensional collapse.The time span from continental collision to collapse and erosion of orogens(the end of orogenic cycle)is 50–85 Myr.Collisional orogens are the key sites for understanding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exhumation,uplift and orogenic collapse.Magmatism in collisional orogens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continental reworking and net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isional orogeny continental deep subduction orogen unrooting and collapse MAGMATISM continental net growth
原文传递
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地壳俯冲带——地震学证据 被引量:38
18
作者 曾融生 丁志峰 +1 位作者 吴庆举 吴建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80-797,共18页
地质学的证据表明 ,在喜马拉雅的冲断层带MCT和MBT处有大规模的地壳缩短 ;在雅鲁藏布缝合带附近也观测到冲断层 .但是 ,迄今还不知道这些冲断层向下俯冲多深 .我们根据地震学的证据 ,认为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冲断层向下延伸至 80— 1 0 0k... 地质学的证据表明 ,在喜马拉雅的冲断层带MCT和MBT处有大规模的地壳缩短 ;在雅鲁藏布缝合带附近也观测到冲断层 .但是 ,迄今还不知道这些冲断层向下俯冲多深 .我们根据地震学的证据 ,认为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冲断层向下延伸至 80— 1 0 0km ,然后停止 .在MCT、MBT以及雅鲁藏布缝合带下面的冲断层与喜马拉雅以及南藏的多次地壳俯冲有密切关系 .这个现象为印度—欧亚的碰撞过程设定一个十分重要的框架 .该地区的地壳俯冲有一定深度 ,由于入侵的地壳太轻 ,使俯冲不能更深 ;此时由于印度板块的继续向北推进 ,在原俯冲带后方 ,出现另一个新的地壳俯冲带 .喜马拉雅与南藏的多重地壳俯冲与该地区地质活动的多幂性相吻合 .首先 ,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产生地壳俯冲 ,在到达 80— 1 0 0km处停止 .然后 ,在雅鲁藏布以南的MCT和MBT相继产生新的地壳俯冲 .它们也在 80— 1 0 0km的深处停止 .除了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向北倾斜的地震带外 ,另外还观测到一个自地表从唐古拉山向南缓慢倾斜并到达雅鲁藏布地壳底部的地震带 .它可以解释为在唐古拉山附近的地壳向北仰冲 .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多重地壳俯冲现象强有力地说明 ,入侵的印度地壳必与它的上地幔分裂开来 ,后者可以另行俯 (仰 )冲到更深的欧亚上地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 大陆碰撞 地壳俯冲带 地震学
下载PDF
西秦岭宕昌地区晚三叠世酸性火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1
19
作者 黄雄飞 莫宣学 +4 位作者 喻学惠 李小伟 丁一 韦萍 和文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68-3980,共13页
西秦岭造山带在早中生代发育了以印支早期(245~234Ma)和印支晚期(225~205Ma)两期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占绝对优势,并伴有少量火山岩的强烈岩浆活动。本文报道的西秦岭宕昌火山岩总体上是一套以流纹岩为主,并含粗面岩和英安岩的酸性火山岩组... 西秦岭造山带在早中生代发育了以印支早期(245~234Ma)和印支晚期(225~205Ma)两期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占绝对优势,并伴有少量火山岩的强烈岩浆活动。本文报道的西秦岭宕昌火山岩总体上是一套以流纹岩为主,并含粗面岩和英安岩的酸性火山岩组合。流纹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29Ma,限定其喷发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宕昌火山岩属于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以富集Rb、Ba、Th、U、K并相对亏损Nb、Ta、Ti、P为特征,(87Sr/86Sr)i=0.7048~0.7068,εNd(t)=-4.3^-4.0,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 DM)为1.20~1.24Ga。宕昌火山岩起源于下地壳富钾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部分岩浆还可能受到了少量地幔或上地壳物质的混染,源区深度约40km。西秦岭地块存在扬子型的中新元古代基底,但不同地段的基底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西秦岭地区的初始碰撞可能接近229Ma,宕昌火山岩则形成于以整体挤压为主、局部剪切伸展为辅的地壳逐渐加厚的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 西秦岭 宕昌 火山岩 花岗岩 大陆碰撞
下载PDF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ongbai-Hong'an orogen in central China: From oceanic subduction/accretion to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被引量:38
20
作者 LIU XiaoChun LI SanZhong JAHN Bor-M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477-1496,共20页
The Tongbai-Hong'an orogen is located in a key tectonic position linking the Qinling orogen to the west and the Dabie-Sulu orogen to the east. Because the orogen preserves a Paleozoic accretionary orogenic system ... The Tongbai-Hong'an orogen is located in a key tectonic position linking the Qinling orogen to the west and the Dabie-Sulu orogen to the east. Because the orogen preserves a Paleozoic accretionary orogenic system in the north and a latest PaleozoicMesozoic collisional orogenic system in the south, it may serve as an ideal place to study the tectonic evolu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data in the past 20 years indicate that the tectonic processes of the Tongbai-Hong'an orogen involved four stages during the Phanerozoic:(1) Early Paleozoic(490–420 Ma) oceanic subduction, arc magmatism and arc-continent collision created a new Andean-typ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on the North China Block;(2) Late Paleozoic(340–310 Ma) oceanic subduction and accretion generated separated paired metamorphic belts: a medium P/T Wuguan-Guishan complex belt in the south of the Shandan-Songpa fault and a high P/T Xiongdian eclogite belt in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Mesozoic HP metamorphic terrane;(3) Latest Paleozoic-Early Mesozoic(255–200 Ma) continental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formed the Tongbai HP terrane in the west and the Hong'an HP/UHP terrane in the east as a consequence of deep subduction towards the east and syn-subduction detachment/exhumation of the down-going slab;(4) Late Mesozoic(140–120 Ma) extension, voluminous magma intrusion and tectonic extrusion led to the final exhumation of the Tongbai-Hong'an-Dabie HP/UHP terrane and the wedge-shaped architecture of the terrane narrowing towards the west. However, many open questions still remain about the details of each evolutionary stage and earlier history of the orogen. Besides an extensive study directly on the Tongbai-Hong'an orogen in the future, integrated investigation on the "soft-collisional" Qinling orogen in the west and the "hard-collisional" Dabie-Sulu orogen in the east is required to establish a general tectonic model for the whole Qinling-TongbaiHong'an-Dabie-Sulu orogen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ic subduction ACCRETION continental subduction COLLISION Tongbai-Hong'an oroge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