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世宗名字考略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浦江
-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出处
《北大史学》
CSSCI
2013年第1期73-80,394,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北族王朝的政治文化特征——以辽金为中心”(项目号:13JJD77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关于金世宗的名字,《金史》缺乏完整记载,宋人的说法则颇为纷歧。本文结合宋金双方文献及金代石刻资料加以考证,指出世宗女真语小字乌禄,一译忽辣马;汉名完颜褎,字彦举;大定十四年更名完颜雍。
-
关键词
世宗
《金史》
完颜雍
金代
女真人
大金集礼
大金国志
汉名
张景仁
满洲语
-
分类号
K246.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金完颜希尹碑建碑年代补证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春霞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2-143,共2页
-
文摘
金完颜希尹碑建碑年代补证陈春霞“大金故尚书左丞相金源郡贞宪王完颜公神道碑”(以下简称希尹碑),为希尹嫡孙“太尉左丞相濮国公”完颜守道所立,原坐落在吉林省舒兰县小城子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的第二墓区,“文革”期间被当作“四旧”而炸碎,有幸的是碑文拓片尚存。碑...
-
关键词
左丞相
尚书令
神道碑
大定
《大金集礼》
陈先生
守道
太尉
尚书省
海陵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金代武元正墓志考释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峰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第4期115-11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20VMZ001)。
-
文摘
金代武元正墓志现藏于西安市长安博物馆,先后刊布过两次。据墓志记载,武元正自幼跟随父亲武振从军,在北宋熙河路地区担任低级武官,活动范围涉及西北、西南地区。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武元正开始在金朝担任官职,最后官至八品,卒于正隆三年(1158),享年62岁。武元正的生平虽然并不显赫,但在宋金之际由宋入金的低级武官中颇具代表性。武元正的名字因为触犯了金太祖谥号“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中的“武元”两字,被朝廷明确要求予以回避,因而被《大金集礼》所记载。武元正还是《金史》有传的傅慎微的女婿,两人曾同时在陕西任官,因而产生交集,成了翁婿。
-
关键词
金代
武元正墓志
《大金集礼》
傅慎微
-
分类号
K246.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吉林安图县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的景观考古学研究
- 4
-
-
作者
刘岩
赵俊杰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
出处
《边疆考古研究》
2023年第2期344-363,共20页
-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资助项目(312230017-20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1NTSS14)
+1 种基金
吉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长白山金代神庙遗址平面格局及金代祠庙建筑制度研究”(2018ZD2)
吉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长白山金代神庙遗址建筑复原研究”(2018ZD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宝马村东南部的丘陵南坡上。该遗址因唐代一将军在该地得宝马,故原称作“宝马城”。自2014年至今,该遗址经过系统的发掘与研究,其性质确定为金代祭祀长白山的神庙故址,并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金朝的女真人将长白山看作是兴王之地,将长白山封为兴国灵应王,并在山下修建神庙,祭祀朝拜^([2])。《大金集礼》记载:“唐宋岳镇海渎及名山皆有庙,今来长白山在兴王之地,比之轻余诸州镇山更合尊崇,拟别议封爵,仍修建庙宇,……奏奉敕旨封王,仍以兴国灵应为名。……山北地一段,各面七十步,可以兴建庙宇……”^([3])。发掘资料表明,神庙遗址距离长白山主峰直线距离约49千米,地处头道白河与二道白河之间,在神庙可以观望到长白山主峰的天池豁口(图一)。从文献记载与发掘资料中可以看出,金代对长白山封王并修建庙宇的行为,让神庙遗址连同周围的长白山成了一种神圣景观,对金代社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遗址的布局与地望不禁让我们去思考当时神庙的选址与周围微观地貌的关系、神圣景观的塑造与视觉呈现方式、古人对景观的感知等问题。本文尝试应用景观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从视觉的角度理解长白山神庙遗址的神圣景观,并从朝圣的视角对长白山神庙遗址的景观进行思考。
-
关键词
景观考古学
金代
女真人
敕旨
大金集礼
金朝
发掘
直线距离
-
分类号
TU-86
[艺术—艺术设计]
K878.6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K24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金史》本纪校读札记
- 5
-
-
作者
陈晓伟
-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西北民族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356-363,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行国政治与北族王朝国家治理问题”(批准号:17CMZ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点校本《金史》大多采纳施国祁《金史详校》,~①据粗略统计,其中本纪部分校勘记至少有九成以上如此。然而,笔者发现《金史详校》本身问题不少,难免被点校本《金史》所因袭,由此产生了一些失疏。拙文谨就此提出若干浅见,供参考。《金史·太宗纪》天会三年(1125)二月丁卯,'以庞葛城地分授所徙乌虎里、迪烈底二部及契丹民'。
-
关键词
《金史》
卫绍王
迪烈部
张万公
大金集礼
太宗纪
李好义
李孝义
-
分类号
K246.4
[历史地理—历史学]
G25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