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区三个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简永兴 王建波 +1 位作者 何国庆 陈家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7,共8页
比较研究了洞庭湖区华容县东湖、益阳市大通湖和岳阳市郊南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 ,讨论了 3 0年来 3个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情况及与其所受人为干扰的关系 ,探讨了野菱、密齿苦草和菹草对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大通湖和南湖水生植... 比较研究了洞庭湖区华容县东湖、益阳市大通湖和岳阳市郊南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 ,讨论了 3 0年来 3个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情况及与其所受人为干扰的关系 ,探讨了野菱、密齿苦草和菹草对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大通湖和南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退化水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主要结论如下 :(1 ) 1 999- 2 0 0 0年东湖、大通湖与南湖各分布有水生植物6 1种、5 6种和 3 2种 ,其分别隶属于 2 9科 43属、2 6科 3 9属和 2 0科 2 7属 ;各有水生植物群丛8个、6个和 4个 ;水生植被覆盖率分别为 2 6 .1 7%、1 0 .6 0 %和 9.99%。 (2 ) 3 0年来三个湖泊分别有 3种、9种和 1 3种水生植物消失 ,2个、5个和 5个水生植物群丛类型消失。 (3 )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是 :东湖 >大通湖 >南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 通湖 南湖 水生植物 多样性 长期变化 洞庭湖区 湖泊
下载PDF
大通湖表层水体中抗生素赋存特征与风险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晓晖 卢少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0-329,共10页
为了评价大通湖表层水体中典型抗生素的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等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检测了4类12种(磺胺类,磺胺增效剂,喹诺酮类和四环素)抗生素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除氧氟沙星外,其余11种抗生素均有检出,其总... 为了评价大通湖表层水体中典型抗生素的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等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检测了4类12种(磺胺类,磺胺增效剂,喹诺酮类和四环素)抗生素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除氧氟沙星外,其余11种抗生素均有检出,其总浓度为0.19~261.89ng/L;磺胺嘧啶的平均浓度最高(37.41ng/L),其次为磺胺甲恶唑(12.34ng/L)>沙拉沙星(8.55ng/L)>恩诺沙星(8.04ng/L)>甲氧苄啶(7.56ng/L)>金霉素(3.92ng/L),并且磺胺嘧啶、四环素、沙拉沙星、金霉素、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氨嘧啶的检出率均超出50%,处于较高水平.与部分河流、湖泊相比,大通湖抗生素的浓度除磺胺嘧啶和恩诺沙星外,基本处于较普通水平;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沙拉沙星和环丙沙星为大通湖主要的风险因子,RQ>1,对洞庭湖有较高的潜在风险;点位S2、S3、S6对大通湖周围环境具有较高的累积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分别为恩诺沙星和沙拉沙星、磺胺甲恶唑和环丙沙星;11种抗生素通过饮水途径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指数R_(QH)处于8.74×10^(-8)~9.17×10^(-3)之间,且通过饮水途径摄入抗生素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表层水 抗生素 赋存特征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大通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德亮 张婷 +5 位作者 肖调义 余建波 王红权 陈开健 刘安民 李祖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07-2113,共7页
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按季度对养殖湖泊大通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与1960年数据的纵向比较,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的影响,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98种... 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按季度对养殖湖泊大通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与1960年数据的纵向比较,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的影响,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98种,隶属于7门54属.优势种类包括二角多甲藻、尖尾蓝隐藻、小球藻、卵形隐藻、梅尼小环藻、啮蚀隐藻、卷曲鱼腥藻、铜绿微囊藻和固氮鱼腥藻,优势种的季节更替明显.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年平均值为1.84×106cells.L-1,其中夏季最高,为16.4×106cells.L-1,其他3个季度在1.71×106~1.98×106cells.L-1.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D)全年在2.01~4.55,Shannon多样性指数(H)在1.26~2.69,均匀度指数(J)在0.69~1.27.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深、水温、透明度、总磷、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是影响大通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典型养殖湖泊大通湖软体动物的时空分布格局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德亮 张婷 +6 位作者 余建波 毛小伟 王红权 陈开健 刘安民 李祖军 肖调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6-954,共9页
研究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按季度对大通湖水质及软体动物资源监测,并通过纵向比较,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及软体动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大通湖水质全年呈碱性(8.62±0.07),... 研究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按季度对大通湖水质及软体动物资源监测,并通过纵向比较,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及软体动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大通湖水质全年呈碱性(8.62±0.07),具有较高的还原性[(?88.40±9.10)mv],属富营养水体。软体动物共计5科15种,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圆顶珠蚌(Unio doug lasiae)是主要优势种。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时间上呈现由春夏季到秋冬季逐渐升高的趋势,空间上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氧化还原电位、pH、溶氧、水深、电导率和水温与大通湖软体动物时空变化的关系最显著。与1960年相比,大通湖水体碱性显著增强(7.0—7.5 vs 8.4—8.8),电导率增加了9倍(0.25—0.27 vs 2.17—2.56 mS/cm),环境类型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湖区喜好水草(白旋螺、光亮隔扁螺、萝卜螺)与流水生境(德氏狭口螺、湖沼股蛤、橄榄蛏蚌)的物种消失,软体动物优势种群呈现由双壳类向腹足类演替的特征。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是大通湖软体动物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软体动物 群落结构 时空分布 集约化养殖
下载PDF
湖南省大通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现存量及其时空分布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德亮 张婷 +4 位作者 肖调义 龚望宝 谢骏 李祖军 刘安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3-748,共6页
大通湖是湖南省最大的养殖湖泊.随着河蚬经济价值的提升,大通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Müller,1774)的开发强度逐年增加.为实现河蚬资源的合理开发,本研究在对大通湖河蚬形态特征、现存量及其时空分布调查分析基础上,重点探讨了... 大通湖是湖南省最大的养殖湖泊.随着河蚬经济价值的提升,大通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Müller,1774)的开发强度逐年增加.为实现河蚬资源的合理开发,本研究在对大通湖河蚬形态特征、现存量及其时空分布调查分析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养殖和软体动物捕捞对其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壳长大于6 mm河蚬的平均湿重(BW)、壳长(SL)、壳高(SH)和壳宽(SW)分别为1.41±0.03 g、14.82±0.09 mm、13.73±0.09 mm和9.72±0.06 mm,平均相对高度、圆度和凸度分别为0.930±0.001、0.660±0.001和0.710±0.001.河蚬壳长、壳高、壳宽与湿重的关系分别为:lg BW=-3.45+3.00 lg SL、lg BW=-3.23+2.89 lg SH、lg BW=-2.87+2.97 lg SW,表明河蚬为等速生长.2010 2011年,大通湖河蚬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较2009年显著增加.2009年,河蚬主要分布于中北部的蜜蜂夹湖区域,2010年开始,几乎遍布整个大通湖,但整体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密度和生物量高值均出现在大通湖中部,蜜蜂夹湖、大西湖与尼古湖交界区域.推测养殖过程中物化产品投入的增加是导致大通湖河蚬现存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软体动物捕捞加速了河蚬分布区域的扩展.据此提出了大通湖河蚬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河蚬 现存量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长江中游典型湖泊重金属分布及其风险评价——以大通湖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德亮 张婷 +1 位作者 余建波 肖调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83-189,共7页
水域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及渔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评估长江中游典型湖泊的渔业水环境,本研究以大通湖为例,测定了其湖水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与潜在... 水域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及渔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评估长江中游典型湖泊的渔业水环境,本研究以大通湖为例,测定了其湖水及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通湖水中As、Cd、Cu、Pb和Zn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要求,除S7、S17、S33和S39点位Zn的含量属国家地表水Ⅱ类以外,其他所有点位的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大通湖沉积物中As、Cd、Cr、Cu、Pb和Zn的含量均高于相应元素的洞庭湖背景值,呈现累积富集的趋势,但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均较低。除个别湖泊的个别重金属处于中度污染外,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原文传递
湖泊水、沉积物氮磷的空间分析及其耦合特征研究——以大通湖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毛亮 罗丛强 +4 位作者 石彭灵 杨品红 刘飞 王文彬 罗玉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2-959,共8页
大通湖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淡水养殖湖泊,冬季作为捕鱼的旺季并且水位较低,水体和表面沉积物中氮、磷容易受到渔业生产的影响。本文从地统计学出发,通过研究冬季大通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OM)、氮(N)和磷(P)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耦合关系... 大通湖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淡水养殖湖泊,冬季作为捕鱼的旺季并且水位较低,水体和表面沉积物中氮、磷容易受到渔业生产的影响。本文从地统计学出发,通过研究冬季大通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OM)、氮(N)和磷(P)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耦合关系,探讨大通湖富营养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可持续水产养殖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冬季大通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浓度较高,平均值分别达到了3.78mg/L和0.29mg/L,为劣Ⅴ类。水体中NH_4^+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0.17mg/L,属于地表水Ⅱ类。与2011年数据比较,沉积物中TP浓度较高,平均升高到了1469mg/kg;而沉积物TN基本持平,平均为1224mg/kg;沉积物TP和水NO_3^-的"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43.4%和34.5%,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spatial dependence),其他N、P指标的"块金值/基台值"均低于25%,表现为强烈空间相关性。冬季大通湖沉积物OM、TN和TP在空间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而水体N、P大体上呈现出"品"字形的斑块分布;水体中的氮磷比平均为13.03,比较适合浮游植物生长;沉积物OM只与沉积物TN和T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积物中TN和TP与水体中的TN和TP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大通湖水体修复在控制外源输入的情况下,还应考虑综合的生态系统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通湖 空间特征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大通湖自然资源调查及综合开发利用战略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品红 陈红文 +8 位作者 于杨 刘良国 邹武 王文彬 李祖军 刘安明 曹苗 黄春红 罗玉双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内陆淡水湖泊资源是发展我国淡水渔业不可多得的资源,大通湖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重要的商品鱼基地.近20年来,对大通湖的开发利用已明显产生成效,但就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综合利用与开发该湖泊,仍然是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从大通... 内陆淡水湖泊资源是发展我国淡水渔业不可多得的资源,大通湖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重要的商品鱼基地.近20年来,对大通湖的开发利用已明显产生成效,但就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综合利用与开发该湖泊,仍然是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从大通湖自然资源调查着手,在充分调查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通湖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性思考.为大通湖和天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瞻性的可靠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自然资源调查 综合开发 低碳循环能效 战略思考
下载PDF
大通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富营养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钟诗群 陈荣坤 +1 位作者 周杰 邢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593,共8页
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对大通湖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数据显示:大通湖水体已中度富营养化。三年内,总氮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平均升高了15,总磷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平均升高了13,浮游植物的Sannon-Weiner指数平均下降... 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对大通湖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数据显示:大通湖水体已中度富营养化。三年内,总氮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平均升高了15,总磷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平均升高了13,浮游植物的Sannon-Weiner指数平均下降了0.08,Margalef指数平均下降了1.65,Simpson’s指数平均下降了0.09,McNaughton指数平均上升了0.01,Pielou指数平均上升了0.05。一年中,富营养化最严重的时期是8、9月份,最轻的是1月份。大量施肥和不科学的放养模式是导致大通湖水体富营养化迅速加重、蓝藻比例逐年增大和浮游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螺、蚌、蚬过多是导致大通湖水域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富营养化 生物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大通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与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光贵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为了解环洞庭湖区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2008年10月,选择典型内湖大通湖采集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美国环境保护局优先控制的16种PAHs。结果表明,大通湖表层沉积物中共... 为了解环洞庭湖区湖泊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2008年10月,选择典型内湖大通湖采集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美国环境保护局优先控制的16种PAHs。结果表明,大通湖表层沉积物中共检出9种PAHs,其含量在82~310μg/kg,平均185μg/kg。根据LMW/HMW、Phe/Ant和Fla/Pyr的比值判断,大通湖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大通湖各点位表层沉积物中w(PAHs)均低于ERL,更远低于ERM,生态风险较低。与国内其它湖泊(水库)相比,大通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 生态风险评估 通湖
下载PDF
大通湖生态修复前后水体浮游植物调查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丛强 曾龙科 +2 位作者 石彭灵 杨品红 王素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2016—2021年夏秋季期间在大通湖布设18个采样点,对大通湖浮游植物及水体理化指标采样分析,并应用综合营养指数对其水质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大通湖浮游植物共鉴定出6门71属,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生态修复后大通湖... 2016—2021年夏秋季期间在大通湖布设18个采样点,对大通湖浮游植物及水体理化指标采样分析,并应用综合营养指数对其水质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大通湖浮游植物共鉴定出6门71属,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生态修复后大通湖浮游植物细胞数和Chl-a质量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20年达峰值,分别为7.20×10^(7)个/L和12.56μg/L。蓝藻门的优势地位逐渐加强,2016—2021年蓝藻门占比由42.8%增长至85.5%,其中微囊藻和长孢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大通湖水质营养状态在沉水植物修复后2019年由轻度富营养短暂降为中营养水平,由于2019年冬季沉水植物消亡及次年未复苏,2020年又反弹为中度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通湖
下载PDF
大通湖主要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及其污染来源解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文晖 樊娟 +3 位作者 邹辉 李丹 潘海婷 廖岳华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8年第6期48-52,59,共6页
为了解大通湖主要污染物TN、TP和NH3-N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于2017年9月对大通湖及周边河流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湖周边入湖河流的ρ(TN)为0. 74~2. 18 mg/L,ρ(NH3-N)为0. 094~0. 874 mg/L,ρ(TP)为0. 02~0. 243 mg/L;... 为了解大通湖主要污染物TN、TP和NH3-N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于2017年9月对大通湖及周边河流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湖周边入湖河流的ρ(TN)为0. 74~2. 18 mg/L,ρ(NH3-N)为0. 094~0. 874 mg/L,ρ(TP)为0. 02~0. 243 mg/L;湖体ρ(TN)为0. 82~1. 47 mg/L,呈现湖体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ρ(NH3-N)为0. 14~0. 42 mg/L,但整体差异较大,高值区主要在大通湖西南及东部,ρ(TP)为0. 160~0. 289 mg/L,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TP为湖体的主要污染物,湖体的ρ(TP)变化呈现出从四周向中部增加的趋势,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大通湖正南及湖心处;根据2016年大通湖区域污染源统计及入湖污染物计算,大通湖水环境的TP污染负荷大小排序为农田径流>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工业污染>网箱养鱼>旅游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污染物 空间分布 污染来源
下载PDF
大通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品红 李梦军 +6 位作者 黄春红 罗玉双 李娜 陈红文 王文彬 邹武 刘良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9-205,637,共7页
本文对湖南省大通湖所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成蟹,按商业品级和雌、雄,测定了其各部分含量和各项营养成分。该湖所产河蟹符合正宗中华绒螯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形态特征。肌肉、肝脏及性腺三大可食部分共占体... 本文对湖南省大通湖所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成蟹,按商业品级和雌、雄,测定了其各部分含量和各项营养成分。该湖所产河蟹符合正宗中华绒螯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闸蟹形态特征。肌肉、肝脏及性腺三大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38.13%,壳、鳃、胃及心脏四大非可食部分共占体重的51.56%,另有10.31%为血淋巴和组织液;3个指标分别比阳澄湖大闸蟹36.72%、53.26%、10.02%相差1.41、1.70、0.29个百分点。大通湖一级、二级商品蟹可食部分各高出阳澄湖5.29%和2.43%,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阳澄湖6.83%和3.60%,9项微量元素总和与阳澄湖相当,17种氨基酸总和比阳澄湖高6.78%和4.20%,鲜味氨基酸比阳澄湖高10.69%和4.94%。但以上各种指标雌、雄蟹之间均存在差异,且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组成方面雄蟹优于雌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通湖 阳澄湖 商品蟹 分析与评价 微量元素 营养成分 必需氨基酸 体重
下载PDF
湖南省大通湖百余年环境演化历史及营养物基准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廖粤军 李春华 +1 位作者 董旭辉 魏伟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6-215,共10页
科学有效地治理退化湖泊需要知晓湖泊的演化历史,并设立合理的参照目标(即环境基准)来及时评判治理效果。湖南省大通湖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湖泊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下,该湖近年来生态系统... 科学有效地治理退化湖泊需要知晓湖泊的演化历史,并设立合理的参照目标(即环境基准)来及时评判治理效果。湖南省大通湖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湖泊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下,该湖近年来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但其水环境演变的历史缺少详细的记录。研究对大通湖沉积钻孔的年代、烧失量、化学元素、沉积物总磷(TP)和沉积硅藻等沉积指标进行了分析,重建了大通湖百余年来的环境变化历史。结果表明:在人类干扰加强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大通湖生态系统及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硅藻群落由中营养属种Aulacoseira granulata占优过渡到以富营养浮游类型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S.minutulus占优的过程,揭示了该湖自1980s以来显著的富营养化过程;对应的,其他沉积指标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冗余分析揭示出沉积物总磷(TP)和铅(Pb)含量是影响湖泊环境演化的2个显著变量,这表明工农业发展带来的营养和重金属输入对大通湖环境演化影响巨大。利用区域-总磷转换函数重建了大通湖过去百余年湖水总磷变化历史,选择1850s人类活动相对较弱时期的湖水总磷(50—60μg/L)及沉积物磷的浓度(600 mg/kg)值作为该湖的基准环境,为湖泊的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修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环境演化 硅藻 总磷 营养物基准
下载PDF
湖南大通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鑫 梁婷 +3 位作者 徐菁 李春华 魏伟伟 刘晓收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3期8-16,共9页
大通湖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淡水养殖湖。为了解大通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和环境质量状况,于2019年6月在大通湖水域设置15个站位进行现场调查,对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大通湖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淡水养殖湖。为了解大通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和环境质量状况,于2019年6月在大通湖水域设置15个站位进行现场调查,对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物指数(BI)和Goodnight-Whitley指数(IGW)对大通湖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门5纲32种,其中软体动物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节肢动物优势种为孤雌拟长跗摇蚊(Paratanytarsus grimmii),环节动物优势种为瑞士水丝蚓(Limnodrilus helveticus)、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ianus)、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前囊管水蚓(Aulodrilus prothecatus)。各调查站位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范围分别为1.51—3.62、0.58—0.94、0.63—2.30。与1997年及2008—2009年的历史数据相比,软体动物种类、丰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软体动物优势种群呈现由双壳类向腹足类演替的趋势。生物指数(BI)及IGW指数均显示大通湖大部分站位处于中污染—重污染状态,部分站位为轻污染,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示大部分站位为轻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指数 环境质量评价 通湖
下载PDF
湖南大通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菁 梁婷 +3 位作者 王念瑶 秦坤明 李春华 刘晓收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浮游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是水质评价的良好指示生物。为了解湖南省大通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2019年6月对该水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 浮游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是水质评价的良好指示生物。为了解湖南省大通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2019年6月对该水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利用现存量、指示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4种,隶属3门60属。其中原生动物47种,占总种数的45.2%;轮虫23种,占总种数的22.1%;桡足类18种(不包括无节幼虫),占总种数的17.3%;枝角类16种,占总种数的15.4%。调查水域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9616.47ind.·L^(-1),平均生物量为6.43 mg·L^(-1)。优势种为8种原生动物,分别是美拟砂壳虫(Pseudodifflugia gracilis)、泥炭刺胞虫(Acanthocystis turfacea)、大弹跳虫(Halteria grandinella)、砂表壳虫(Arcella arenaria)、绿急游虫(Strombidium viride)、盖厢壳虫(Pyxidicula operculata)、瓶砂壳虫(Difflugia urceolata)和冠帆口虫(Pleurimema cornatum),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不构成优势种。物种丰富度指数为2.46—4.74,均匀度指数为0.52—0.73,香农—威纳指数为1.75—2.62。通过现存量评价法、生物指示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评价大通湖水质为轻度—中度污染,其中部分水域为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种类组成 水质评价 通湖
下载PDF
大通湖渔业现状与开发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焕祥 《内陆水产》 1997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渔业 现状 开发 通湖
下载PDF
大通湖总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周芸陈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6期269-271,共3页
大通湖是洞庭湖被堤垸肢解而形成的内湖,是维系南洞庭湖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但总磷超标问题突出。收集近年来大通湖流域水质、水文、气象和外源污染物输入等数据,分析不同水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明确季节变化、外源污染物输入和水位变... 大通湖是洞庭湖被堤垸肢解而形成的内湖,是维系南洞庭湖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但总磷超标问题突出。收集近年来大通湖流域水质、水文、气象和外源污染物输入等数据,分析不同水环境影响因子的相关性,明确季节变化、外源污染物输入和水位变化对水体总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通湖总磷浓度受水温、水位、浊度、水华和种养尾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为推进大通湖水质稳中向好发展,保护湖区生态环境,要加强对周边种养尾水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入湖污染物,同时加强水系连通,增强河湖水体流动性,净化内源污染物,形成可调可控、脉络相通的水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浓度变化 影响因素 水质 通湖
下载PDF
大通湖水域河蟹体长、体重及头胸甲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静安 陈开健 +3 位作者 刘小燕 唐英 戴振炎 林曙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了了解养殖环境对河蟹生长特性的影响,对大通湖水域中湖泊和池塘养殖的河蟹体长、体重及头胸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雌雄河蟹头胸甲长、宽、厚与体重均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性,且湖泊河蟹其相关性(0.821 4~0.903 3)比池... 为了了解养殖环境对河蟹生长特性的影响,对大通湖水域中湖泊和池塘养殖的河蟹体长、体重及头胸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雌雄河蟹头胸甲长、宽、厚与体重均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性,且湖泊河蟹其相关性(0.821 4~0.903 3)比池塘河蟹(0.898 8~0.945 7)要稍高;同环境下,母蟹头胸甲宽、厚与体重相关性均比公蟹高,公蟹头胸甲长与体重相关性比同环境下母蟹高。因此,河蟹部分生长特性与养殖环境、性别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湖 河蟹 生长特性 头胸甲
下载PDF
大通湖环棱螺的次级生产力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桂苹 李雪林 +3 位作者 皮杰 李德亮 张婷 肖调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7-992,共6页
次级生产力是指动物和异养微生物通过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储存的能量[1,2]。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加速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并促成底栖动物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生产力... 次级生产力是指动物和异养微生物通过生长和繁殖而增加的生物量或储存的能量[1,2]。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加速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并促成底栖动物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生产力生态学的产生。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力的动态可特征性地反映底栖动物在特定时期内的生长特点及生产量或能量的累积状况[2],故探讨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棱螺 现存量 次级生产力 通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