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飞龙在天 |
洛卡奇(摄影)
|
《中华遗产》
|
2024 |
0 |
|
2
|
千手观音:巴蜀人的大悲菩萨 |
吴风
|
《中华遗产》
|
2024 |
0 |
|
3
|
华严造像:从四川走向世界 |
井宇阳
王睢
|
《中华遗产》
|
2024 |
0 |
|
4
|
大足石刻与宋史研究 |
胡昭曦
|
《四川文物》
|
1986 |
2
|
|
5
|
大足石窟艺术座谈会讨论综述 |
邹德
刘长久
陈明光
|
《四川文物》
|
1986 |
1
|
|
6
|
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下限年代考 |
陈灼
|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7
|
文旅融合"资足常乐" |
别致
|
《四川党的建设》
|
2022 |
0 |
|
8
|
文旅融合“资足常乐” |
别致
|
《当代党员》
|
2022 |
0 |
|
9
|
大足宝顶山与剑川石钟山十大、八大明王的比较研究 |
宋朗秋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0
|
“圣寿甘霖·启”茶汤会 |
迎新
东语
乐亦(图)
盛夏雨(图)
|
《茶道》
|
2022 |
0 |
|
11
|
大足宝顶山并非佛教水陆道场——和侯冲教授商榷 |
戴晓云
|
《石窟寺研究》
|
2015 |
0 |
|
12
|
千手观音造像主尊残损手型考证——以主尊4-7-S1、4-6-S1号手为主的初步考察 |
李小强
彭柳升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
2013 |
0 |
|
13
|
宋代阿育王塔图像之演变——以南宋大足宝顶山“释迦舍利宝塔禁中应现之图”碑和雷峰塔塔砖藏“王承益塔图”为例 |
吴天跃
|
《美育学刊》
|
2020 |
4
|
|
14
|
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思想简论 |
李红霞
|
《美成在久》
|
2022 |
0 |
|
15
|
连环画式的设计意匠——论大足宝顶山石刻的宏观设计构筑 |
龙红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6
|
苦乐分殊——大足宝顶山18至20号造像组合考察 |
张建宇
|
《宗教研究》
|
2016 |
0 |
|
17
|
南宋大足石刻的艺术特色——以大佛湾第15、20号造像为中心 |
司开国
|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8
|
大足宝顶山石窟景观营构设计理念研究 |
戚序
李稼祎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5 |
0 |
|
19
|
论大足石刻艺术与环境的自然相生 |
龙红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7 |
0 |
|
20
|
安岳、大足圆觉洞石刻 |
|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