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豆过敏原在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梦莉
高美须
姜小燕
支玉香
魏芳丽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北京市协和医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97-202,共6页
-
基金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YFC1600900)。
-
文摘
为研发低致敏酱油,探究了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中大豆蛋白致敏原的变化规律。在建立实验室的模拟低盐固态酱油酿造的基础上,采集大豆未经处理、高压灭菌(121℃,8 min)、制曲阶段(44 h)、发酵阶段(30 d)、灭菌前和灭菌后等样品,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酿造过程中蛋白的组成变化,用兔抗大豆多克隆抗体进行酶联免疫试验和免疫印迹实验分析发酵过程中大豆致敏原抗原性变化,用过敏病人血清进行酶联免疫试验测定大豆致敏原过敏原性变化。结果表明,经高压蒸煮、制曲、发酵和加热灭菌后,原料中的大豆蛋白条带减少或消失,其中制曲变化的最大。β-伴大豆球蛋白的α、α′亚基和大豆球蛋白的酸性亚基分别在制曲阶段开始降解,β-伴大豆球蛋白的β亚基及大豆球蛋白酸性亚基在制曲之后消失,大豆球蛋白的碱性亚基在整个酿造阶段变化不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相同的结果,酿造过程中大豆过敏原的过敏性和抗原性逐渐降低,在发酵30 d后的生酱油中仍能在检测到大豆球蛋白,在灭菌后也没有完全降解,但是这些残留的大豆致敏原没有检测到IgE结合能力。酶联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和原材料大豆相比,样品中的抗原性在经过4个酿造阶段高压蒸煮、制曲、发酵和加热灭菌之后分别下降了8.13%、39.00%、69.10%和87.06%,过敏原性分别下降了8.92%、71.66%、92.26%、98.45%。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大豆致敏原逐步降解,制曲阶段对大豆致敏原的降解最大。酱油中仍残留有大豆球蛋白,但是没有检测残留蛋白的致敏性。
-
关键词
低盐固态酱油
大豆致敏原
大豆球蛋白
降解规律
-
Keywords
low-salt solid soy sauce
soybean allergen
glycinin
allergen degradation
-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米曲霉固态发酵降解大豆致敏原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颖
钱和
汪何雅
张伟国
毕井辉
-
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42-146,共5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10B03)
-
文摘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甚至消除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品的免疫反应性,此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对影响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几个因素(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料水比)进行了单因素研究,确定了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料水比、发酵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这三个因素。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即当料水比为1:1.21(g/mL)、发酵温度29.8℃、pH为6.63时,得到理论最低致敏原降解率为99.15%。最后,经验证实验,最佳条件下实际平均致敏原降解率为99.02%。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差0.13%,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
关键词
大豆致敏原
降解
米曲霉
固态发酵
响应面法
-
Keywords
soybean allergens
degradation
Aspergillus oryzae
solid-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