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及抗原筛选 被引量:49
1
作者 李宝英 马淑梅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2,共2页
大豆根腐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省每年发病面积在70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大豆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迎茬面积迅速增加,根腐病的发生为害亦日趋严重,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损失。1991~1996年作者进行了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 大豆根腐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省每年发病面积在70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大豆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迎茬面积迅速增加,根腐病的发生为害亦日趋严重,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损失。1991~1996年作者进行了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和抗源筛选的研究,结果如下。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原菌 种类 抗源筛选 防治
原文传递
大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成瑢 董铮 +2 位作者 李魏 戴良英 刘世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8期58-62,共5页
为研究大豆根腐病对生产的危害,笔者介绍了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镰刀菌(Fusarium spp.)、腐霉菌(Pythium sp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物学特征和流行规律,以及目前国内外大豆根腐病抗病基... 为研究大豆根腐病对生产的危害,笔者介绍了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镰刀菌(Fusarium spp.)、腐霉菌(Pythium sp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物学特征和流行规律,以及目前国内外大豆根腐病抗病基因的鉴定、克隆及其在大豆抗病育种上的应用。此外,笔者还综述了中国大豆根腐病抗(耐)病的种质资源,以及大豆根腐病菌生防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并总结了大豆根腐病的不同防治措施。本综述将为大豆抗根腐病的分子机制及大豆根腐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疫霉菌 基因 生防菌
下载PDF
基于营养竞争原理的大豆根腐病生防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郭荣君 李世东 +3 位作者 张晶 张旋 穆光远 王忠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7-314,共8页
利用营养竞争平板筛选法获得了可在大豆麦麸(SWB)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并拮抗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F.solani的芽孢杆菌菌株B006和B010。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性状测定,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 利用营养竞争平板筛选法获得了可在大豆麦麸(SWB)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并拮抗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F.solani的芽孢杆菌菌株B006和B010。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性状测定,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以种子处理(108cfu/mL,药种比为1∶60)和以麦麸为载体的固体菌剂土壤沟施(106cfu/g,用量195 kg/ha)B006和B010菌剂对真叶期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6%和63.5%,高于商品化学农药35%多福合剂种子处理的防效(P=0.05),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3.8%和24.0%。利用特异引物对生防功能基因的扩增结果表明,bmyB、fenD、bioA和srfAA基因以及srfAB基因簇的片段在2个菌株中均存在,而ituC基因仅存在于B010菌株中。对菌株生防功能基因的分析有助于今后高效菌株的快速筛选和对生防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大豆根腐病 生物防治 生防功能基因 营养竞争
原文传递
复配生防菌株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许艳丽 张红骥 +1 位作者 张匀华 李春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0-274,共5页
大豆根腐病(Soybean root rot)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复合侵染所致的土传病害,其分布广、危害重,利用单一生防菌株防治困难。针对该问题将实验室筛选出的多个木霉菌生防菌株FMM35、FMM9、FMM5,毛壳菌CHZ1和生防细菌B7进行复配研究,通过测定... 大豆根腐病(Soybean root rot)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复合侵染所致的土传病害,其分布广、危害重,利用单一生防菌株防治困难。针对该问题将实验室筛选出的多个木霉菌生防菌株FMM35、FMM9、FMM5,毛壳菌CHZ1和生防细菌B7进行复配研究,通过测定生防菌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及体外拮抗能力,探索复配可能性,并将适宜复配的生防菌组合进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防菌之间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其中组合C1(FMM9和FMM35)复配效果好,避免生防菌间拮抗作用,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明显,并对大豆有促生作用,具有复配潜力可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大豆根腐病 生物防治 拮抗 复配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致病病原种类分布及抗病种质鉴定 被引量:27
5
作者 马淑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7期230-235,共6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菌种类并筛选抗病种质资源,2008年以来,从黑龙江省大豆产区100个地点采集根腐病株,通过采用PDA培养基分离镰刀菌、立枯丝核菌、腐霉菌,选择培养基分离疫霉菌的方法。分离结果表明,各主要致病菌出现频率为:镰...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菌种类并筛选抗病种质资源,2008年以来,从黑龙江省大豆产区100个地点采集根腐病株,通过采用PDA培养基分离镰刀菌、立枯丝核菌、腐霉菌,选择培养基分离疫霉菌的方法。分离结果表明,各主要致病菌出现频率为:镰刀菌42.7%,腐霉菌25.2%,立枯丝核菌7%,疫霉菌25.2%。对1249份大豆材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的结果表明,病情指数15%以下的材料有471份,占鉴定材料的37.7%;对471份材料人工接种出现频率最高的镰刀菌的结果表明,病情指数15%以下的材料69份,占供试材料的14.6%。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大豆根腐病致病病原菌种类;明确了现行大豆品种和资源中有抗根腐病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原菌 种质 鉴定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叶文武 郑小波 王源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4-809,共6页
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而病原菌种类复杂、抗病资源缺乏鉴定与合理利用、田间防控技术不成熟是该病防控过程中所面临的3个关键问题。为促进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本研究综述病害诊断与监测、抗病品种... 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而病原菌种类复杂、抗病资源缺乏鉴定与合理利用、田间防控技术不成熟是该病防控过程中所面临的3个关键问题。为促进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本研究综述病害诊断与监测、抗病品种鉴定与利用、药剂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技术模式在生产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病害防控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开展大豆根腐病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卵菌与真菌 原检测 种子杀菌剂处理
下载PDF
筛选用于防治大豆尖孢镰刀菌根腐病的木霉菌株 被引量:23
7
作者 邵红涛 许艳丽 +1 位作者 李春杰 李兆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77,共4页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温室盆栽的方法筛选来自黑龙江省海伦大豆轮作区的木霉菌,用于防治大豆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共测试了80个木霉菌株,筛选出3个防治效果较好的木霉菌株MM35、MM9、MM3,相对防效分别为26.95%~66.34%、21.52%~63.70%、22....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温室盆栽的方法筛选来自黑龙江省海伦大豆轮作区的木霉菌,用于防治大豆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共测试了80个木霉菌株,筛选出3个防治效果较好的木霉菌株MM35、MM9、MM3,相对防效分别为26.95%~66.34%、21.52%~63.70%、22.78%~51.05%。盆栽试验表明MM35能够降低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在土壤中的种群数目。其中MM9对大豆植株能起到增生作用,MM35、MM3则无明显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大豆根腐病 生物防治 拮抗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株上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0
8
作者 邢安 文景芝 +1 位作者 吕国忠 孙晓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共5页
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五大连池等大豆产区采集大豆根腐病病株42株,共分离获得362株镰孢菌。通过纯化培养和形态学鉴定,确定它们属于8种镰孢菌,其中F.oxysporum和F.solani的分离频率... 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五大连池等大豆产区采集大豆根腐病病株42株,共分离获得362株镰孢菌。通过纯化培养和形态学鉴定,确定它们属于8种镰孢菌,其中F.oxysporum和F.solani的分离频率最高,分别为15.24%和16.90%。并对这8种镰孢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镰孢菌 形态鉴定 黑龙江
下载PDF
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本金 陈庆河 +3 位作者 兰成忠 王娜娜 王源超 翁启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98-803,共6页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为5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12株)、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74株)、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79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24株)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18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豆疫霉菌、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100%、97.8%和95.6%,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则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原鉴定 ITS
下载PDF
黄绿木霉诱变菌株对大豆根腐病镰刀菌的拮抗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冬梅 杨谦 张军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5,共5页
以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为出发菌株,孢子经紫外线照射,亚硝酸及氯化锂复合处理后获得一株酶活增强的突变株。通过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病原菌研究了该诱变株对大豆根腐病几种镰刀菌(Fusagium spp.)的拮抗作用。诱变株经传... 以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为出发菌株,孢子经紫外线照射,亚硝酸及氯化锂复合处理后获得一株酶活增强的突变株。通过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病原菌研究了该诱变株对大豆根腐病几种镰刀菌(Fusagium spp.)的拮抗作用。诱变株经传代30代后,其产酶活性仍保持增强,生防能力有所提高。拮抗试验结果明确了黄绿木霉诱变株对镰刀菌的拮抗机理以生存竞争和接触后对病原菌菌丝破坏的溶菌作用为主,且诱变株产孢速度快,分生孢子梗空间竞争优势强于原始菌株。酶活测定结果表明,诱变株的滤纸酶活提高85.7%,CMC—Na酶活提高26.7%,β- 葡萄糖苷酶活提高1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 诱变 大豆根腐病 镰刀菌(Fusarium spp.) 桔抗 纤维素酶
下载PDF
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魏巍 许艳丽 +2 位作者 朱琳 张思佳 李淑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7-504,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大豆连作长期定位试验区,进行了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分离鉴定及大豆根腐病致病力检测,结合核酸序列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了长期连作(20年)较短期连作(3年)对大豆根际土壤镰...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大豆连作长期定位试验区,进行了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分离鉴定及大豆根腐病致病力检测,结合核酸序列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了长期连作(20年)较短期连作(3年)对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和结构、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连作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为6.0×104CFU·g-1,且以强致病力的尖镰孢菌、禾谷镰孢菌、轮枝镰孢菌及中等致病力的腐皮镰孢菌为优势种;连作20年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和优势菌的优势度均显著低于3年连作,其中尖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的种群密度仅为3年连作的36%、32%和22%,没有分离到致病力最高的轮枝镰孢菌,而种群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3年连作;仅分离自20年连作土壤的三线镰孢菌、砖红镰孢菌及燕麦镰孢菌均为非致病菌种,且与强致病力镰孢菌种在基于转录间隔区(ITS)和转录延长因子(EF-1α)序列的聚类分析中显示了系统进化亲缘关系的差异性.因此,大豆20年连作会导致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生长受抑制、使其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发生改变,同时降低大豆根腐病菌种群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连作 大豆根腐病 镰孢菌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策略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付春旭 《大豆通报》 2006年第5期13-15,共3页
系统地介绍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病原菌病害综合防治,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证明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了综合防治体系。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原菌 综合防治
下载PDF
6株生防细菌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温广月 许艳丽 +1 位作者 李春杰 陈冬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从大豆根际分离出的1500多株细菌中筛选出6株生防细菌,其在离体的条件下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18BRR2-2、18BRR9-1和3BRR16-2在离体的条件下也对茄腐镰刀菌(F. solani)、半裸镰刀... 从大豆根际分离出的1500多株细菌中筛选出6株生防细菌,其在离体的条件下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18BRR2-2、18BRR9-1和3BRR16-2在离体的条件下也对茄腐镰刀菌(F. solani)、半裸镰刀菌(F. semitectum) 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抑制作用,并且这6株生防细菌的发酵液可以抑制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 )的生长。通过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这些生防菌对大豆根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18BRR2-2盆栽和大田的防效均最高,分别达到了45.9%和65.00%。而且这些生防菌也表现出对大豆明显的促生作用。认为18BRR2-2 号菌株有开发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生防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生防细菌 防治效果 初步评价 尖孢镰刀菌 抑制作用 立枯丝核菌 半裸镰刀菌 大田试验 温室盆栽 促生作用 生防制剂 生防菌 原菌 菌株 发酵液 离体 根际 防效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生防细菌优势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防效果验证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同国 李术娜 +3 位作者 张冬冬 王灵敏 郭晓军 朱宝成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1-665,共5页
根腐病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镰刀菌(Fusarium sp.)是引起我国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以致病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对峙法从实验室保存的237株芽孢杆菌筛选到一株对该尖孢镰刀菌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8-32。对... 根腐病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镰刀菌(Fusarium sp.)是引起我国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以致病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对峙法从实验室保存的237株芽孢杆菌筛选到一株对该尖孢镰刀菌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8-32。对芽孢杆菌8-32经菌落、菌体形态,16S rRNA基因序列及生理生化性质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温室盆栽结果表明:该生防菌对大豆根腐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病情指数减少3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枯草芽孢杆菌 生防细菌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多重PCR检测技术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宛芹 付瑶 +2 位作者 鲁雯璐 常小丽 杨文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9-616,共8页
为建立大豆根腐病镰孢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以四川大豆根腐病致病菌包括尖孢镰孢菌、腐皮镰孢菌、禾谷镰刀菌和木贼镰孢菌为对象,设计镰孢菌翻译延伸因子基因EF-1α的种特异引物,建立多重PCR扩增体系,并进行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25μL... 为建立大豆根腐病镰孢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以四川大豆根腐病致病菌包括尖孢镰孢菌、腐皮镰孢菌、禾谷镰刀菌和木贼镰孢菌为对象,设计镰孢菌翻译延伸因子基因EF-1α的种特异引物,建立多重PCR扩增体系,并进行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25μL体系为最优镰孢菌多重PCR扩增体系,4种镰孢菌等体积混合DNA 4.0μL,各镰孢菌特异正向引物1.0μL,共用反向引物4.0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4℃,当循环30次时,能清晰地扩增出各镰孢菌EF-1α条带,对4种镰孢菌混合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1 ng/μL。室内环境样本验证结果表明,依据EF-1α扩增片段大小,该体系能够特异地检测出大豆黄化苗与致病镰孢菌混合样本中的镰孢菌,但无法从其它真菌的DNA中扩增获得目的片段。表明基于EF-1α基因特异引物建立的镰孢菌多重PCR检测技术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大豆根腐病镰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镰孢菌 多重PCR 翻译延伸因子基因 原菌鉴定
原文传递
引致大豆根腐病的层出镰孢菌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帅 王健生 +2 位作者 马振川 王源超 王克荣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是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水稻、小麦、玉米、芦笋、大蒜、洋葱等作物,引起枯萎病、腐烂病等[1]。2009—2010年,作者在江苏省、安徽省调查大豆病害时,发现层出镰孢菌可侵染大豆而引... 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是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水稻、小麦、玉米、芦笋、大蒜、洋葱等作物,引起枯萎病、腐烂病等[1]。2009—2010年,作者在江苏省、安徽省调查大豆病害时,发现层出镰孢菌可侵染大豆而引起大豆根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镰孢菌 分离鉴定 特性 植物原真菌 镰刀菌属 大豆 枯萎
原文传递
生防微生物BRF-1对大豆根腐病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光华 周克琴 +3 位作者 金剑 潘相文 刘晓冰 罗英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BRF - 1是从大豆根际分离获得的生防细菌 (Bacillusspp .)。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 ,该菌对大豆根腐病 4种主要病原菌大豆尖孢镰刀菌 (Fusariumoxysporum)、腐霉菌 (Pythiumspp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和茄腐镰刀菌 (Fusariu... BRF - 1是从大豆根际分离获得的生防细菌 (Bacillusspp .)。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 ,该菌对大豆根腐病 4种主要病原菌大豆尖孢镰刀菌 (Fusariumoxysporum)、腐霉菌 (Pythiumspp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和茄腐镰刀菌 (Fusariumsolani )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进一步盆栽试验发现 ,BRF - 1的不同处理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由尖孢镰刀菌引起大豆根腐病发生 ,而且还具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 ,是一株极有希望的生防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细菌
下载PDF
青霉TS67菌株对大豆根腐病和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霞 王素英 高朋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通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率等指标研究青霉TS67菌株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和菌体对大豆根腐病及玉米小斑病的影响,实验结果的SPSS统计分析表明,青霉TS67的所有处理均能显著(P<0.01)抑制大豆根腐病及玉米小斑病的发生...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通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率等指标研究青霉TS67菌株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和菌体对大豆根腐病及玉米小斑病的影响,实验结果的SPSS统计分析表明,青霉TS67的所有处理均能显著(P<0.01)抑制大豆根腐病及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其中采用TS67菌株与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混合物进行拌种,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率达63.98%;在玉米小斑病发病前喷洒TS67菌株的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率达到53.34%。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用青霉TS67进行大豆拌种能有效促进大豆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玉米小斑 盆栽实验 防效
下载PDF
生防芽孢杆菌8-32对盆栽大豆土壤酶系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可欣 王欢 +3 位作者 刘雪娇 时向哲 贾田惠 高同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2-768,共7页
前期研究中筛选到一株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8-32,其生防效果达32. 08%。本试验采用盆栽法,研究接种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8-32(Bacillus subtilis 8-32)后,土壤酶系和微生物区系的变... 前期研究中筛选到一株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8-32,其生防效果达32. 08%。本试验采用盆栽法,研究接种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8-32(Bacillus subtilis 8-32)后,土壤酶系和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8-32后土壤脲酶活性增加了16. 9%~66. 7%,蛋白酶活性增加了88. 8%~131. 0%,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20. 6%~51. 8%,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7. 5%~14. 6%,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增加8. 5%~72. 5%,对土壤中真菌数量抑制率最高达37. 2%,放线菌数量也有明显增加。说明菌株8-32对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具有进一步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生物防治 BACILLUS SUBTILIS 土壤酶系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原镰孢菌种群多样性DGGE分析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魏巍 许艳丽 +1 位作者 张思佳 S.Li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0-508,共9页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植物病原菌传统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检测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连作定位试验区根腐病原镰孢菌的种群构成及其致病力。采用真菌传统分离和鉴定方法共确定镰孢菌6个种,包括燕...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植物病原菌传统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检测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连作定位试验区根腐病原镰孢菌的种群构成及其致病力。采用真菌传统分离和鉴定方法共确定镰孢菌6个种,包括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木贼镰孢F.equiseti、禾谷镰孢F.graminearum、腐皮镰孢F.solani、尖镰孢F.oxysporum和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其中,尖镰孢菌的分离频率最高,为56.7%。结合DGGE条带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出8种镰孢菌,较传统方法增加了黄色镰孢F.culmorum和一个尖镰孢近似种。同时,DGGE图谱中尖镰孢所占百分比下降为37.4%。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大豆生育指标相关的多种变量进行降维分析,得到第一主成分贡献值为91.2%。按照贡献值的正负结果,将30株镰孢菌分为致病和非致病类群。第二主成分贡献值为5.8%,根据其正负值可以矫正被错误估计的致病能力。综合所有研究结果,该定位试验区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镰孢菌为尖镰孢、禾谷镰孢和燕麦镰孢,且以尖镰孢菌为优势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原镰孢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