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游走于权力网络中的灰色地带——“孤岛”时期的《大美晚报》研究 |
王毅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2
|
“执拗”的资深报人——《大美晚报》编辑高尔德研究 |
陈兴来
李花
|
《今传媒》
|
2012 |
2
|
|
3
|
全面抗战前夕上海新闻界新生代共同体意识的探索--以《记者座谈》为中心的分析 |
王天根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4
|
太平洋战争时期(1943—1945)《大美晚报》塑造的共产党形象 |
姜怡文
|
《中国报业》
|
2018 |
1
|
|
5
|
我的前半辈子 |
刘仁静
|
《世纪行》
|
1994 |
1
|
|
6
|
与你一起慢慢变老 |
潘真
|
《北方人》
|
2006 |
0 |
|
7
|
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心理卫生学先驱——记黄嘉音先生 |
王祖承
|
《中国医学人文》
|
2016 |
0 |
|
8
|
难忘的青春故事 |
陶丽
|
《大江南北》
|
2014 |
0 |
|
9
|
张爱玲的金钱观:一分一毫之利 |
伊北
|
《名人传记》
|
2016 |
0 |
|
10
|
刊林漫步 |
|
《新闻与写作》
|
1985 |
0 |
|
11
|
《今日之重庆》:外国人眼中的抗战中国 |
熊飞宇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2013 |
0 |
|
12
|
如果民国有“双11” |
肖伊绯
西米鹿(图)
|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
|
2020 |
0 |
|
13
|
“孤岛”时期新闻自由的斗士——《大美晚报》及其报人 |
陈丽君
|
《今传媒》
|
2011 |
2
|
|
14
|
散叶 |
|
《国家人文历史》
|
2016 |
0 |
|
15
|
林更新说,女孩子嘛,口红随便买 |
李小丢
|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
2016 |
0 |
|
16
|
大义凛然的朱惺公 |
黄锡景
|
《新闻爱好者》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