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珠母贝种苗海区深水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成书营 喻达辉 +2 位作者 黄桂菊 潘俐玲 王晓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02-104,共3页
开展了大珠母贝种苗不同深度和密度的养殖试验,以优化、筛选合适的养殖密度和深度,为大珠母贝养殖提供技术支撑。贝苗初始大小为平均壳长4.11 mm,平均壳高3.89 mm,平均体重0.0143 g,养殖水深包括3、5、7 m和海底(12 m)(贝苗密度为2 000... 开展了大珠母贝种苗不同深度和密度的养殖试验,以优化、筛选合适的养殖密度和深度,为大珠母贝养殖提供技术支撑。贝苗初始大小为平均壳长4.11 mm,平均壳高3.89 mm,平均体重0.0143 g,养殖水深包括3、5、7 m和海底(12 m)(贝苗密度为2 000个/笼),养殖密度包括500、1 000、1 500、2 000、2 500个/笼(养殖水深为5 m)。经过两个月的养殖,7 m水深的贝苗生长最快,平均壳长达30.80 mm(平均生长速度为0.41 mm/d),平均体重达3.34 g(平均生长速度为36.69 mg/d);密度为500个/笼的生长较快,平均壳长达30.15 mm(生长速度为0.42 mm/d),平均体重达3.18 g(生长速度为31.90 mg/d)。深度组中存活率最高的是海底组(12 m),为17.7%,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最低的是3 m组,为6.9%;密度组存活率最高的是1 500个/笼组,为15.3%,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最低的是2 500个/笼组,为7.4%。不管是深度组还是密度组,第1个月与第2个月的平均壳长增长没有明显差异,而第2个月的平均体重增长明显大于第1个月。说明大珠母贝苗海区养殖适宜在较深水层、密度为1 500~2 000个/笼的条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种苗 养殖方式
下载PDF
大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8
2
作者 柳明 喻达辉 黄桂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22,共6页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A)15探针和磁珠富集法构建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微卫星DNA文库,随机挑选1200个菌落,经PCR筛选得到298个候选克隆,成功测序246个,分析获得251个微卫星序列,其中完美型、非完美型和混合型分别占63%、3...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A)15探针和磁珠富集法构建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微卫星DNA文库,随机挑选1200个菌落,经PCR筛选得到298个候选克隆,成功测序246个,分析获得251个微卫星序列,其中完美型、非完美型和混合型分别占63%、32%和5%。除探针中使用的CA重复外,还得到AT、GT、TC、AG、GC、TAA、CAA、AGG、GATA、GACA、GTGC、CGTC、GACG、CTGT等重复序列。设计引物90对,挑选其中30对合成并筛选出21对能在大珠母贝基因组有效扩增的引物。种群PCR扩增后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检测,获得了10个多态位点,共检测出59个等位基因,片段长度范围为133~444bp。各位点等位基因数2~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5.9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423-6.0000,平均为4.1240;多态性信息含量(CPI)为0.2225-0.8118,平均0.7179;期望杂合度(Hc)为0.2593-0.8475,平均0.7179;观测杂合度(H0)为0.3000-0.8000,平均0.5333。这些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获得,为进一步开展大珠母贝遗传育种、保护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等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磁珠富集法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大珠母贝游离珍珠培育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永 张春芳 +1 位作者 焦宗垚 邓陈茂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6,共7页
2008~2010年,在广西涠洲岛进行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游离珍珠培育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解剖法优选植核核位、几种术前处理方法和低温处理小片贝制备外套膜小片等技术,旨在提高育珠贝留核率、成珠率和优珠率。结果... 2008~2010年,在广西涠洲岛进行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游离珍珠培育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解剖法优选植核核位、几种术前处理方法和低温处理小片贝制备外套膜小片等技术,旨在提高育珠贝留核率、成珠率和优珠率。结果表明,在大珠母贝内脏囊缩足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适合培育游离珍珠的核位,分别称为左袋和右袋,实际操作中只有左袋可以植入珠核培育游离珍珠;不同术前处理实验组的植核贝休养期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留核率、成珠率显著差异(P〈0.05),其中采用传统术前处理和低温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术前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留核率、成珠率平均达78.2%和80.1%;低温处理小片贝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大珠母贝外套膜小片的育珠效果(成珠率、优珠率、正圆珠比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成珠率、优珠率、正圆珠比例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在4~8℃达到最好育珠效果,成珠率、优珠率和正圆珠比例分别达到98%、53%和30%左右;在术后休养期,植核贝吐核高峰出现植核后5-t5d,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为15-20d,育殊贝的死亡高峰出现在术后的第20~30天。在水温25~30℃条件下,珠核表面形成珍珠层的时间为45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 核位 术前处理 小片制备
下载PDF
微生物膜培养及其对大珠母贝幼虫附着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棣 董伟未 +3 位作者 侯令 顾志峰 石耀华 王爱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5,共8页
本研究以珊瑚石为培养载体,分析海水中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的变化、微生物膜的形态和底栖硅藻的种类,并比较附苗器上微生物膜培养时间对大珠母贝幼虫附着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营养盐时可溶性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均随时间逐渐下... 本研究以珊瑚石为培养载体,分析海水中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的变化、微生物膜的形态和底栖硅藻的种类,并比较附苗器上微生物膜培养时间对大珠母贝幼虫附着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营养盐时可溶性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均随时间逐渐下降,至16 d基本稳定,分别较初始值减少了99.11%和84.78%,而未添加营养盐时可溶性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添加营养盐的海水中培养了17 d的珊瑚石表面附着的硅藻包括菱形藻属、圆筛藻属、双眉藻属等,与球状细菌、胞外分泌物等共同形成微生物膜;未添加营养盐的海水中培养了17 d的珊瑚石表面附着的硅藻主要有异极藻属、胸隔藻属和曲壳藻属等,微生物膜结构相对疏松,珊瑚石孔洞间几乎没有微生物膜;在添加营养盐的微生物膜培养水体中处理4 d的附苗器48 h大珠母贝附苗率为25.78%,较对照组提升了9.87%,且显著高于处理2 d和3 d的附苗器附苗率。因此,自然海水中可以培育形成底栖硅藻和细菌微生物膜,促进大珠母贝幼虫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微生物膜 无机氮 活性磷酸盐 附着
原文传递
两个大珠母贝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姜因萍 何毛贤 +1 位作者 黄良民 袁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5,共5页
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两个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7条ISSR引物在两个群体中共得到91个清晰的扩增位点。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H=0.2832,I=0.4372,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1.54%的变异存在于两个群体之间,而78.46... 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两个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7条ISSR引物在两个群体中共得到91个清晰的扩增位点。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H=0.2832,I=0.4372,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1.54%的变异存在于两个群体之间,而78.46%的遗传变异是发生在群体内。海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PPB=91.21%,I=0.4144±0.2364,H=0.2715±0.1790)高于广西群体(PPB=82.42%,I=0.3621±0.2534,H=0.2356±0.1837),广西群体的单态位点数(15个)明显高于海南群体(8个)。NJ聚类分析表明两群体各自聚类成一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珠母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遗传多样性 ISS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