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支——燕山运动对大港探区古潜山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2
1
作者 付立新 楼达 +5 位作者 李宏军 漆家福 冯建园 国建英 吴雪松 赵勇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9-30,共12页
基于三维地震勘探及钻井资料,系统研究了古生界、中生界残留地层分布及基岩断裂体系,重构了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的古构造格架。根据古构造样式及演化的研究,明确大港探区基底构造经历了印支—早燕山阶段的逆冲褶皱和差异隆升、燕山... 基于三维地震勘探及钻井资料,系统研究了古生界、中生界残留地层分布及基岩断裂体系,重构了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期间的古构造格架。根据古构造样式及演化的研究,明确大港探区基底构造经历了印支—早燕山阶段的逆冲褶皱和差异隆升、燕山运动中期拉分断陷两大演化阶段。探区内古潜山圈闭形成与分布受控于上述古构造演化,印支—燕山运动构造变形对古潜山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印支—早燕山期古构造背景控制潜山类型的有序分布,形成古地貌残丘潜山、断块-地貌潜山以及构造变形潜山,并表现出与古近纪盆地结构反转分布的特点;(2)潜山内幕圈闭样式与裂缝型储层发育则受古构造变形体系控制,古隆起与古斜坡区古逆冲及走滑构造控圈闭特点明显;(3)印支—燕山构造运动控制古生界差异剥蚀,跷跷板反转的古斜坡区发育内幕隐蔽型潜山圈闭。中生代印支—燕山运动决定和影响了大港探区古潜山的油气类型和分布,综合考虑构造和石油地质因素,大港探区中、低位序古地貌残丘潜山和内幕隐蔽型潜山勘探潜力较大,而远离生烃灶的高位序断块潜山油气保存条件差、潜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印支—燕山运动 潜山 古构造 反转
下载PDF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被引量:46
2
作者 金振奎 邹元荣 +1 位作者 蒋春雷 由伟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0-535,共6页
大港探区奥陶系厚 6 0 0~ 80 0m ,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本区奥陶系的储层主要为岩溶储层。控制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有 :岩性及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古地形因素、断裂与裂缝发育情况和风化淋滤时间等。白云岩和石膏发育的地层有... 大港探区奥陶系厚 6 0 0~ 80 0m ,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本区奥陶系的储层主要为岩溶储层。控制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有 :岩性及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古地形因素、断裂与裂缝发育情况和风化淋滤时间等。白云岩和石膏发育的地层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 ;潮坪环境是有利的储集岩发育相带。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距不整合面 2 0~2 0 0m范围内。加里东期古地形为南西高、北东低 ,水流方向是自南西向北东的 ;岩溶斜坡和不长期积水的岩溶洼地是有利的岩溶储层发育部位 ,尤其是岩溶斜坡。裂缝和断层发育的部位是岩溶储层有利的发育部位 ,裂缝和断层的走向控制岩溶带的走向。风化剥蚀时间越长 ,越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奥陶系 岩溶储层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沉积环境 风化淋滤时间 裂缝 断层
下载PDF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34
3
作者 廖前进 于学敏 +1 位作者 何咏梅 刘晓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分布范围广、烃源岩发育和显微组分中富氢组分含量高。据计算,大港探区煤系地层二次成烃的天然气资源量为1994×10~8m^3;可见,煤成气勘探潜力大。介绍了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分布、显微组分特征、...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分布范围广、烃源岩发育和显微组分中富氢组分含量高。据计算,大港探区煤系地层二次成烃的天然气资源量为1994×10~8m^3;可见,煤成气勘探潜力大。介绍了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分布、显微组分特征、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认为:黄骅坳陷南区烃源岩保存最完整且具有持续深埋和二次成烃条件好等特点,该坳陷是寻找煤成气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上古生界 烃源岩 资源潜力 煤系地层 显微组分 有机质丰度 煤成气
下载PDF
大港探区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26
4
作者 杜旭东 漆家福 +1 位作者 陆克政 付立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大港探区中生代构造样式有伸展、挤压、走滑、调节以及与火山岩有关的构造样式。早、中保罗世构造亚层以挤压为主,以发育孔西潜山构造为特征;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亚层以弱伸展为主,断坳、盆地共存,并有强烈的火山活动;晚白垩世... 大港探区中生代构造样式有伸展、挤压、走滑、调节以及与火山岩有关的构造样式。早、中保罗世构造亚层以挤压为主,以发育孔西潜山构造为特征;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亚层以弱伸展为主,断坳、盆地共存,并有强烈的火山活动;晚白垩世构造亚层以弱隆起为主,盆地分布局限。侏罗纪-白垩纪的盆地时空分布和变形特点与盐山-歧口-新港隐伏断裂带和中生代论东断裂带有关。变形动力学受控于伊泽奈崎板块的小角度斜向俯冲和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造成的挤压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中生代盆地 大港 地质演化
下载PDF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国建英 李剑 +4 位作者 于学敏 王东良 付立新 郝爱胜 崔会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112-119,共8页
通过综合应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氢同位素、轻烃及岩石热解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对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来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以热成因气为主,主要处于成熟—高成... 通过综合应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氢同位素、轻烃及岩石热解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对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来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以热成因气为主,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按母质类型及来源可进一步划分为煤成气、非煤成煤型气和油型气。深层天然气的分布严格受源岩的控制,煤成气分布于探区中南部的埕北地区、孔店地区及孔南地区;非煤成煤型气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包括板桥次凹、歧口主凹中北部及夹于这2个凹陷间的北大港潜山构造带;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歧口主凹的南部、歧北次凹和歧南次凹及其周缘。煤成气主要来自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非煤成煤型气和油型气主要来自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段烃源岩。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分布规律 大港 黄骅坳陷
下载PDF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侯中帅 陈世悦 +3 位作者 鄢继华 付立新 李宏军 冯建园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5-2068,2104,共15页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近期取得一系列勘探突破,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重要的储量接替领域.但其勘探程度较低,对于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认识上的欠缺制约着该层系勘探的深入和井位的部署.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在岩心、薄片、测井和录井...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近期取得一系列勘探突破,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重要的储量接替领域.但其勘探程度较低,对于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认识上的欠缺制约着该层系勘探的深入和井位的部署.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在岩心、薄片、测井和录井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内上古生界各组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了沉积相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区内本溪组发育障壁海岸相和碳酸盐台地相,太原组发育障壁海岸相、碳酸盐台地相和湿地相,山西组发育浅水三角洲相,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发育河流相.本溪组至上石盒子组的沉积相类型反映了晚古生代海侵作用的肇始、发展、衰退的过程.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和古气候共同控制着沉积相类型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沉积相 沉积演化 控制因素 大港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储层类型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侯中帅 周立宏 +3 位作者 陈世悦 蒲秀刚 楼达 付立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1-1037,共17页
基于潜山地层中储层类型的复杂性及其在深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大港探区上古生界潜山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录井、薄片、全岩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扫描电镜、能谱、物性和压汞等资料,研究了上古生界储层类型、储集空间... 基于潜山地层中储层类型的复杂性及其在深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大港探区上古生界潜山为例,综合利用岩心、测录井、薄片、全岩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扫描电镜、能谱、物性和压汞等资料,研究了上古生界储层类型、储集空间、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明确储层分布的控制因素,认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凝灰岩储层、白云岩储层和砂岩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储层储集空间以脱玻化形成的微孔隙为主,孔隙度平均为14.08%,渗透率平均为0.03mD,具有高孔低渗的特征;受深部流体作用形成的热液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和裂缝;砂岩储层根据成因差异又可分为风化壳储层、热循环对流改造型储层和上升流改造型储层.风化壳储层主要发育在水平潜流带,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为主,孔隙度平均为15.70%,渗透率平均为137.81mD,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热循环对流改造型储层主要发育在砂体中上部,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孔隙度平均为9.86%,渗透率平均为0.19mD,具有中孔中渗的特征;上升流改造型储层主要发育在深埋背景下的潮道相和河流相砂岩中,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粒内孔和裂缝,孔隙度平均为9.71%,渗透率平均为0.22mD,具有中孔中渗的特征.凝灰岩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沉积相,白云岩储层的发育受断层活动的影响,潜山位序控制着不同类型砂岩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白云岩 风化壳 热循环对流 上升流 储层类型 上古生界 大港
原文传递
大港探区中区下第三系砂岩碳酸盐岩胶结物与填隙物的成因机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邹海峰 高福红 +1 位作者 徐学纯 刘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对大港探区下第三系砂岩和碳酸盐岩中胶结物和填隙物期次特征、来源、形成机理以及形成时代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次生加大边的硅质来自粘土矿物的转化、长石的溶解和热对流作用 ;寒武纪灰岩中的方解石脉来源于沉积时期的... 对大港探区下第三系砂岩和碳酸盐岩中胶结物和填隙物期次特征、来源、形成机理以及形成时代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石英次生加大边的硅质来自粘土矿物的转化、长石的溶解和热对流作用 ;寒武纪灰岩中的方解石脉来源于沉积时期的原生水的沉积 ,奥陶纪砂屑灰岩的胶结物来源于大气水成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物 成因机理 地球化学特征 大港 砂岩 填隙物 成岩作用 碳酸盐岩 油气运聚规律
下载PDF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差异演化及优质储层成因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鑫 周立宏 +5 位作者 操应长 金凤鸣 付立新 李宏军 楼达 远光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3-689,共17页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成因及分布的复杂性制约了该类油藏的勘探。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岩心-薄片观察、测-录井分析、地化分析以及埋藏史分析等技术方法,从构造演化差异性角度对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进行分类,并开展了储集差异性和优...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成因及分布的复杂性制约了该类油藏的勘探。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岩心-薄片观察、测-录井分析、地化分析以及埋藏史分析等技术方法,从构造演化差异性角度对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进行分类,并开展了储集差异性和优质储层成因研究。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可以划分为残丘山、间断侵蚀断块山、断块山、挤压褶皱山和重力滑动褶皱山5种类型。残丘山为晚期大气水淋滤型储层,储集空间以岩溶孔、洞为主,发育少量裂缝;间断侵蚀断块山为中期大气水淋滤-深部溶蚀共控型储层,溶孔和裂缝均较发育;断块山、挤压褶皱山和重力滑动褶皱山未经历中、晚期表生淋滤,储层成因与断裂和埋深密切相关,可分为断裂破碎-深部溶蚀共控和断裂沟通-TSR溶蚀共控2种成因类型。前者在靠近基底断裂部分发育孔、洞、缝复合型储层,随着距基底断层距离增加,逐渐变为裂缝主导型储层,溶孔含量降低;后者主要发育在地温较高(>140℃)的深埋区,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发育部分溶蚀孔、洞。上古生界缺失区、基底断层发育区和发育上古生界的深埋高温区(>140℃)可作为优质储层预测的有利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分类 储集特征 储层成因 碳酸盐岩 下古生界 大港 黄骅坳陷
下载PDF
大港探区油气形成过程的古地温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学纯 邹海峰 +4 位作者 高福红 杨永昌 孙晓明 肖敦清 伍战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7-463,共7页
大港探区包括黄骅凹陷及其周缘地区。依据流体包裹体测温学研究,本区的油气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三期古地温变化,并与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相一致。各区古地温变化略有差异,主要是由于热液活动、岩浆侵位和断裂构造所造成。第一期古地温变... 大港探区包括黄骅凹陷及其周缘地区。依据流体包裹体测温学研究,本区的油气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三期古地温变化,并与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相一致。各区古地温变化略有差异,主要是由于热液活动、岩浆侵位和断裂构造所造成。第一期古地温变化在区域上表现为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的特点;第二期则表现为西高东低和北高南低的特点;第三期古地温变化不明显,趋于平缓。总的古地温变化随时间演化呈现出由强到弱,逐渐趋于平缓的态势。表现出古高今低,晚期具有继承早期而发育的特点。古地温变化与大地构造环境具有密切关系和成因联系,是控制油气运移和成藏的重要动力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古地温 大港 黄骅凹陷
下载PDF
大港探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玉梅 邓泽进 +1 位作者 田晓平 贾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9-282,共4页
以大港探区天然气地质特征和热演化程度为基础,将该区天然气按成因类型划分为生物气、低温混合气、低熟气、成熟气、高成熟气和煤成气等6大类型并分析了各类型天然气在大港探区的分布特征。研究了该探区天然气的气体组份和碳、氢同位素... 以大港探区天然气地质特征和热演化程度为基础,将该区天然气按成因类型划分为生物气、低温混合气、低熟气、成熟气、高成熟气和煤成气等6大类型并分析了各类型天然气在大港探区的分布特征。研究了该探区天然气的气体组份和碳、氢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各类型天然气的判别标志,指出了该区主要的天然气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天然气 成因 特征 低熟 成熟 重烃
下载PDF
大港探区中区油气显微迹象和有机包裹体的荧光显微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海峰 徐学纯 +1 位作者 高福红 刘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文中简介了液烃荧光机理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对大港探区中区岩石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进行了荧光显微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该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规律和油气资源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 ,岩石矿物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 文中简介了液烃荧光机理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对大港探区中区岩石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进行了荧光显微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该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规律和油气资源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 ,岩石矿物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的荧光显微特征分析研究 ,是应用有机包裹体研究和评价油气藏的一个重要补充 ,具有相互印证的作用 ,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油气显微迹象 有机包裹体 荧光显微分析 应用 油气评价 大港油田
下载PDF
大港探区勘探领域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池银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2期13-17,共5页
经历了近40年勘探的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其陆地部分已进入勘探的中晚期阶段,勘探难度日渐加大,但从近期勘探成果和剩余资源看,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设想在8-10年内大港探区勘探工作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确保储量增长、促进资源转化、... 经历了近40年勘探的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其陆地部分已进入勘探的中晚期阶段,勘探难度日渐加大,但从近期勘探成果和剩余资源看,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设想在8-10年内大港探区勘探工作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确保储量增长、促进资源转化、谋求二次创业"。关键是要针对不同领域实施不同的勘探对策,即:陆上已知油气富集区带--勘探开发一体化下的精细勘探;滩海勘探--拓展与类比;下第三系深层--用技术换储量;隐蔽油气藏--以效益储量为纲;前第三系潜山--全力突破非均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油气勘 潜力 精细勘 隐蔽油气藏
下载PDF
大港探区古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学纯 邹海峰 +2 位作者 刘立 杨永昌 孙晓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3-371,共9页
位于黄骅凹陷的大港探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热事件。古流体研究表明 ,本区有两期油气运移过程 ,分别与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两期油气运移过程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记录和明显差异的流体成分... 位于黄骅凹陷的大港探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热事件。古流体研究表明 ,本区有两期油气运移过程 ,分别与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两期油气运移过程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记录和明显差异的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早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液态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13 5 %~ 3 7 9% ) ,而无机组分含量(质量分数 )偏高 ( 62 0 %~ 85 9% )。晚期油气运移以形成气态烃和气液烃有机包裹体为主 ,流体成分中有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高 ( 3 4 6%~ 73 0 % ) ,而无机组分含量 (质量分数 )偏低 ( 2 6 6%~65 2 % )。早晚两期流体的形成温度、压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晚期的温度和压力均大于早期。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具有较小差异 ,晚期略小于早期。流体包裹体特征、流体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均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 流体包裹体 油气运移 大港 气态烃 液态烃 流体成分
下载PDF
大港探区早古生代碳酸盐岩中方解石脉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福红 刘立 邹海锋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碳酸盐岩是一种硬度低、抗剪切能力差、易溶解的岩石,内部易存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裂隙。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手段,对大港探区的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中的裂隙进行了研究:碳酸盐岩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脉体,脉体的充填方式和脉体的地球... 碳酸盐岩是一种硬度低、抗剪切能力差、易溶解的岩石,内部易存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裂隙。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手段,对大港探区的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中的裂隙进行了研究:碳酸盐岩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脉体,脉体的充填方式和脉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充填时间都有明显的差异。脉体的形成一方面受大地构造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受大气水及火山热液的控制,并与地球动力学演化有密切的关系。Ⅰ型脉体形成与裂谷作用之前,与海水有关;Ⅱ型脉体也形成与裂谷作用之前,但与淡水作用有关;Ⅲ型脉体形成于同裂谷或裂谷作用后,与火山热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碳酸盐岩 裂隙 方解石脉 早古生代 充填方式 大地构造活动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高含H_2S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16
作者 国建英 付立新 +7 位作者 肖鑫 王东良 李剑 张璐 肖敦清 谢增业 柳晓萱 王金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1-38,共8页
渤海湾盆地继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发现H_2S气藏后,在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又发现了高含H_2S气藏,在煤成气气藏中发现如此高含量的H_2S和CO_2在国内还属首次,酸性气体的成因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通过气、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的对比,认为该区高... 渤海湾盆地继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发现H_2S气藏后,在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又发现了高含H_2S气藏,在煤成气气藏中发现如此高含量的H_2S和CO_2在国内还属首次,酸性气体的成因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通过气、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的对比,认为该区高含量H_2S归因于TSR反应,揭示了煤成气区同样可以发生TSR,丰富了过去只在海相原油裂解气区发生TSR的地质认识;高含量有机或有机-无机混合的CO_2除了与碳酸盐岩的热变质、TSR有关外,与烃类气体属于煤成气有很大的关系。黄骅坳陷大港探区H_2S的富集受储层中的硫源丰富程度和地层温度的控制,高含H_2S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覆盖且埋深较大的中南部地区,如埕海、泊古—乌马营—王官屯等地区。研究成果对该区高含酸性天然气形成机制以及天然气下一步勘探部署工作都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TSR 天然气成因 大港 黄骅坳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大港探区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特征再认识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品龙 肖敦清 王居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0-442,共13页
应用“地层尺度”方法,通过在区域地层框架下的岩性组合和电测曲线特征,将大港探区奥陶系峰峰组划分为若干小层,并在全区开展小层对比,研究不同小层经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在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的出露情况,以期还原加里东运动后的古地貌形... 应用“地层尺度”方法,通过在区域地层框架下的岩性组合和电测曲线特征,将大港探区奥陶系峰峰组划分为若干小层,并在全区开展小层对比,研究不同小层经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在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的出露情况,以期还原加里东运动后的古地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加里东期不整合面是小层(十~几十米)级别的低角度不整合,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地貌形态,峰峰组小层出露具有由低向高逐渐变老的特点;该低角度不整合的存在改变了以往的认识,还原了加里东运动对奥陶系地层的影响,同时在峰峰组小层框架下,揭示了受第5小层控制,上、下碳酸盐储层在纵向上具有不同的发育规律,其上发育岩溶喀斯特及团块状白云岩储层,其下发育层状白云岩储层,在黄骅坳陷中南部地区连续分布,具备较好的储集性能。上覆煤系地层沉积覆盖后与下伏奥陶系储层形成多类型的源-储配置关系,具有捕获后期生成油气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地层尺度法 不整合面 峰峰组 奥陶系 加里东期 大港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大港探区前第三系显微荧光分析及油气运聚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海峰 徐学纯 高福红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7-250,共4页
对大港探区中区岩石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进行了荧光显微分析 ,对该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对油气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港古井区油气运聚具有上下小、中间井段相对大的规律 ,反映出本区生产的油气可能... 对大港探区中区岩石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进行了荧光显微分析 ,对该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对油气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港古井区油气运聚具有上下小、中间井段相对大的规律 ,反映出本区生产的油气可能来自侧向运移 ,而具规模性的油气运聚主要发生于中间井段 ;而扣井区油气运聚则表现出明显不同成熟度的油气从下向上的纵向运移特征。表明岩石矿物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荧光特征研究是评价油气藏的一个重要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系 大港 显微荧光分析 油气运聚 油气评价 成熟度 油气藏
下载PDF
大港探区千米桥奥陶系潜山裂缝分布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建东 苏立萍 +2 位作者 赵腊腊 吴刚 鞠海英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5期48-53,共6页
依据大港千米桥地区大量静、动态资料,在储层特征、产层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裂缝是影响储层品质及产能的主要因素,储集类型主要为微裂缝—孔隙型。研究区裂缝主要发育构造(溶蚀)缝、压溶缝及节理缝等。将裂缝分为大尺度裂缝和... 依据大港千米桥地区大量静、动态资料,在储层特征、产层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裂缝是影响储层品质及产能的主要因素,储集类型主要为微裂缝—孔隙型。研究区裂缝主要发育构造(溶蚀)缝、压溶缝及节理缝等。将裂缝分为大尺度裂缝和小尺度裂缝并建立裂缝模型,显示裂缝密度高值区的发育主要集中在不整合下的表层岩溶带内且以奥陶系潜山面下20~80m范围内最为集中,裂缝密度高值区具有成层分布、局部富集、各井之间裂缝发育差异明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千米桥潜山 奥陶系 裂缝 裂缝建模 油气田开发
下载PDF
大港探区煤系地层生烃史类型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磊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勘探实践证实石炭—二叠系煤源岩是大港探区非常重要的烃源岩,该套烃源岩经历了复杂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具有多期次的生烃过程。结合区域构造及热演化地质背景和单井埋藏史,分析大港探区煤系地层的生烃热演化史类型以及有利生烃区... 勘探实践证实石炭—二叠系煤源岩是大港探区非常重要的烃源岩,该套烃源岩经历了复杂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具有多期次的生烃过程。结合区域构造及热演化地质背景和单井埋藏史,分析大港探区煤系地层的生烃热演化史类型以及有利生烃区的勘探潜力,认为大港探区上古生界具有4种生烃史类型,即持续深埋型、早抬晚埋型、间歇埋藏型和早埋晚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 煤系地层 热演化 生烃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