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组织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热带大西洋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子昂
吴峰
+1 位作者
戴小杰
李云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14-2020,共7页
不同代谢速率组织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可以反映生物不同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物种间摄食、栖息地利用和营养生态位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长鳍鲭鲨、拟锥齿...
不同代谢速率组织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可以反映生物不同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物种间摄食、栖息地利用和营养生态位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长鳍鲭鲨、拟锥齿鲨和尖吻鲭鲨为对象,通过测定其肌肉、肝脏和血液的δ^(13)C和δ^(15)N值,探讨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结果表明:与长鳍鲭鲨相比,尖吻鲭鲨、拟锥齿鲨和大青鲨的δ^(15)N值相似且相对较高;大青鲨与其他鲨鱼存在摄食隔离,表现出独特的营养生态位;尖吻鲭鲨营养生态位宽幅最大,摄食食物种类和(或)栖息环境类型更多样化,其与拟锥齿鲨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最高,说明两种鲨鱼具有潜在的资源竞争关系。尖吻鲭鲨、拟锥齿鲨和大青鲨组织间的δ^(13)C、δ^(15)N差值与其叉长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3种鲨鱼近期内无明显摄食变化;而长鳍鲭鲨的肝脏、血液和肌肉组织的δ^(15)N差值与叉长显著相关,说明长鳍鲭鲨在短期内存在摄食变化。肝脏和血液的δ^(13)C、δ^(15)N值的相似性反映了两种组织整合摄食时间周期相近,其较高的代谢速率可以反映相对短时间周期的摄食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大西洋
大洋
性
鲨鱼
组织周转
稳定同位素
摄食生态学
原文传递
基于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的热带东太平洋4种鲨鱼摄食差异
2
作者
张嘉旭
李泽政
+1 位作者
沈永富
李云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3-670,共8页
为了解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洋性鲨鱼的资源利用模式,以大眼长尾鲨(Alopias superciliosus)、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锤头双髻鲨(Sphyrna zygaena)和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为研究对象,通过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其胃含...
为了解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洋性鲨鱼的资源利用模式,以大眼长尾鲨(Alopias superciliosus)、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锤头双髻鲨(Sphyrna zygaena)和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为研究对象,通过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其胃含物中的饵料生物种类,并利用MixSIAR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了主要饵料类群(头足类、小型硬骨鱼和大型硬骨鱼)对4种鲨鱼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头足类为4种鲨鱼的优势饵料群,小型硬骨鱼对锤头双髻鲨和镰状真鲨的贡献率均较低,而大型硬骨鱼对大眼长尾鲨和浅海长尾鲨的贡献率均较低;大眼长尾鲨性别间和性成熟前后摄食无显著性差异(P>0.05),锤头双髻鲨性别间存在不同优势的饵料群,其余鲨鱼雌鲨和雄鲨均偏好捕食头足类,但贡献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镰状真鲨性成熟前大型硬骨鱼贡献率最高,性成熟后头足类贡献率最高。研究表明,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分布的4种鲨鱼营养水平相似,但仍存在种间和种内的摄食分化和生态位分离,资源分配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
贡献率
大洋
性
鲨鱼
热带东太平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肌肉和肝脏脂肪酸分析的热带大西洋中上层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研究
3
作者
刘卓莹
徐敏
+1 位作者
贡艺
李云凯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多组织脂肪酸组成分析可反映生物不同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大型顶级捕食者群落内物种间的营养生态位分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通过测定热带大西洋中上层鲨鱼——大青鲨(Prionace glauca)、长鳍鲭鲨(Isurus paucus)、拟锥齿鲨(Pseudoc...
多组织脂肪酸组成分析可反映生物不同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大型顶级捕食者群落内物种间的营养生态位分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通过测定热带大西洋中上层鲨鱼——大青鲨(Prionace glauca)、长鳍鲭鲨(Isurus paucus)、拟锥齿鲨(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和尖吻鲭鲨(I.oxyrinchus)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探究4种鲨鱼短期(肝脏)和长期(肌肉)摄食策略及营养关系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4种鲨鱼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性或栖息地差异,长鳍鲭鲨与拟锥齿鲨营养生态位重叠度较高,两者存在激烈的摄食与栖息地竞争;而长鳍鲭鲨与尖吻鲭鲨生态位分离,两者存在摄食隔离。大青鲨营养生态位宽度较大,表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拟锥齿鲨营养生态位宽度较小,表现为食性特化。比较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发现,鲨鱼在不同时期的资源分配模式不同,尖吻鲭鲨与大青鲨肌肉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最高,而肝脏却分离,说明二者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存在摄食竞争。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大洋性鲨鱼的共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
性
中上层
鲨鱼
脂肪酸
摄食生态
营养生态位
多组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组织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热带大西洋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子昂
吴峰
戴小杰
李云凯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14-202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573)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ZR1413000)
+1 种基金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1A03)
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3)资助。
文摘
不同代谢速率组织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可以反映生物不同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物种间摄食、栖息地利用和营养生态位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长鳍鲭鲨、拟锥齿鲨和尖吻鲭鲨为对象,通过测定其肌肉、肝脏和血液的δ^(13)C和δ^(15)N值,探讨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结果表明:与长鳍鲭鲨相比,尖吻鲭鲨、拟锥齿鲨和大青鲨的δ^(15)N值相似且相对较高;大青鲨与其他鲨鱼存在摄食隔离,表现出独特的营养生态位;尖吻鲭鲨营养生态位宽幅最大,摄食食物种类和(或)栖息环境类型更多样化,其与拟锥齿鲨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最高,说明两种鲨鱼具有潜在的资源竞争关系。尖吻鲭鲨、拟锥齿鲨和大青鲨组织间的δ^(13)C、δ^(15)N差值与其叉长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3种鲨鱼近期内无明显摄食变化;而长鳍鲭鲨的肝脏、血液和肌肉组织的δ^(15)N差值与叉长显著相关,说明长鳍鲭鲨在短期内存在摄食变化。肝脏和血液的δ^(13)C、δ^(15)N值的相似性反映了两种组织整合摄食时间周期相近,其较高的代谢速率可以反映相对短时间周期的摄食信息。
关键词
热带大西洋
大洋
性
鲨鱼
组织周转
稳定同位素
摄食生态学
Keywords
tropical Atlantic
pelagic shark
tissue turnover
stable isotope
trophic ecology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的热带东太平洋4种鲨鱼摄食差异
2
作者
张嘉旭
李泽政
沈永富
李云凯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3-67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6092,31872573)。
文摘
为了解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洋性鲨鱼的资源利用模式,以大眼长尾鲨(Alopias superciliosus)、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锤头双髻鲨(Sphyrna zygaena)和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为研究对象,通过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其胃含物中的饵料生物种类,并利用MixSIAR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了主要饵料类群(头足类、小型硬骨鱼和大型硬骨鱼)对4种鲨鱼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头足类为4种鲨鱼的优势饵料群,小型硬骨鱼对锤头双髻鲨和镰状真鲨的贡献率均较低,而大型硬骨鱼对大眼长尾鲨和浅海长尾鲨的贡献率均较低;大眼长尾鲨性别间和性成熟前后摄食无显著性差异(P>0.05),锤头双髻鲨性别间存在不同优势的饵料群,其余鲨鱼雌鲨和雄鲨均偏好捕食头足类,但贡献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镰状真鲨性成熟前大型硬骨鱼贡献率最高,性成熟后头足类贡献率最高。研究表明,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分布的4种鲨鱼营养水平相似,但仍存在种间和种内的摄食分化和生态位分离,资源分配模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摄食
贡献率
大洋
性
鲨鱼
热带东太平洋
Keywords
feeding habit
diet proportion
pelagic shark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肌肉和肝脏脂肪酸分析的热带大西洋中上层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研究
3
作者
刘卓莹
徐敏
贡艺
李云凯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6092,31900333)。
文摘
多组织脂肪酸组成分析可反映生物不同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大型顶级捕食者群落内物种间的营养生态位分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通过测定热带大西洋中上层鲨鱼——大青鲨(Prionace glauca)、长鳍鲭鲨(Isurus paucus)、拟锥齿鲨(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和尖吻鲭鲨(I.oxyrinchus)肝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探究4种鲨鱼短期(肝脏)和长期(肌肉)摄食策略及营养关系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4种鲨鱼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性或栖息地差异,长鳍鲭鲨与拟锥齿鲨营养生态位重叠度较高,两者存在激烈的摄食与栖息地竞争;而长鳍鲭鲨与尖吻鲭鲨生态位分离,两者存在摄食隔离。大青鲨营养生态位宽度较大,表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拟锥齿鲨营养生态位宽度较小,表现为食性特化。比较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发现,鲨鱼在不同时期的资源分配模式不同,尖吻鲭鲨与大青鲨肌肉的营养生态位重叠最高,而肝脏却分离,说明二者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存在摄食竞争。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大洋性鲨鱼的共存机制。
关键词
大洋
性
中上层
鲨鱼
脂肪酸
摄食生态
营养生态位
多组织
Keywords
Pelagic shark
Fatty acids
Feeding ecology
Trophic niche
Multiple tissues
分类号
S932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组织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热带大西洋4种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
陈子昂
吴峰
戴小杰
李云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2
基于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的热带东太平洋4种鲨鱼摄食差异
张嘉旭
李泽政
沈永富
李云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肌肉和肝脏脂肪酸分析的热带大西洋中上层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研究
刘卓莹
徐敏
贡艺
李云凯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