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不亮,东方亮——季羡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演讲 被引量:30
1
作者 季羡林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1-6,4,共7页
同志们,原来我讲好的是,十个八个人在一起座谈,随便讲点什么。结果,这个架势一摆(指安排季先生坐在台上),非高高在上不行了。在车上我跟他们两位(宋柏年、刘蓓蓓)说讲什么东西,我说希望先听听大家的意见,他们说讲一讲文化什么的和跟你... 同志们,原来我讲好的是,十个八个人在一起座谈,随便讲点什么。结果,这个架势一摆(指安排季先生坐在台上),非高高在上不行了。在车上我跟他们两位(宋柏年、刘蓓蓓)说讲什么东西,我说希望先听听大家的意见,他们说讲一讲文化什么的和跟你们学院有关系的一些事情。刚才杨院长也说了,不是什么正式的报告。我就根据在车上那个几分钟的灵感,来谈一点我的感想。 大家知道,我并不是搞什么文化思想的,我的出身是搞西洋文学的,后来乱七八糟搞点语言、文化、佛教,科技什么的也涉及了,是杂家,样样通,样样松,不行。要说特点呢,我喜欢胡思乱想。最近也写过几篇文章,是胡思乱想的结果。这胡思乱想有个好处,有什么?因为真正的专家呀,他不敢随便说话。他怕。我不是什么专家,所以我敢说话,就跟打乒乓球一样,我没有心理负担。现在我就讲一点儿我的看法,当然,把所有的想法都讲出来也不可能,占大家太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金 季羡林 文艺理论 外国语 《论语》 文学院 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 《海国图志》 大江健三郎
原文传递
晚生代:“集体失明”的“性状态”与可疑话语的寻证人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帆 王彬彬 费振钟 《文艺争鸣》 CSSCI 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
晚生代:“集体失明”的“性状态”与可疑话语的寻证人○丁帆王彬彬费振钟1.“晚生代”命名的尴尬丁:我们先从“晚生代”作家的命名来谈起,这是批评界对一批60年代出生,90年代写作初露头角的小说作者的命名。其实这一命名是缺... 晚生代:“集体失明”的“性状态”与可疑话语的寻证人○丁帆王彬彬费振钟1.“晚生代”命名的尴尬丁:我们先从“晚生代”作家的命名来谈起,这是批评界对一批60年代出生,90年代写作初露头角的小说作者的命名。其实这一命名是缺少理论规范的。费:也是不得已吧。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生代” 小说语言 “性” 大江健三郎 作家 “后现代” “个人化”写作 边缘性 欲望 加西亚·马尔克斯
原文传递
从大江键三郎眼中的村上春树说开去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金龙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村上春树 作家 大江健三郎 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 现代 文体 场合 理解 读者
原文传递
我的文学之路——大江健三郎访谈录 被引量:14
4
作者 于进江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6-49,共4页
日本战后文学的旗手,著名作家兼散文家大江健三郎因在其作品中“展现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并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将生命和神话凝聚一起,形成今天人类困境中一幅令人不安的景像。”于10月13日荣获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继... 日本战后文学的旗手,著名作家兼散文家大江健三郎因在其作品中“展现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并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将生命和神话凝聚一起,形成今天人类困境中一幅令人不安的景像。”于10月13日荣获199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继1968年川端康成获诺贝尔奖以后,作为日本作家再次获此世界殊荣。他的获奖在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文学之路 大江文学 犬儒主义 小说 日本战后文学 诺贝尔奖 现代文学 世界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PDF
暧昧的选择——大江健三郎早期创作中对萨特存在主义影响的消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志明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92,共9页
本文通过对大江健三郎早期创作的多部有代表性作品的分析,考察了他接受和消化萨特存在主义艰难复杂的变化过程。《奇妙的工作》与《死者的奢华》描写两个大学生从事特殊职业时,由生理上的“恶心”体验世界存在的荒诞性,反映了大江开始... 本文通过对大江健三郎早期创作的多部有代表性作品的分析,考察了他接受和消化萨特存在主义艰难复杂的变化过程。《奇妙的工作》与《死者的奢华》描写两个大学生从事特殊职业时,由生理上的“恶心”体验世界存在的荒诞性,反映了大江开始在理念上接受萨特的存在主义。《饲育》与《少年感化院》通过两个少年对大人们丧失理智的人性的恐惧,表现战争年代整个世界的疯狂与荒谬。可以看到作者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我们的时代》与《性的人》中,大江从政治、特别是性的角度来考察现实生活中日本人生存境况的暧昧性,这也是他力图要把存在主义融入日本文化的一种尝试。由于个人生活的不幸和对广岛人的重新认识,大江对日本文化和人类存在的困境才有了发自心灵深处的《个人的体验》,并终于领悟:有着特殊的二战经历的日本人面对暧昧的生存环境所作的选择,不会是萨特式的纯个人性的选择,而只能是一种直面现实勇于负责的“暧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日本 大江健三郎 小说 萨特 存在主义
全文增补中
大江健三郎创作意识论 被引量:9
6
作者 何乃英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93,共7页
大江健三郎创作意识论何乃英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1935—)文学创作不同时期的主导意识分别为“徒劳———墙壁”意识、“性———政治”意识、“残疾儿———核武器”意识和“乌托邦———森林”意识... 大江健三郎创作意识论何乃英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1935—)文学创作不同时期的主导意识分别为“徒劳———墙壁”意识、“性———政治”意识、“残疾儿———核武器”意识和“乌托邦———森林”意识。“徒劳———墙壁”意识大江健三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创作意识 “墙壁” “森林” 核武器 残疾儿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乌托邦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
原文传递
残疾儿主题:大江健三郎文学出发的“原点”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志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95-600,共6页
残疾儿主题是大江健三郎的标志性题材,产生于他对个人和民族文化存在困境的切身体验,包含着他对存在本质和边缘文化的独特理解,并成为他反复地进行文学出发的原点。随着这一主题的深化,大江文学关注的焦点也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再生,经社... 残疾儿主题是大江健三郎的标志性题材,产生于他对个人和民族文化存在困境的切身体验,包含着他对存在本质和边缘文化的独特理解,并成为他反复地进行文学出发的原点。随着这一主题的深化,大江文学关注的焦点也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再生,经社会共生,到普遍的文化关怀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残疾儿主题 文学“原点” 边缘文化 灵魂
下载PDF
论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立善 《日本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2-18,共7页
论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1994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本“战后新文学界的旗手”、战后一代派的代表作家大江健三郎(下简称大江),其主要理由是:通晓西方现代派传... 论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1994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本“战后新文学界的旗手”、战后一代派的代表作家大江健三郎(下简称大江),其主要理由是:通晓西方现代派传统的大江,开拓出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的体验》 大江健三郎 存在主义 残疾儿 主人公 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文学 大江文学 核武器 原子弹
下载PDF
中日作家鼎谈 被引量:12
9
作者 铁凝 大江健三郎 莫言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57,共12页
为出席"二十一世纪最佳外国小说奖"颁奖仪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先生于二○○九年一月十五日至二十日访问了北京,抵达北京的翌日晚间,便在外文所所长陈众议教授等人陪同下,与中国... 为出席"二十一世纪最佳外国小说奖"颁奖仪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先生于二○○九年一月十五日至二十日访问了北京,抵达北京的翌日晚间,便在外文所所长陈众议教授等人陪同下,与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和作家莫言等友人欢聚一堂。现由大江健三郎文学的研究者和翻译者许金龙教授将这三位作家的谈话翻译并整理出来,以供我们的读者欣赏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作家协会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大江健三郎 中日 颁奖仪式 外国小说 翻译者
下载PDF
边缘人生存境遇及形态表现──大江文学边缘化姿态扫描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帆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派“第三代新人”后最重要的作家 ,为 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他 38年的创作生涯中 ,其文学视野始终关注在边缘。笔者试深入作家边缘视野中的文学世界 ,阐释其边缘视野中边缘人的生存境遇及表现形态 。
关键词 边缘人 文学世界 大江健三郎 作家 生存境遇 战后派 诺贝尔文学奖 人的生存 人生 形态表现
下载PDF
20世纪日本文学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渭渠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3-116,共14页
关键词 日本文学 文学观念 自然主义 无产阶级文学 20世纪 川端康成 审美理念 大江健三郎 日本文化 私小说
原文传递
莫言文学在日本的接受与传播——兼论其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敏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09,共12页
追溯探讨莫言的获奖历程,可发现日本文化界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将莫言文学在日本近30年的接受与传播历史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总结概括:1986—1990年前后为莫言作品在日本被译介的第一阶段,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1991—1999年迎来... 追溯探讨莫言的获奖历程,可发现日本文化界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将莫言文学在日本近30年的接受与传播历史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总结概括:1986—1990年前后为莫言作品在日本被译介的第一阶段,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1991—1999年迎来文化界热烈评论的第二阶段,论述多集中于"中国魔幻现实主义";1999一2011年,莫言多次赴日并与大江健三郎等文化界人士进行交流,日本媒体对此频繁报道;2012年其获诺贝尔奖后至今为第四阶段,莫言受到更多日本社会民众的关注。日本的中国研究者的译介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本研究分析归纳日本所有莫言相关资料,着重考察莫言获诺奖前日本文化界对其文学接受、评价的变迁过程,拟进一步阐释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过程中翻译、研究与传播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文化 传播历史 莫言 魔幻现实主义 大江健三郎 阶段总结 诺贝尔奖
原文传递
面向灵魂的说话声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彪 《文艺争鸣》 CSSCI 1997年第1期67-71,共5页
面向灵魂的说话声○王彪深处的暗与光我相信我是个迟熟的人,而且执拗,在我开始尝试写作之后,我总对那些看起来似乎早已解决的问题苦思再三,比如缘何写作,写什么。我承认我至今仍未想透,但结果却已经有些不妙了,我陷进了一个坑,... 面向灵魂的说话声○王彪深处的暗与光我相信我是个迟熟的人,而且执拗,在我开始尝试写作之后,我总对那些看起来似乎早已解决的问题苦思再三,比如缘何写作,写什么。我承认我至今仍未想透,但结果却已经有些不妙了,我陷进了一个坑,我跟人类生命和人性本体的一些问题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的存在 列夫·托尔斯泰 灵魂写作 福克纳 问题小说 米兰·昆德拉 《九月寓言》 主流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俗人的诗歌权利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江 《诗探索》 1999年第2期21-25,共5页
踏入诗歌这个领域,于我而言,纯属偶然。 我出身于天津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很小的时候,父母离了婚。母亲带着我,寄居在外公家。而外公外婆也没有自己的住房,他们住的房子是我的一个姨二三十年前在医院分的,我那个姨后来去了郊区工作,所... 踏入诗歌这个领域,于我而言,纯属偶然。 我出身于天津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很小的时候,父母离了婚。母亲带着我,寄居在外公家。而外公外婆也没有自己的住房,他们住的房子是我的一个姨二三十年前在医院分的,我那个姨后来去了郊区工作,所以把房子留给他们居住。遗憾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 外婆 作家 活字典 脚门 大江健三郎 一不留神 天津 诗歌趣味 普通工
原文传递
大江健三郎的森林情结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月枝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年第9期155-158,共4页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巧妙借用了根植于日本人心中的原始自然观——"森林思想",将边缘文化成功地导入其文学作品之中,使"森林"的象征意蕴变得异常丰富。将森林中的神话和传说所包孕的...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巧妙借用了根植于日本人心中的原始自然观——"森林思想",将边缘文化成功地导入其文学作品之中,使"森林"的象征意蕴变得异常丰富。将森林中的神话和传说所包孕的独特宇宙观、生死观再现于文本中,映衬出本民族的灵魂、传统和文化之根,寻觅治疗痼疾难愈的现代文明的良方,为日本人与日本文化迈向"再生"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森林 情结
下载PDF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与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菲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3-38,共6页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与性[日本]奥野健男孙菲译陶振孝校大江健三郎是一位对当今人与人互相疏远表现出最强烈焦虑的文学家。可以说正是凭借描写这种焦虑,大江的文学才得以成立。正如《迟到的青年》这部长篇小说的书名所象征的那样,他夸...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与性[日本]奥野健男孙菲译陶振孝校大江健三郎是一位对当今人与人互相疏远表现出最强烈焦虑的文学家。可以说正是凭借描写这种焦虑,大江的文学才得以成立。正如《迟到的青年》这部长篇小说的书名所象征的那样,他夸张地抱怨自己因错过战争而成长在这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主人公 大江文学 性冲动 《饲育》 性描写 文学家 作品 评论家 屈辱感
原文传递
“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鲁迅影响之初探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金龙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40,52,共12页
关键词 外国文学影响 大江健三郎 鲁迅 绝望 君特.格拉斯 大江文学 《巨人传》 马克.吐温
下载PDF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传统与现代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渭渠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9,共8页
文学上的传统与现代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大江健三郎的文学接受西方文学的理念和技法,非常注意立足于本国文学土壤。古老森林村庄的神话传说的宇宙观,成为他的文学思想的原点,同时独创了感性与知性结合的“比喻—引用文体”,实现了日本化。
关键词 日本文学 大江健三郎 传统 现代
原文传递
大江健三郎的森林意识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红素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大江健三郎是199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他的森林意识,表现了他创作的独有个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其一,他的森林意识的形成与他生活的经历与时代条件有关;其二,他的森林意识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作者对当代日本社... 大江健三郎是199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他的森林意识,表现了他创作的独有个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其一,他的森林意识的形成与他生活的经历与时代条件有关;其二,他的森林意识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作者对当代日本社会的一种认知方式;其三,他的森林意识作为独特思维的宇宙,形成了文学创作中的三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日本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森林意识
下载PDF
在东西方文学的探索中把握自我——探寻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之路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晓宁 《日本研究》 2002年第1期57-64,共8页
关键词 川端康成 大江健三郎 探寻 诺贝尔文学奖 文坛 自我 社会背景 学者 人生经历 日本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