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气溶胶的辐射与气候效应 被引量:225
1
作者 石广玉 王标 +3 位作者 张华 赵剑琦 檀赛春 温天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6-840,共15页
大气气溶胶的辐射与气候效应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从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科学问题入手,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我国,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所以来有关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在于探讨一些有待解决... 大气气溶胶的辐射与气候效应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从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科学问题入手,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我国,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所以来有关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在于探讨一些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候变化
下载PDF
亚洲粉尘的源区分布、释放、输送、沉降与黄土堆积 被引量:150
2
作者 张小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40,共12页
根据亚洲粉尘关键区域(中国沙漠、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历史降尘区)大气气溶胶中15~28种元素的浓度一粒度分布、沉降速率和通量分析,以及元素示踪系统的进一步解析,发现中国北方沙漠存在两个粉尘地一气交换较活跃区域,即... 根据亚洲粉尘关键区域(中国沙漠、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历史降尘区)大气气溶胶中15~28种元素的浓度一粒度分布、沉降速率和通量分析,以及元素示踪系统的进一步解析,发现中国北方沙漠存在两个粉尘地一气交换较活跃区域,即中国西部沙漠和北部沙漠高粉尘区,且证明这两个区域及其邻区是亚洲粉尘和黄土高原黄土主要源区的中心区域;通过对5个亚太区域粉尘沉降量的模式估算,得出亚洲粉尘释放总量每年约为800Tg,约相当于全球沙漠排放总量的一半;粉尘与黄土的对比表明,亚洲粉尘区域尺度输送受季风环流控制,但间冰期时并不取决于尘暴过程,而全球尺度输送主要由高空西风完成,无论冰期、间冰期均受尘暴过程控制;粉尘通量的结果表明干沉降是粉尘在黄土区沉降的主要过程,巨晚第四纪粉尘沉积的再改造份额不超过其沉积总量的10%;元素示踪系统应用于风成黄土,发现在间冰期北部沙漠源区输出的粉尘量增加,而在冰期西部源区输出的粉尘量增加。这种晚第四纪亚洲粉尘“源区摆动”的快速变化其实是全球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一环,并可视为过去北半球大气环流长期变化的代用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粉尘 源区分布 释放量 黄土堆积 沉降 大气气溶胶 输送方式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前沿问题 被引量:128
3
作者 王明星 张仁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从4个方面对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前沿问题作了总结和分析:气溶胶的基本特征、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沙尘气溶胶以及气溶胶对健康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有关的大气气溶胶研究计划,讨论了未来大气气溶胶研究的主要领域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候变化 沙尘气溶胶 环境 候效应 健康
下载PDF
黑碳气溶胶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101
4
作者 秦世广 汤洁 温玉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7,共5页
简单介绍了黑碳气溶胶的一般性质 ,着重叙述黑碳气溶胶在大气辐射强迫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辐射强迫 候变化 大气气溶胶 候强迫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南京冬季雾霾过程中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 被引量:99
5
作者 杨军 牛忠清 +2 位作者 石春娥 刘端阳 李子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5-1431,共7页
2007年冬季南京雾外场试验获得了雾霾转换过程的大气气溶胶和雾滴尺度谱分布同步观测资料,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4个不同阶段,进而分析了不同阶段粗、细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4个阶段的主要... 2007年冬季南京雾外场试验获得了雾霾转换过程的大气气溶胶和雾滴尺度谱分布同步观测资料,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4个不同阶段,进而分析了不同阶段粗、细气溶胶粒子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4个阶段的主要发生顺序为霾←→轻雾—→湿霾—→雾—→湿霾—→轻雾←→霾,雾前湿霾阶段持续时间长于雾后.尺度>2μm的粗粒子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在雾阶段均显著大于其他3个阶段,其中霾阶段浓度最低.雾滴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尺度谱分布为双峰或多峰型,而轻雾、湿霾和霾阶段粗粒子谱均为单峰型.尺度>0.010μm的细粒子表面积浓度谱形在雾和湿霾阶段、轻雾和霾阶段分别相似,雾和湿霾阶段数浓度占优势的尺度范围分别为0.04~0.13μm和0.02~0.14μm,轻雾及霾阶段数浓度优势粒子尺度范围均为0.02~0.06μm.从霾、轻雾、湿霾到雾的转换过程中,以0.060~0.090μm为界,小粒子减少,大粒子增多.雾霾演变过程中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与均方根直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雾阶段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低、平均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尺度谱分布 南京
原文传递
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6
6
作者 林俊 刘卫 +4 位作者 李燕 包良满 李玉兰 王广华 吴伟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探讨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与不同粒径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分析气象条件对大气气溶胶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0.2—0.6μm的气溶胶影响最大。温度升高既有利于增强大气扩散作用也有利... 通过探讨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与不同粒径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分析气象条件对大气气溶胶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0.2—0.6μm的气溶胶影响最大。温度升高既有利于增强大气扩散作用也有利于二次气溶胶的生成,因此温度与超细气溶胶(小于0.1μm)呈正相关,而与粒径较大的气溶胶呈负相关。风速主要影响气溶胶的水平扩散,对超细气溶胶无显著影响,而与粗粒径气溶胶呈负相关。相对湿度会促进超细气溶胶的聚积,使之生成较大粒径气溶胶。因此相对湿度与超细气溶胶呈较强的负相关,而与较粗粒径气溶胶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粒径分布 象条件 相关性
下载PDF
气溶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89
7
作者 毛节泰 李成才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2-635,共14页
利用一个简化的辐射平衡模式,讨论了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和气溶胶辐射特性以及与地面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式分析表明,增加气溶胶层以后,地气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取决于气溶胶的单散射反射率-ω0、不对称度因子g... 利用一个简化的辐射平衡模式,讨论了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和气溶胶辐射特性以及与地面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式分析表明,增加气溶胶层以后,地气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取决于气溶胶的单散射反射率-ω0、不对称度因子g与地面反射率αg之间的配置,但与气溶胶光学厚度δ没有直接的关系.气溶胶光学厚度值仅和反射率变化的幅度成正比.从辐射平衡模式的结果可知,为了定量地研究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作用,需要有系统的有关气溶胶辐射特性的观测资料.从地面和空间对中国地区气溶胶的辐射特性开展了观测研究,包括从地面用太阳光度计测量气溶胶的光学厚度、用浊度计测量气溶胶的散射系数、黑碳仪测量气溶胶的吸收系数,并且利用MODIS资料反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地面太阳光度计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用于检验卫星遥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值,对中国东部地区,遥感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主要是由于这一地区存在较低的地表反射率;但对中国北方植被条件不很好的地区,在遥感反演时对地面反射率的估计可能偏低,如做适当的修改还有可能提高遥感反演的精度.从地面直接测量气溶胶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算出的气溶胶单散射反射率在0.8左右,需要有更多的观测,以便进一步查清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辐射特性 单散射反射率 光学厚度 吸收系数 直接辐射强迫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对地面臭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3
8
作者 邓雪娇 周秀骥 +6 位作者 吴兑 铁学熙 谭浩波 李菲 毕雪岩 邓涛 蒋德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研究表明在珠三角目前的污染状况下,至少一半以上的紫外辐射被大气气溶胶衰减,如此大幅度的紫外辐射衰减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物种化学循环,尤其是臭氧光化学反应过程有重大的影响.利用地面观测的臭氧、紫外辐射、气溶胶辐射特性参数以及辐... 研究表明在珠三角目前的污染状况下,至少一半以上的紫外辐射被大气气溶胶衰减,如此大幅度的紫外辐射衰减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物种化学循环,尤其是臭氧光化学反应过程有重大的影响.利用地面观测的臭氧、紫外辐射、气溶胶辐射特性参数以及辐射和化学模式定量评估了大气气溶胶对地面臭氧影响的显著性.实例分析表明,珠三角大气气溶胶和紫外辐射与臭氧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地面PM10的浓度相关性高达0.98,AOD与相应时次的紫外辐射和臭氧的反相关性明显,相关系数可达-0.9.分析表明气溶胶污染通过衰减紫外辐射可显著降低臭氧的产率,AOD为0.6时臭氧的午间峰值区消失,AOD至1.2时午间峰值区呈下降趋势,造成午间臭氧的生成产率明显降低.目前干季(10,11,12和1月)广州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50 nm≥0.6(AOD340 nm≥1.0)的出现概率为47%(55%),珠三角在干季出现臭氧极大值的机会少与严重的气溶胶污染抑制臭氧峰值的出现应有密切的关系.分析表明应用辐射化学模式计算气溶胶的辐射效应时对单散射因子(SSA)十分敏感,表明应用辐射化学模式计算臭氧的产率时应慎重选取合理的单散射因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臭氧 光化学过程 衰减
原文传递
城市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62
9
作者 任丽新 游荣高 +2 位作者 吕位秀 张文 王秀玲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67-73,共7页
根据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大气气溶胶的观测结果和气溶胶中有机化学成分的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地区大气气溶胶的浓度、尺度谱分布、日变化规律及其化学成分的谱分布特征,并与干净地区的结果作比较,进而探讨了大气气溶胶对人体健康... 根据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大气气溶胶的观测结果和气溶胶中有机化学成分的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地区大气气溶胶的浓度、尺度谱分布、日变化规律及其化学成分的谱分布特征,并与干净地区的结果作比较,进而探讨了大气气溶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大气气溶胶 人体健康
下载PDF
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 被引量:78
10
作者 孙亮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10期71-75,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颗粒物造成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灰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污染事件。简要概述了灰霾天气定义分级、分布特征与雾霾比较,深入研究了灰霾天气...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颗粒物造成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灰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污染事件。简要概述了灰霾天气定义分级、分布特征与雾霾比较,深入研究了灰霾天气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与存在危害,系统探讨了灰霾天气控制措施、监测方法与治理对策。指出在现有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状况下,加强理念宣贯,建立预报预警,开展PM2.5防治,推进城区绿化,科学布设规划,可有效解决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灰霾天气防控治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天 成因危害 大气气溶胶 细颗粒物PM2.5 控制治理
下载PDF
近30年来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9
11
作者 罗云峰 吕达仁 +1 位作者 李维亮 周秀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9-554,共6页
利用我国北京等地47个甲种日射站1961-1990年逐日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反演了该 47站 30年来逐年、逐月 0.75μ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平均值.结果表明:1961~1990年,我国A... 利用我国北京等地47个甲种日射站1961-1990年逐日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反演了该 47站 30年来逐年、逐月 0.75μ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平均值.结果表明:1961~1990年,我国AOD总体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青藏高原主体,大气气溶胶增加最为明显;华北地区、山东半岛、青海东部和广东沿海,大气气溶胶增加也较明显;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大部气溶胶增加相对较小;而新疆西部与云南部分地区气溶胶有所减小.平均而言,我国AOD春季最大,夏季最小,秋、冬次之;而AOD的增加趋势春季最大,冬季最小,夏、秋季相当.所选47站中,四川盆地成都、重庆和南充3站AOD值最大,云南景洪站AOD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气溶胶 光学厚度 变化特征 AOD
原文传递
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我国下阶段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重点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李家洋 陈泮勤 +1 位作者 葛全胜 方修琦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1-377,共7页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IGBPⅡ在探索地球系统变化规律的同时,力图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更紧密地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背景和依据。根据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动向与我国的具体...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IGBPⅡ在探索地球系统变化规律的同时,力图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更紧密地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背景和依据。根据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动向与我国的具体情况,今后我国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应放在那些兼备显著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其中值得着重解决的10个科学问题包括:水循环与水问题、人类活动与区域碳循环过程、季风亚洲的人类活动与气候集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人类活动与大气气溶胶、边缘海及海陆过渡带与人类活动、全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性、过去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的科学支持、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人类活动 相互作用 研究工作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可持续发展 全球环境变化 温室体减排 信息平台建设 人类社会 科学问题 国际影响力 大气气溶胶 海陆过渡带 变化规律 地球系统 IGBP 科学背景 研究发展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3
作者 韩永 王体健 +1 位作者 饶瑞中 王英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396-7407,共12页
大气气溶胶粒子作为地气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紫外、可见到红外很宽的波段内对辐射传输产生影响,一方面通过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导致光波的能量衰减;另一方面则把吸收的能量转化为其本身的热能,起到加热大气的作用.这一过程... 大气气溶胶粒子作为地气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紫外、可见到红外很宽的波段内对辐射传输产生影响,一方面通过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导致光波的能量衰减;另一方面则把吸收的能量转化为其本身的热能,起到加热大气的作用.这一过程在直接和间接的辐射气候效应的模拟、激光大气传输、高分辨率光谱研究、地基和空基遥感、大气辐射订正、环境监测技术、目标探测和识别、陆上交通和航空航海都有着重要作用.详细阐述了大气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气溶胶科学后续研究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气溶胶 物理光学特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气溶胶与气候 被引量:49
14
作者 王明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气溶胶粒子对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有重要影响。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 ,即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和地面射出长波辐射从而影响地 -气辐射收支。模式计算表明 ,人类活动引起大气... 气溶胶粒子对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有重要影响。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 ,即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和地面射出长波辐射从而影响地 -气辐射收支。模式计算表明 ,人类活动引起大气气溶胶增加倾向于使地球表面降温 ,工业化以来 ,气溶胶增加引起的地面变冷趋势可部分抵销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地表温度上升。气溶胶对气候的间接影响是指气溶胶浓度变化会影响云的形成 ,而云的变化反过来对气候有巨大影响 ,这方面至今还没有定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粒子 候系统 长波辐射 地表温度 辐射平衡 地球 人类活动 间接影响 大气气溶胶 温室
全文增补中
利用MODIS卫星和激光雷达遥感资料研究香港地区的一次大气气溶胶污染 被引量:57
15
作者 李成才 刘启汉 +1 位作者 毛节泰 陈爱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1-650,i001-i003,共13页
利用MODIS可见光通道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遥感和 5 2 3nm波长微脉冲激光雷达(MPLLIDAR)对气溶胶消光系数垂直分布的观测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2 0 0 3年 6月一次气溶胶污染过程中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特征、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的演... 利用MODIS可见光通道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遥感和 5 2 3nm波长微脉冲激光雷达(MPLLIDAR)对气溶胶消光系数垂直分布的观测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2 0 0 3年 6月一次气溶胶污染过程中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特征、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的演变 ,认为这次污染过程是弱高压控制下的区域性污染 ,而香港地区污染物浓度的上升与区域性输送有直接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区域性污染 大气污染 污染物浓度 气溶胶光学厚度 气溶胶污染 污染过程 遥感资料 MODIS 卫星
下载PDF
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沙尘天气 被引量:59
16
作者 申彦波 沈志宝 汪万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利用敦煌、北京等5个观测站的大气光学厚度[AOT(λ)]资料,分析了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各站每月都有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AOT(λ=0.50μm)≥1.04]出现,与我国北方历年在春季发生... 利用敦煌、北京等5个观测站的大气光学厚度[AOT(λ)]资料,分析了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各站每月都有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AOT(λ=0.50μm)≥1.04]出现,与我国北方历年在春季发生的沙尘天气的一般时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本文还探讨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水平能见度以及沙尘天气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春季 中国北方 大气气溶胶 光学厚度 时空分布 水平能见度 沙尘天
下载PDF
兰州市西固区冬季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散射特征 被引量:56
17
作者 胡波 张武 +2 位作者 张镭 陈长和 冯广泓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4-360,共7页
利用2002年1月31日~2月2日的积分浑浊度仪观测资料和PM10观测资料对冬季兰州市西固区大气气溶胶粒子散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长λ=550nm(绿光)处散射系数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2:00和... 利用2002年1月31日~2月2日的积分浑浊度仪观测资料和PM10观测资料对冬季兰州市西固区大气气溶胶粒子散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长λ=550nm(绿光)处散射系数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2:00和22:00左右(北京时,下同),散射系数的变化范围是1.34×10-4~3.3×10-3m-1,其变化规律同PM10浓度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大气气溶胶 粒子 散射 积分浑浊度仪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平均状况分析 被引量:48
18
作者 罗云峰 李维亮 周秀骥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87,共11页
利用中国北京等 41个甲种日射站 1 979~ 1 990年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 ,配合同期 TOMS version - 7臭氧观测资料 ,反演了 41个站逐年、逐月 0 .75μm大气气溶胶的平均光学厚度值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据此分析... 利用中国北京等 41个甲种日射站 1 979~ 1 990年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 ,配合同期 TOMS version - 7臭氧观测资料 ,反演了 41个站逐年、逐月 0 .75μm大气气溶胶的平均光学厚度值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据此分析了 1 2 a来中国大气气溶胶的变化和时空平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中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AOD的多年平均分布是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向四周减少 ,南疆盆地和长江中游武汉附近为另两个大值中心 ;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东半岛以及广东沿海等 ,AOD值亦较大 ;而东北大部、西北大部、云南和福建沿海等地 AOD较小。AOD各月平均分布有所不同。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春季 AOD值最大 ,最小值则各地不同。 1 979~ 1 990年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西部、贵州北部、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山东半岛和南疆盆地西部等 ,AOD呈增长趋势。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大部、云贵高原和广西西部以及华东沿海等地 AOD呈减小势态。中国地区 AOD的季节变化曲线大体可分为单峰、一峰一谷、两峰一谷和多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D时空分布 变化 中国 大气气溶胶 光学厚度 辐射效应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9
19
作者 牛生杰 孙继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8-301,共4页
利用M - 12 0型太阳光度表的观测资料并结合有关资料 ,分析了贺兰山地区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征 ,并对在各类天气条件下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Angstrom浑浊度系数和波长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利用实测地面大气气溶胶粒子谱资料 ,... 利用M - 12 0型太阳光度表的观测资料并结合有关资料 ,分析了贺兰山地区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征 ,并对在各类天气条件下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Angstrom浑浊度系数和波长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利用实测地面大气气溶胶粒子谱资料 ,探讨了大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与Angstrom浑浊度系数 β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气气溶胶粒子几何平均尺度与波长指数α之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地区 大气气溶胶 光学特征 太阳光度表 粒子数浓度 浑浊度系数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吸湿性质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20
作者 刘新罡 张远航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816,共9页
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质是联系气溶胶微物理、化学参数的桥梁和纽带之一,更是气溶胶基本光学性质的决定性参数之一,因此研究气溶胶吸湿性质在整个大气气溶胶科学研究中处于基础地位。对气溶胶吸湿性质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主要研... 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质是联系气溶胶微物理、化学参数的桥梁和纽带之一,更是气溶胶基本光学性质的决定性参数之一,因此研究气溶胶吸湿性质在整个大气气溶胶科学研究中处于基础地位。对气溶胶吸湿性质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主要研究结论做了系统回顾,并指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众多研究者从实验室分析、外场实验、数值模拟3个方面来研究颗粒物的吸湿性质,研究表明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质对研究大气能见度、大气辐射强迫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对大气气溶胶吸湿性质的研究数量偏少,研究方法单一,在国内广泛开展气溶胶吸湿性质的研究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吸湿增长因子 实验室研究 观测研究 模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