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 被引量:67
1
作者 郑明仁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9-64,共6页
本文从高等教育理念、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实务等层面 ,探讨现阶段大学校园规划的问题 ,寻找主要问题的症结。再以规划理论为基础 ,剖析现阶段校园的规划方式及其优缺点。将各种规划方式之优点加以整合 ,以理想大学校园内涵为目标 ,使能... 本文从高等教育理念、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实务等层面 ,探讨现阶段大学校园规划的问题 ,寻找主要问题的症结。再以规划理论为基础 ,剖析现阶段校园的规划方式及其优缺点。将各种规划方式之优点加以整合 ,以理想大学校园内涵为目标 ,使能达到改善并提高校园环境品质的目的。因此本文之研究主轴除在探讨大学校园规划在规划方法上的整合外。并促使决策者、规划者、执行者与使用者认清自己担任的角色及权利与义务关系 ,将以往规划者之规划方式、规划理论予以整合。以便增加规划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校园规划 校建筑
原文传递
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 被引量:67
2
作者 吕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8,共5页
通过对 90 0多年来国内外大学空间形成与变化历史的考察分析 ,指出开放空间是大学校园形成与持续成长的媒介 ,而开放空间的聚合力及对聚合空间的开放力正是大学空间形成与变化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北京大学校园规划 。
关键词 规划方法 大学校园 校园规划
下载PDF
大学校园规划100年 被引量:57
3
作者 吴正旺 王伯伟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本文从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近100年的历史脉络出发,通过收集占有大量的资料入手,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时期的大学校园规划进行分析比较,梳理了大学校园规划的演变过程。并将这100年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加以阐述,总结出我国大学校园... 本文从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近100年的历史脉络出发,通过收集占有大量的资料入手,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时期的大学校园规划进行分析比较,梳理了大学校园规划的演变过程。并将这100年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加以阐述,总结出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演变特征,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规划建设 分析比较 资料 代表性 中国 演变特征 占有 演变过程 时期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 被引量:47
4
作者 顾晓薇 李广军 +3 位作者 王青 刘建兴 丁一 刘敬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8-425,共8页
介绍了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以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为例将该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24787hm2,即需要24787hm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支持该校的各类消费并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 介绍了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以东北大学和沈阳大学为例将该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24787hm2,即需要24787hm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支持该校的各类消费并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其生态效率(即单位生态生产性土地占用可支持的学生数)为0.94人·hm-2;沈阳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17218hm2,生态效率为0.8人·hm-2.在两所学校的生态足迹中,能源消费的足迹最大,分别占总足迹的68%和54%;食物消费和固态垃圾次之.对东北大学、沈阳大学和澳大利亚RedlandsUniversity的比较分析发现,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学生的经济状况以及学校的专业领域构成和研究强度,对大学校园生态足迹、足迹构成和生态效率有重要影响.这一研究定量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及其影响要素,为创建“生态”校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评价“生态”校园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指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生态足迹 生态效率 成分法
下载PDF
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思考 被引量:47
5
作者 吴正旺 王伯伟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从大学校园城市化的表象和大学校园城市化对其所在城市的生态影响做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包括发展生态教育、校园生态管理、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等内容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城市化 生态教育 景观生态 生态管理
原文传递
大学校园环境主观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49
6
作者 朱小雷 吴硕贤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统计分析 平均值
下载PDF
沈阳市高校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李广军 顾晓薇 +2 位作者 王青 刘建兴 严欢欢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0-145,共6页
本文根据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沈阳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2003年的校园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表明:这4所学校的生态足迹分别为17 218 hm2、11 862 hm2、7 612 hm2和24 787 hm2,生态效率... 本文根据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沈阳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2003年的校园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表明:这4所学校的生态足迹分别为17 218 hm2、11 862 hm2、7 612 hm2和24 787 hm2,生态效率分别为0.8人/hm2、1.18人/hm2、2.45人/hm2和0.94人/hm2,即1hm2土地提供的生态资源和服务只能满足培养1个~2个学生的消费需求;能源足迹占总足迹的比重最高,达50%以上,能源中煤炭足迹占80%以上;食物和垃圾足迹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校园建筑面积、学生的经济状况以及学校的专业领域结构和研究强度,对大学校园生态足迹的大小和构成以及生态效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研究定量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及其影响要素,为降低校园生态足迹、提高校园生态效率指明了主要矛盾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大学校园 绿色 成分法
下载PDF
绿色大学建设中的生态足迹 被引量:35
8
作者 顾晓薇 李广军 +3 位作者 王青 刘建兴 丁一 刘敬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评价绿色大学建设水平最好的指标之一.生态足迹分析法有综合法和成分法2种.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以东北大学为例将该方法应用大学校园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24787hm2...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评价绿色大学建设水平最好的指标之一.生态足迹分析法有综合法和成分法2种.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以东北大学为例将该方法应用大学校园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学2003年的生态足迹为24787hm2,即需要约25000hm2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支持学校的各类消费并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其生态效率(即单位生态生产性土地可支持的学生数)为0·94人·hm-2.生态足迹中,能源消费的足迹最大,占总足迹的2/3多;食物消费和固态垃圾次之,分别占总足迹的21·9%和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绿色 成分法 大学校园
下载PDF
聚合与分散──现代综合性大学校园发展的新趋势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晓鸣 吴伟年 +1 位作者 洪江 王志伟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综合性 大学校园 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
原文传递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被引量:41
10
作者 贾德华 王万喜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6年第1期144-146,151,共4页
“以人为本”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导理念。通过对大学校园环境使用“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心理需求分析,探讨了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景观设计 以人为本 环境行为
下载PDF
论校园规划之景观生态观 被引量:36
11
作者 沈杰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共3页
本文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提出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阐述校园生态景观构型及其形成过程,强调重视大学校园规划中功能、景观、生态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校园规划 大学校园 校区 景观生态 规划设计 校园生态 理念 形成过程 强调 和谐统一
原文传递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 被引量:45
12
作者 余菲菲 李桂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101,共5页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增强人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 景观空间 识别性 归属感
下载PDF
生长中的大学校园规划 被引量:32
13
作者 严建伟 王笑寒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3,共3页
大学校园规划是一种动态过程。面临社会、经济、技术、科教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和变化的经常性,对校园规划结构的弹性控制已更显必要。本文试图在校园空间结构的层面上,借助城市结构主义规划理论原理,来论述校园规划结构的弹性规划思想及... 大学校园规划是一种动态过程。面临社会、经济、技术、科教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和变化的经常性,对校园规划结构的弹性控制已更显必要。本文试图在校园空间结构的层面上,借助城市结构主义规划理论原理,来论述校园规划结构的弹性规划思想及其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校园规划 弹性规划 校园空间 规划理论 规划方法 城市结构 弹性控制 经济 发展
原文传递
平等互动:大学校园师生关系调查 被引量:37
14
作者 汤瑞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3年第1期76-79,共4页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地学习成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今天...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地学习成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今天,学生对老师怎么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如何?该文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实施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大型调查的第一手数据为基础,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当前大学校园里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老师 大学校园 理论知识 社会要求 互动 中国 直接影响 研究中心
下载PDF
人文主义新形态与大学校园的当代转向 被引量:10
15
作者 涂慧君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从人文主义与大学校园的渊源关系出发,分析了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新形态的产生背景和表现方式,揭示了人文主义新形态对大学教育和校园建设的深远影响。指出应批判地吸收人文主义新形态,结合校园设计基本原理,使当代大学校园走向新人文主义... 从人文主义与大学校园的渊源关系出发,分析了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新形态的产生背景和表现方式,揭示了人文主义新形态对大学教育和校园建设的深远影响。指出应批判地吸收人文主义新形态,结合校园设计基本原理,使当代大学校园走向新人文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新形态 大学校园 个性化 非理性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简波 戴珊珊 《南方建筑》 2005年第1期31-32,共2页
大学校园景观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展现,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传达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等,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如此对校园环境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本... 大学校园景观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展现,是整个校园环境的精髓所在。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传达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等,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如此对校园环境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学校园景观的构成形态、规划设计理念及规划设计策略来对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 校园景观 校历史 探析 理念 审美情趣 景观设计 规划设计 成形
下载PDF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述论 被引量:33
17
作者 冯媛媛 廖晓明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案例:《大学校园为何弥漫“就业恐慌”》(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4日)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上周联合实施的调查(3747人参加),57.9%的正在求职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存在就业恐慌,50.2%的人用“担心”描述... 案例:《大学校园为何弥漫“就业恐慌”》(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4日)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上周联合实施的调查(3747人参加),57.9%的正在求职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存在就业恐慌,50.2%的人用“担心”描述自己找工作时的心情,44.7%的人选择了“焦虑”,还有22.0%的人认为“太难了”,只有12.5%的人“信心十足”,对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有把握。调查结果表明,不管是个人体验、同学交流,还是媒体报道,都使大学生对自己饭碗的预期更加现实甚至悲观。61.1%的受访者通过个人体验认识到就业的严峻现实,而这个发现明显使他们远离了原来的无忧无虑。在谈到离开校园时,他们越来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躁不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 规划 大学校园 新闻中心 社会调查 调查结果 就业
下载PDF
大学校园的步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陶郅 龚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步行模式 车行道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环境育人”理念的校园景观设计思考 被引量:35
19
作者 郑少鹏 何镜堂 丁洁 《风景园林》 2018年第3期59-64,共6页
校园景观因其教育属性有别于城市景观,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重要的审美熏陶和精神引领作用。新时期教育理念要求校园景观设计实现"环境育人",笔者从功能、审美、精神这3个层面展开讨论环境育人的机制,并提出在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因其教育属性有别于城市景观,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重要的审美熏陶和精神引领作用。新时期教育理念要求校园景观设计实现"环境育人",笔者从功能、审美、精神这3个层面展开讨论环境育人的机制,并提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把握景观环境与规划、建筑的整体关系,注重校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相融合的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校园景观 环境育人 精神
下载PDF
大学校园声景观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李睿 欧达毅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67,共9页
大学校园是高校师生进行教学、科研、休闲、娱乐等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声环境质量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校园的整体环境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师生的科教质量、日常生活甚至身心健康。本文以华侨大学为例,对校园内的室外声景观进行研究,... 大学校园是高校师生进行教学、科研、休闲、娱乐等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声环境质量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校园的整体环境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师生的科教质量、日常生活甚至身心健康。本文以华侨大学为例,对校园内的室外声景观进行研究,通过物理参数测量、"声漫步"调查分析法、主观问卷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校园声环境质量、声景观影响因素、声景元素构成和喜好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相关方法和结论可以为我国大学校园室外声景观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声环境质量 声景观 声漫步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