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医学时代与医学教育大基础观 被引量:5
1
作者 贺达仁 《医学与社会》 1999年第2期26-29,共4页
随着技术医学时代的到来,面临新技术革命、社会经济转型、两种文化冲突、医学模式转变多重挑战的21世纪医学教育,必然由单纯以生命保健科学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小基础观,转变为以现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生命保健... 随着技术医学时代的到来,面临新技术革命、社会经济转型、两种文化冲突、医学模式转变多重挑战的21世纪医学教育,必然由单纯以生命保健科学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小基础观,转变为以现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生命保健科学有机统一医学教育大基础观。实现大基础医学教育的现实途径,是改变现行的专科办学模式,通过内涵发展、联合、兼并等办学形式,把医科院校办成医理、医工、医文结合的名符其实的综合性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医学时代 基础 办学模式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技术医学时代与医学教育大基础观 被引量:3
2
作者 贺达仁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技术医学时代 基础
下载PDF
农林高校数理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湘平 陈长水 韩鹤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3,共3页
针对农林高校数理化基础课程长期处于独立性过强,而交叉融合不够的局面,提出了以大基础观统领全局的理念,深化数理化系列基础课程的改革,促进数理化之间以及与大农科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从而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农科特色鲜明的数... 针对农林高校数理化基础课程长期处于独立性过强,而交叉融合不够的局面,提出了以大基础观统领全局的理念,深化数理化系列基础课程的改革,促进数理化之间以及与大农科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从而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农科特色鲜明的数理化大基础课程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农林高校 数理化基础课程 体系
下载PDF
地质科学新思维观与新时代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施俊法 吴林强 +4 位作者 王泉 方圆 杨宗喜 姚晓峰 贾德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7-560,共14页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构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力求使地质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守正与创新、发展与保护的逻辑出发,研究提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并分析其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构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力求使地质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守正与创新、发展与保护的逻辑出发,研究提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并分析其意义。【研究结果】地质科学新思维观主要是:(1)地质大基础观,加强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加强全国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空间国情调查,深化对地球认知的水平。(2)地质大资源观,将全部地质要素进行整体调查、开发与保护,实现各类地质要素资源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能源和战略性矿产是最核心的地质资源,地质工作要把保障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摆在首位。(3)地质大生态观,发挥地质工作在促进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中的作用,解决生态系统问题或维护生态系统功能。(4)地质大数据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实现地质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5)地质大系统观,将地球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作为整体综合考虑,维持地球系统稳定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传统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结论】基于新思维观,新时代地质工作要:树立地质大基础观,提高基础地质调查水平,深化对地球发展演化的认知;树立地质大资源观,巩固传统地质找矿工作,实现新一轮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拓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新领域;树立地质大生态观,开辟生态地质,为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地质解决方案;树立地质大数据观,构建地质科学研究新范式,为社会需求提供智慧化地质解决方案;树立地质大系统观,发展和完善地球系统科学,建立新一代地质科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查 生态文明 地质基础 地质资源 地质生态 地质数据 地质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