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民为本: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金铮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9,53,共7页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使中日两国命运发生了巨大错位,百年民族"救国强种"和"强国"梦又一次触到历史拐点上。本组文章即立足于国际视野,从不同视角对抗日战争与中国命运的历史走向展开探讨。魏宏运认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沉沦的走向,由受害者成为战胜国,洗刷了百年外敌入侵的耻辱;战争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由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一变而为战败国——受到国际法庭的正义审判。荣维木认为,作为革命范式的重要补充,现代化范式是解读抗日战争的另一种重要视角,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但抗日战争又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新的因素,政治民主的提出、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赢取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汇集成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动力。李金铮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政权、官僚和社会的形象多是负面的,但外国记者对中共革命中以民为本的理念与实践则抱持相当的认同,这是西方中国形象史上的一个巨大变化。黄正林认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两大变化,即农业经济的自发性内生与内生中的"半工业化"转型,此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抗战时期是大后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抗日战争 历史命运 卢沟桥战争 现代化历程 中共形象 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PDF
卢沟桥战争:中日两国历史命运错位之走向 被引量:3
2
作者 魏宏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9,53,共8页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使中日两国命运发生了巨大错位,百年民族"救国强种"和"强国"梦又一次触到历史拐点上。本组文章即立足于国际视野,从不同视角对抗日战争与中国命运的历史走向展开探讨。魏宏运认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沉沦的走向,由受害者成为战胜国,洗刷了百年外敌入侵的耻辱;战争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由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一变而为战败国——受到国际法庭的正义审判。荣维木认为,作为革命范式的重要补充,现代化范式是解读抗日战争的另一种重要视角,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但抗日战争又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新的因素,政治民主的提出、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赢取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汇集成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动力。李金铮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政权、官僚和社会的形象多是负面的,但外国记者对中共革命中以民为本的理念与实践则抱持相当的认同,这是西方中国形象史上的一个巨大变化。黄正林认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两大变化,即农业经济的自发性内生与内生中的"半工业化"转型,此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抗战时期是大后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抗日战争 历史命运 卢沟桥战争 现代化历程 中共形象 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PDF
内生与转型: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正林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3,共5页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 抗日战争把中国逼到了历史命运悖论的焦点上,有人持亡国论调,有人持速胜论调,中国共产党人则持持久战观点,并认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正义的中国人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定因素之揣测。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卢沟桥战争使中日两国命运发生了巨大错位,百年民族"救国强种"和"强国"梦又一次触到历史拐点上。本组文章即立足于国际视野,从不同视角对抗日战争与中国命运的历史走向展开探讨。魏宏运认为,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沉沦的走向,由受害者成为战胜国,洗刷了百年外敌入侵的耻辱;战争也改变了日本的命运,由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一变而为战败国——受到国际法庭的正义审判。荣维木认为,作为革命范式的重要补充,现代化范式是解读抗日战争的另一种重要视角,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但抗日战争又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新的因素,政治民主的提出、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赢取以及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汇集成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动力。李金铮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眼中的中国政权、官僚和社会的形象多是负面的,但外国记者对中共革命中以民为本的理念与实践则抱持相当的认同,这是西方中国形象史上的一个巨大变化。黄正林认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两大变化,即农业经济的自发性内生与内生中的"半工业化"转型,此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抗战时期是大后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抗日战争 历史命运 卢沟桥战争 现代化历程 中共形象 大后方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