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 |
胡文仲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1985 |
129
|
|
2
|
论群体传播时代的莅临 |
隋岩
曹飞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30
|
|
3
|
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 |
隋岩
李燕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9
|
|
4
|
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 |
张志安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8
|
|
5
|
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 |
杨魁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8
|
|
6
|
电视传媒的发展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
岑传理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5
|
|
7
|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 |
M·麦考姆斯
T·贝尔
郭镇之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8
|
|
8
|
报纸的定位: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考察──来自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接触大众传媒状况调查的报告 |
喻国明
|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1
|
|
9
|
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 |
肖沛雄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9
|
|
10
|
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 |
蔡骐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9
|
|
11
|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
罗翔宇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3 |
32
|
|
12
|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
方兴东
张笑容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0
|
|
13
|
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下)─—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
宋小卫
|
《当代传播》
|
2000 |
39
|
|
14
|
关于组织传播 |
魏永征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0
|
|
15
|
语图传播的可名与可悦——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
赵宪章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9
|
|
16
|
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
李勤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5 |
34
|
|
17
|
媒介融合视域中微博多级传播模式探究 |
黄朔
|
《东南传播》
|
2010 |
36
|
|
18
|
口语传播学:一个亟待建构的新学科 |
李亚铭
王群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5
|
|
19
|
健康传播(二) |
钮文异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4 |
29
|
|
20
|
回归人际性:大众传播的另一个视野 |
丁未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