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斋》丛脞录——说《夜叉国》、《狐妾》、《公孙九娘》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伯陶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2期47-58,共12页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但作者蒲松龄撰写小说并非天马行空,全凭虚构,许多篇章关乎地理、人物、历史事件乃至涉及明清某些法律因素,皆非杜撰。尽量熟谙有关传统文化知识或历史掌故,是今人正确解读《聊斋志...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但作者蒲松龄撰写小说并非天马行空,全凭虚构,许多篇章关乎地理、人物、历史事件乃至涉及明清某些法律因素,皆非杜撰。尽量熟谙有关传统文化知识或历史掌故,是今人正确解读《聊斋志异》的前提之一。今天我们为《聊斋志异》作注释,虽仍然难以面面俱到,但对于一些不大明确的问题小心求证直至细致入微,还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注家就有可能误解或曲解作者原意,从而又误导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夜叉 狐妾 公孙九娘 注释
下载PDF
《聊斋志异·夜叉国》地名方位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宏基 刘云岭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6-61,共6页
依据文献的记载和文本的事实,《聊斋志异》中的夜叉国应该在交州以北。对于主人公徐氏家乡是交州还是胶州的两个不同的版本,我们倾向于前者,但无论是哪一个,都不影响对夜叉国方位的基本判定。有的学者把夜叉国和鲁滨逊岛定位于南海诸岛... 依据文献的记载和文本的事实,《聊斋志异》中的夜叉国应该在交州以北。对于主人公徐氏家乡是交州还是胶州的两个不同的版本,我们倾向于前者,但无论是哪一个,都不影响对夜叉国方位的基本判定。有的学者把夜叉国和鲁滨逊岛定位于南海诸岛,是缺少说服力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这种尝试应该建立在尊重文本事实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基于对于作品准确、深入的理解,还是基于文化人类学新范式的建立,对文本事实的任何误解或曲解,都会对分析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夜叉 方位 鲁滨逊岛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清朝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夜叉国》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田鹿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传统的解读视角中,《夜叉国》一向是被当做鬼故事来读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误解。当我们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待这篇作品时就会发现,它的基本内容与《鲁滨逊漂流记》有着巨大的相似,写的都是文明人在海外荒岛上与尚在文明门槛... 在传统的解读视角中,《夜叉国》一向是被当做鬼故事来读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误解。当我们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待这篇作品时就会发现,它的基本内容与《鲁滨逊漂流记》有着巨大的相似,写的都是文明人在海外荒岛上与尚在文明门槛之外的原始部落相处的经历,甚至他们所到之处也大体相同:《鲁滨逊漂流记》中所说的"东印度群岛",就是《夜叉国》所在的南洋,即今天的东南亚诸岛。但二者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展现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而这个不同精神风貌的背后,正是那个时代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叉 鲁滨逊漂流记 南洋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的温情叙事:以《夜叉国》为中心
4
作者 倪浓水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3期159-168,247,共11页
本文以《夜叉国》为中心,考察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温情叙事的文学美质。本文认为《夜叉国》中的温情叙事,体现为作品所包含的温情和这种温情是如何在作品中得到展示这样两个维度。前者为“温情性内容”,后者为“温情化叙述”。在《夜... 本文以《夜叉国》为中心,考察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温情叙事的文学美质。本文认为《夜叉国》中的温情叙事,体现为作品所包含的温情和这种温情是如何在作品中得到展示这样两个维度。前者为“温情性内容”,后者为“温情化叙述”。在《夜叉国》中,这两方面是紧密结合的。而通过对文本“本事”的溯源追索和改写的追踪比较,则进一步证实了《夜叉国》“温情叙事”的文学美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夜叉 温情叙事
下载PDF
《十三步》中母猴故事与《聊斋志异·夜叉国》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杨洋 《百家评论》 2020年第3期106-114,共9页
莫言的文学创作深受中国古典文学与民间传说的滋养,特别是受到蒲松龄的影响。《十三步》中母猴故事与《聊斋志异》中的《夜叉国》同属于"海岛妇人型"故事母题,它们的源头可追溯到巴利文《本生经》和宋代志怪小说集《夷坚志》... 莫言的文学创作深受中国古典文学与民间传说的滋养,特别是受到蒲松龄的影响。《十三步》中母猴故事与《聊斋志异》中的《夜叉国》同属于"海岛妇人型"故事母题,它们的源头可追溯到巴利文《本生经》和宋代志怪小说集《夷坚志》,是蒲松龄和莫言两位作者对"海岛妇人型"故事母题的不同改编。其中,《夜叉国》对故事母题进行了喜剧化处理,而母猴故事则在《十三步》中发挥着悲情的象征意义。蒲松龄和莫言的创作风格在继承志怪传统、时代性与批判性上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差异性。其中,蒲松龄以其高超的创作技巧和文学想象力将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推向艺术的高峰,莫言则继承并超越前者,标志着中国小说完成现代性蜕变的同时又回归本土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十三步》 蒲松龄 夜叉
下载PDF
夜叉渡河
6
作者 路魆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18-129,共12页
交州(1)徐姓,泛海为贾,忽被大风吹去。开眼至一处,深山苍莽。冀有居人,遂缆船而登,负糗腊焉。方入,见两崖皆洞口,密如蜂房,内隐有人声。至洞外伫足一窥,中有夜叉二,牙森列戟,目闪双灯,爪劈生鹿而食。惊散魂魄,急欲奔下,则夜叉已顾见之,... 交州(1)徐姓,泛海为贾,忽被大风吹去。开眼至一处,深山苍莽。冀有居人,遂缆船而登,负糗腊焉。方入,见两崖皆洞口,密如蜂房,内隐有人声。至洞外伫足一窥,中有夜叉二,牙森列戟,目闪双灯,爪劈生鹿而食。惊散魂魄,急欲奔下,则夜叉已顾见之,辍食执入……——《聊斋志异·夜叉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夜叉 泛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