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稳定δ-Pu合金中原子间作用势的从头算(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如松 何彬 张全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了对δ相Ga稳定Pu合金中自辐射效应进行分子动力学仿真,本文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将Pu,Ga和He原子的7Fg(9Fg),2Pu(4Pu)和1Sg(3Sg)分别分解为Pu2(D∞h),PuGa(C∞v),Ga2(D∞h),PuHe(C∞v),GaHe(C∞v),He2(D∞h)的直和,通过直积... 为了对δ相Ga稳定Pu合金中自辐射效应进行分子动力学仿真,本文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将Pu,Ga和He原子的7Fg(9Fg),2Pu(4Pu)和1Sg(3Sg)分别分解为Pu2(D∞h),PuGa(C∞v),Ga2(D∞h),PuHe(C∞v),GaHe(C∞v),He2(D∞h)的直和,通过直积和约化获得所有可能的电子状态。在Pu原子的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CP),Ga原子和He原子的6-311G*全电子基组下,采用Becke-杂化泛函(B3LYP)对Pu-Pu,Pu-Ga,Pu-He,Ga-Ga,Ga-He和He-He势能进行从头算。获得了相应分子的原子间作用势,以及各个分子基态的电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 原子间作用势 重度 泛函
原文传递
PuGa分子结构与势能函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如松 何彬 袁勇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8-792,共5页
为对δ相Ga稳定Pu合金中的自辐射效应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本文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在Pu原子的RECP近似和Ga原子的6-311G*全电子基组条件下,采用B3LYP杂化泛函对PuGa分子的电子状态和势能进行了从头算。计算结果表明,当PuGa分子... 为对δ相Ga稳定Pu合金中的自辐射效应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本文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在Pu原子的RECP近似和Ga原子的6-311G*全电子基组条件下,采用B3LYP杂化泛函对PuGa分子的电子状态和势能进行了从头算。计算结果表明,当PuGa分子多重度为10、Pu和Ga原子均处于激发态时,PuGa分子最稳定。最后采用Murrell-Sorbie两体作用势对势能数据进行了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重度 电子状态 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
原文传递
甘氨酸合亚铁的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徐顺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9-22,共4页
采用B3LYP/6-31++G^**方法,在多重度分别为1和5的条件下,研究甘氨酸合亚铁的结构与稳定性。多重度为1的情况下,优化得到8个稳定极小构型,4个过渡态,一个二阶鞍点。多重度为5的情况下,得到6个稳定极小的构型。
关键词 甘氨酸 亚铁 重度 稳定性 结构
下载PDF
FeB_N(N≤6)团簇的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致 闫玉丽 +3 位作者 赵文杰 雷雪玲 葛桂贤 罗有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90-2595,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在考虑自旋多重度后,预测了FeBN(N≤6)团簇的基态结构.结果表明基态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分别为4,3,2,1,2和1,其中FeB4团簇比较稳定.同时对FeBN(N≤6)基态团簇的磁性做了系统地研究,发现除了FeB5团簇...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在考虑自旋多重度后,预测了FeBN(N≤6)团簇的基态结构.结果表明基态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分别为4,3,2,1,2和1,其中FeB4团簇比较稳定.同时对FeBN(N≤6)基态团簇的磁性做了系统地研究,发现除了FeB5团簇外,FeBN(N≤6)团簇的总磁矩和Fe原子磁矩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N团簇 自旋重度 磁矩
原文传递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Ge_nFe(n=1—8)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磁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文杰 杨致 +4 位作者 闫玉丽 雷雪玲 葛桂贤 王清林 罗有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96-2602,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GenFe(n=1—8)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及频率的计算,得到了GenFe(n=1—8)团簇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平衡构型及其基态结构.结果表明:GenFe混合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明显比相应纯锗...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GenFe(n=1—8)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及频率的计算,得到了GenFe(n=1—8)团簇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平衡构型及其基态结构.结果表明:GenFe混合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明显比相应纯锗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有所增大,即掺杂Fe原子可以提高锗团簇的稳定性;纯锗团簇的基态除了Ge2为自旋三重态外其他均为单重态,而混合团簇GenFe(n=1—8)的基态均为自旋三重态;对GenFe(n=1—8)团簇的磁性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团簇总磁矩随团簇尺寸增大基本稳定在2μB(只有Ge8Fe的总磁矩2.391μB较明显地偏离了2μB),另外团簇中Fe原子的磁矩在2.5μB左右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Fe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自旋重度 磁矩
原文传递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Zr_n(n=2—16)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文杰 雷雪玲 +2 位作者 闫玉丽 杨致 罗有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09-5215,共7页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Zrn(n=2—16)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计算.在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的前提下,对每一具体尺寸的团簇,得到了多个平衡构型,并根据能量高低确定了团簇的基态结构.综合团簇...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Zrn(n=2—16)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计算.在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的前提下,对每一具体尺寸的团簇,得到了多个平衡构型,并根据能量高低确定了团簇的基态结构.综合团簇的结合能、离解能、二阶能量差分以及团簇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间的能隙可知Zr2,Zr5,Zr7,Zr13和Zr15比其他团簇的稳定性高.Zr13团簇的结构是具有Ih对称性的正二十面体,而且Zr13的稳定性在所有团簇中是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n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基态结构 自旋重度
原文传递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B_n Ni(n≤5)小团簇的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8
7
作者 雷雪玲 王清林 +3 位作者 闫玉丽 赵文杰 杨致 罗有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484-4490,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获得了BnNi(n≤5)小团簇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几何构型,确定了最低能量结构,并计算了相应的频率、平均结合能和磁性.结果表明:BnNi(n≤5)小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自旋多重度分别为2,1,2... 基于第一性原理,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获得了BnNi(n≤5)小团簇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几何构型,确定了最低能量结构,并计算了相应的频率、平均结合能和磁性.结果表明:BnNi(n≤5)小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自旋多重度分别为2,1,2,1,2;Ni掺入B团簇后增大了其结合能;Ni原子磁矩和团簇总磁矩随团簇尺寸增大而呈现振荡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Ni小团簇 自旋重度 磁性
原文传递
密度泛函理论对CoBe_n(n=1—12)团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清林 葛桂贤 +4 位作者 赵文杰 雷雪玲 闫玉丽 杨致 罗有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19-3226,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Ben(n=1—12)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能量、频率和磁性进行了计算,同时考虑了电子的自旋多重度.得到了CoBen(n=1—12)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自旋多重度是2和4.在CoBen(n=1—12)团簇中,Co原...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Ben(n=1—12)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能量、频率和磁性进行了计算,同时考虑了电子的自旋多重度.得到了CoBen(n=1—12)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自旋多重度是2和4.在CoBen(n=1—12)团簇中,Co原子的磁矩出现了奇偶振荡,当n=6时,Co原子的4s,3d和Be原子的2s,2p较强杂化、Co-Be键长的减小以及对称性的降低导致Co原子的磁矩最小.通过对CoBen(n=1—12)团簇电子性质的分析,得出了掺杂可以增强团簇稳定性和有利于增加合金化学活性的结论.n=5,10是团簇的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en 团簇 自旋重度 磁矩 电子性质
原文传递
CoAlN(N=2-11)团簇基态结构的稳定性和磁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献伟 姚建刚 赵高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3-1119,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AlN(N=2-11)团簇进行构型优化和磁性计算.在考虑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得到了团簇的平衡构型及基态结构,并重点讨论了Co原子的sp-d杂化效应对体系稳定性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为偶数时,团簇...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AlN(N=2-11)团簇进行构型优化和磁性计算.在考虑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得到了团簇的平衡构型及基态结构,并重点讨论了Co原子的sp-d杂化效应对体系稳定性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为偶数时,团簇的基态为自旋双重态,Co原子磁矩随N增加整体上呈减小趋势;N为奇数时(除N=5为自旋三重态外),团簇的基态为自旋单重态,Co原子磁矩为零.N≥8时,Co原子陷入主团簇内部,体系的对称性降低,稳定性增强;轨道杂化增强了体系的稳定性,但减小了双重态和三重态体系中Co原子的磁矩;N=3,8,10是团簇CoAlN(N=2-11)的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N(N=2-11) 团簇 自旋重度 基态结构 磁性 轨道杂化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Zr_nFe(n=2—13)团簇的基态结构及其磁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文杰 王清林 +1 位作者 任凤竹 罗有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746-5753,共8页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ZrnFe(n=2—13)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计算.在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的前提下,对每一具体尺寸的团簇,得到了多个平衡构型,并根据能量高低确定了团簇的基态结构.综合团簇的结...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ZrnFe(n=2—13)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计算.在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的前提下,对每一具体尺寸的团簇,得到了多个平衡构型,并根据能量高低确定了团簇的基态结构.综合团簇的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以及团簇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间的能隙可知Zr5Fe,Zr7Fe和Zr12Fe团簇的稳定性相对较高,Zr12Fe团簇的结构是具有Ih对称性的正二十面体,而且Zr12Fe的稳定性在所有团簇中是最高的.另外,不仅Zr5Fe,Zr7Fe和Zr12Fe团簇的稳定性相对较高,而且它们均为磁性团簇(而Zrn团簇的磁矩在n≥5时已经发生了淬灭),由此可知通过选择合适的掺杂元素可能得到高稳定的磁性团簇.从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可知,除了在Zr12Fe团簇中Fe原子失去少量电荷外,其他团簇中Fe原子均从Zr原子那里得到了一定量电荷,即Fe原子在ZrnFe(n=2—13,n≠12)团簇中是电子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nFe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自旋重度 磁矩
原文传递
自旋多重度对钛三聚体原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常志文 王清林 罗有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553-4556,共4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获得了钛三聚体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原子结构,并计算了对应的振动频率.发现自旋多重度对钛三聚体的原子结构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键长和振动频率.考虑自旋多重度后,钛三聚体的基态结构为自旋七重态.
关键词 钛三聚体 自旋重度 原子结构
原文传递
FeB_N(N≤3)团簇的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玉丽 赵文杰 +2 位作者 高丽珍 侯卫周 王渊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0-594,共5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FeBN(N≤3)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的计算,得到了FeBN(N≤3)团簇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平衡结构并确定了团簇的基态构型.结果表明,FeBN(N≤3)基态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分别为...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FeBN(N≤3)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的计算,得到了FeBN(N≤3)团簇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平衡结构并确定了团簇的基态构型.结果表明,FeBN(N≤3)基态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分别为4、3、2.我们对FeBN基态团簇的磁性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Fe原子磁矩和团簇总磁矩随团簇尺寸增大而减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N团簇 自旋重度 磁矩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对NiBe_n(n=2-12)团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桂贤 孙茂珠 殷保祥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81-785,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NiBen(n=2-12)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能量、频率和磁性进行了计算,同时考虑了电子的自旋多重度。结果表明:团簇的几何结构与自旋多重度有关,最低能量结构的自旋多重度是3和1;n≥4时,较强的p,d...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NiBen(n=2-12)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能量、频率和磁性进行了计算,同时考虑了电子的自旋多重度。结果表明:团簇的几何结构与自旋多重度有关,最低能量结构的自旋多重度是3和1;n≥4时,较强的p,d杂化导致团簇的磁矩淬灭;与Ben+1(n=2-12)团簇相比,NiBen(n=2-12)团簇的稳定性增强;能隙明显减小,化学活性增强,得出了掺杂Ni原子可以增强团簇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的结论;二阶能量差分表明,4,10是团簇的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Ben团簇 自旋重度 磁矩 电子性质
下载PDF
异核反夹心配合物[M(AIP)](C5H5)[M’(AIP)](M,M’=V,Cr,Mn)潜在的自旋交叉和价态互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楠楠 王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8-2134,共7页
对反夹心体系[M(AIP)](C5H5)[M’(AIP)](M,M’=V,Cr,Mn;AIP=1-氨基-3-亚氨基-1-丙烯脱氢阴离子,C3N2H5-)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V-Cr体系存在五重态、七重态和九重态的多稳态构型;Cr-Mn体系存在三重态、五重态和七重态的多稳态构型.... 对反夹心体系[M(AIP)](C5H5)[M’(AIP)](M,M’=V,Cr,Mn;AIP=1-氨基-3-亚氨基-1-丙烯脱氢阴离子,C3N2H5-)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V-Cr体系存在五重态、七重态和九重态的多稳态构型;Cr-Mn体系存在三重态、五重态和七重态的多稳态构型.在上述体系中,金属原子的价态会随着异构体自旋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V,Cr和Mn原子均可出现+1和+2价.由于V-Cr和Cr-Mn体系一些双稳态构型间的自旋交叉能垒较低,这使自旋交叉和价态互变过程变得可能.解离能的研究结果表明,V-Cr体系解离能较大,而Cr-Mn体系解离能略小,两类体系均较稳定.[M(AIP)](C5H5)[M’(AIP)]存在自旋交叉和价态互变的可能性,并具有较好的解离稳定性,具有成为分子磁性材料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价 Nacnac配体 自旋重度 稳态
下载PDF
TTF^(+1)-π共轭桥-6-氧四联氮阳离子双自由基NLO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灼 杜晓凤 +2 位作者 麻娜娜 孙世玲 仇永清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采用量子化学UPBE1PBE结合有限场(FF)方法,对系列TTF+?-π共轭桥-6-氧四联氮阳离子双自由基体系的稳定性,极化率αs和第一超极化率βtot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TF+?-6-氧四联氮阳离子双自由基引入共轭桥后,随体系共轭性增强,αs和βtot值... 采用量子化学UPBE1PBE结合有限场(FF)方法,对系列TTF+?-π共轭桥-6-氧四联氮阳离子双自由基体系的稳定性,极化率αs和第一超极化率βtot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TF+?-6-氧四联氮阳离子双自由基引入共轭桥后,随体系共轭性增强,αs和βtot值均增大(体系2S的βtot值除外).自旋多重度和构象对双自由基体系的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都有影响,双自由基体系由单重态转变为三重态时,极化率减小,而第一超极化率明显增大.以体系2为例,在单重态时αs和βtot值随构象变化较小,而三重态时αs和βtot值随二面角θ1和θ2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自由基体系 自旋重度 NLO性质 UPBE1PBE方法
原文传递
锰咔咯催化CO_2还原生成HCOOH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昌亮 支青 +3 位作者 聂国艳 王海燕 孟洋 朱纯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金属锰咔咯催化CO_2还原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复合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复合物,获得其几何和电子结构参数.通过振动频率分析,确认优化的结构是反应势能面上的稳定点和...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金属锰咔咯催化CO_2还原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G(d)水平上优化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复合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复合物,获得其几何和电子结构参数.通过振动频率分析,确认优化的结构是反应势能面上的稳定点和正确的过渡态,并获得其相应的热力学数据.研究表明,反应开始时CO_2与H2吸附在锰咔咯上,随着反应的进行,H_2开始解离,一个H进攻锰咔咯,另一个进攻CO_2形成-COOH,紧接着锰咔咯上的H原子脱吸附与-COOH结合生成HCOOH.由于锰咔咯催化的反应可能通过电子自旋反转,在不同自旋多重度的势能面上进行,在本文中也考虑了这种可能性.但由于在该反应中,锰咔咯与反应底物的作用较弱,形成弱场,锰的d轨道的分裂能比较小,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自旋多重度未发生变化,整个反应都是在五重基态势能面进行.结合我们组之前的研究还发现,反应底物与锰咔咯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强弱是反应过程是否发生自旋反转的决定因素.此外还研究了在锰咔咯的β位引入Br原子对反应的调控,发现β溴代对反应的影响很小,没有改变其反应路径.同时本文还采用了更大的基组对反应能垒进行了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锰咔咯 二氧化碳还原 自旋重度
原文传递
自旋多重度对铬分子结构的影响(英文)
17
作者 雷雪玲 邹艳波 祝恒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5-19,共5页
用Gaussian 03中两种不同的杂化密度泛函方法分别优化了铬分子在多种自旋多重度下的分子结构,并计算了相应分子结构的总能量、平衡键长和谐振频率,确定了铬分子的基态结构。考虑自旋多重度后,铬分子的基态结构为11重态。计算结果表明自... 用Gaussian 03中两种不同的杂化密度泛函方法分别优化了铬分子在多种自旋多重度下的分子结构,并计算了相应分子结构的总能量、平衡键长和谐振频率,确定了铬分子的基态结构。考虑自旋多重度后,铬分子的基态结构为11重态。计算结果表明自旋极化存在于铬分子当中,自旋多重度对铬分子结构的影响非常明显,特别是谐振频率。自然成键轨道分析表明有10个自旋平行电子存在于铬分子并占据3d轨道,这与铬分子的基态为11重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分子 密度泛函理论 自旋重度
下载PDF
分子体系Hund规则的理论模型
18
作者 倪申宽 《安徽师大学报》 1992年第3期24-27,共4页
对于分子体系,在平衡核间距附近Hund规则的新解释是成立的。但是,在大的核间距下必须考虑分子的Virial定理效应。
关键词 洪特规则 维里定理 自旋重度
下载PDF
含不同共轭桥的TCNQ开闭壳层体系NLO性质的DFT研究
19
作者 刘海波 仇永清 +2 位作者 孙世玲 刘春光 孙晓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09-2515,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有限场(FF)方法,对不同共轭桥连接的四氰代二甲基苯醌(TCNQ)开壳层和闭壳层电子态的非线性光学(NLO)系数进行计算,并以乙烯桥为例讨论共轭链长度与NLO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开壳层体系的极化率和二阶超极化率...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有限场(FF)方法,对不同共轭桥连接的四氰代二甲基苯醌(TCNQ)开壳层和闭壳层电子态的非线性光学(NLO)系数进行计算,并以乙烯桥为例讨论共轭链长度与NLO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开壳层体系的极化率和二阶超极化率值都大于闭壳层体系,且共轭桥的共轭性越强,体系的极化率和二阶超极化率越大;在自由基体系中,单重态的二阶超极化率随双自由基成分y和自旋多重度的增加而增大.体系的共轭链增长,BLA(BondLength Alternation,共轭分子中相邻单、双键键长差的平均值)逐渐减小,双自由基成分y逐渐增大,体系的二阶超极化率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自由基 自旋重度 NLO性质
原文传递
密度泛函理论对FeBe_n(n=2~12)团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20
作者 葛桂贤 曹海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8-21,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FeBen(n=2~12)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在考虑了电子的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对能量、频率和磁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FeBen团簇的稳定结构可以通过在FeBen-1团簇上面戴帽铍原子生长而成;FeBen团簇最...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FeBen(n=2~12)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在考虑了电子的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对能量、频率和磁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FeBen团簇的稳定结构可以通过在FeBen-1团簇上面戴帽铍原子生长而成;FeBen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自旋多重度是1、3和5;当n=5、7、12时,Fe-Be键长的减小以及对称性的降低导致Fe原子的磁矩为零。通过对团簇电子性质的分析发现,掺杂Fe可以增强铍团簇稳定性;n=5、10是团簇的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en团簇 自旋重度 磁矩 电子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