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家伟 葛新元 +1 位作者 袁强 方福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9-554,共6页
把挪威OSLO模型应用到中国实际,建立了中国的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调整中国统计资料口径差异,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给出和分析了在既定宏观目标下各部门的最优发展路径,讨论了OSLO学派的观点.
关键词 OSLO模型 中国 经济增长模型 多部经济增长
下载PDF
技术进步与畅通国内大循环: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0,共16页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生产端的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与保障。本文在构建平衡增长路径下多部门经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三次产业数据,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对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生产端的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与保障。本文在构建平衡增长路径下多部门经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三次产业数据,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对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支持。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工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服务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同时呈正相关关系,服务业技术进步则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差异会引致部门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从而推动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相对价格机制是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制,即技术进步可以通过降低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推动以就业结构改变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基于中国数据,验证了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事实。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有效配置,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经济增长模型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国内大循环
原文传递
“两驾马车”驱动延缓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基于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的需求侧核算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渠慎宁 李鹏飞 吕铁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7,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遵守了"库兹涅茨事实"的规律,但仍呈现出一些独有特点。可发现,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三个典型问题":(1)为什么中国农业、工业劳动力份额不是一直下降、上升,而是呈现出&qu...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大体遵守了"库兹涅茨事实"的规律,但仍呈现出一些独有特点。可发现,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三个典型问题":(1)为什么中国农业、工业劳动力份额不是一直下降、上升,而是呈现出"波浪式"的有升有降特点?(2)为什么中国农业劳动力份额在某些时间段能"企稳回升"?工业劳动力会一部分"逆向"流入农业,而非转型至服务业?(3)为什么中国服务业劳动力份额增速会忽然"降档"?而工业劳动力份额增速会忽然"提档"?本文建立了包含非位似偏好和差别化生产率的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两驾马车"纳入其中,并对其进行需求侧的核算分析。结果发现,"两驾马车"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释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三个典型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两驾马车"依赖度,实现可持续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式,才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根本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两驾马车 多部经济增长模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原文传递
中国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清华 王友广 方福康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5-8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将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产出增长完整分解成十个部分,并与一定的经济意义对应起来(主要有:劳动配置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劳动投入总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单位劳动投入产出水平变化对经济增长...  提出了一种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将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产出增长完整分解成十个部分,并与一定的经济意义对应起来(主要有:劳动配置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劳动投入总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单位劳动投入产出水平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资本配置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资本总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水平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结合实际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1990年-2000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段时期内,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资本投入总量的增加,对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5.5%;单位劳动投入产出水平即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0.2%;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水平的增长,所创造的经济增长占总增长的份额为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GDP 多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一种多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清华 樊瑛 方福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5-3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分部门情况下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方法 ,可以估计劳动、资本的投入增长及其配置结构的改变、劳动者素质变化和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并通过实际数据估计了这些因素对美国 1990— 2 0 0 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 .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多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流动 劳动者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