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研究 37.几种磷酰基修饰β—环糊精对染料分子的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育 李莉 戚爱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57-1562,共6页
通过乙氧基-N,N-乙基磷酰氯与β-环糊精直接反应合成了单-[6-O-(二乙氨基-乙氧基)-磷酰基-β-环糊精(3)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化合物(3)与结构相关的两种磷酰基修饰β-环糊精:单-[6-O-(二苯氧基)-磷酰基]-β-环糊精(1),单-... 通过乙氧基-N,N-乙基磷酰氯与β-环糊精直接反应合成了单-[6-O-(二乙氨基-乙氧基)-磷酰基-β-环糊精(3)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化合物(3)与结构相关的两种磷酰基修饰β-环糊精:单-[6-O-(二苯氧基)-磷酰基]-β-环糊精(1),单-[6-O-(乙氧基羟基)-磷酰基]-β-环糊精(2),与一系列染料分子在磷酸缓冲溶液(pH7.20,0.1 mol·dm-3)中,25℃时形成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从主-客体间的尺寸匹配,主体化合物的构型以及几种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讨论了β-环糊精与三种磷酰基修饰β-环糊精对客体分子选择性键合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β-环糊精 染料 分子识别 超分子配合物 磷酰基修饰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
下载PDF
修饰的β-环糊精包合作用机理的量子化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春霞 冯圣玉 +1 位作者 张翀 吕冰洁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共6页
采用ONIOM(B3LYP/6-31G*:PM3)方法模拟研究了修饰的β-环糊精(β-CD)与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TR)的包合过程。研究发现:(1)穿越和旋转两个模式的结合才能得到修饰的β-环糊精和TR最稳定的包合物;(2)偶极作用和电荷转移是β-... 采用ONIOM(B3LYP/6-31G*:PM3)方法模拟研究了修饰的β-环糊精(β-CD)与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veratrol,TR)的包合过程。研究发现:(1)穿越和旋转两个模式的结合才能得到修饰的β-环糊精和TR最稳定的包合物;(2)偶极作用和电荷转移是β-环糊精与TR形成包合物的主要驱动力;(3)氢键的形成有助于包合物的稳定;(4)在298.15 K和101 kPa的条件下,修饰β-环糊精与TR在气态的环境中形成包合物的过程是焓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β-环糊精 反式白藜芦醇(TR) 包合物
原文传递
胺修饰β-环糊精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3
作者 方岩雄 王亚莉 +1 位作者 吕钱江 张昆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11期1-4,共4页
综述了胺修饰β-环糊精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胺修饰β-环糊精在手性膜拆分和手性液相色谱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做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 修饰β-环糊精 手性拆分 色谱 聚合膜
下载PDF
多胺修饰β-环糊精的铜配合物对几种荧光染料的多点识别
4
作者 赵焱 文净 +1 位作者 赵勇 艾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1-54,共4页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技术分别测定了 β-环糊精 ( 1 )、单 -[6-(乙二胺基 ) -6-脱氧 ]-β-环糊精 ( 2 )、单 -[6-(二乙烯三胺基 ) -6-脱氧 ]-β-环糊精 ( 3 )、单 -[6-(三乙烯四胺基 ) -6-脱氧 ]-β-环糊精 ( 4 )及其相应的铜配合物 ( ...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技术分别测定了 β-环糊精 ( 1 )、单 -[6-(乙二胺基 ) -6-脱氧 ]-β-环糊精 ( 2 )、单 -[6-(二乙烯三胺基 ) -6-脱氧 ]-β-环糊精 ( 3 )、单 -[6-(三乙烯四胺基 ) -6-脱氧 ]-β-环糊精 ( 4 )及其相应的铜配合物 ( 5、6、7)在 2 5℃时 ,p H=7.2的缓冲溶液中与几种染料分子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 ,与母体环糊精相比 ,铜键合修饰 β-环糊精可以增强主-客体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从而提高对一些底物的键合能力。从主 -客体间的尺寸 /形状适合关系讨论了主体 ( 1 -7)对染料分子识别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识别 荧光染料 点识别 超分子化学 修饰β-环糊精 铜配合物
下载PDF
体系酸度对多胺修饰β-环糊精与RhB包结配位作用的影响
5
作者 赵焱 陈国庆 +2 位作者 赵勇 艾萍 文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7-49,共3页
在 p H值为 7.2和 2 .0的两种缓冲溶液中 ,分别用荧光光谱滴定技术测定了母体环糊精 ( 1 )、多胺修饰环糊精 ( 2、3、4)及其相应的铜配合物 ( 5、6、7)在 2 5℃时与 Rh B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 ,在 p H=2 .0时修饰环糊精... 在 p H值为 7.2和 2 .0的两种缓冲溶液中 ,分别用荧光光谱滴定技术测定了母体环糊精 ( 1 )、多胺修饰环糊精 ( 2、3、4)及其相应的铜配合物 ( 5、6、7)在 2 5℃时与 Rh B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 ,在 p H=2 .0时修饰环糊精 ( 2 -7)对 Rh B的识别能力时明显地低于 p H=7.2时的识别能力。从静电相互作用、疏水作用、氢键等方面讨论了主体化合物对 Rh B的分子识别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配合物 修饰β-环糊精 RHB 包结配位作用 体系酸度 稳定常数 识别能力 识别机理
下载PDF
大豆苷元与氨基修饰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水溶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颖慧 苏丽娜 +4 位作者 庞艳华 郭亚飞 王芬 廖霞俐 杨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8-653,共6页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大豆苷元分别与两种氨基修饰β-环糊精(ACD)即单-6-氨基-β-环糊精(NCD)和单-6-乙二胺基-β-环糊精(ENCD)的固体包合物,并获得最佳包合条件:大豆苷元与环糊精投料比为3:1(n/n),搅拌时间为72 h,分别获得83%和67%...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大豆苷元分别与两种氨基修饰β-环糊精(ACD)即单-6-氨基-β-环糊精(NCD)和单-6-乙二胺基-β-环糊精(ENCD)的固体包合物,并获得最佳包合条件:大豆苷元与环糊精投料比为3:1(n/n),搅拌时间为72 h,分别获得83%和67%的产率。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两种包合物的形成。利用Job's曲线法确定了主客体的包合比为1:1,并利用荧光光谱滴定分析测得其包合稳定常数KS分别为899.2和203.8 L/mol。水溶性实验表明,通过与NCD和ENCD形成包合物,25℃下大豆苷元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原来的8.31μg/mL增至15.2和13.2 mg/mL,分别提高了约1800和15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苷元 氨基修饰β-环糊精 固体包合物 包合行为 水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