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变速条件下共晶生长的多相场法模拟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耀产 王锦程 +1 位作者 杨根仓 杨玉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42-5547,共6页
利用多相场模型模拟了共晶合金CBr4-C2Cl6定向凝固变速生长过程,研究了阶跃变速、线性变速以及震荡变速三种变速条件下共晶片层间距的调整以及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变速生长过程中,界面平均生长速率与平均过冷度随抽拉速率的变化均产... 利用多相场模型模拟了共晶合金CBr4-C2Cl6定向凝固变速生长过程,研究了阶跃变速、线性变速以及震荡变速三种变速条件下共晶片层间距的调整以及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变速生长过程中,界面平均生长速率与平均过冷度随抽拉速率的变化均产生滞后效应;阶跃增速时,片层间距的调整通过突变分岔形式进行,而阶跃减速时,通过片层的逐步湮没与合并以及自身相的长大方式进行,两个过程表现出强烈的非对称性;线性增速过程,片层间距的调整通过逐步分岔进行,而线性减速过程,片层间距的调整机理与阶跃减速过程类似.线性增速与线性减速过程片层间距的调整具有逆对称性;在震荡变速作用下,片层生长形成类似1λO振荡不稳定性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 共晶 变速生长 片层间距
原文传递
基于FLUENT计算下苏北抽水泵站蓄水池多相场渗流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华中 陈晶 王鹏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1年第8期33-38,共6页
针对苏北拟建抽水泵站蓄水池与灌渠流量关系,对蓄水池二、三相渗流场特征分析。二相场中相对水面线较稳定,流速随沿程水深呈多阶段变化,但断面最大流速不超过0.4m/s,稳定性较好。三相场中断面含沙量为先增后平稳,平稳状态均出现在水深2~... 针对苏北拟建抽水泵站蓄水池与灌渠流量关系,对蓄水池二、三相渗流场特征分析。二相场中相对水面线较稳定,流速随沿程水深呈多阶段变化,但断面最大流速不超过0.4m/s,稳定性较好。三相场中断面含沙量为先增后平稳,平稳状态均出现在水深2~2.05m处,水深1.2m处远离进水口的2号、3号断面含沙量比1号断面分别降低了23.4%、30.2%;进水口最大泥沙含量达14kg/m 3,池内中部泥沙含量分布具有层次性,分布区间为11.9~14kg/m 3;运营全过程出水口含沙量在初始上升,最终稳定在9kg/m 3左右,满足灌渠输水设计要求。文章内容可为水利工程中研究多相场渗流特征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抽水泵站 蓄水池 多相 渗流
下载PDF
共晶形貌选择及界面失稳的多相场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玉娟 王锦程 +1 位作者 杨根仓 朱耀产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4-918,共5页
采用KKSM多相场模型,研究了低速下定向凝固CBr_4-C_2Cl_6薄试样的层片共晶界面失稳及形貌选择.多相场模拟结果真实再现了3种共晶层片界面失稳模式及其形貌选择的演化过程,随着初始层片间距的不断增加,其形貌选择变化依次为:层片湮没... 采用KKSM多相场模型,研究了低速下定向凝固CBr_4-C_2Cl_6薄试样的层片共晶界面失稳及形貌选择.多相场模拟结果真实再现了3种共晶层片界面失稳模式及其形貌选择的演化过程,随着初始层片间距的不断增加,其形貌选择变化依次为:层片湮没→稳态生长→1γO不稳定性→2γO不稳定性→层片分叉与形核.模拟结果不仅与理论计算的形貌选择图相符,而且与实验结果定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 共晶 层片失稳 形貌选择
下载PDF
共晶形态层—棒转变的多相场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玉娟 王锦程 +2 位作者 张玉祥 朱耀产 杨根仓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0-654,共5页
利用KKSO多相场模型研究了不同抽拉速度及不同液相溶质扩散系数条件下共晶形态层—棒状转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抽拉速度较低时,层片共晶首先发生合并现象,然后继续以层片形态生长;增大抽拉速度,发生层片合并后共晶形态由层片向棒状转... 利用KKSO多相场模型研究了不同抽拉速度及不同液相溶质扩散系数条件下共晶形态层—棒状转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抽拉速度较低时,层片共晶首先发生合并现象,然后继续以层片形态生长;增大抽拉速度,发生层片合并后共晶形态由层片向棒状转变;进一步增大抽拉速度,层片不发生合并,仅以初始层片间距进行稳态层片生长.溶质扩散系数条件的改变同样会导致共晶形态发生层—棒状转变,结果还表明层—棒转变仅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发生.模拟结果与实验研究定性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棒转变 多相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多相场模拟非共晶成分CBr_4-C_2Cl_6合金层片生长的形貌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玉娟 王锦程 +2 位作者 张玉祥 朱耀产 杨根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4-598,共5页
通过KKSM多相场模型,分别研究了定向凝固条件下亚共晶、过共晶成分的CBr4-C2Cl6合金层片生长形貌选择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层片间距的不断增加,亚共晶的形貌选择变化依次为:层片湮没→稳态生长→2λO不稳定性→层片分叉与形核;而过... 通过KKSM多相场模型,分别研究了定向凝固条件下亚共晶、过共晶成分的CBr4-C2Cl6合金层片生长形貌选择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层片间距的不断增加,亚共晶的形貌选择变化依次为:层片湮没→稳态生长→2λO不稳定性→层片分叉与形核;而过共晶的形貌选择变化依次为:层片湮没→稳态生长→2λO不稳定性→T-2λO不稳定性→Tilt生长→T-1λO不稳定性。模拟结果不仅与理论计算的形貌选择图相符,而且与实验结果定性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 层片生长 亚共晶 过共晶 CBr4-C2Cl6合金
下载PDF
采用多相场法研究三维层片共晶生长的厚度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玉娟 王锦程 +2 位作者 张玉祥 朱耀产 杨根仓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90-5295,共6页
采用Kim,Kim,Suzuki和Ode提出的KKSO多相场模型,研究了固定层片间距不同层片厚度条件下三维过共晶层片生长形态的演化行为.研究表明,层片厚度对层片生长过程有较大影响.当层片厚度较小时,厚度效应较弱,类似于二维生长.随着层片厚度的增... 采用Kim,Kim,Suzuki和Ode提出的KKSO多相场模型,研究了固定层片间距不同层片厚度条件下三维过共晶层片生长形态的演化行为.研究表明,层片厚度对层片生长过程有较大影响.当层片厚度较小时,厚度效应较弱,类似于二维生长.随着层片厚度的增加,厚度效应逐渐增强并开始产生厚度方向的振荡失稳,造成层片取向的偏转.层片厚度的进一步增加,使层片宽度方向和层片厚度方向的振荡交替出现.当层片厚度大于层片宽度时,厚度效应逐渐强于宽度效应,最终宽度方向的振荡被抑制,仅在厚度方向形成类似于二维的1λ振荡.模拟结果还表明,不同层片厚度下液/固界面前沿平均过冷度变化与形态变化的趋势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多相 三维层片生长 层片厚度
原文传递
COSINE多相场子通道分析程序的开发与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林 张昊 +5 位作者 程以炫 郭英冉 马齐超 周帆帆 杨燕华 赵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40-1550,共11页
COSINE多相场子通道分析程序基于两流体三相子通道守恒方程,在气液两相的基础上,单独考虑了液滴相的行为,并通过考虑通道间的交混,提高了对压水堆压力容器内的热工水力学现象分析能力及大破口事故的计算能力。本研究介绍了程序的基本模... COSINE多相场子通道分析程序基于两流体三相子通道守恒方程,在气液两相的基础上,单独考虑了液滴相的行为,并通过考虑通道间的交混,提高了对压水堆压力容器内的热工水力学现象分析能力及大破口事故的计算能力。本研究介绍了程序的基本模型及求解方法,选取代表性算例及实验工况进行建模计算,验证多相场子通道程序的计算能力。计算结果表明:程序可以对多通道热工水力现象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程序可以精确模拟堆芯交混及再淹没工况,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OSINE多相场子通道程序具备对压力容器内热工水力工况的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INE软件包 多相 子通道
下载PDF
多相场法研究层片厚度对三维共晶层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玉娟 严彪 《上海金属》 CAS 2010年第4期16-19,共4页
利用KKSO多相场模型,研究CBr4-C2Cl6过共晶合金,当层片间距为4.1μm时,层片厚度对三维共晶层片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层片厚度对三维共晶层片生长影响显著,厚度效应有可能导致层片取向的垂直偏转和倾斜偏转。层片厚度比较小时,共晶... 利用KKSO多相场模型,研究CBr4-C2Cl6过共晶合金,当层片间距为4.1μm时,层片厚度对三维共晶层片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层片厚度对三维共晶层片生长影响显著,厚度效应有可能导致层片取向的垂直偏转和倾斜偏转。层片厚度比较小时,共晶层片以类似于二维的1λ振荡形式生长;当层片厚度大于6.4μm以后,层片开始偏转,并最终在横截面上垂直于初始层片方向;层片厚度在8.6~14.2μm之间取值时,在横截面内层片发生倾斜;之后,出现Z字形分叉,进一步增加层片厚度值至18.2μm时,共晶层片又发生垂直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多相 共晶层片 层片厚度
下载PDF
二元共晶定向凝固的多相场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耀产 杨根仓 +2 位作者 王锦程 赵达文 樊建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26-1032,共7页
借助于多相场模型,利用移动盒算法模拟了小Peclet数下二元共晶模型合金的定向凝固过程。同时研究了共晶生长层片间距调整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当初始层片间距小于最小过冷层片间距时,层片调整通过两相的竞争生长与层片湮没进行;相反,当... 借助于多相场模型,利用移动盒算法模拟了小Peclet数下二元共晶模型合金的定向凝固过程。同时研究了共晶生长层片间距调整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当初始层片间距小于最小过冷层片间距时,层片调整通过两相的竞争生长与层片湮没进行;相反,当初始层片间距大于最小过冷理论时,层尖的形核分叉生长使层片生长趋于稳定;再现了共晶1λ振荡不稳定性生长,通过分析局部动力学得出1λ振荡不稳定性生长原因为溶质再分配与共晶两相的体积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 定向凝固 二元共晶
下载PDF
CBr_4-C_2Cl_6共晶合金生长的三维多相场模拟 Ⅰ.模型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玉娟 严彪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1-786,共6页
将KKSO多相场模型扩展至三维,通过低层片厚度测试验证了模型建立和参数选择的正确性.利用KKSO三维多相场模型,在低厚度条件下研究了亚共晶、共晶及过共晶合金的三维形态演化.结果表明,三维形态演化与二维类似,当无量纲初始层片间距在0.... 将KKSO多相场模型扩展至三维,通过低层片厚度测试验证了模型建立和参数选择的正确性.利用KKSO三维多相场模型,在低厚度条件下研究了亚共晶、共晶及过共晶合金的三维形态演化.结果表明,三维形态演化与二维类似,当无量纲初始层片间距在0.598—2.336之间变化时,随着初始层片间距的增加,CBr_4-C_2Cl_6共晶合金形态演化的顺序为:层片淹没→稳态生长→层片振荡→层片分叉.由于三维多了第三方向的限制作用,其形态演化的临界值明显低于二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相 低层片厚度 形态演化
原文传递
多相场法数值模拟共晶凝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耀产 杨根仓 +2 位作者 王锦程 赵达文 于艳梅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7,共3页
阐述了多相场法模拟共晶凝固原理和研究现状。多相场模型经历了从纯物质晶粒到多元多相合金 ,从各向同性到各向异向 ,从等温模拟到非等温模拟的发展过程。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认为未来将是发展包括流场、应力场以及其他场作用的共... 阐述了多相场法模拟共晶凝固原理和研究现状。多相场模型经历了从纯物质晶粒到多元多相合金 ,从各向同性到各向异向 ,从等温模拟到非等温模拟的发展过程。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认为未来将是发展包括流场、应力场以及其他场作用的共晶多相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 凝固过程 共晶合金 微观组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多相场数值模拟共晶CBr_4-C_2Cl_6合金在不同抽拉速度下的形态选择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玉娟 王锦程 +2 位作者 张玉祥 朱耀产 杨根仓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97-2803,共7页
利用KKSO多相场模型对定向凝固共晶CBr4-C2Cl6合金的三维恒速及变速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再现了不同抽拉速度下共晶形态演化及选择过程,建立了形态选择图,研究了变速过程的界面平均生长速度及界面平均过冷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变速前后的... 利用KKSO多相场模型对定向凝固共晶CBr4-C2Cl6合金的三维恒速及变速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再现了不同抽拉速度下共晶形态演化及选择过程,建立了形态选择图,研究了变速过程的界面平均生长速度及界面平均过冷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变速前后的形态选择与恒速下的形态选择一致;变速过程的形态演变、界面平均生长速度和界面平均过冷度的变化均产生滞后效应;界面平均生长速度和界面平均过冷度之间的关系与理论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模型 共晶生长 抽拉速度
原文传递
自由共晶生长的多相场等温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玉娟 王锦程 +2 位作者 朱耀产 张玉祥 杨根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3-577,共5页
采用Nestler多相场模型,模拟了给定不同数目与形态的核心及随机形核等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自由共晶生长过程,研究了自由共晶生长机制;由固相体积分数随转变时间的对数关系曲线考察了Avrami指数的变化,证实自由共晶生长过程中存在3种生长机... 采用Nestler多相场模型,模拟了给定不同数目与形态的核心及随机形核等不同初始条件下的自由共晶生长过程,研究了自由共晶生长机制;由固相体积分数随转变时间的对数关系曲线考察了Avrami指数的变化,证实自由共晶生长过程中存在3种生长机制:扩散控制生长、层片耦合生长及调幅分解生长,并且自由共晶生长过程实际是3种生长机制相互转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 共晶 Avrami指数 生长机制
下载PDF
SA508-3钢动态再结晶过程的相场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婷 李梅娥 +3 位作者 吴冰洁 杜华 王晓童 方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4-211,共8页
采用多相场(Multi-phase-field,MPF)模型模拟动态再结晶晶粒的生长过程,并用Kocks-Mecking(KM)方程模拟其力学行为。用热力模拟机对SA508-3钢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热压缩试验,从热压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中提取SA508-3钢动态再... 采用多相场(Multi-phase-field,MPF)模型模拟动态再结晶晶粒的生长过程,并用Kocks-Mecking(KM)方程模拟其力学行为。用热力模拟机对SA508-3钢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热压缩试验,从热压缩流动应力-应变曲线中提取SA508-3钢动态再结晶特征参数并用于计算动态再结晶模型参数。利用所得参数对SA508-3钢的动态再结晶过程进行了多相场模拟,预测了热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验和数值结果均表明,流动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及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本文的方法可用于研究其它材料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为优化热锻工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508-3钢 动态再结晶 多相模型 流动应力 微观组织演化
原文传递
热加工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现象的多相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树杰 师春生 +1 位作者 赵乃勤 刘恩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91-400,共10页
金属热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引起的组织演化难以通过实验实时观察,本文基于Ginzburg-Landau动力学方程,构造多相场法与位错密度计算相耦合的物理模型,模拟了热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现象.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 金属热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引起的组织演化难以通过实验实时观察,本文基于Ginzburg-Landau动力学方程,构造多相场法与位错密度计算相耦合的物理模型,模拟了热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现象.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过程,阐述了应力-应变曲线由单峰形式转变为多峰形式的原因.此外,本文利用多相场法对多阶段变形过程进行了系统模拟,研究了静态回复对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热加工参数对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在变形间断过程中,晶粒尺寸不断增大,较高的变形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可以加速动态再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再结晶 应力-应变 静态回复 多相模型
原文传递
共晶变速生长的多相场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耀产 王锦程 +1 位作者 杨根仓 赵达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利用多相场模型,模拟了CBr_4-C_2Cl_6共晶合金定向凝固稳态生长及非稳态变速生长过程.稳态生长模拟结果与Jackson—Hunt共晶理论描述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非稳态变速生长模拟表明:阶跃增速或减速时,片层间距的调整分别通过突变... 利用多相场模型,模拟了CBr_4-C_2Cl_6共晶合金定向凝固稳态生长及非稳态变速生长过程.稳态生长模拟结果与Jackson—Hunt共晶理论描述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非稳态变速生长模拟表明:阶跃增速或减速时,片层间距的调整分别通过突变分叉、或逐步湮没与合并以及自身相的长大方式进行,两者片层间距的选择过程表现为强烈的非对称性;相对于阶跃时刻,片层间距调整、界面平均生长速率与平均过冷度的变化均具有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 定向凝固 变速生长 多相模拟
下载PDF
钛铝合金包晶相变的多相场模拟研究
17
作者 许海生 张金虎 +1 位作者 王锦程 徐东生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873-879,共7页
包晶相变使传统钛铝合金在铸造过程中极易出现成分偏析、显微组织粗大等现象,导致塑性较差且各向异性明显,显著影响了钛铝合金的使役性能。为深入理解包晶相变过程并进一步合理调控微观组织,本文建立了适用于可描述钛铝合金包晶相变的... 包晶相变使传统钛铝合金在铸造过程中极易出现成分偏析、显微组织粗大等现象,导致塑性较差且各向异性明显,显著影响了钛铝合金的使役性能。为深入理解包晶相变过程并进一步合理调控微观组织,本文建立了适用于可描述钛铝合金包晶相变的多相场模型,基于定量化多相自由能输入、多相界面处理、考虑反溶质截流及相界面处虚拟相成分的简化计算策略,针对Ti-45Al(原子分数)合金的包晶相变过程,主要研究了过冷度对包晶相变时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发生包晶反应(β+L→α)时,α相沿着β/L界面快速增长。考虑到α向L与β相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使得α相片层生长时表现出非对称性。包晶转变过程由扩散控制,α/L、α/β相界面的迁移满足xij=Aijt1/2规律。随着过冷度增大,两种相界面迁移速率均增大,且α/L界面迁移速率的增幅较为显著;较低过冷度下,在α片层前端可见β相的重熔现象。增大过冷度后,其重熔现象逐渐消失,但L/β/α三相区的形状保持不变。三相交界区域形状主要由界面能(界面张力)之间的平衡决定,而与界面迁移速率的差异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模型 凝固 钛铝合金 包晶相变
下载PDF
动态再结晶对纯镍热压连接界面结合率的影响
18
作者 仝珏川 袁瑶 +2 位作者 仝大明 郭正洪 顾剑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08-2718,共11页
为研究热压连接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化与连接界面结合效果的关系,以纯镍试棒为载体进行单向热压模拟实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和变形速率的组合,触发不同类型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对热压后的试棒进行室温拉伸测试和显微组织表征。结果表明:纯... 为研究热压连接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化与连接界面结合效果的关系,以纯镍试棒为载体进行单向热压模拟实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和变形速率的组合,触发不同类型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对热压后的试棒进行室温拉伸测试和显微组织表征。结果表明:纯镍在动态再结晶过程中,当热压温度高至1100℃和热压变形速率低至0.001 s^(-1)的组合易于触发晶界弓出的再结晶方式,分体试棒连接界面的迁移效应显著,得到高的结合率;而当热压温度低至800℃和热压变形速率高至0.01 s^(-1)时易于产生亚晶合并的再结晶方式,其对界面迁移的影响相对较弱,分体试棒的界面结合率较低。亚晶合并耦合多相场法的界面迁移模型分析同样表明,亚晶合并形核仅能消除小角度晶界,而对大角度晶界(如连接界面)的消除效果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连接 不连续动态再结晶 连接界面结合 再结晶形核类型 多相
下载PDF
CBr_4-C_2Cl_6共晶合金生长的三维多相场模拟 Ⅱ.层片间距对形态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玉娟 严彪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7-793,共7页
利用KKSO三维多相场模型,在等层片宽度和厚度条件下,研究了CBr_4-C_2Cl_6共晶合金在不同初始层片间距条件下的三维形态演化过程、层-棒转变及三维层片间距调整机制,研究表明,对于亚共晶、共晶成分的CBr_4-C_2Cl_6合金,不同的初始层片间... 利用KKSO三维多相场模型,在等层片宽度和厚度条件下,研究了CBr_4-C_2Cl_6共晶合金在不同初始层片间距条件下的三维形态演化过程、层-棒转变及三维层片间距调整机制,研究表明,对于亚共晶、共晶成分的CBr_4-C_2Cl_6合金,不同的初始层片间距可能导致共晶形态发生层-棒转变,且发生层-棒转变的趋势与初始层片间距的大小有关;而过共晶成分的CBr_4-C_2Cl_6合金不会发生层-棒转变,维持层片生长.而且当无量纲初始层片间距在0.598—2.336之间变化时,随着层片间距的增加,其演化顺序为:层片湮没后形成1λO→T-xλO→1λO→2λO→分叉与形核→Z字型分叉→无序组织.研究还表明,三维层片间距调整机制与二维层片间距调整机制类似,基本机制为层片湮没和层片分叉.当初始层片间距较小时,发生层片湮没现象.而当初始层片间距较大时,层片发生分叉.但由于多了第三方向的限制作用,三维层片间距调整机制比二维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相 共晶 形态演化 层-棒转变 层片间距调整
原文传递
95%氧化铝陶瓷烧结过程中的表面晶粒织构生长及相场法仿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继实 唐兵华 +1 位作者 雷杨俊 易歆雨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0-247,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CaO+SiO_2共添加的95%氧化铝陶瓷烧结过程中表面呈现的晶粒织构生长现象:(006)晶面平行于样品表面的晶粒优先生长。对该现象的机理进行了讨论:这可能和(006)晶面形成的表面具有更低表面能有关。采用多相场模型,将表面能... 本文报道了一种CaO+SiO_2共添加的95%氧化铝陶瓷烧结过程中表面呈现的晶粒织构生长现象:(006)晶面平行于样品表面的晶粒优先生长。对该现象的机理进行了讨论:这可能和(006)晶面形成的表面具有更低表面能有关。采用多相场模型,将表面能的差异归于自由能密度的差异中,对95%氧化铝陶瓷烧结过程中出现了表面晶粒织构生长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的仿真结果与个别取向的晶粒优先生长的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5%氧化铝 织构生长 多相模型 表面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