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235管线钢焊接接头微区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齐磊 曹备 吴荫顺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研究了燃气旧管道Q235管线钢焊接接头各个微观区域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测量了各个微区的极化曲线,测定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各区域的Ecorr由低至高和icorr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熔合线,不完全正火区,过热区,正火区,... 研究了燃气旧管道Q235管线钢焊接接头各个微观区域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测量了各个微区的极化曲线,测定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各区域的Ecorr由低至高和icorr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熔合线,不完全正火区,过热区,正火区,回火区,母材,焊缝区.同一个焊接接头的七个不同热经历区域暴露于同一电解质时,也将构成一个多电极体系.其中,熔合线和不完全正火区将成为复杂多电极体系形成的原电池中的阳极,最可能遭受到优先的腐蚀溶解;焊缝区和母材区则是原电池中的阴极,腐蚀敏感性低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阴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 焊接接头 极化曲线 微区电化学 电极体系
原文传递
LY12cz 铝合金晶间腐蚀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荻 张琦 +2 位作者 王弟珍 郭宝兰 张玉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用金属间化合物θ(CuAl2)、S(Al2CuMg)、MnAl6与纯Al(L1)组成多电极体系,以模拟LY12cz合金的晶界区.通过电化学测试、SEM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合金晶间腐蚀机理.证实其晶间腐蚀是由沿晶界... 用金属间化合物θ(CuAl2)、S(Al2CuMg)、MnAl6与纯Al(L1)组成多电极体系,以模拟LY12cz合金的晶界区.通过电化学测试、SEM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合金晶间腐蚀机理.证实其晶间腐蚀是由沿晶界偏析的强化相与贫Cu区所组成的多电极体系引起的.在含Cl-离子的中性溶液中,S相是导致晶间腐蚀的主要阳极相.S相首先发生阳极溶解,随后,贫铜区、MnAl6相逐步随S相一起溶解.以这种方式沿晶界形成了阳极溶解通道,导致晶间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间腐蚀 模拟试验 电极体系 铝合金
下载PDF
多电极偶接对金属大气腐蚀影响的试验与仿真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跃良 黄海亮 +3 位作者 卞贵学 张勇 王晨光 王安东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5-215,共11页
搭建薄液膜厚度测量与控制装置,采用微距参比电极后置法组建三电极体系,测量了厚度为100μm的3.5wt%NaCl液膜下2A12铝合金、TC18钛合金和30CrMnSiNi2A高强钢的极化曲线和耦合体系的电偶电流;建立了基于薄壳电流分布的Comsol腐蚀仿真模型... 搭建薄液膜厚度测量与控制装置,采用微距参比电极后置法组建三电极体系,测量了厚度为100μm的3.5wt%NaCl液膜下2A12铝合金、TC18钛合金和30CrMnSiNi2A高强钢的极化曲线和耦合体系的电偶电流;建立了基于薄壳电流分布的Comsol腐蚀仿真模型,得到了100μm液膜下电极电位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图,通过对电极表面进行局部电流面积分计算得到了其电偶电流,对不同电极进行了面积的参数化扫描,讨论分析了不同面积比对于电偶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仿真模型得到的电偶电流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2A12/30CrMnSiNi2A/TC18多电极体系中2A12充当阳极,TC18/30CrMnSiNi2A充当阴极,且阴阳极极性不随面积比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电偶电流主要集中在30CrMnSiNi2A与2A12之间,电偶电流与TC18面积呈线性关系,其对数与2A12和30CrMnSiNi2A面积的对数之间呈线性关系。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对模拟搭接件大气腐蚀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发现垫圈、2A12与30CrMnSiNi2A偶接接缝处及2A12与TC18偶接铆钉处电流密度分布更为集中,易发生腐蚀,与暴晒试验结果相符,说明该仿真模型对于多电极偶接的腐蚀分布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液膜 电极体系 腐蚀仿真 参数化扫描 薄壳电流分布 电偶腐蚀
原文传递
2091-T651铝锂合金晶间腐蚀电化学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琦 李荻 丁学谊 《航空制造工程》 1996年第6期22-24,共3页
本文用多电极体系模拟2091-T651铝锂合金的晶界组成,研究了该合金的晶间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腐蚀介质中,存在于2091-T651铝锂合金晶界区域的T1、S、R、Al(α)及2091合金沿晶界组成大量的腐蚀微电池... 本文用多电极体系模拟2091-T651铝锂合金的晶界组成,研究了该合金的晶间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在腐蚀介质中,存在于2091-T651铝锂合金晶界区域的T1、S、R、Al(α)及2091合金沿晶界组成大量的腐蚀微电池,其中T1和2091合金分别是主要阳极和阴极,从而导致合金的晶界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晶间腐蚀 电极体系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多电极体系的新型顶部腐蚀监测传感器 被引量:3
5
作者 蔡伊扬 王明昱 +2 位作者 蒲定 黄一 王晓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90,共7页
基于电偶多电极体系,提出了一种研究顶部腐蚀问题的新型传感器。通过耦合电位、电偶电流的测量与腐蚀形貌观察检验了新型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新型传感器可以有效测得液滴分布位置、液滴在金属表面滞留时间等传统传感器难以获取的影... 基于电偶多电极体系,提出了一种研究顶部腐蚀问题的新型传感器。通过耦合电位、电偶电流的测量与腐蚀形貌观察检验了新型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新型传感器可以有效测得液滴分布位置、液滴在金属表面滞留时间等传统传感器难以获取的影响顶部腐蚀的关键信息;同时,顶部腐蚀问题中点蚀坑的位置与液滴初始的形核和聚集过程有关,且腐蚀产物对液滴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偶电极体系 顶部腐蚀 点蚀 液滴滞留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