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油比对柴油加氢脱硫和芳烃饱和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丁石 葛泮珠 +1 位作者 张锐 习远兵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7,共6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氢油比对柴油加氢精制过程的影响,进而通过工艺参数优化提高装置的运转周期和生产效益,以多个炼油厂直馏柴油与催化裂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氢油比下的柴油加氢脱硫性能和多环芳烃、单环芳烃饱和性能以及反应... 为了更好地了解氢油比对柴油加氢精制过程的影响,进而通过工艺参数优化提高装置的运转周期和生产效益,以多个炼油厂直馏柴油与催化裂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氢油比下的柴油加氢脱硫性能和多环芳烃、单环芳烃饱和性能以及反应的氢气有效利用率;通过向原料中添加多环芳烃菲,考察原料中增加多环芳烃后的反应性能,分析了增加氢油比提升反应性能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氢油比较高的情况下,继续提高氢油比能够提高原料油的雾化效果,进而促进脱硫反应和多环芳烃饱和反应,可以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生产国Ⅵ柴油,从而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同时,高氢油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单环芳烃的饱和,降低氢气消耗,提高氢气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油比 超深度脱硫 芳烃饱和 氢气有效利用率
下载PDF
助剂Co对加氢处理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进 郭蓉 +3 位作者 陈晓贞 尹晓莹 段为宇 牛世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
制备了一系列Co含量不同的CoMo/γ-Al_(2)O_(3)加氢处理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原位一氧化碳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Co含量对活性金属形貌性质和硫化态... 制备了一系列Co含量不同的CoMo/γ-Al_(2)O_(3)加氢处理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原位一氧化碳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Co含量对活性金属形貌性质和硫化态催化剂活性相结构的影响,并与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和多环芳烃饱和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增加,催化剂表面形成更多的CoMoO_(4)物种;低结晶度的CoMoO_(4)物种在硫化过程中更易形成高活性CoMoS相,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但Co含量过高时,硫化后会生成较多脱硫活性低的Co_(9)S_(8)相并与CoMoS相产生竞争吸附,降低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由于催化剂脱硫和加氢活性位并不相同,Co_(9)S_(8)相的形成并未降低催化剂的芳烃饱和活性。当催化剂CoO/MoO_(3)质量比为0.3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最佳;当催化剂CoO/MoO_(3)质量比为0.4时,催化剂的多环芳烃饱和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钴 氧化钼 加氢脱硫 芳烃饱和 活性相
下载PDF
RS-2000在催化柴油加氢装置的应用
3
作者 苗小帅 肖风良 +2 位作者 张英哲 刘俊军 翟志伟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8年第12期52-54,共3页
本文对洛阳石化催化柴油加氢装置换剂前后装置的原料性质、产品质量、氢耗、循环氢组分和低分气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与精制柴油中多环芳烃的饱和率、单环芳烃的选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满足产品中多环芳烃指标的前提... 本文对洛阳石化催化柴油加氢装置换剂前后装置的原料性质、产品质量、氢耗、循环氢组分和低分气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与精制柴油中多环芳烃的饱和率、单环芳烃的选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满足产品中多环芳烃指标的前提下,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多环芳烃的饱和率下降,单环芳烃的选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剂 反应温度 芳烃饱和 芳烃选择性
下载PDF
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聂红 张乐 +2 位作者 丁石 韩伟 李大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面对柴油低硫、低芳烃双重质量要求的挑战,基于对柴油加氢催化剂失活规律以及加氢脱硫、芳烃饱和反应过程化学的深入认识,通过发明高性能活性相构建技术和高分散活性相稳定技术创新了柴油加氢催化剂制备技术,开发了高活性、高稳定性柴... 面对柴油低硫、低芳烃双重质量要求的挑战,基于对柴油加氢催化剂失活规律以及加氢脱硫、芳烃饱和反应过程化学的深入认识,通过发明高性能活性相构建技术和高分散活性相稳定技术创新了柴油加氢催化剂制备技术,开发了高活性、高稳定性柴油加氢催化剂;同时开发了定向强化目标反应的RTS工艺,解决了工业装置难以长周期兼顾超深度脱硫和多环芳烃深度饱和的难题。通过在催化剂制备技术和柴油加氢工艺方面的创新,形成了柴油高效清洁化关键技术,可低成本、高效率和长周期稳定生产满足国Ⅴ国Ⅵ标准要求的柴油产品。目前,该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36套工业装置,总加工能力超过50 Mt/a,为我国油品质量快速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催化剂 RTS工艺 超深度脱硫 芳烃深度饱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