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棒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动态模匹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正佳 夏文建 +2 位作者 朱长虹 应花山 丘军林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4-287,共4页
采用光学矩阵分析了多元热透镜谐振腔内模式的动态匹配特征,给出了平平腔参数调整的关系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并在两棒连续Nd∶YAG系统上得到0W~530W功率范围的稳定输出。
关键词 模式 动态匹配 固体激光器
下载PDF
应用于中压等级的大容量多棒极型真空触发开关 被引量:6
2
作者 戴玲 李志兵 +3 位作者 张弛 毛新果 颜湘莲 郑格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0-1766,共7页
基于快速闭合开关在中压大电流下的工作需求,提高真空触发开关的应用电压等级,设计了一种大容量的40.5 k V真空触发开关。为了满足80 k A峰值电流的通流能力,该开关采用了多棒极型的主电极结构设计以增加开关的通流面积并提高开关的电... 基于快速闭合开关在中压大电流下的工作需求,提高真空触发开关的应用电压等级,设计了一种大容量的40.5 k V真空触发开关。为了满足80 k A峰值电流的通流能力,该开关采用了多棒极型的主电极结构设计以增加开关的通流面积并提高开关的电气寿命。针对40.5 k V系统的绝缘要求,对电极结构进行了倒角优化。选取了合适的屏蔽罩尺寸,改善了开关内部电场的分布,提高了开关的绝缘性能。针对设计的开关,设计了触发系统,该系统可以稳定输出50 k V的脉冲电压和3 k A的触发电流,保证可靠触发开关。设计的样机通过了峰值80 k A,脉宽15 ms的短路电流试验,工作寿命20次,触发时延<15μs;短路电流试验前后进行了工频耐压试验和雷电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关具有较高的绝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触发开关 快速开关 40.5 k V电压等级 极型 电极设计 触发系统
下载PDF
大电流下多棒极型真空触发开关电弧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正阳 戴玲 +2 位作者 南敬 王延召 林福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3-82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多棒极型真空触发开关(TVS),利用3对棒形电极的特殊结构来增大主触头间的燃弧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TVS通流能力。结合真空电弧电压实验,阐述了多棒极型TVS在不同的大电流等级下的电弧发展变化过程。电弧电压的变化表现了多棒极... 提出了一种多棒极型真空触发开关(TVS),利用3对棒形电极的特殊结构来增大主触头间的燃弧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TVS通流能力。结合真空电弧电压实验,阐述了多棒极型TVS在不同的大电流等级下的电弧发展变化过程。电弧电压的变化表现了多棒极型TVS中多通道并联燃弧及其在各通道之间的电弧转移过程,从而使得真空电弧维持在扩散态。由此开发的TVS样品实现了225kA的峰值电流,单次转移电荷量4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触发开关 大电流 真空电弧
下载PDF
大容量密封触发真空间隙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颜湘莲 李志兵 +3 位作者 田阳 刘北阳 戴玲 徐晓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76-3883,共8页
为了适应电力系统快速闭合的需求,有必要开展大容量密封触发间隙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设计,为此对应用于35 k 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触发真空间隙(TVG)进行了设计研发。分析了TVG触发导通产生的真空电弧特性,及工作电压、触发时延和通流能力... 为了适应电力系统快速闭合的需求,有必要开展大容量密封触发间隙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设计,为此对应用于35 k 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触发真空间隙(TVG)进行了设计研发。分析了TVG触发导通产生的真空电弧特性,及工作电压、触发时延和通流能力等性能,选用了多棒极TVG结构;设计了TVG触发极,确定了间隙触发方式及回路,对TVG进行双极性触发控制确保其在交流电压下可靠触发;对TVG触发导通产生的电弧受到的电磁力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开展了电弧运动观测试验,以此设计优化了TVG主电极。利用多棒极TVG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研制了12 k V和40.5 k V TVG样机,提出了产品的技术参数,开展了样机的触发、通流及绝缘恢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2 k V样机的触发电压为0.5 k V,40.5 k V样机的触发电压为5 k V,触发时延<200μs,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真空间隙 触发极 通流能力 双极性触发
下载PDF
顶椎区多棒矫形联合远端脊柱后柱截骨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黄培培 凃志鹏 +6 位作者 赵士贤 叶斌 王秋实 姚洲 解放 罗卓荆 胡学昱 《骨科》 CAS 2023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 探讨顶椎区多棒矫形联合远端脊柱后柱截骨术(posterior column osteotomy,PCO)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20年2月行后路手术、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角≥90&... 目的 探讨顶椎区多棒矫形联合远端脊柱后柱截骨术(posterior column osteotomy,PCO)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20年2月行后路手术、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角≥90°)病人共48例,所有病人均行远端PCO截骨,依据矫形情况分为顶椎区多棒矫形组(21例)和传统双棒矫形组(27例),在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进行影像学和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量表调查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s-22,SRS-22)评估,比较两组的影像学参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等,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双棒矫形组随访(37.2±8.8)个月,多棒矫形组随访(31.6±7.6)个月。传统双棒矫形组手术时间为(430.8±79.1) min,长于多棒矫形组的(331.2±97.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病人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多棒矫形组的矢状面矫形丢失显著高于双棒矫形组(3.7°±0.9°vs.2.3°±1.0°),椎弓根螺钉拔出发生率显著低于双棒矫形组(4.8%vs.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双棒比较,顶椎区多棒矫形技术联合远端PCO截骨具有相似的矫形效果,手术流程更简便,术中螺钉拔出率低,对于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矢状面矫形丢失需要长期随访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 顶椎区矫形 矫形 后柱截骨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多棒固体激光器棒间匹配耦合的研究
6
作者 朱广志 陈培峰 +2 位作者 周卓尤 黄维玲 邹雪芬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0-452,共3页
采用光学传输矩阵的方法对内含多元件热透镜介质的激光腔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棒间匹配耦合的调整方法。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符 ,并在三棒串接的CWNd3 + ∶YAG激光器中获得 (0~ 1 )
关键词 串接 谐振腔设计 间匹配耦合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
下载PDF
多棒平行平面腔动态工作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栋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7,73,共4页
基于等价腔方法 ,将高功率固体激光器使用的二棒平行平面腔的结果推广到多棒平行平面腔。推导出了 g 参数和等价腔长的解析表达式。对这类光腔的动态工作特性做了详细分析 ,并给出了数值计算例。研究表明 ,对两类多棒对称平行平面腔 ,在... 基于等价腔方法 ,将高功率固体激光器使用的二棒平行平面腔的结果推广到多棒平行平面腔。推导出了 g 参数和等价腔长的解析表达式。对这类光腔的动态工作特性做了详细分析 ,并给出了数值计算例。研究表明 ,对两类多棒对称平行平面腔 ,在 g 参数图上的动态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若多棒的热焦距有小的偏差 ,特性曲线不再是直线。然而 ,用适当调节镜和棒以及棒间距离的方法可以使特性曲线重新成为一条直线。因而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补偿棒的热焦距偏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平面腔 动态工作特性 热透镜 等价腔 偏差补偿
下载PDF
多棒串接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席再军 郑启光 +2 位作者 秦应雄 余本海 童杏林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96-1402,共7页
运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对多棒串接固体激光器的谐振腔参数及其在平平腔时的热稳条件进行了研究 ,并计算了六棒串接平平腔固体激光器的稳定区 .结果证明 :多棒串接固体激光器的稳定区和非稳区相互间隔 ,在平平腔总腔长、激光棒数量n和棒间距... 运用矩阵光学的方法对多棒串接固体激光器的谐振腔参数及其在平平腔时的热稳条件进行了研究 ,并计算了六棒串接平平腔固体激光器的稳定区 .结果证明 :多棒串接固体激光器的稳定区和非稳区相互间隔 ,在平平腔总腔长、激光棒数量n和棒间距L一定的条件下 ,当采用对称结构时 (L1 =L2 ) ,则谐振腔的每段稳定区均达到最大 ;且只要平平腔满足L1 =L2 =L 2以及热焦距f在大于某个下限值fm 时 ,稳定性条件 0 <G1 G2 <1几乎总是满足 (除了几个奇异点外 ) ,而且热焦距f值在小于这个下限值fm 时 ,谐振腔进入深度非稳区 ,这个下限值fm 由棒间距L和棒数n决定 ,其表达式为fm =0 .2 5L(当 2≤n≤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接固体激光器 谐振腔 矩阵光学 热稳条件 稳定区
原文传递
空心高斯光束多棒环形并接放大器输出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振宇 王今 聂劲松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5-37,91,共4页
为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设计了激光束多棒环形并接放大器。运用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对多棒并接环形放大器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多棒并接环形放大器输出激光传播情况的理论模型,利用M atlab软件模拟计算并绘制了经过放大器放大后,激光光束传... 为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设计了激光束多棒环形并接放大器。运用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对多棒并接环形放大器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多棒并接环形放大器输出激光传播情况的理论模型,利用M atlab软件模拟计算并绘制了经过放大器放大后,激光光束传播时的光强分布图。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棒环形放大器,由于衍射的作用,轴线中心的光强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对空心高斯光束的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空心高斯光束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环形放大 光强分布
下载PDF
带陡化间隙的触发真空开关触发源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新果 戴玲 +2 位作者 张弛 张凯伦 林福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40,共7页
针对主电极间距20mm以上的沿面击穿型多棒极触发真空开关(TVS),研制了开关触发源。触发源利用脉冲变压器产生脉冲高压输出,在脉冲变压器高压侧并联小容值电容并在电容后串联陡化间隙。陡化间隙的加入可以使触发源输出不受触发沿面金属... 针对主电极间距20mm以上的沿面击穿型多棒极触发真空开关(TVS),研制了开关触发源。触发源利用脉冲变压器产生脉冲高压输出,在脉冲变压器高压侧并联小容值电容并在电容后串联陡化间隙。陡化间隙的加入可以使触发源输出不受触发沿面金属蒸气沉积的影响。通过调节间隙击穿电压也可以提高电容充电电压及储存能量,从而增加TVS触发沿面被击穿时注入到其中的触发能量。使用该触发源对TVS进行导通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陡化间隙后的触发源输出能量大幅提高且不受触发沿面金属蒸气沉积的影响,能够实现TVS的100%可靠导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真空开关 极型 脉冲变压器 陡化间隙 触发源
下载PDF
高功率固体多棒激光腔的动态工作特性
11
作者 张栋 彭愿洁 吕百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55-758,共4页
 使用等价腔概念,对高功率固体多棒激光腔的动态特性作了分析,推导出了多棒等价g参数和等价腔长的一般公式,由此可得出多棒腔等价g参数图上的动态工作特性曲线和临界光焦度,以数值算例说明多棒腔的动态工作特性。讨论了用适当调整腔镜...  使用等价腔概念,对高功率固体多棒激光腔的动态特性作了分析,推导出了多棒等价g参数和等价腔长的一般公式,由此可得出多棒腔等价g参数图上的动态工作特性曲线和临界光焦度,以数值算例说明多棒腔的动态工作特性。讨论了用适当调整腔镜和棒间距来补偿光焦度偏离的方法,并得出了相应的解析公式。所得结果可作为高功率固体腔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工作特性 等价腔 等价g参数 光焦度
下载PDF
灯泵高能固体激光器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劲松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47-253,共7页
传统闪光灯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在实现一定重频的大能量、高功率激光输出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现以实现灯泵固体激光器高能优质输出为目的,针对制约灯泵固体激光器大能量输出的重要因素——热效应、泵浦效率以及激光放大等进行了理论分... 传统闪光灯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在实现一定重频的大能量、高功率激光输出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现以实现灯泵固体激光器高能优质输出为目的,针对制约灯泵固体激光器大能量输出的重要因素——热效应、泵浦效率以及激光放大等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激光晶体表面加刻螺纹后,晶体的平均温度下降,使得晶体的谱线宽度变小,激光器的增益系数增大、阈值下降,且热透镜效应减小;采用双掺Nd∶Ce∶YAG晶体能够提高晶体对泵浦能量的利用率,降低阈值泵浦能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最后,设计了一种新型多棒环形放大结构,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实现高能激光放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固体激光器 热效应 泵浦效率 环形放大
下载PDF
多棒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翻修中的应用
13
作者 吕永威 李利 +1 位作者 王华东 郭继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508-1510,共3页
[目的]介绍多棒技术翻修胸腰椎骨折初次术后断棒。[方法]2017年3月~2018年9月运用多棒技术行胸腰椎骨折术后断棒翻修的患者11例,沿原切口暴露断棒侧内固定物,拆除断棒后如果发现螺钉松动予以更换,必要时行伤椎置钉。于内侧置入卫星棒,... [目的]介绍多棒技术翻修胸腰椎骨折初次术后断棒。[方法]2017年3月~2018年9月运用多棒技术行胸腰椎骨折术后断棒翻修的患者11例,沿原切口暴露断棒侧内固定物,拆除断棒后如果发现螺钉松动予以更换,必要时行伤椎置钉。于内侧置入卫星棒,分别用连接器与原始固定棒或更换后的棒相连,而且头尾侧需要各跨越至少1个节段,以形成坚强稳固的内固定,最后植骨及关闭切口。[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进行翻修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减少,矢状位局部Cobb角由翻修术前(9.89±3.19)°,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68±5.82)°。[结论]胸腰椎骨折术后断棒采用多棒技术翻修安全、简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翻修术 技术
原文传递
多棒结构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磁场研究
14
作者 李亚芳 王博文 黄文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换能器的不同应用背景,设计了2台换能器样机,分别为应用于高频的双棒结构换能器样机和应用于微米级抛光的四棒结构换能器样机。基于Maxwell方程组,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两台多棒结构换能器样机进行了磁场分析,确定了最佳磁路结构。研究... 基于换能器的不同应用背景,设计了2台换能器样机,分别为应用于高频的双棒结构换能器样机和应用于微米级抛光的四棒结构换能器样机。基于Maxwell方程组,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两台多棒结构换能器样机进行了磁场分析,确定了最佳磁路结构。研究发现,在6 000 Hz频率和2 A励磁电流下,驱动线圈串联的双棒结构换能器的平均磁通密度为0.879 T。与其他磁路结构相比,它的磁通密度更高且更均匀,适用于高频换能器。对四棒结构换能器进行不同激励条件下的磁场分析,结果可知A棒和C棒的磁通密度相位相差180°,B棒和D棒的磁通密度相位也相差180°,磁通密度峰值均为0.45 T。4个磁致伸缩材料棒之间形成闭合回路,漏磁较小,具有三维位移输出,此磁路结构适用于微米级抛光的换能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换能器 结构 磁场分析 磁路优化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探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多样性的方法——以重庆为例
15
作者 许东风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1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从保持生态多样性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普遍规律出发,阐述了历史文化生态系统保持类型多样性对繁荣城市文化、创造更多价值和丰富城市特色的重要作用,指出注重保护量大面广、类型丰富的价值普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文化多样性... 本文从保持生态多样性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普遍规律出发,阐述了历史文化生态系统保持类型多样性对繁荣城市文化、创造更多价值和丰富城市特色的重要作用,指出注重保护量大面广、类型丰富的价值普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内容。在保护多样性的方法上强调了整体保护、分级保护、渐进更新和管理创新四个方面,管理方式创新强调推行普通的历史文化遗产房权有偿转让,才能充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护和利用;提出政府应成立统一的文化机构推进历史文化遗产项目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历史文化 方法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研究现状
16
作者 吕百达 《国际学术动态》 2000年第3期37-38,共2页
第10届旅德中国物理学者年会于1999年9月10~12日在柏林举行。我国有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代表团和三位特邀代表(山东大学王继扬教授,南京大学祝世平教授,四川大学吕百达教授)参加会议。吕百达在大会上作了题为"Flat... 第10届旅德中国物理学者年会于1999年9月10~12日在柏林举行。我国有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代表团和三位特邀代表(山东大学王继扬教授,南京大学祝世平教授,四川大学吕百达教授)参加会议。吕百达在大会上作了题为"Flattened Gaussianbeams:their propagation properties and a comparison with super-Gaussian beams"的特邀报告,并被选为旅德中国物理学会特邀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Nd:YAG系统 应用
下载PDF
多主棒孢和棒孢叶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7
作者 李宝聚 高苇 +1 位作者 石延霞 谢学文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泛,能够侵染530余种植物。由多主棒孢引起的棒孢叶斑病在橡胶、蔬菜等作物上流行性暴发,对农作物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该文简述了多主棒孢的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 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泛,能够侵染530余种植物。由多主棒孢引起的棒孢叶斑病在橡胶、蔬菜等作物上流行性暴发,对农作物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该文简述了多主棒孢的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对该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毒素蛋白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另外,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棒孢叶斑病诊断和防治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多主棒孢病原学及病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叶斑病 遗传样性 毒素
原文传递
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杨双娟 顾兴芳 +2 位作者 张圣平 苗晗 李宝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2X期1-9,共9页
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近年来国内流行的一种新病害,对黄瓜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命名、分类、发病规律、抗病鉴定技术、抗病资源和防治方法。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 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近年来国内流行的一种新病害,对黄瓜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命名、分类、发病规律、抗病鉴定技术、抗病资源和防治方法。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孢叶斑病 孢霉 抗病鉴定 抗病育种 病害防治 综述
下载PDF
多主棒孢菌在黄瓜、番茄和茄子寄主上致病力的分化 被引量:26
19
作者 高苇 李宝聚 +1 位作者 石延霞 谢学文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470,共6页
对从山东、辽宁和北京蔬菜栽培地采集的黄瓜、番茄及茄子发病组织上分离的31株多主棒孢菌,和从海南橡胶上分离的10株多主棒孢菌,采用喷雾接种的方法,测定其在盆栽黄瓜、番茄和茄子上的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来源菌株的致病力间... 对从山东、辽宁和北京蔬菜栽培地采集的黄瓜、番茄及茄子发病组织上分离的31株多主棒孢菌,和从海南橡胶上分离的10株多主棒孢菌,采用喷雾接种的方法,测定其在盆栽黄瓜、番茄和茄子上的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来源菌株的致病力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寄主来源同致病力分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证明多主棒孢菌的种内菌株存在寄主专化性的特征。相同寄主和相同地理来源的病原菌群体中致病力也存在强、中、弱的差异,说明多主棒孢菌具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菌 致病力 寄主专化性
原文传递
甜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爽 黄贵修 +1 位作者 李博勋 孔祥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46-2452,共7页
对海南三亚发生的甜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 对海南三亚发生的甜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症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采用致病性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同时采用菌落生长法和玻片法测定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大豆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4~28℃,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15 min,最适pH为8~10,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NaN03;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0℃、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孢叶斑病 孢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