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间数的多时点多属性灰靶决策模型 被引量:18
1
作者 梁燕华 郭鹏 +1 位作者 朱煜明 赵静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27-1530,1536,共5页
针对多属性决策的不确定性和多时点性,提出基于区间数的多时点多属性灰靶决策模型.该方法依据逼近理想解方法和区间数的运算规则,结合指标权重来计算案例的正负靶心距;基于灰熵和时间度建立时点权重的求解模型;根据指标权重和时间点权... 针对多属性决策的不确定性和多时点性,提出基于区间数的多时点多属性灰靶决策模型.该方法依据逼近理想解方法和区间数的运算规则,结合指标权重来计算案例的正负靶心距;基于灰熵和时间度建立时点权重的求解模型;根据指标权重和时间点权重给出对各时点的靶心距进行集结的目标函数,利用隶属度对案例进行排序,进一步完善了灰靶决策理论.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数 多时 灰靶决策 靶心距
原文传递
铁路空车调配的多时点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波 荣朝和 +1 位作者 黎浩东 王保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163,171,共8页
空车调配优化直接影响铁路运用车辆使用效率和市场需求满足的程度.从实时性优化调整角度,通过定义配空弧与装运弧,确立了配空和装运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形成空车调配服务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决策阶段内收益、成本、服务能力等... 空车调配优化直接影响铁路运用车辆使用效率和市场需求满足的程度.从实时性优化调整角度,通过定义配空弧与装运弧,确立了配空和装运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形成空车调配服务时空网络.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决策阶段内收益、成本、服务能力等因素,以空车调配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空车调配的多时点优化模型.最后以粤东地区空车调配为案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验证.案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车调配时空网络构建方法,有助于综合考虑收益、成本和点线能力等因素,以及降低问题的难度,可为空车调整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空车调配 服务时空网络 多时 列车开行
下载PDF
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梦雅 王伶燕 廖宜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05-111,134,共8页
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工具,其发行规模自2016年以来迅速扩张,为我国绿色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基于国内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行绿色债券与发行普通债券相比是否能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 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工具,其发行规模自2016年以来迅速扩张,为我国绿色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基于国内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行绿色债券与发行普通债券相比是否能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债券发行之后股价会有明显上涨;双重差分模型中设置的双重差分项与企业价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且该模型通过了平行趋势假设检验,说明发行绿色债券与发行普通债券相比更能提升企业价值。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债券 企业价值 多时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基于后悔理论的多时点风险灰靶决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三党 李晔 陈晓燕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8,共8页
针对属性值为区间灰数,时点权重未知的多时点风险决策问题,考虑决策者的心理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灰靶决策方法.给出区间灰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距离测度,定义正负理想方案,根据决策者相对于负理想方案的欣喜心理与相对于正理想方... 针对属性值为区间灰数,时点权重未知的多时点风险决策问题,考虑决策者的心理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灰靶决策方法.给出区间灰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距离测度,定义正负理想方案,根据决策者相对于负理想方案的欣喜心理与相对于正理想方案的后悔心理定义欣喜后悔值函数,采用时间度和熵值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时点权重,求出各方案多时点综合欣喜后悔值并最终确定出方案的排序.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悔理论 风险决策 灰靶 多时 区间灰数
原文传递
考虑多时点满意度的碳交易匹配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靛青 毛艳萍 +1 位作者 陈仲珍 俞裕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22年第4期621-627,共7页
由于大量电力行业碳排放企业加入碳交易市场,传统的碳交易匹配体系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碳交易的匹配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匹配双方的多时点指标信息以及信息的透明度,基于区块链技术和考虑多时点信息的碳交易方案是当今复杂且高... 由于大量电力行业碳排放企业加入碳交易市场,传统的碳交易匹配体系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碳交易的匹配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匹配双方的多时点指标信息以及信息的透明度,基于区块链技术和考虑多时点信息的碳交易方案是当今复杂且高需求的市场环境下的关键技术。因此,利用联盟链和私有链实现碳交易匹配的透明性、安全性,通过证据推理方法融合多时点指标值提高减排努力值的合理性、全面性;同时,运用Kuhn-Munkras算法达到最优匹配,从而促使各个企业积极参与,实现减排效益最大化。最后,通过相关算例分析碳交易匹配方案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 联盟链 碳配额 碳交易匹配 Kuhn-Munkras算法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合并高血糖患者急性期多时点中医证候分析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粤 高颖 +1 位作者 钟海珍 马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94-4098,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合并高血糖患者急性期多时点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血糖、中医证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卒中量表(NIHSS)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发病3天内血糖是否升高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224例分为两组,对3个时点的NIHSS...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合并高血糖患者急性期多时点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血糖、中医证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卒中量表(NIHSS)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发病3天内血糖是否升高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224例分为两组,对3个时点的NIHSS进行均数比较,并将两组分别与6个中医证候做χ2检验。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研究发病3天内的血糖、NIHSS,及3个时点的中医证候与发病第90天BI的关系。结果:发病3天内高血糖组的NIHSS较血糖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天内、第7天高血糖组出现内火的病例数均多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发病第14天6个中医证候在血糖正常组、高血糖组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发病3天内的NIHSS评分、发病第7天出现阴虚、发病第14天出现痰湿是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第90天的独立致残因素。结论:缺血性中风始发态高血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发病初期高血糖与内火关系密切。起病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同时点中医证候均与缺血性中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高血糖 急性期 多时 中医证候 预后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卒中量表
原文传递
支架取栓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时点中医证候分析
7
作者 颜冬润 黄文国 +1 位作者 张敏 余恒旺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多时点中医证候变化。方法:选取60例在茂名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行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始时间为2018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5月。对60例符合标准的支架取栓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多时点中医证候变化。方法:选取60例在茂名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行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始时间为2018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5月。对60例符合标准的支架取栓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3 d、7 d、14 d的中医四诊资料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支架取栓术后患者多时点NIHSS、ADL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取栓术后患者发病3 d以内风及痰湿为主;发病7 d以内火、血瘀及痰湿为主;发病14 d,以血瘀及气虚为主。③支架取栓术后患者不同节点证素变化:发病3~14 d,内风证证素及痰湿证素评分明显降低,内火证素评分有所下降,血瘀及气虚证素评分逐渐增加,阴虚变化不大。结论:研究支架取栓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中风证候动态演变规律,提高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取栓术 急性脑梗死 多时 中医证候 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下载PDF
考虑心理因素的多时点匹配决策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亚杰 王应明 陈圣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3,共5页
文章针对考虑心理因素的多时点匹配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证据推理集结匹配双方的不完全、多时点属性信息,在此基础上,以匹配主体给出的期望值为参照点,利用前景理论计算属性的前景值,并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计算综合前... 文章针对考虑心理因素的多时点匹配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证据推理集结匹配双方的不完全、多时点属性信息,在此基础上,以匹配主体给出的期望值为参照点,利用前景理论计算属性的前景值,并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计算综合前景值;然后,建立并求解基于综合前景值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用算例分析说明该匹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 不完全信息 前景理论 证据推理 双边匹配
下载PDF
ESG评级能否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的验证 被引量:107
9
作者 胡洁 于宪荣 韩一鸣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111,共22页
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相较于正式的环境规制迫使企业被动进行绿色转型,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则更能够激发企业内在动力,而ESG评级在企业与市场的连接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改善企业的外部信息环境,为企业绿色发... 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相较于正式的环境规制迫使企业被动进行绿色转型,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则更能够激发企业内在动力,而ESG评级在企业与市场的连接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改善企业的外部信息环境,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激励相容的市场化治理机制。本文从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基于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的外生冲击,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绿色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ESG评级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ESG评级通过市场激励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ESG评级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缓解代理问题和增加研发投入等途径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拓展研究表明,ESG评级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重污染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中更为明显;ESG评级能够与正式环境规制互为补充;市场关注进一步增强了ESG评级的积极效应。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为探索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构建与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发展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评级 绿色转型 绿色创新 非正式环境规制 多时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了企业创新的“增量提质”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50
10
作者 郭丰 杨上广 柴泽阳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42,共15页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知识等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其发展能否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基于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创新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知识等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其发展能否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基于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创新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方法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1)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对企业创新数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创新质量。(2)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改善创新环境、提高财政支持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3)从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制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不同年龄阶段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创新数量的提升效应并无显著差异,对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初创期企业,对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大规模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均显著高于小规模企业。研究结论验证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激励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对于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工业企业 企业创新 创新数量 创新质量 多时DID
原文传递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会促进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吗 被引量:37
11
作者 张琛 马彪 彭超 《中国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107,共18页
本文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带来的外生冲击,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村级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渐进DID模型实证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助... 本文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带来的外生冲击,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村级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渐进DID模型实证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实施后,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比例平均提高了3个百分点。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显示,农村电子商务主要通过优化乡村就业环境、依托创业带动就业和推动企业带动就业3个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本文结论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农村劳动力 本地就业 准自然实验 多时渐进DID
原文传递
老年照护保障与女性劳动参与——基于中国农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政策效果评估 被引量:38
12
作者 于新亮 黄俊铭 +1 位作者 康琢 于文广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5-144,共20页
农村女性作为家庭老年照护的主要承担者,劳动参与受到严重抑制。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长期护理保险的世代交叠模型,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提升农村女性就业概率,并促使她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 农村女性作为家庭老年照护的主要承担者,劳动参与受到严重抑制。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长期护理保险的世代交叠模型,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提升农村女性就业概率,并促使她们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CHARLS数据建立多时点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未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地区相比,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地区的农村女性就业概率更高、潜在工作时间更长,政策效果分别为8.14个百分点和0.48小时/天;受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农村女性选择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的概率分别提高19.44个和9.75个百分点;长期护理保险有效减轻了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性别歧视,提高了老年照护质量,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本文的研究为加快建设农村地区养老照护财务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参与和保障女性就业权益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农村女性就业 老年照护质量 多时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否助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基于多时点DID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姚圣文 张耀坤 赵兰香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99,共15页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城市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其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党中央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城市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其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党中央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积极实践,其建设蓝图与新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自2012年我国首次实施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以来,共有三期290个城市(区、县)成为建设试点,探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与城市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对于后续政策的完善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198个城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倍差法(time-varying difference-in-difference)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的试点政策通过增加城市科技投入、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有效助推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且政策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同时,对于城市等级、区位和初始创新水平不同的城市而言,政策效果有显著差异性。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改善创新生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因地制宜,实现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试政策 多时双重倍差法 城市创新水平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创新驱动政策如何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基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卢现祥 滕宇汯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13,共12页
以2005—2019年全国28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创新驱动政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创新驱动政策不仅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而且政策效应具有持续性增强趋势。机制分析表明,创... 以2005—2019年全国28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创新驱动政策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创新驱动政策不仅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而且政策效应具有持续性增强趋势。机制分析表明,创新驱动政策能够通过人才供给、配置合理和环境优化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积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配置合理和环境优化作为政府有为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缓解技术供给层面的市场失灵现象,正向调节创新驱动政策通过增强技术供给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并且,市场有效性的提高能够正向调节有为政府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创新驱动政策的经济效应,共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政策 城市经济韧性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多时DID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了吗? 被引量:20
15
作者 姚圣文 赵兰香 张耀坤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57-1967,共11页
智慧城市建设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对微观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智慧城市实践和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需要实证检验。本文利用中国2012年开始的三批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倍差法,检验智... 智慧城市建设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对微观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智慧城市实践和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需要实证检验。本文利用中国2012年开始的三批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倍差法,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表征的企业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1)试点城市中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显著高于非试点城市中的企业,印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否定了“索洛悖论”;(2)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随时间不断增强,对东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对于民营企业的刺激效果优于国有企业,且能够缩小企业之间初始效率的差距;(3)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种方式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技术创新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效果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呈现异质性。本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实证检验,诠释了智慧城市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试 全要素生产率 多时双重倍差法
原文传递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效应评估 被引量:13
16
作者 侯孟阳 席增雷 +1 位作者 张晓 姚顺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7,共14页
中国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依托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首要任务,但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故其生态保护目标能否兼顾经济增长值得关注。为回答该问题,该研究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1... 中国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依托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首要任务,但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故其生态保护目标能否兼顾经济增长值得关注。为回答该问题,该研究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渐进双重差分(DID)评估该生态政策对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不仅能够提升环境质量,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兼得的双赢局面,这一结论在反事实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多重情景下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能够通过国土空间配置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生产率提升效应及要素集聚效应促进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协同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政策效应在不同的功能区类型、不同的地理空间及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上存在异质性。水土保持型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型、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均实现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共同提升,水源涵养型、东北地区及华北地区仅提升了环境质量,防风固沙型及西北地区则仅促进了经济增长。随着分位点的上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环境质量的正向作用逐渐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逐渐降低。该研究有利于生态政策可持续性实施的经验积累和制度完善,可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均衡协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生态功能区 环境质量 经济增长 多时渐进双重差分模型 双赢
下载PDF
减税降费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何邓娇 孙亚平 吕静宜 《财政科学》 CSSCI 2021年第12期117-131,共15页
本文选取2008~2019年沪深1953家A股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多时点DID方法分析减税降费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减税降费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激励作用,且因税种不同存在差异,增值税减税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更大;减税降费政... 本文选取2008~2019年沪深1953家A股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多时点DID方法分析减税降费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减税降费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激励作用,且因税种不同存在差异,增值税减税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更大;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效应对研发投入尤其显著;减税降费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存在区域、技术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减税降费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和非技术类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果较大,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创新激励效果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技术创新 激励效应 多时DID
下载PDF
环境成本上升导致了外资撤离吗?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曹翔 王郁妍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0-154,共15页
为治理濒临红线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不断推出环境管制政策,使得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环境成本不断上升。那么,环境成本上升是近年来外资增速减缓的重要推手吗?文章将2007年以来部分省份SO2排污费征收标准上调视为准自然实验,... 为治理濒临红线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不断推出环境管制政策,使得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环境成本不断上升。那么,环境成本上升是近年来外资增速减缓的重要推手吗?文章将2007年以来部分省份SO2排污费征收标准上调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环境成本上升对外资转移的政策净效应及其异质性,并进行了机制分析和拓展分析。研究发现:(1)SO2排污费征收标准上调显著导致了外资撤离,但这一效应在长期中并不存在。(2)SO2排污费征收标准上调在短期内通过增加研发支出、侵蚀利润而促使外资撤离,在长期中通过创新补偿效应、提升利润而有利于吸引外资;在短期内促进了外资转移到外省和国外,在长期中表现为有利于外资从外省和国外转入,但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均未显著影响外资在省内的跨行业转移。(3)相对于非SO2排放密集型行业和非两控区省份而言,SO2排污费征收标准上调对SO2排放密集型行业及两控区省份外资撤离的影响更大,且在长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成本上升 外资撤离 多时双重差分法 转移机制
原文传递
纾困基金是否具有“造血”扶持之效?——基于民营企业价值的视角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孝华 王诗意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63,共16页
帮助民企纾困是国民经济补短板、稳增长的战略举措。为纾解民企融资困境,控制股票质押爆仓风险,兼具政策性与市场性的中国特色纾困基金应运而生。文章利用2017-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逐季倾向得分匹配(PSM),为获得纾困基金驰援的... 帮助民企纾困是国民经济补短板、稳增长的战略举措。为纾解民企融资困境,控制股票质押爆仓风险,兼具政策性与市场性的中国特色纾困基金应运而生。文章利用2017-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通过逐季倾向得分匹配(PSM),为获得纾困基金驰援的企业设置合理的对照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DID)模型探究纾困基金的价值效应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纾困基金能够有效提升民营企业价值,这种价值效应在东部地区、小规模、高股权质押比例的企业中更大。(2)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纾困基金通过降低股权集中度推动股权分散制衡、缓解代理冲突、完善公司治理,由此实现正向价值效应;同时也存在削弱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打击投资者情绪的作用路径,从而负面影响企业价值。文章对纾困基金的实际运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为新时代下纾困民企、支持民企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纾困基金 民营企业价值 倾向得分匹配 多时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大病保险的减贫效果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中南 孙圣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9,共16页
2012年起,中国各省市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开展了大病保险改革的政策试点。各省市政策推行存在时间差异,为评估大病保险对居民家庭产生的减贫效果提供了准自然实验的条件。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 2012年起,中国各省市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开展了大病保险改革的政策试点。各省市政策推行存在时间差异,为评估大病保险对居民家庭产生的减贫效果提供了准自然实验的条件。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微观入户调查数据,排除了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干扰,创新性地使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维度指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大病保险对家庭贫困指标的影响,并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运用多时点DID进行拓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病保险政策会显著降低家庭处于绝对贫困的可能性,一方面通过减少患者家庭医疗开支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大病保险间接提高了家庭的劳动参与,防止家庭因为大病冲击而彻底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因此政策的减贫效应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本文证明大病保险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是保障脱贫成果的重要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病保险 减贫 双重差分 多时DI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