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庄楷生 王钟杰 +1 位作者 张佩文 何燕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7期109-111,共3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根据患者入院前的心电图和冠动脉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确诊为多... 目的:研究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根据患者入院前的心电图和冠动脉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确诊为多支冠脉病变,对照组只存在单支血管病变,其中包括观察组48例,对照组40例。分别将两组患者入院前的心电图和冠动脉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预测效果。结果:两组ST段抬高患者中,a VL导联共22例,其中观察组13例,对照组9例;V6导联共38例,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11例,两组的ST段抬高心电图a VL导联和V6导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与多支冠脉病变情况进行比较,均以左前降支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段抬高0.05-0.1 m V和〉0.1 m V的三支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抬高程度〉0.1 m V比抬高0.05-0.1 m V敏感性好、准确性高、特异性相近且阴性预测价值较低、阳性预测价值较高。结论: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价值,多支冠脉病变与前壁ST段抬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多支冠脉病变 预测效果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射血分数降低冠脉多支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耿银东 卢革新 +1 位作者 范萍 韩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对射血分数(EF)降低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心室重构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定量超声心动图(左室容积和双平面EF)评价120例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室逆向重构程度及相关预测因素,并与临床不良反应事件相关联... 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对射血分数(EF)降低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心室重构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定量超声心动图(左室容积和双平面EF)评价120例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室逆向重构程度及相关预测因素,并与临床不良反应事件相关联。结果120例患者基线EF水平为27.6%,其中68例表现出左心室逆向重构,EF增加13.6%(P=0.029),收缩末期容积(ESV)自(140.8±8.5)ml明显下降至(122.4±7.2)ml(P=0.03);无心室重构患者中EF或ESV无显著变化;逆向心室重构更多见于广泛冠脉血运重建的案例(OR=7.48;95%CI 1.25~42.16),并且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0.3%vs 26.9%,P=0.011),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的改善程度显著增加(P=0.034)。结论对于多支冠脉病变及EF降低的高风险患者,临床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心室逆向重构,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射血分数 多支冠脉病变
下载PDF
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孟艳红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结合院前心电图及冠状动脉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多支冠脉病变)及对照组(33例,单支血管病变),...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结合院前心电图及冠状动脉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多支冠脉病变)及对照组(33例,单支血管病变),对比分析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预测效果。结果 (1)观察组及对照组心电图以a VL导联及V6导联为主且两组a VL、V6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他导联a VF、V1-5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观察组心电图前壁ST段抬高0.05~0.1m V及>0.1m V均以左前降支为主,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三支病变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观察组前壁ST段抬高程度>0.1m V较0.05~0.1m V而言,其阴性价值明显较低,但其余四项预测价值明显较高。结论心电图中前壁ST段抬高程度与多支冠脉病变具密切相关性,院前心电图对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具良好阳性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前壁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多支冠脉病变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单次多枚支架植入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朝凤 陶花 +6 位作者 朱铁兵 汤涌 张晓峰 黄媚媚 周进 王岩岩 冯晴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055-1056,共2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措施之一,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救治及改善预后方面,更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临床中,由于患者存在多支冠脉病变及冠脉长血管病变,需要植入多枚支架才能解决问题。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支架植入 术后护理 冠状动脉 冠心病介入治疗 单次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冠脉病变
原文传递
心电图运动试验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敏 陈广玲 +2 位作者 吴贤仁 黄林喜 陈协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8期984-985,共2页
目的了解心电图运动试验(treadmillexercisetest,TET)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9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TET结果及具有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E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9·25%、阳性预... 目的了解心电图运动试验(treadmillexercisetest,TET)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9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TET结果及具有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E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9·25%、阳性预测率为75·31%、假阴性率为10·75%;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与单支血管病变者比较,前者ST段下移程度更严重、出现下移的时间较早、持续时间更长、达到最大心率所需的运动负荷量较少;冠脉造影异常患者(包括冠脉狭窄和内膜病变)中,大多数具有2个或以上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结论TET是筛选冠心病较好的无创性诊断方法;TET阳性同时具有2个或以上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较大;TET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试验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电图运动试验 冠心病患者 危险因素 诊断价值 ST段下移 单支血管病变 多支冠脉病变
原文传递
入院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曲迎军 鞠华敏 岳善峰 《中外医疗》 2016年第7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入院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诊断价值。方法整群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该院急诊科就诊的220例前壁STEMI患者,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分为下壁导联ST段抬高组68例,下壁导联ST段降低组152例。分析两... 目的探讨入院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诊断价值。方法整群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该院急诊科就诊的220例前壁STEMI患者,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分为下壁导联ST段抬高组68例,下壁导联ST段降低组152例。分析两组患者中心电图特征在单支冠脉病变和多支冠脉病变中的分布差异情况。结果下壁导联ST段降低时,a VL、V6导联出现ST段降低与多支血管病变明显相关,这种心电图特征所占比例在累及左前降支的多支病变患者中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当下壁导联ST段抬高时,各导联心电图特征在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中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心动图变化对AMI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下壁导联ST段改变可一定程度反映梗死相关动脉是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还是右冠脉主干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梗死 多支冠脉病变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震坤 孔烨 +5 位作者 张建盛 张瑞岩 胡健 张奇 丁风华 沈卫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冠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150例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84例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DES组),66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比较两组住院期和随访期不...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冠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150例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84例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DES组),66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比较两组住院期和随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大多数临床和冠脉病变特征相似,CABG组左主干病变(30%比4%,P=0.001)和三支病变(70%比54%,P=0.045)显著增多,完全血管重建化率更高(82%比67%,P=0.037)。住院期CABG组术后病死率显著增高(6.1%比0%,P=0.022),但两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相似(2.4%比9.1%,P=0.069)。在平均(18±8)个月随访期,DES组再次血管重建化率显著增加(13.1%比3.0%,P=0.03),导致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21.4%比9.1%,P=0.041),其中相当部分(45%)由于病变进展所致。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应用在糖尿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中安全可行,缩小了再次血管重建化发生率上与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多支冠脉病变 支架置入术 冠脉旁路移植术 药物洗脱支架
原文传递
经皮冠脉介入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心室重构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王瑶 贺静 +3 位作者 杨莉 薛晓珍 孙晓慧 白蓉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下降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开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进入医院后均开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在治疗后使用定量超声心动图判断患者心室...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下降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开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进入医院后均开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在治疗后使用定量超声心动图判断患者心室逆向重构情况。采集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有无左心室逆向重构情况将其分成逆向重构组以及无逆向重构组。对比逆向重构组与无逆向重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得分、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情况;临床资料;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无逆向重构组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低于逆向重构组,收缩末期容积以及舒张末期容积水平均高于逆向重构组(P<0.05)。无逆向重构组患者心力衰竭率以及两支以上冠脉介入治疗率均低于逆向重构组(P<0.05)。无逆向重构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出现率高于逆向重构组(P<0.05)。结论射血分数下降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能够发挥心室逆向重构作用,进而缓解临床表现,减少不良事件,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心室重构 多支冠脉病变 射血分数 经皮冠脉介入
下载PDF
药物涂层支架与冠脉搭桥术治疗多支冠脉血管病变长期死亡率的研究
9
作者 Park DW Yun SC +3 位作者 Lee SW 唐卉(摘译) 邓晓奇(摘译) 蔡琳(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820-821,共2页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冠脉搭桥术 药物涂层支架 血管病变 死亡率 多支冠脉病变 CABG 远期结果
下载PDF
早期干预重度狭窄的非IRA在多支冠脉病变的STE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赵笑雯 朱肖霖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行梗死相关冠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重度狭窄的非IRA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行梗死相关冠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重度狭窄的非IRA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非IRA干预组(32例)和单纯IRA干预组(38例)。非IRA干预组在行PCI术后1周对非IRA重度狭窄冠脉实行干预;单纯IRA干预组仅实行PCI术。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包含基础信息、治疗情况、血清生化指标、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两组间差异。结果非IRA干预组的置入支架数量多于单纯IRA干预组,住院时间长于单纯IRA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IRA干预组术后BNP水平低于单纯IRA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非IRA干预组靶血管血运重建、反复性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单纯IRA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急性STEMI多支冠脉病变患者重度狭窄非IRA进行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及预后,较单纯IRA干预受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冠脉病变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非梗死相关 重度狭窄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左主干或多支冠脉病变的选择:PCI或CABG?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永义 薛松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7期43-44,共2页
近年来,PCI技术越来越多地实践于左主干和多支冠脉病变,但与CABG相比,其疗效一直受到质疑。本文对近年来PCI和CABG的疗效比较做一总结,发现对于左主干和冠脉多支病变,CABG仍优于PCI。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高的双重作... 近年来,PCI技术越来越多地实践于左主干和多支冠脉病变,但与CABG相比,其疗效一直受到质疑。本文对近年来PCI和CABG的疗效比较做一总结,发现对于左主干和冠脉多支病变,CABG仍优于PCI。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高的双重作用下,两项技术都必然会有新的发展,两者疗效的比较还会继续,我们将拭目以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主干 多支冠脉病变
下载PDF
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雪玲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0期38-39,共2页
探究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选择80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单支冠脉病变与多支冠脉病变心电图的分布差异。心电图诊断准确率为96.25%,与冠脉造影差异显著(P>... 探究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选择80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单支冠脉病变与多支冠脉病变心电图的分布差异。心电图诊断准确率为96.25%,与冠脉造影差异显著(P>0.05)。下壁导联ST段抬高患者中,左前降支累及单支血管病变患者和左前降支累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下壁导联ST段压低患者中,左前降支累及单支血管病变患者和左前降支累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V4、V5、V6等导联的心电图特征差异显著(P<0.05)。心电图检查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区分冠脉多支病变,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辅助检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梗死 多支冠脉病变 诊断价值 准确性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性淋巴比率与多支病变的相关性
13
作者 陈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60-63,共4页
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性淋巴比率(NLR)与多支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行冠脉造影的99例NSTE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中性淋巴比率绘制ROC曲线,得出cutoff值... 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性淋巴比率(NLR)与多支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行冠脉造影的99例NSTE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中性淋巴比率绘制ROC曲线,得出cutoff值,根据该值将NLR分为两组,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间基本资料和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NSTEMI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 (1)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83。(2)两组在多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NLR>2.83可以作为NSTEMI患者合并多支冠脉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STEMI患者NLR的升高与多支冠脉病变病变呈正相关,应尽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多支冠脉病变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及炎症反应与冠心病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14
作者 张强 洪小苏 +1 位作者 贾国良 郭文怡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CP)抗体IgA(CPIg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6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诊治,记录术中及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CP)抗体IgA(CPIg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6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诊治,记录术中及围手术期内有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PCI术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有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用ELISA法测定入选对象冠脉造影当天的血清CPIgA、hsCRP及IL-6的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及与PCI围手术期、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CP感染率(40.4%)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1);血清CPIgA、hsCRP及IL6水平组间两两呈正相关(均P<0.01);围手术期高危组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为(40.04±30.72)mg/L和(3.56±3.39)mg/L,明显高于低危组(25.64±19.07)mg/L和(1.98±2.26)mg/L,(均P<0.01);血清CPIgA水平多支冠脉病变者为(1.47±0.84)COI,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0.60±0.51)COI,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组(1.00±0.74)COI,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1.75±0.75)COI,(均P<0.01)。结论CP感染和炎症反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且与冠脉病变的程度相关。术前血清hsCRP、IL-6水平可能与围手术期的心血管事件相关,而术前血清CPIgA水平可能与术后6个月内发生心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肺炎衣原体感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关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脉病变程度 心血管事件 HSCRP 6(IL-6) 高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患者 IGA水平 围手术期 ELISA法 多支冠脉病变 事件相关 白细胞介素 心绞痛患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2例分析
15
作者 郑新荣 陈杰平 郭焕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检查 心肌梗死患者 自主神经病变 多支冠脉病变 症状不典型 依从性差 介入技术 诊断依据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心室重构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姜学泽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913-915,共3页
目的分析予以射血分数(EF)降低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经皮冠脉介入对其心室重构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7-2021.06本院收治的EF降低多支冠脉病变总共78例患者进行研究,均予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统计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心功能... 目的分析予以射血分数(EF)降低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经皮冠脉介入对其心室重构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7-2021.06本院收治的EF降低多支冠脉病变总共78例患者进行研究,均予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统计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EF、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尖瓣返反流(MR)严重度和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78例患者均顺利结束治疗,术后随访时间平均(98.45±5.36)d;成功治愈75例(96.15%);治疗失败3例(3.85%)。3例治疗失败患者当中,1例出现急性血栓,2例出现无复流,并发症出现比例为3.85%。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分级中I-II级、III级比例较治疗前升高,心功能IV级比例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E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DV、ESV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78例患者1例出现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出现造影剂过敏,不良事件出现占比2.56%(2/78)。结论予以EF降低多支冠脉病变患者经皮冠脉介入疗效确切,能改善其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且不良事件出现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冠脉病变 射血分数降低 经皮冠脉介入 心室重构
下载PDF
STEMI急诊PCI后多支冠脉病变治疗的评价
17
作者 陆民 姚成立 +6 位作者 沙勇 贾绍斌 魏宁 仇玉民 薛朝阳 王晖 张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600-602,共3页
目的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比较药物治疗或择期PCI处理非梗塞相关血管的临床疗效,评估STEMI后对非梗塞相关血管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比较了151例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比较药物治疗或择期PCI处理非梗塞相关血管的临床疗效,评估STEMI后对非梗塞相关血管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比较了151例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行急诊PCI处理梗塞血管的STEMI患者,根据对非梗塞相关血管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组1为心梗后7-14d行择期PCI者共64例,组2为药物治疗者共87例。比较两组病情变化、造影资料、住院期间及远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情况及造影结果相似;组1病人的住院日为(16.98±5.84)d,较组2病人(11.29±5.00)d长,二者比较P=0.000;院内MACE发生率在组1为4.69%、组2为4.60%,院外MACE发生率在组1为3.13%、组2为13.79%,二者比较院内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STEMI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急诊PCI后,再择期行PCI术,远期MACE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冠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老年多支冠脉病变分次完全血运重建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郝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93-95,共3页
观察分次完全血运重建应用在老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XX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98例多支冠脉病变的老年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集中在2020年1月-2021年10月),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其中99例参... 观察分次完全血运重建应用在老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XX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98例多支冠脉病变的老年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集中在2020年1月-2021年10月),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其中99例参照组和99例治疗组,对两组患者开展一次性和分次性血运重建的干预,对参照组与治疗组患者重建治疗后的疗效展开对比。结果:相对于参照组患者(87.88%)来说,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5.96%)更高,两组相比:P<0.05;且就并发症发生率来看,治疗组(3.03%)相对于参照组(10.10%)更低;且两组老年患者手术后的脑钠肽、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均有意义。结论:对存在多支冠脉病变的老年患者开展分次完全血运重建干预能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和价值,对患者的心功能及肾功能进行改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多支冠脉病变 分次完全血运重建 治疗优良率
下载PDF
老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血管重建策略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国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85-185,共1页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012年4月19日发表了一项关于老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血管重建策略疗效研究的结果。该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对于不需要急诊治疗的多支冠脉病变的老年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012年4月19日发表了一项关于老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血管重建策略疗效研究的结果。该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对于不需要急诊治疗的多支冠脉病变的老年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期长于经皮冠脉介入(PCI)的患者(N Engl J Med,2012,366:1467—1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冠脉病变 老年患者 血管重建 疗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经皮冠脉介入 急诊治疗 医学杂志
下载PDF
内窥镜下桡动脉采集手术的配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艳 徐华珍 +1 位作者 纪媛 沙美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10期1190-1190,共1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严重多支冠脉病变的重要手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进行CABG手术的患者口益增多,对移植血管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均增加。临床研究证实动脉桥较静脉桥近远期血管通畅率高,目前倾向于应...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严重多支冠脉病变的重要手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进行CABG手术的患者口益增多,对移植血管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均增加。临床研究证实动脉桥较静脉桥近远期血管通畅率高,目前倾向于应用动脉桥。桡动脉又以其良好的血管条件及远期效果在冠脉搭桥中得到重视。常用桡动脉采集手术方法是将患者一侧前臂全部切开,取出所需长度血管,对患者创伤很大。2006年7月—2007年2月我科行内窥镜下桡动脉采集手术3例,现将术中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手术 桡动脉 内窥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多支冠脉病变 生活质量 血管材料 人口老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