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胸小切口取双乳内动脉行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5例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1
作者 谷禹 吴松 +1 位作者 凌云鹏 郭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经胸行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至前降支旁路移植的概念最早于1967年由Kolessov提出[1],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输血少、桥通畅性好等优点.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右乳内动脉(right internal mammary arter... 经胸行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至前降支旁路移植的概念最早于1967年由Kolessov提出[1],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输血少、桥通畅性好等优点.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右乳内动脉(righ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RIMA)较桡动脉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率,且极少发生痉挛,成为仅次于LIMA的第二选择[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胸小切口 左乳内动脉 护理配合 internal artery 右乳内动脉 远期生存率
下载PDF
肋间单一切口直视下微创多支OPCABG 50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柳佳吉 迟立群 +3 位作者 孔晴宇 梁林 刘兴华 陈辛亮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比较经左侧肋间小切口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和正中开胸OPCABG治疗多支(两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临床效果,探讨经肋间单一切口多支OPCABG的围手术期效果和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连... 目的比较经左侧肋间小切口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和正中开胸OPCABG治疗多支(两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临床效果,探讨经肋间单一切口多支OPCABG的围手术期效果和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连续100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和正中开胸组,每组50例。手术由同一术者执行,排除左心室射血分数<0.50和未使用乳内动脉的患者。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归纳手术方法和技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微创组在切口长度[(&2±1.2)cm对(25.3±3.5)cm,P=0.000]、术中洗涤出血量[(301±188)ml对(444±331)ml.P=0.01]、呼吸机使用[(16.18±5.90)h对(19.60±3.92)h,P=0.001]和监护室滞留[(19.19±6.85)h对(23.44±4.64)h,P=0.001]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在平均旁路移植血管数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比例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练掌握正中开胸0PCABG方法和技巧的医师,经学习曲线后行经左侧肋间小切口微创多支OPCABG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 左侧肋间小切口 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肋间单一切口直视微创多支OPCABG临床效果: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柳佳吉 孔晴宇 +4 位作者 迟立群 肖巍 梁林 黄宇 潘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肋间单一切口微创直视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围手术期及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十病房同一术者行多支(两支及以上)OPCABG手术335例,其中男257例,女78例,年龄34~84... 目的探讨肋间单一切口微创直视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围手术期及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十病房同一术者行多支(两支及以上)OPCABG手术335例,其中男257例,女78例,年龄34~84岁,平均(61.35±8.79)岁。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微创旁路移植组(微创组,100例)和正中开胸旁路移植组(正中开胸组,235例)。为排除混杂因素,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术前超声心动图、旁路移植数等12项数据进行1:2匹配。匹配后微创组82例,正中开胸组127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冠状动脉CTA等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正中开胸组死亡2例,心肌梗死2例,卒中1例;微创组心肌梗死1例,无死亡、卒中发生。两组30天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中开胸组比较,微创组术中乳内动脉使用率更高,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再次开胸、新发房颤和机械辅助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长,而围手术期输血、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正中开胸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两组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和移植血管总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侧肋间小切口微创多支OPCABG术是一种安全且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疗效和近期通畅率与传统正中开胸OPCABG类似,术后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倾向性评分匹配 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经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志平 王坚 +8 位作者 张玉龙 李育敏 李淑珍 赵龙 郭俊晓 李伟 任杰 高荣 赵文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10月左胸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资料。单支病变17例,多支病变16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6cm-10... 目的探讨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10月左胸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资料。单支病变17例,多支病变16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6cm-10cm,直视下获取左乳内动脉(LIMA),完成LIMA-左前降支(LAD)吻合,升主动脉(Ao)-大隐静脉(SVG)序贯-对角支(D)或中间支(ICA)-钝缘支(OM)-后降支(PDA)或左室后支(PLV)共2~4支旁路移植血管吻合。结果全组LIMA-LAD桥32例,Ao-SVG-LAD 1例。Ao-SVG-D 2例,Ao-SVG-OM 2例、Ao-SVG-OM-PDA 2例,Ao-SVG-ICA-PDA 3例,Ao-SVG-D-OM-PDA 4例,Ao-SVG-D-OM-PLV 3例。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术期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呼吸机时间7h~18 h(9.14±3.82)h;ICU时间6h~20 h(12±8)h。术后住院5d~11d(8±3)d。出院时复查冠状动脉CT,33例均提示左乳内动脉桥、大隐静脉序贯桥通畅性良好。随访3个月~3年,平均8个月,无死亡、心绞痛和心肌梗死。30例复查冠状动脉,LIMA桥、SVG序贯桥通畅性良好。结论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 左侧肋间小切口 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下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毕健 李继良 +2 位作者 刘长英 唐健 孙凤香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 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