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文化概说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焰安 《琼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4-85,共2页
本文探究"桃文化"的根源性、实用性、累积性、象征性等特点。
关键词 桃文化 多层面 探究
下载PDF
释“体要”——《文心雕龙》“体要”范畴之重构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博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120,共5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对各种文体的论述,并提出了"体要"的概念。本文通过梳理这些论述,在文体的基本品性和不同文体写作的关键、要领等方面,对"体要"进行解读,在事义、辞采、情志、结构等具体层面上阐释并重构&qu...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对各种文体的论述,并提出了"体要"的概念。本文通过梳理这些论述,在文体的基本品性和不同文体写作的关键、要领等方面,对"体要"进行解读,在事义、辞采、情志、结构等具体层面上阐释并重构"体之要"的内涵。对"体要"整体而合理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刘勰的文体观念与文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体要 基本品 多层面 分歧解释
下载PDF
论《史记》历史叙事的文学性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丁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以文学的视角审视《史记》的历史叙事,分析了《史记》历史叙事的文学品格,概括了《史记》历史叙事五个方面的文学性特点:故事性、虚饰性、抒情性、多层面性、通俗性。认为叙事是记述性作品写作必不可少的手法,但不同的作品其叙事又有着... 以文学的视角审视《史记》的历史叙事,分析了《史记》历史叙事的文学品格,概括了《史记》历史叙事五个方面的文学性特点:故事性、虚饰性、抒情性、多层面性、通俗性。认为叙事是记述性作品写作必不可少的手法,但不同的作品其叙事又有着不同的品格,历史著作是历史品格的叙事,文学作品是文学品格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历史叙事 故事 虚饰 抒情 多层面
下载PDF
艺术在淡化,论题在增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春辰 《东方艺术》 2011年第15期156-157,共2页
最近比利时、英国、德国的策展人来央美美术馆讨论展览的事情,他们的谈话与方案都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强调多学科性、当代社会的多层面性。他们在组织、策划展览时不再单纯以艺术特征为主,因为今天的问题不是艺术性可以回应的,而是... 最近比利时、英国、德国的策展人来央美美术馆讨论展览的事情,他们的谈话与方案都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强调多学科性、当代社会的多层面性。他们在组织、策划展览时不再单纯以艺术特征为主,因为今天的问题不是艺术性可以回应的,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和展览的方式将我们所面对的时代问题、各种话题、遇到的各类挑战都纳入到关注的视野之内,不是就艺术谈艺术,倒是以艺术的名义来讨论问题。所以,以艺术的名义不是一个消极的借口,而是成为具有正当理由的一种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征 淡化 论题 多学科 多层面 时代问题 正当理由 比利时
原文传递
艺术建构的多层面性
5
作者 韩守武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1-54,共4页
人类艺术的创造方式都是各时代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积累下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进一步探求艺术真谛的可靠基础。当我们用艺术"建构"的观念来考察和研究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性时会发现,人类的艺术创作至少有三大类不同的建... 人类艺术的创造方式都是各时代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积累下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进一步探求艺术真谛的可靠基础。当我们用艺术"建构"的观念来考察和研究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性时会发现,人类的艺术创作至少有三大类不同的建构方式:即形式建构,情感表现的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这三种不同层面的艺术建构类型方式在历史上都有大量的表现,它们往往相互交错,共生并存。每一个艺术家都应当根据生活实践的需要而选择适宜的创作方式,多层面地传达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建构 多层面
下载PDF
论高加林的艺术形象——择选人生的价值
6
作者 王晓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2-63,共2页
人生,是一个自古就有却永远新鲜的话题。青年怎样追求美好的人生?面对事业与爱情又该怎样选择人生的价值呢?路遥的《人生》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严峻的、发人深思的问题。从高加林风云变幻的人生中,我们可以窥探人性复杂的心理,探索人... 人生,是一个自古就有却永远新鲜的话题。青年怎样追求美好的人生?面对事业与爱情又该怎样选择人生的价值呢?路遥的《人生》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严峻的、发人深思的问题。从高加林风云变幻的人生中,我们可以窥探人性复杂的心理,探索人生的价值,正确选择生活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面 典型社会意义
下载PDF
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的区域主义
7
作者 李华锋 赵月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区域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股重要趋势与潮流,但东北亚地区的区域主义实践并不理想。朝鲜半岛问题是建设东北亚区域主义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双方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根据朝鲜半岛问题的多层面性和历史启示,从经济、政治、安全和社... 区域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股重要趋势与潮流,但东北亚地区的区域主义实践并不理想。朝鲜半岛问题是建设东北亚区域主义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双方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根据朝鲜半岛问题的多层面性和历史启示,从经济、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开展适宜的工作,一定会创造出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区域主义建设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问题 多层面 东北亚 区域主义
下载PDF
浅议舞剧《雷和雨》的音乐
8
作者 叶文 《音乐天地》 2012年第2期59-61,共3页
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作品《雷雨》自1934年问世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纠葛,主题意蕴的多语义性,戏剧冲突的多层面性,给众多的艺术家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著名的舞蹈编导王玫以其独特的敏锐以及对人性... 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作品《雷雨》自1934年问世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纠葛,主题意蕴的多语义性,戏剧冲突的多层面性,给众多的艺术家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著名的舞蹈编导王玫以其独特的敏锐以及对人性的洞察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舞剧 1934年 《雷雨》 中国现代 情感纠葛 主题意蕴 多层面
原文传递
论《世界末日之战》的时间艺术
9
作者 张金玲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0期92-96,共5页
《世界末日之战》是秘鲁作家略萨的一部以巴西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小说试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表现对拉美历史的独特思考。小说中的时间艺术具有独特性,它一方面以明确的具体时间和自然时序来显示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以模糊的、... 《世界末日之战》是秘鲁作家略萨的一部以巴西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小说试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表现对拉美历史的独特思考。小说中的时间艺术具有独特性,它一方面以明确的具体时间和自然时序来显示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以模糊的、不确定的时间概念来展示小说特有的主观性,同时在结构安排上又通过时间的跳跃性、多层面性来呈现时间的立体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末日之战》 时间艺术 明确 模糊 跳跃与多层面
下载PDF
多层面二元性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双重影响
10
作者 安晓云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2-34,共3页
作为改革前沿的广东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呈现多层面二元性非均衡发展特征,这在改革和发展的一定时期,对于突破旧体制、协调经济社会利益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其程度的不断加深,二元性非... 作为改革前沿的广东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呈现多层面二元性非均衡发展特征,这在改革和发展的一定时期,对于突破旧体制、协调经济社会利益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其程度的不断加深,二元性非均衡愈发成为制约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未来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面二元 非均衡 社会和谐
下载PDF
低保档案工作探微
11
作者 孟冬 《兰台内外》 2013年第3期36-36,共1页
低保档案是伴随着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而产生和形成的,它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低保档案作为低保工作的产物和低保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日益突显出其重要作用。一、低保档案的形成及特点1.低保待遇申请审批的程序,决定了... 低保档案是伴随着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而产生和形成的,它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低保档案作为低保工作的产物和低保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日益突显出其重要作用。一、低保档案的形成及特点1.低保待遇申请审批的程序,决定了低保档案的多层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制度 档案工作 低保档案 低保工作 历史记录 保存价值 持续发展 多层面
下载PDF
道德信仰与社会正义初探
12
作者 赵小强 《新丝路(下旬)》 2018年第8期35-35,共1页
信仰的多层面性,不仅反映着社会正义的多元化,也显示着社会正义对信仰的支撑理由,无论是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宗教信仰、科学信仰以及道德信仰,其建构都必须有着对其支撑的社会现实作用,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当这... 信仰的多层面性,不仅反映着社会正义的多元化,也显示着社会正义对信仰的支撑理由,无论是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宗教信仰、科学信仰以及道德信仰,其建构都必须有着对其支撑的社会现实作用,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当这种社会现实不能与信仰者所持信仰发生认同上的一致联系,任何信仰将无从建构与保持。这种一致关联性,最主要的是以社会制度的正义性质体现出来,并以此决定着社会的现实,担保着人们行为乃至于道德意识的建构,承担着信仰得以建构而不是消解的重要的社会健康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社会正义 政治信仰 文化信仰 社会现实 多层面 民族信仰 宗教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