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盆地多层逆温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危诗敏
冯鑫媛
+1 位作者
王式功
张峥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5-1013,共9页
利用2015~2018年探空观测资料以及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四川盆地多层逆温这一特殊的、尚未见详细报道的逆温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评估不同逆温类型及垂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多层逆温实际上是一...
利用2015~2018年探空观测资料以及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四川盆地多层逆温这一特殊的、尚未见详细报道的逆温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评估不同逆温类型及垂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多层逆温实际上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现象,年平均出现频率为20.1%.冬季最为频发,成都冬季高达51.6%.以边界层逆温叠加对流层低层逆温(LTI)的配置为主要特征.依据其垂直结构,划分为四种配置类型,即贴地逆温(SI)叠加脱地逆温(EI)、SI+LTI、EI+LTI、SI+EI+LTI,分别对应第Ⅰ、Ⅱ、Ⅲ、Ⅳ类多层逆温.其中以第Ⅱ、Ⅲ类多层逆温为主.逆温的叠加作用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更大,多层逆温(特别是第Ⅱ、Ⅳ类多层逆温)尤其加大了中度及重度污染出现的可能性.第Ⅰ、Ⅳ类多层逆温对污染物扩散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第Ⅱ类多层逆温和仅SI(即只出现SI).第Ⅱ类多层逆温在污染最重的冬季出现频率高、强且厚,叠加抑制作用明显,应是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
逆温
垂直结构
大气污染
叠加效应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冷锋过程中我国区域空气污染边界层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晨
朱彬
+4 位作者
刘晓慧
侯雪伟
牟南南
康汉青
王丽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84-4291,共8页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中,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了高空各层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本次过程中污染区域由北至...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中,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了高空各层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本次过程中污染区域由北至南6个城市(北京、章丘、郑州、南阳、武汉、长沙)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3月7~8日)中高纬度500hPa平直的纬向环流和地面均压场,为污染天气的发生和维持以及空气污染物的集聚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场.污染中期(3月8~10日)冷空气南下,地面冷高压向华东地区移动,重污染区域随冷高压前部的弱低压场或均压场由北向南移动.伴随着天气系统移动,六个地面观测站的边界层特征在时空上表现出相似性,由北向南各站在污染期间先后出现多层逆温,风速较小,逆温层下相对湿度较大.此次多层逆温的形成是由于夜间近地面辐射冷却、冷锋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锋面逆温以及边界层以上的下沉运动造成的.本研究揭示了在天气系统移动中,位于天气系统相同部位站点的边界层结构具有共同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天气系统移动
边界层结构
多层
逆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多层逆温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危诗敏
冯鑫媛
王式功
张峥子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安徽省黄山市气象局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5-101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5147,916442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702)。
文摘
利用2015~2018年探空观测资料以及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四川盆地多层逆温这一特殊的、尚未见详细报道的逆温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评估不同逆温类型及垂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多层逆温实际上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现象,年平均出现频率为20.1%.冬季最为频发,成都冬季高达51.6%.以边界层逆温叠加对流层低层逆温(LTI)的配置为主要特征.依据其垂直结构,划分为四种配置类型,即贴地逆温(SI)叠加脱地逆温(EI)、SI+LTI、EI+LTI、SI+EI+LTI,分别对应第Ⅰ、Ⅱ、Ⅲ、Ⅳ类多层逆温.其中以第Ⅱ、Ⅲ类多层逆温为主.逆温的叠加作用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更大,多层逆温(特别是第Ⅱ、Ⅳ类多层逆温)尤其加大了中度及重度污染出现的可能性.第Ⅰ、Ⅳ类多层逆温对污染物扩散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第Ⅱ类多层逆温和仅SI(即只出现SI).第Ⅱ类多层逆温在污染最重的冬季出现频率高、强且厚,叠加抑制作用明显,应是重点关注对象.
关键词
多层
逆温
垂直结构
大气污染
叠加效应
四川盆地
Keywords
multi-layer inversions
vertical structure
air pollution
superimposing effect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冷锋过程中我国区域空气污染边界层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晨
朱彬
刘晓慧
侯雪伟
牟南南
康汉青
王丽娟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84-429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544229,41575148)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344051901059)。
文摘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和探空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2.5浓度数据,针对2015年3月7~11日一次冷空气南下的锋面天气过程中,我国华北、华东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空气污染,开展了高空各层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本次过程中污染区域由北至南6个城市(北京、章丘、郑州、南阳、武汉、长沙)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垂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前期(3月7~8日)中高纬度500hPa平直的纬向环流和地面均压场,为污染天气的发生和维持以及空气污染物的集聚提供了有利的环流场.污染中期(3月8~10日)冷空气南下,地面冷高压向华东地区移动,重污染区域随冷高压前部的弱低压场或均压场由北向南移动.伴随着天气系统移动,六个地面观测站的边界层特征在时空上表现出相似性,由北向南各站在污染期间先后出现多层逆温,风速较小,逆温层下相对湿度较大.此次多层逆温的形成是由于夜间近地面辐射冷却、冷锋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锋面逆温以及边界层以上的下沉运动造成的.本研究揭示了在天气系统移动中,位于天气系统相同部位站点的边界层结构具有共同的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天气系统移动
边界层结构
多层
逆温
Keywords
air pollution
weather systems moving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multi-level invers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盆地多层逆温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危诗敏
冯鑫媛
王式功
张峥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次冷锋过程中我国区域空气污染边界层特征
张晨
朱彬
刘晓慧
侯雪伟
牟南南
康汉青
王丽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