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金字塔的多尺度金属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金闳奇 陈新度 吴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100,共4页
针对金属表面缺陷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金字塔的多尺度缺陷检测方法(MSDD)。首先,构建特征金字塔分类网络模型(FPCN)作为特征提取器并进行分类预训练;其次,在FPCN后连接多尺度回归层并进行微调;最后,利用非极大值抑制将M... 针对金属表面缺陷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金字塔的多尺度缺陷检测方法(MSDD)。首先,构建特征金字塔分类网络模型(FPCN)作为特征提取器并进行分类预训练;其次,在FPCN后连接多尺度回归层并进行微调;最后,利用非极大值抑制将MSDD输出的4165个边框进行筛选得出最终检测结果。在光度立体成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为该算法在个别类平均精确率(AP)达98%,各类别AP均值(mAP)达90%,召回率Recall平均为88.5%,单张图片检测用时约为13ms。这表明相比于现有多尺度算法SSD和YOLOv3,该算法对缺陷目标特征提取更加精确,同时提高了鲁棒性和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表面缺陷检测 特征金字塔 尺度回归 光度立体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多人姿态估计
2
作者 秦晓飞 郭海洋 +2 位作者 陈浩胜 李夏 何致远 《光学仪器》 2021年第2期39-47,共9页
为了提高人体姿态估计的准确度和检测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多人姿态估计算法。首先使用现有的先进目标检测算法检测出人体位置,再在人体边界框内作单人姿态估计。对现有模型的残差块进行改造,降低了模型的参数量,加入多尺... 为了提高人体姿态估计的准确度和检测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多人姿态估计算法。首先使用现有的先进目标检测算法检测出人体位置,再在人体边界框内作单人姿态估计。对现有模型的残差块进行改造,降低了模型的参数量,加入多尺度监督模块和多尺度回归模块辅助训练,提高了模型的学习效率,并采用新的坐标提取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推理速度,在流行的MPII、COCO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和测试。MPII测试集上PCKh@0.5获得了92.1%的得分,2017 COCO test-dev集上mAP获得了72.4的得分,比Simple Baseline基准模型提高了2.4%。使用一张GTX1080Ti显卡对平均每帧有5个人体实例的图片进行推理时,运行速度达到26帧,推理速度极具竞争力。这充分证明了所提出的算法有效提高了人体关键点的识别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姿态估计 编解码 尺度监督 尺度回归
下载PDF
基于MAR与FCM聚类的声呐图像分割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海涛 刘丽媛 +1 位作者 赵亚鑫 徐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22-2327,共6页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中,聚类效果往往受到聚类中心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的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回归(MAR)模型与模糊C均值(FCM)聚类的声呐图像分割方法。引入MAR模型,建立层与层之间以及相邻层像素点间的数学关系,利用粗...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中,聚类效果往往受到聚类中心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的影响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回归(MAR)模型与模糊C均值(FCM)聚类的声呐图像分割方法。引入MAR模型,建立层与层之间以及相邻层像素点间的数学关系,利用粗尺度图像的灰度-邻域均值二维直方图中的峰值个数来确定聚类中心数目,通过MAR得到的预测分割结果引导初始聚类中心的确定。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准确、快速地确定聚类中心数目,并较好地解决初始聚类中心问题;与传统的FCM聚类方法相比,具有分割准确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回归 模糊C均值聚类 声呐图像 二维直方图
下载PDF
基于MAR-MRF的SAR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爱平 付琨 +1 位作者 尤红建 刘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57-2562,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回归模型和马尔科夫随机场的SAR图像分割算法。算法引入多尺度自回归模型,建立层与层之间以及相邻层的像素点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将此模型与马尔科夫分割算法结合,实现了更为合理的多尺度分割策略。通过相邻尺...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回归模型和马尔科夫随机场的SAR图像分割算法。算法引入多尺度自回归模型,建立层与层之间以及相邻层的像素点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将此模型与马尔科夫分割算法结合,实现了更为合理的多尺度分割策略。通过相邻尺度的依赖关系及同一尺度空间的马尔可夫性,使用多尺度自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来引导精细尺度图像分割,不仅使得最细尺度下的分割迭代次数减少;而且去除了最细尺度下多余的误分类斑块;同时还能够分割出清晰、平滑的目标边界,实现了较满意的SAR图像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处理 尺度回归 马尔科夫随机场 尺度分割 吉布斯随机场
下载PDF
多尺度YOLO人脸年龄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房国志 孙康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35-141,共7页
通过观察人脸估计年龄较为常见,但如何准确预测年龄则是一个难题。为提高人脸图像年龄估计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模型的目标检测方法。将多尺度回归思想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通过观察人脸估计年龄较为常见,但如何准确预测年龄则是一个难题。为提高人脸图像年龄估计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模型的目标检测方法。将多尺度回归思想应用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通过多尺度卷积改善模型对小尺寸目标的提取能力,结合特征通道分权重思想,改善特征提取操作中特征信息丢失的问题,构造决策树回归得到年龄估计。这种方法在人脸年龄图像库FG-NET上获得平均绝对误差(MAE)3.43,在GROUP数据集获得区间匹配度(AEM)62.4%。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多尺度特征回归以及通道权重分配,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人脸信息检测,并由此建立鲁棒性更强的人脸年龄估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年龄估计 特征提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通道权重分配 尺度特征回归
下载PDF
北京市二手住宅价格影响机制--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的研究 被引量:146
6
作者 沈体雁 于瀚辰 +2 位作者 周麟 古恒宇 何泓浩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3,共9页
文章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研究北京市2011-2017年二手住宅交易的价格特征,结果表明:①以往基于经典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健,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可以将不同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尺度反映出来,其回归的结果更为... 文章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研究北京市2011-2017年二手住宅交易的价格特征,结果表明:①以往基于经典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健,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可以将不同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尺度反映出来,其回归的结果更为可靠。②北京房价对区位因素非常敏感,且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区位的影响尺度是所有变量中最小的,接近于街道尺度。而卧室数量和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为全局尺度的变量,在空间上的影响较为平稳。到公交站的距离、到小学的距离、建筑结构和装修状况对于房价的影响不显著。其他显著的变量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尺度由小到大分别为成交时间、面积、楼龄、楼层、朝向。③区位、朝向、卧室数量、成交时间均正向影响房价,而面积、楼龄、楼层、到地铁站的距离负向影响房价。所有影响因素中区位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成交时间朝向。面积成交时间、朝向和到最近地铁站的距离影响较大,所在楼层、卧室数量对于房价的影响较小,而面积和楼龄的影响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二手住宅价格 影响尺度 特征价格模型 北京
原文传递
中国暖季近地面臭氧浓度空间格局演变及主要气象驱动因素 被引量:37
7
作者 何超 慕航 +7 位作者 杨璐 王丹璐 邸彦峰 叶志祥 易嘉慧 柯碧钦 田雅 洪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168-4179,共12页
中国的近地面臭氧(O_(3))浓度在2015~2018年间持续升高,已成为仅次于颗粒物的重要大气污染物.基于中国337个城市2015~2018年暖季(4~9月)的实时O_(3)浓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中国的近地面臭氧(O_(3))浓度在2015~2018年间持续升高,已成为仅次于颗粒物的重要大气污染物.基于中国337个城市2015~2018年暖季(4~9月)的实时O_(3)浓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研究了2015~2018年中国暖季地表O_(3)浓度的空间演变格局,探讨了气象因素对其驱动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①中国暖季O_(3)浓度整体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平均升高速率为0.28μg·(m3·a)^(-1),其中超过55%的城市O_(3)浓度每年升高0.50μg·m^(-3);②O_(3)浓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高值区(平均浓度>60μg·m^(-3))分布在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北部分地区;低值区(平均浓度<20μg·m^(-3))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③O_(3)浓度变化趋势在空间上存在位于华东、华北、西北以及华中地区的热点区域和位于西南、华南(广西)以及东北地区的冷点区域;④气温是中国暖季O_(3)变化的主要气象驱动因素,其对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O_(3)浓度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除广西、云南和江西部分地区外,O_(3)浓度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O_(3)浓度在华南、华东和华中大部分地区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O_(3)浓度在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除辽宁、山东、河北、甘肃、广东及西南部分地区外,O_(3)浓度与云层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除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外,O_(3)浓度与降水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O_(3)) 空间格局 气象要素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InVEST模型的黑龙江省生境质量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8
作者 梁晓瑶 袁丽华 +3 位作者 宁立新 宋长青 程昌秀 王翔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4-872,共9页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黑龙江省的生境质量,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影响生境质量的自然和人文要素作用空间尺度差异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山地地区生境质量较高,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地生境质...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黑龙江省的生境质量,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影响生境质量的自然和人文要素作用空间尺度差异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山地地区生境质量较高,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地生境质量较低;2)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识别出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作物种植面积、高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以及年均温度分别在62、44、43、43、43的局部尺度上影响生境质量,而年均降雨量、PM_(2.5)排放总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土壤表层pH在近似全局尺度上影响生境质量;3)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社会经济要素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呈现显著负相关,高程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呈现显著正相关,而土壤表层pH呈现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调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基于MGWR模型的中国城市PM_(2.5)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5
9
作者 周志凌 程先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52-2561,共10页
基于全国297个地级市2018年PM_(2.5)浓度数据、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PM_(2.5)浓度的作用尺度与影响效果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MGWR模型适用于中国地级市PM_(2.5)浓度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全国297个地级市2018年PM_(2.5)浓度数据、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PM_(2.5)浓度的作用尺度与影响效果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MGWR模型适用于中国地级市PM_(2.5)浓度影响因素研究.在作用尺度上,人均GDP、技术支持水平作用尺度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居民地比重、人口密度与风速,降水量、第二产业比重、植被覆盖状况、温度与能源消费强度作用尺度最为局限.在影响效果上,相对湿度、人口密度与居民地比重全部为正向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和能源消费强度主要为正向作用,分别占总样本的70.71%与64.98%;风速、温度既存在正向作用也存在负向作用,空间上呈两极分化,其中正向作用分别占总样本的49.83%与57.91%;降水量、植被覆盖状况主要为负向作用,分别占总样本的91.58%与69.70%;人均GDP、技术支持水平全部为负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于中国城市PM_(2.5)浓度的影响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 空间异质性 中国
下载PDF
2016~2020年山东省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周梦鸽 杨依 +2 位作者 孙媛 张凤英 李永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7-2946,共10页
基于2016~2020年山东省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结合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等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综合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山东省空气污染物的时空... 基于2016~2020年山东省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结合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等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综合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究山东省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和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近5年来山东省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除O_(3)外,SO_(2)、NO_(2)、PM_(2.5)和PM_(10)等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空气污染物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沿海地区污染物浓度更低.②山东省PM_(2.5)与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占比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城镇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同时,这种相关关系在空间上存在尺度差异,人口密度、民用汽车量和工业用电量与PM_(2.5)空间关系较平稳,而城镇化率和第二产业占比对PM_(2.5)的影响的空间异质性较高.③气象要素对菏泽和威海两市PM_(2.5)的影响程度不同,菏泽市PM_(2.5)与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相关性更强,而威海市海陆风盛行,PM_(2.5)与风速相关性更高.④小波分析表明每年冬季菏泽市比威海市空气污染频繁,频率约为每次1~2周;年周期上,菏泽市PM_(2.5)滞后于风速,而威海市PM_(2.5)和风速表现为同相位.山东省空气质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并受社会经济和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时空分布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小波分析 山东省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时空演化及驱动力探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原伟鹏 孙慧 +2 位作者 王晶 黎炯婵 马点圆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2-82,共11页
基于2007—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自然、人文多源宏微观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标准差椭圆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究中国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期PM_(2.5)浓度与... 基于2007—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自然、人文多源宏微观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冷热点、标准差椭圆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究中国城市减污降碳协同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期PM_(2.5)浓度与碳排放空间呈现集聚态势,前者集聚度高于后者;减污降碳效应存在南方优于北方,先减污后降排的发展趋势。(2)PM_(2.5)浓度与碳排放空间分布与胡焕庸线基本保持一致,重心均位于河南省,方向为向东北方向偏移。(3)考察期中国城市PM_(2.5)污染存在“南北冷点、中部热点”的哑铃形空间分布和“热点减、冷点增”时序变化,碳排放呈现“热点北聚、冷点南散”的南北方“极化”和“双增”趋势。(4)多尺度MGWR模型结果相比经典GWR模型更为精准与可靠,不同时空尺度减污、降碳的主要驱动力有所差异。通过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一项耦合系统治理工程,发现影响城市减污降碳主要驱动力为降水量、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空气流通水平、实际利用外资、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升级,且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协同 碳排放 PM_(2.5)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 驱动力 降水
原文传递
中国美丽乡村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曹开军 王秘秘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46-1454,共9页
以2014年、2017年、2020年对应的140、560、1 216个美丽乡村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美丽乡村空间格局演变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探究美丽乡村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异。研究表明:①美丽乡... 以2014年、2017年、2020年对应的140、560、1 216个美丽乡村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美丽乡村空间格局演变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探究美丽乡村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异。研究表明:①美丽乡村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增强,主要集聚区呈现“带状-网状-面状”分布的演变趋势,热点区由沿海地带向内扩散。②美丽乡村的空间分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各影响因素对美丽乡村空间分异的解释度呈显著差异,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5A级景区、人口密度对美丽乡村空间分布的解释力最大。 ③主要影响因素对美丽乡村空间分布的影响作用存在空间差异,且局部不平衡性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分析单元具有呈块状与带状的聚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地理探测器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精细尺度建成环境的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高德辉 许奇 +2 位作者 陈培文 胡佳俊 朱宇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2,共8页
既有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土地利用依赖关系的分析较为充分,然而针对建成环境特征对客流影响的研究仍不够细致。本文采用开发强度、混合用地、慢行交通环境、公共交通可达性和可获得性等变量刻画城市轨道交通TOD(Transit-Oriented D... 既有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土地利用依赖关系的分析较为充分,然而针对建成环境特征对客流影响的研究仍不够细致。本文采用开发强度、混合用地、慢行交通环境、公共交通可达性和可获得性等变量刻画城市轨道交通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建成环境的5D特征,基于多源地理大数据提出其计算方法,并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研究TOD建成环境对早高峰出站客流影响的空间特征。针对北京的案例研究表明:TOD建成环境特征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能够刻画客流与上述特征变量依赖关系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尺度,其估计结果更为可靠。TOD建成环境对早高峰出站客流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两者关系的空间非平稳性表明:不同区域车站的TOD开发应采取差异化发展政策。郊区车站更适合强调规模和强度的发展策略,而中心城区车站则较难通过进一步提高规模和强度以改善客流效果,而应更强调发展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TOD建成环境 车站客流 空间特征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婧 甄峰 +2 位作者 张姗琪 孔宇 李智轩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23,211,共11页
利用天眼查企业数据,以南京市中心城区1 km×1 km格网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2010、2015、2019年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并采用MGWR模型探讨企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十年,南京市中心城区新一代信... 利用天眼查企业数据,以南京市中心城区1 km×1 km格网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2010、2015、2019年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并采用MGWR模型探讨企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十年,南京市中心城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集聚与扩散作用并存,空间分布特征变化明显,由中心城区向外围转移;(2)用地成本、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生产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因素对企业空间区位选择影响显著且对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为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空间的布局优化提供支撑,以期为南京未来的产业规划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集聚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用地成本 生产服务 创新空间
原文传递
中国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的市域尺度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健生 晋雪茹 +3 位作者 王晗 冯喆 张丹妮 李雪尘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74-2982,共9页
评估区域碳排放及其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对于制定碳减排措施至关重要.以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新疆部分城市和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非化石能源占比、土地开发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第二产业占比、人均GDP和人均建设用... 评估区域碳排放及其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对于制定碳减排措施至关重要.以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新疆部分城市和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非化石能源占比、土地开发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第二产业占比、人均GDP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对人均CO_(2)排放量的影响.通过构建模拟人均CO_(2)排放量的贝叶斯信念网络,识别各因素对人均CO_(2)排放量的全局影响;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人均CO_(2)排放量的局部影响.结果表明:(1)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CO_(2)排放量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增,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的格局.(2)从全局来看,人均CO_(2)排放量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GDP>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开发度>第二产业占比>非化石能源占比.(3)从局部来看,各因素与人均CO_(2)排放量的空间关系方向与全局关系一致,关系强度上存在空间异质性.(4)清洁能源、脱碳技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生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贝叶斯信念网络(BBN)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驱动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成渝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关系 被引量:14
16
作者 武燕 吴映梅 +3 位作者 高彬嫔 李琛 郑可君 李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科学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关系,对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成渝城市群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流向损益模型、人类活动强... 科学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关系,对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成渝城市群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18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流向损益模型、人类活动强度指数评估模型,综合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了成渝城市群地区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关系,揭示人类活动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深刻影响。结果显示:(1) 200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5 064.6亿元下降到5 061.27亿元,建设用地过度侵占耕地已经成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2) 2000—2018年人类活动强度呈现出“双核圈层式”的空间特征,人类活动强度高值区主要集中于成都、重庆两地,边缘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较弱;(3)人类活动强度增强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二者存在显著空间负相关,中部地区恶化明显,2000—2018年总体而言负向效应加剧。研究表明退耕还林以及植被恢复对区域生态系统恢复而言至关重要,未来应更加重视区域生态保护,制定合理规划措施,共筑城市群绿色可持续发展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人类活动强度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成渝城市群
下载PDF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与尺度效应 被引量:16
17
作者 肖凡 王姣娥 +1 位作者 黄宇金 古恒宇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38-1351,共14页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的因素往往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然而既有研究对其关注尚少。基于2017-2019年间认定的21579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刻画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识别了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 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的因素往往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然而既有研究对其关注尚少。基于2017-2019年间认定的21579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刻画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识别了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与尺度效应,结果表明:①2019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在以“北上广深”为首位中心,以成渝与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次位中心的高度集聚特征。②企业内部因素、城市知识创造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创新环境水平和外部连通水平共同影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③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的因素存在空间异质性,公司年龄、高校学生数量、互联网的影响呈现出“东-西”向空间分异格局,专利申请数、高新区、生活设施的正向影响呈现出“南-北”向空间分异格局,高铁的正向影响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空间分异格局,研发费用投入对东北地区影响最大,市场化水平对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地区影响最大。④影响因素存在尺度效应,靠近创新末端的变量具有更大的作用空间尺度。最后,本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尺度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MGWR模型的皖江城市带生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永婷 杨钊 +3 位作者 徐光来 刘斌 章翩 池建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90,共11页
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测度,运用MGWR模型对城镇化和景观格局变化对生境质量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皖江城市带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整体呈现衰减趋势,下降幅度为7.84%。生境质量... 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皖江城市带生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测度,运用MGWR模型对城镇化和景观格局变化对生境质量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皖江城市带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整体呈现衰减趋势,下降幅度为7.84%。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呈现“东南及西部高–中部及北部低”的态势。生境最优区主要分布于东南和西部山区及部分水域,低质量生境分布于沿江平原和北部的农业城市区。城镇化和景观格局指数对生境质量有正负“双向”效应。城镇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建设用地比例(LUR)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以负面效应为主且愈加显著,两期回归系数的负值比例均达到80%以上。夜间灯光(NTL)对部分地区的生境质量有显著负效应,随着时间的演变,局部区域呈现正相关效应,而景观格局指数对生境质量影响的强弱和方向在时空上存在一定差异。这些结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性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InVEST模型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基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琦 曹蔚宁 延书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123,共12页
基于2018年全国地级市数据,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分析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尺度规律。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扩大作用为主,且影响效果体现出空间异质性规律:在华南和西南地区,旅... 基于2018年全国地级市数据,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分析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尺度规律。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以扩大作用为主,且影响效果体现出空间异质性规律:在华南和西南地区,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较为明显的扩大作用;在中部和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扩大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弱;在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最弱,在沿海区域表现为缩减作用,内陆区域表现为扩大作用。因此,未来应当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全面协同发展;旅游发展规划兼顾区域均衡发展和城乡均衡发展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异质性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军 金梓函 +2 位作者 王玥 李旭 戴恩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333-5343,共11页
PM_(2.5)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时空演变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于大气环境质量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PM_(2.5)遥感反演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时空演变特征,以海拔、年均气温和人均GDP... PM_(2.5)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时空演变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于大气环境质量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PM_(2.5)遥感反演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时空演变特征,以海拔、年均气温和人均GDP等10种因子为自变量,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对PM_(2.5)污染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分异探究.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浓度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中东部,低值区集中在研究区西部.热点区域集中在临汾市和运城市,冷点区则集中在天水市和宝鸡市.②自然因子在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污染中占主导地位,2020年PM_(2.5)浓度主控影响因子按解释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海拔>年均气温>地形起伏度>年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人均GDP>植被覆盖度>能源消耗指数.③主控影响因子按照作用尺度大小排序依次为:植被覆盖度>年均气温>能源消耗指数>年降水量>地形起伏度>海拔>人均GDP>年均相对湿度.其中人均GDP、地形起伏度、能源消耗指数和年均气温主要为正向作用,植被覆盖度、年降水量、海拔和年均相对湿度主要为负向作用.研究得出了关中平原城市群PM_(2.5)时空演变格局和影响因素,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丰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