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6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窒息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76
1
作者 刘敬 曹海英 +4 位作者 何纯义 于亚滨 陆艳雪 刘知白 王峰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美国Ultramark-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丹麦ABL-500型血气分析仪等,对新生儿窒息全身性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窒...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美国Ultramark-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丹麦ABL-500型血气分析仪等,对新生儿窒息全身性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及肠道等各脏器血液灌流量均减少,尤以舒张期为甚;但各脏器减少的程度不一致。(2)肺动脉压力与阻力增高,严重者可致持续胎儿循环,是病情严重的标志。(3)心脏功能障碍是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结果,窒息性心功能障碍表现为舒张功能首先受累,而收缩功能障碍则右室重于左室。(4)低氧血症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低氧血症的程度与各脏器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3~0.98,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1,P<0.01),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呈高度负相关(r=-0.97,P<0.01)。QT离散度是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特异而敏感的指标。结论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肺动脉压升高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超声检测各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窒息 血流动力学 器官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168
2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4-287,共14页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难以纠正的急性循环衰竭,可迅速导致严重组织器官功能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是指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难以纠正的急性循环衰竭,可迅速导致严重组织器官功能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急诊 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循环衰竭 器官功能损伤 主要死亡原因 急危重症
原文传递
大黄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8
3
作者 陈德昌 杨兴易 +5 位作者 景炳文 赵良 林兆奋 严鸣 单红卫 马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黄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 :12 9例 MODS患者 ,根据有无胃肠功能障碍分为 MODS伴和不伴胃肠功能障碍组 ,又依据是否应用大黄治疗分为大黄和非大黄治疗组 ,观察几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缓解率... 目的 :研究大黄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 :12 9例 MODS患者 ,根据有无胃肠功能障碍分为 MODS伴和不伴胃肠功能障碍组 ,又依据是否应用大黄治疗分为大黄和非大黄治疗组 ,观察几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缓解率、存活率等。结果 :12 9例 MODS患者中 81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 ,其发生率为 6 2 .8%。其中 5 4例患者接受大黄治疗 ,有效率为 6 1.1% ;2 7例患者为非大黄治疗组 ,胃肠功能恢复率为2 5 .9% ,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5 4例 MODS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 ,有 2 8例患者存活 ,存活率为 5 1.9% ;2 7例 MODS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接受其它胃肠动力剂治疗后有 6例患者存活 ,存活率为 2 2 .2 %。 2 9例 MODS不伴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有 12例存活 ,存活率为 41.4% ;19例MODS不伴胃肠功能障碍者接受其它胃肠动力剂治疗后 ,有 7例存活 ,存活率为 36 .8%。在累及 4个以上器官的 MODS患者中 ,伴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接受大黄治疗后其存活率明显高于非大黄治疗组 (P<0 .0 5 )。结论 :大黄对 MOD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器官功能衰竭 中药 药理 小肠
下载PDF
160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8
4
作者 钱小顺 侯允天 +4 位作者 薛桥 韩亚玲 刘雪红 刘建立 王士雯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1 60 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E)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分析 ,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MOFE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  99%MOFE的患者发病前患有 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MOFE的发病诱因以感... 目的 通过对 1 60 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E)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分析 ,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MOFE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  99%MOFE的患者发病前患有 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MOFE的发病诱因以感染最为多见 ,其中肺部感染最多 ,占 73 .1 % ,首发衰竭的器官以肺居于首位 ,在衰竭器官的类型中 ,血液和肾功能衰竭是MOFE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 2 .73和 3 .0 0 )。结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 ,肺可能是MOFE的启动器官 ;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 ,可能能降低MOFE的发生率 ;在MOFE的治疗中 ,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研究 危险因素 老年人
下载PDF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第四版) 被引量:111
5
作者 江利冰 蒋守银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7-579,共3页
严重创伤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因创伤死亡的患者人数达580万,预测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会大于800万。创伤后未控制的出血是导致严重创伤患者潜在可预防死亡的首位原因。恰当的处理包括早期明确出血部位,采取积极的... 严重创伤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因创伤死亡的患者人数达580万,预测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会大于800万。创伤后未控制的出血是导致严重创伤患者潜在可预防死亡的首位原因。恰当的处理包括早期明确出血部位,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失血量,恢复组织灌注和稳定血流动力学。大约有1/3的创伤出血患者入院时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显著增加了病死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出血部位 欧洲指南 凝血病 器官功能衰竭 公共卫生问题 凝血功能障碍 患者人数
原文传递
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预后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78
6
作者 杜斌 陈德昌 +5 位作者 刘大为 席修明 陈惠德 杨乃众 杜新建 暨北京市危重病医学临床研究协作组ICU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 采用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系统 (SOFA)描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了 5家医院的加强医疗病房 (ICU) 1990至 1996年间收治的 36 6例MODS患者 ,并进行SOFA评分。结果 最高SOFA评分、SOFA评分差值以及... 目的 采用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系统 (SOFA)描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了 5家医院的加强医疗病房 (ICU) 1990至 1996年间收治的 36 6例MODS患者 ,并进行SOFA评分。结果 最高SOFA评分、SOFA评分差值以及入ICU时的SOFA评分与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呈较好的相关关系 ,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 0 819,0 75 0和 0 6 16。没有器官衰竭的患者SOFA评分为 3 7± 1 2 ,病死率 2 1 7% ,6个器官衰竭的患者SOFA评分为 2 0 2± 1 4,病死率77 8%。呼吸系统达到最高评分的时间最短 (1 41d) ,循环系统所需时间最长 (4 89d)。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中枢神经系统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最大 (OR 1 75 ) ,之后是肾脏 (OR 1 42 ) ,循环系统 (OR1 38) ,凝血 (OR 1 34)和呼吸系统 (OR 1 17)。肝脏对患者的预后没有影响 (OR 0 99)。结论 最高SOFA评分和SOFA评分差值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在ICU住院期间MODS的发生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衰竭 器官衰竭评分系统 SOFA 预后
原文传递
暴发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83
7
作者 孙家邦 朱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暴发性胰腺炎 诊断 手术治疗 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特点 糖皮质激素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5
8
作者 张勇 曾维政 +3 位作者 王云侠 翁敏 郑淑梅 蒋明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20-323,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1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SAP合并MODS患者65例,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方法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1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收治的SAP合并MODS患者65例,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方法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3)接受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n=32)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CBP治疗。监测患者CBP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AF)、白细胞介素(IL)6、IL-18、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MODS评分及血清TNFα、CRP、IL-6、IL-18、PAF、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值均<0.001);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为90.6%(29/32),对照组患者存活率为78.8%(26/33),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9,P=0.186)。结论 CBP能够有效清除SAP合并MODS患者血清中的炎症介质,从而阻断炎症反应,改善脏器功能,是治疗SAP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器官功能衰竭 血液滤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9
作者 李德辉 孙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38-640,共3页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手术 腹部损伤 发伤病人 surgery 器官功能衰竭 创伤早期 腹部脏器损伤 致伤因素 临床应用 内环境紊乱
原文传递
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对MODS时微循环及免疫病理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1
10
作者 岳茂兴 李成林 +9 位作者 赵尔增 李新元 李学彪 冯凯 张诗琳 薛亮 张连春 罗放 王新明 张圭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92-394,共3页
为了解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对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微循环变化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病理改变的影响,作者将日本大耳兔行盲肠结扎加穿孔(CLP)造成腹腔感染,制成MODS动物模型... 为了解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对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微循环变化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病理改变的影响,作者将日本大耳兔行盲肠结扎加穿孔(CLP)造成腹腔感染,制成MODS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地塞米松组、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组、对照组,用药后观察微循环的变化、TNF、LPO的变化和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用药后微循环的灌注量、微循环内红细胞等移动的微粒数量明显增加,实验各组血浆的TNF及LPO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器官形态学变化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联合用药组变化最突出。提示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能是MODS时改善微循环和抗细胞因子、抗氧自由基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衰竭 微特征 山莨菪碱 地塞米松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危因素和转归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4
11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和转归,为加强复苏后管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提供客观指标和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课题组协作医院收治的足月及胎龄大于34周,且出生体重大于2 500 g...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和转归,为加强复苏后管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提供客观指标和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课题组协作医院收治的足月及胎龄大于34周,且出生体重大于2 500 g的窒息新生儿487例,根据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其程度,并分为窒息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和/或碱剩余≤-16 mmol/L)和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亚组(7〈pH≤7.2,碱剩余〉-16 mmol/L但〈-8 mmol/L)。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比较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窒息是否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间多器官损害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转归。结果(1)487例窒息患儿中轻度窒息371例,重度窒息116例;47.6%(232/487)发生窒息多器官损害。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79.3%(92/116)与37.7%(140/371),χ^2=59.58,P〈0.01]。(2)高危因素:窒息多器官损害组急诊剖宫产率高于窒息无多器官损害组[14.7%(34/232)与5.9%(15/255)],但规律产前检查比例较低[57.8%(134/232)与89.8%(229/255];P值均〈0.01。(3)重度窒息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重度窒息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90.7%(39/43)与73.0%(27/37),χ^2=11.36,P〈0.01]。(4)窒息多器官损害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窒息无多器官损害组[11(8~15)与8(6~9)d],治愈好转率较低[92.2%(214/232)与98.0%(250/255)],病死率较高[4.3%(10/232)与0(0/255)];重度窒息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治愈好转率低于重度窒息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79.1%(34/43)与86.5%(32/37)],病死率高于重度窒息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20.9%(9/43)与2.7%(1/37)];P值均〈0.01。结论新生儿窒息会导致脑、心、肺、肝、胃肠等多器官不同程度损害,尤其是重度窒息,且合并严重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器官功能衰竭 血气分析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重症中暑防治回顾与启示 被引量:63
12
作者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83-885,共3页
传统对于重症中暑的定义与分型更多基于中暑的外在表现,而对发病机制和本质特征的反映不明显。本文介绍对重症中暑本质的再认识,以及第一关键点理论和第二关键点假说等,并结合国内外同期学术进展对重症中暑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进行探... 传统对于重症中暑的定义与分型更多基于中暑的外在表现,而对发病机制和本质特征的反映不明显。本文介绍对重症中暑本质的再认识,以及第一关键点理论和第二关键点假说等,并结合国内外同期学术进展对重症中暑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进行探讨与回顾,以期将重症中暑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创立有影响力的新的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器官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严重创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 被引量:62
13
作者 黎沾良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09-910,共2页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损伤控制性手术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重度失血性休克 器官功能衰竭 发性创伤 内环境紊乱 确定性手术
原文传递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被引量:59
14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2,共7页
1概述 急性循环衰竭(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ACF),是指由于失血、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以致氧输送不能保证机体代谢需要,从而引起细胞缺氧的病理生理状况。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常常导... 1概述 急性循环衰竭(acute circulatory failure,ACF),是指由于失血、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以致氧输送不能保证机体代谢需要,从而引起细胞缺氧的病理生理状况。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换言之,休克的最佳定义即是急性循环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衰竭 临床实践 中国急诊 器官功能衰竭 专家 功能障碍 循环系统 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与意义 被引量:48
15
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53-756,共4页
既往普遍认为 ,“早期”致炎细胞因子是引起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与组织损害的关键介质。新近的研究发现 ,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 1)可能作为新的“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内毒素的致病过程。本文扼要介绍了HMG 1在严重创 (烧 )伤后脓毒症发... 既往普遍认为 ,“早期”致炎细胞因子是引起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与组织损害的关键介质。新近的研究发现 ,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 1)可能作为新的“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内毒素的致病过程。本文扼要介绍了HMG 1在严重创 (烧 )伤后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诱生机制 ,并对其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深入了解和研究HMG 1,可能有助于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意义 ,并为探索其防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细胞因子 脓毒症 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16
作者 邱海波 杜斌 +1 位作者 刘大为 陈德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02-405,共4页
作者前瞻性调查了230例危重病患者,根据危重病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症状,分析SIRS到MODS的渐进发展过程,探讨治疗策略。结果显示:患者转入加强医疗病房(ICU)... 作者前瞻性调查了230例危重病患者,根据危重病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症状,分析SIRS到MODS的渐进发展过程,探讨治疗策略。结果显示:患者转入加强医疗病房(ICU)时,SIRS患病率71.3%,病死率18.9%。230例患者中,65例发生MODS(28.3%),死亡33例(50.8%)。非感染性SIRS、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MODS患病率依次为22.8%,61.1%和85.7%,而病死率依次为11.4%,30.6%和50.0%。作者认为,早期诊断SIRS,并积极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可能是改善危重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 器官功能衰竭 加强医疗病房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的流行及临床调查 被引量:50
17
作者 杨黎明 方玉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1-37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临床诊断为dxJL腹泻病的住院患儿634例行胶体金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直接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对确诊病例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临床诊断为dxJL腹泻病的住院患儿634例行胶体金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直接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对确诊病例从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特点及多器官损害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34例标本中阳性308例,阳性率48.6%,6~12月龄阳性197例占66.3%,全年均可检出轮状病毒,第一季度63.8%、第四季度62.6%,阳性率较高,68.6%伴有心肌损害,41.2%伴有下呼吸道感染,13.3%伴有肝功损害,14.9%伴有肾脏损害,9.4%伴有惊厥,4.9%伴有血液系统损害。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6~12月龄的婴幼儿感染率最高,第一、第四季度是高发季节。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婴儿 新生 儿童 保健服务 肠炎 器官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肺启动机制若干问题初探 被引量:42
18
作者 王士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创伤和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9
作者 李喆 华积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1-323,共3页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 严重创伤 发伤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器官功能衰竭 surgery 救治 突发灾难事件 其他疾病
原文传递
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与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20
作者 李鑫 韩奕 杜施霖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当胰腺组织在急性炎症的作用下逐步坏死,通常会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SAP患者可能会发生休克、急性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1...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当胰腺组织在急性炎症的作用下逐步坏死,通常会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SAP患者可能会发生休克、急性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1]。对AP的治疗,大多数专家认为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疾病的不同阶段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2-3]。SAP时,因为涉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治疗会非常困难,导致极高的病死率。研究发现,SAP是一种炎症疾病,组织的微循环障碍、白细胞过度活化、炎症介质表达、细胞凋亡和钙超载在SAP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5]。某些抗炎化合物尤其是中药对SAP的良好疗效在临床上得到验证,有关研究机制不断被阐述[6],其中大黄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易于提取,因此在治疗SAP中受到了广泛关注[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方案 大黄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S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