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冲载荷对镍基激光涂层及基体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石世宏 傅戈雁 孙承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8-30,共3页
对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采用激光熔覆的镍基合金涂层进行了多次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仅为材料静屈服强度13%~75%的冲击碰撞力作用下,涂层与基体都产生了微塑性变形,多冲累积可产生宏观塑性变形;25万次多冲后,涂层的相对应变为4.02%,基体... 对在奥氏体不锈钢表面采用激光熔覆的镍基合金涂层进行了多次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仅为材料静屈服强度13%~75%的冲击碰撞力作用下,涂层与基体都产生了微塑性变形,多冲累积可产生宏观塑性变形;25万次多冲后,涂层的相对应变为4.02%,基体的为8.96%;从涂层到基体出现了由表及里呈衰减趋势的形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涂层 载荷 形变
下载PDF
激光熔覆涂层在多冲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如恕 于连玉 石世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根据多次冲击载荷的特性,从应力波传播、多冲磨损、多冲硬化与软化和多冲塑性变形等方面对激光熔覆层试样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冲载荷作用下,应力波在涂层和基体的冶金接合面发生反射,形成拉伸波造成涂层的纵裂和角裂;由于应... 根据多次冲击载荷的特性,从应力波传播、多冲磨损、多冲硬化与软化和多冲塑性变形等方面对激光熔覆层试样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冲载荷作用下,应力波在涂层和基体的冶金接合面发生反射,形成拉伸波造成涂层的纵裂和角裂;由于应力集中,涂层表面发生微观点蚀和深层剥落;冲击载荷能量的积累,造成涂层试样硬度变化和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 激光熔覆涂层 力学行为
下载PDF
多冲载荷下激光熔覆涂层裂纹机理分析
3
作者 陈从桂 石世宏 +1 位作者 于连玉 李良栋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77,79,共2页
为了研究激光熔覆涂层在小能量多冲载荷下抗裂性能,进行了激光熔覆涂层在小能量多冲载荷下作用的多冲试验,结果显示激光熔覆涂层出现裂纹损伤失效现象,裂纹形式的特征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横断裂纹和边缘裂纹。根据裂纹的不同特征,进行了... 为了研究激光熔覆涂层在小能量多冲载荷下抗裂性能,进行了激光熔覆涂层在小能量多冲载荷下作用的多冲试验,结果显示激光熔覆涂层出现裂纹损伤失效现象,裂纹形式的特征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横断裂纹和边缘裂纹。根据裂纹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裂纹形成的理论分析,其结论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分析 载荷 裂纹机理 激光熔覆层
下载PDF
激光涂层及多冲后的组织结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石世宏 傅戈雁 +1 位作者 李婷 张金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5-1008,共4页
采用激光熔覆、等离子喷焊、火焰堆焊三种工艺制备抗多冲接触涂层。显微分析表明:激光熔覆层组织致密,晶粒细小,与基体结合牢固,对基体热影响小,稀释率最低;消除裂纹、孔隙、夹杂物等缺陷的覆层成品率最高;激光熔层在其屈服强度20%的多... 采用激光熔覆、等离子喷焊、火焰堆焊三种工艺制备抗多冲接触涂层。显微分析表明:激光熔覆层组织致密,晶粒细小,与基体结合牢固,对基体热影响小,稀释率最低;消除裂纹、孔隙、夹杂物等缺陷的覆层成品率最高;激光熔层在其屈服强度20%的多冲载荷下,表层组织混乱,晶粒出现扭曲变形;Co基合金覆层X射线衍射谱相位和峰值强度发生了较大变化;Ni基合金覆层衍射谱没有变化;Fe基合金覆层衍射谱有较小变化。X射线衍射表明,三种涂层下部在多冲前后的衍射谱均无变化。多冲表面有较强的“接触面表面效应”,激光涂层具备良好的表面抗多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涂层 载荷 组织结构 表面效应
下载PDF
多冲载荷下表面涂层覆盖形式与基体开裂 被引量:1
5
作者 石世宏 傅戈雁 +1 位作者 彭如恕 于连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67,共2页
对在多冲碰撞载荷下的激光厚涂层试件进行试验 ,发现涂层在基体上的全覆盖形式比部分覆盖形式的极限应力要低 ,但在相同多冲应力作用下寿命长。后者的基体在涂层覆盖区边缘下部会出现强烈的形变硬化与材料流动现象 ,同时此处容易产生裂... 对在多冲碰撞载荷下的激光厚涂层试件进行试验 ,发现涂层在基体上的全覆盖形式比部分覆盖形式的极限应力要低 ,但在相同多冲应力作用下寿命长。后者的基体在涂层覆盖区边缘下部会出现强烈的形变硬化与材料流动现象 ,同时此处容易产生裂纹并扩展 ,造成涂层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涂层 覆盖形式 基体开裂 激光涂层 载荷 形变硬化
下载PDF
多冲载荷下激光涂层等截面上应力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从桂 于连玉 李良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2-93,共2页
根据多冲载荷下激光涂层应力波的传播过程研究了涂层全覆盖基体试样在受冲击载荷下的变形情况。首先分析了多冲载荷下激光涂层等截面上弹性应力波的反射与透射的形成,并对弹性应力波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声阻抗比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根据多冲载荷下激光涂层应力波的传播过程研究了涂层全覆盖基体试样在受冲击载荷下的变形情况。首先分析了多冲载荷下激光涂层等截面上弹性应力波的反射与透射的形成,并对弹性应力波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声阻抗比进行了计算和讨论。结果表明:涂层全覆盖基体的试样在多冲载荷下弹性应力波由激光熔覆涂层到基体的传播周期规律是:压缩波→拉伸波→压缩波→拉伸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 激光涂层 等截面 弹性应力波 反射 透射
下载PDF
激光涂层多次冲撞疲劳失效的典型过程及分析
7
作者 钟鸣 傅戈雁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6年第6期58-61,共4页
介绍了对激光涂层零件进行的多冲碰撞疲劳试验,发现激光涂层零件发生多种形式的失效,并经历早期形变硬化期、稳定工作期和“老化”失效期三个阶段的典型失效过程,表现出多因素制约、累积损伤、双疲劳源区、损伤加速-安定四个主要的失效... 介绍了对激光涂层零件进行的多冲碰撞疲劳试验,发现激光涂层零件发生多种形式的失效,并经历早期形变硬化期、稳定工作期和“老化”失效期三个阶段的典型失效过程,表现出多因素制约、累积损伤、双疲劳源区、损伤加速-安定四个主要的失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涂层 疲劳失效 载荷
下载PDF
激光熔覆涂层零件在多冲载荷下的动态响应
8
作者 张金平 石世宏 傅戈雁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2-213,共2页
多冲是工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激光熔覆涂层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强化技术应用于多冲目前还处于应用研究阶段.本文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了弹性应力波在激光熔覆涂层与基体的冶金结合面上发生的反射与透射传播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激光熔覆... 多冲是工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激光熔覆涂层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强化技术应用于多冲目前还处于应用研究阶段.本文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了弹性应力波在激光熔覆涂层与基体的冶金结合面上发生的反射与透射传播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激光熔覆涂层应用于多冲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涂层零件 载荷 应力波
下载PDF
多冲接触载荷下不锈钢零件激光表面熔覆层组织及其失效行为 被引量:15
9
作者 石世宏 傅戈雁 +3 位作者 王新林 李必文 冷发啟 樊湘芳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9,共4页
采用 5kW大功率激光器在不锈钢基材上熔覆Co基合金 ,制取的涂层质量优于传统的电弧、火焰堆焊以及等离子喷焊工艺制取的涂层。对氮肥生产线上甲胺泵中的进排液组合阀多冲接触表面进行激光熔覆 ,成功地实现了传统工艺难以完成的涂层强化... 采用 5kW大功率激光器在不锈钢基材上熔覆Co基合金 ,制取的涂层质量优于传统的电弧、火焰堆焊以及等离子喷焊工艺制取的涂层。对氮肥生产线上甲胺泵中的进排液组合阀多冲接触表面进行激光熔覆 ,成功地实现了传统工艺难以完成的涂层强化工艺。上线应用证明其抗多冲接触载荷的能力明显增强。承受多冲接触载荷的表面强化涂层质量与强化工艺、基体和涂层材料、涂层厚度等有关。涂层厚度应根据多冲接触载荷的性质、应力大小、基体等情况来决定 ,太薄的涂层会造成或加剧涂层开裂、塌陷等失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载荷 不锈钢 零件 激光表面熔覆层 组织 失效行为
下载PDF
多冲接触载荷下涂层零件低应力宏观塑性行为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世宏 傅戈雁 +1 位作者 欧阳八生 彭如恕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7-142,共6页
对高强度Co基、Ni基合金为表面涂层的中碳钢、不锈钢试样进行低应力多冲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在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的低应力多冲接触载荷下,涂层和其下部一段基体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平均每次冲击造成的塑性变形量随冲击周次增加先大后... 对高强度Co基、Ni基合金为表面涂层的中碳钢、不锈钢试样进行低应力多冲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在远低于材料屈服强度的低应力多冲接触载荷下,涂层和其下部一段基体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平均每次冲击造成的塑性变形量随冲击周次增加先大后小,累积可出现宏观塑性变形并伴随材料硬化现象。塑性变形量和变形区域大小与冲击应力值和材料强度有关。形变硬化程度由表及里衰减,并且只在冲击接触表面及以下一段长度上发生,形成一'易变形区'。分析认为多冲低应力变形是一种累积疲劳损伤。当峰值应力相同时,材料在多冲接触载荷下比静载荷和静疲劳载荷下吸收的能量多,且吸收量与离冲击点的距离成反比。多次冲击使原子易动性增强,临界切应力下降,位错易于启动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载荷 低应力 涂层零件 宏观塑性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