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少秦
李美清
+1 位作者
周中军
曲泽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0,共7页
本工作借助第一性原理和动力学演化,系统地研究了四个叔丁基-咔唑及吩噻嗪取代的硼-氮化合物(BCz-BN、2PTZ-BN、Cz-PTZ-BN和2Cz-PTZ-BN)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高效发光机制.结果表明上述分子T_(1)与T_(2)间的内转换速率远大于其它辐...
本工作借助第一性原理和动力学演化,系统地研究了四个叔丁基-咔唑及吩噻嗪取代的硼-氮化合物(BCz-BN、2PTZ-BN、Cz-PTZ-BN和2Cz-PTZ-BN)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高效发光机制.结果表明上述分子T_(1)与T_(2)间的内转换速率远大于其它辐射与非辐射速率,同时T_(2)到S_(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也高于T_(1)到S_(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因此其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过程应遵循T_(1)→T_(2)→S_(1)→S_(0)的路径.进一步动力学演化表明,T_(1)与T_(2)之间的内转换主要发生在演化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逐渐由T_(2)向S_(1)转移,并最终在S_(1)完成荧光发射.上述研究揭示了多共振延迟荧光的微观本质,为未来设计及合成新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多
共振
热
激活
延迟
荧光
密度泛函理论
激发态
旋轨耦合
反向系间窜越
原文传递
题名
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少秦
李美清
周中军
曲泽星
机构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理论化学研究所
吉林省计算中心
出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1873036)资助
文摘
本工作借助第一性原理和动力学演化,系统地研究了四个叔丁基-咔唑及吩噻嗪取代的硼-氮化合物(BCz-BN、2PTZ-BN、Cz-PTZ-BN和2Cz-PTZ-BN)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高效发光机制.结果表明上述分子T_(1)与T_(2)间的内转换速率远大于其它辐射与非辐射速率,同时T_(2)到S_(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也高于T_(1)到S_(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因此其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过程应遵循T_(1)→T_(2)→S_(1)→S_(0)的路径.进一步动力学演化表明,T_(1)与T_(2)之间的内转换主要发生在演化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逐渐由T_(2)向S_(1)转移,并最终在S_(1)完成荧光发射.上述研究揭示了多共振延迟荧光的微观本质,为未来设计及合成新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多
共振
热
激活
延迟
荧光
密度泛函理论
激发态
旋轨耦合
反向系间窜越
Keywords
photoluminescence
multiple resonan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excited state
spin-orbit coupling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641.1 [理学—物理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过程的理论研究
张少秦
李美清
周中军
曲泽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