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文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计划体制下,中国公立高校内部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公立高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并存的局面。首先,高校摆脱了"政府附属物"的局面,成为"自主办学的法... 计划体制下,中国公立高校内部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公立高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并存的局面。首先,高校摆脱了"政府附属物"的局面,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政府转变为多元利益主体的一方(当然是最重要和主要的一方);共次,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职工群体改变了"单位所有"的身份,与高校形成了合同聘约关系,也成为有自身利益诉求的利益主体;再者,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不再是统包统分的"准国家干部",他们与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带有"消费者"的色彩;还有,高校管理者的身份复杂起来,他们除了代表政府的利益,还代表着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最后,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得"获取回报"的合作者介入大学的投入与发展,他们的利益又有其独特性。分析利益格局的变化,会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和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高校 利益分化 多元性主体
下载PDF
西方治理理论的方法论转向及其实践难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申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7-182,共6页
西方治理理论源于传统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危机,尽管它的兴起意味着国家管理思维由权威主义向多元主义的转变,即由传统管理方式转变为多元性参与主体、互动性协调方式和整合性治理策略,但是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在实际运行时也存在诸多实践难题... 西方治理理论源于传统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危机,尽管它的兴起意味着国家管理思维由权威主义向多元主义的转变,即由传统管理方式转变为多元性参与主体、互动性协调方式和整合性治理策略,但是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在实际运行时也存在诸多实践难题:公私界限与责任划分的模糊、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不明、整合性治理策略在实践中的适用困境,等等。当然,治理理论因强调公民和公民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并从中找回公共性,而为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治理理论 多元性主体 互动协调方式 实践难题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缺失与心理资本构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俊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99-201,共3页
鉴于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下高校思政教师存在主体性缺失问题,并在具体的思政教学实践中,抑制了教师的自主性、信念度以及创造性的推行。而心理资本构建下积极的沟通交往能力、认知引导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排除困难和克服障碍的能... 鉴于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下高校思政教师存在主体性缺失问题,并在具体的思政教学实践中,抑制了教师的自主性、信念度以及创造性的推行。而心理资本构建下积极的沟通交往能力、认知引导能力、情感体验能力以及排除困难和克服障碍的能力,是合理发挥思政教师主体性以及确立多元性教育主体观的有效途径。就是说,心理资本的构建与开发,是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主体性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简言之,研究和关注思政课教师的心理资本的构建,是建设与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财富和重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师 主体缺失 心理资本构建 多元性教育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