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全自动联动广播实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 彭慧 吴永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8-141,共4页
地铁为了适应高峰客流,其交路调整和变化非常频繁,因此其广播系统对提高服务质量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车站对广播的实际功能需求和设备的现状,对多专业全自动联动的车站广播的实现方法进行研究。地铁全自动联动广播将大大提高车站广播系... 地铁为了适应高峰客流,其交路调整和变化非常频繁,因此其广播系统对提高服务质量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车站对广播的实际功能需求和设备的现状,对多专业全自动联动的车站广播的实现方法进行研究。地铁全自动联动广播将大大提高车站广播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地铁的服务质量,减轻车站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自动广播 多专业联动
下载PDF
深埋串珠状溶洞的超高层基础设计案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肖鸿斌 金耀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2-390,共9页
超高层建筑对地基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非常高。2007年某市拟建超高层建筑,详勘揭露地表80 m以下地层中分布深埋串珠状溶洞,溶洞顶板厚度薄,串珠状溶洞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情况及连通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较多,若建... 超高层建筑对地基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非常高。2007年某市拟建超高层建筑,详勘揭露地表80 m以下地层中分布深埋串珠状溶洞,溶洞顶板厚度薄,串珠状溶洞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情况及连通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较多,若建筑基础浅埋,则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若建筑基础深埋,则因套管回收及溶洞处理等问题施工的可行性差。设计原则最终确定为基础浅埋方案,首先初步确定满足地基稳定性的前提条件,随后工程设计及施工各专业围绕单桩承载力问题进行讨论并修改专业方案,最终决定应用当时的创新工艺-灌注桩后注浆工艺解决单桩承载力问题。该工程终于在2010年得以推进。工程一期建成后平均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均很好地满足了规范要求。此次多专业技术联动是勘察设计施工技术一体化的一次成功尝试,相比目前质量进度管理一体化更具前瞻性,也是今后技术优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深埋串珠状溶洞 地基稳定性 覆盖层厚度 灌注桩后注浆工艺 多专业技术联动 勘察设计施工技术一体化
下载PDF
多专业联动建设培养信息类特色人才浅议
3
作者 孙宁 叶小岭 +1 位作者 张颖超 李远禄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第10期112-112,共1页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为例,探索了信息类专业联动建设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及行业特色。该系统能够共享各专业的特色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技能拓展,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定位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为例,探索了信息类专业联动建设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及行业特色。该系统能够共享各专业的特色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技能拓展,锻炼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定位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辅助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专业联动 专业建设 特色人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