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医外科半阴半阳证学术源流及当代应用概述
被引量:
23
1
作者
李月炜
焦雨琦
+5 位作者
党赢
海日
兰丹丹
包领芝
吴佳宝
师建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347-1351,共5页
"半阴半阳"证是中医外科中一个独特的证治分型,最早见于南宋陈自明编著的《外科精要》,"半阴半阳"证理论由此开始逐步成长。明初开始对于"半阴半阳"证的认识逐渐深入,首次提出治疗外科疮疡"半阴半阳...
"半阴半阳"证是中医外科中一个独特的证治分型,最早见于南宋陈自明编著的《外科精要》,"半阴半阳"证理论由此开始逐步成长。明初开始对于"半阴半阳"证的认识逐渐深入,首次提出治疗外科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专用方"冲和膏",该时期对"半阴半阳"证的理论研究得以进一步发展。殆到明末清初,外科专著《外科正宗》的问世,"半阴半阳"证理论更趋于完善,也促进了其理论体系的形成。直至清代,"半阴半阳"证理论终于走向成熟,不仅被运用于外科疮疡辨证中,也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外科疾病的辨治中。外科半阴半阳证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起源于唐宋,发展于元明,形成于明清,成熟于清代。至此外科辨证中的"半阴半阳"证体系逐步形成。当代医者将半阴半阳证应用于辨治外科、皮肤科、骨科、内科等多种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阴半阳证
冲和膏
源流
外科
辨证
疮疡
阴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外科辨证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2
作者
李柏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11期12-12,14,共2页
结合糖尿病足治疗,观察中医外科辨证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糖尿病足患者,病例数共计82例。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医外科辨证治疗。观察内容为治疗效...
结合糖尿病足治疗,观察中医外科辨证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糖尿病足患者,病例数共计82例。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医外科辨证治疗。观察内容为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中医外科辨证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良好的改善,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外科
辨证
糖尿病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疡科心得集》“外科三焦辨证”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
8
3
作者
范新六
赵唯贤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3-54,共2页
高秉均在《疡科心得集》中提出"外科三焦辨证"理论,认为头颈疮疡多为风温风热,胸胁疮疡多为气郁火郁,下肢疮疡多为湿火湿热。通过研究发现,高氏临证用药,头颈疮疡多用辛凉疏散之剂,如牛蒡解肌汤;胸胁疮疡常用行气散火解郁之剂...
高秉均在《疡科心得集》中提出"外科三焦辨证"理论,认为头颈疮疡多为风温风热,胸胁疮疡多为气郁火郁,下肢疮疡多为湿火湿热。通过研究发现,高氏临证用药,头颈疮疡多用辛凉疏散之剂,如牛蒡解肌汤;胸胁疮疡常用行气散火解郁之剂,如疏肝导滞汤;下部疮疡多用化湿清热之剂,如萆渗湿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疡科心得集
外科
三焦
辨证
中医
外科
学
心得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庚扬教授“外科三焦辨证”发挥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云平
矫浩然
马晓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外科三焦辨证"源于清代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张庚扬教授灵活运用"外科三焦辨证"治疗疮疡,认为上部多为风温风热,治宜疏风清热,用牛蒡解肌汤加减治疗;中部多为气郁火郁,治宜行气散火解郁,用柴胡清肝散加减治疗;...
"外科三焦辨证"源于清代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张庚扬教授灵活运用"外科三焦辨证"治疗疮疡,认为上部多为风温风热,治宜疏风清热,用牛蒡解肌汤加减治疗;中部多为气郁火郁,治宜行气散火解郁,用柴胡清肝散加减治疗;下部多为湿火湿热,治宜清热渗湿,用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三焦
辨证
疮疡
张庚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附13例报告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大勇
谭鸿雁
+2 位作者
吕延伟
吴春芳
黄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方法:对13例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外科手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足部切口一期愈合4例,经过0.5~3个月创面换药后愈合8例,截肢1例。结论:通过手术改善肢体供血是肢体得以保存...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方法:对13例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外科手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足部切口一期愈合4例,经过0.5~3个月创面换药后愈合8例,截肢1例。结论:通过手术改善肢体供血是肢体得以保存的根本,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治疗对于保证手术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坏疽
外科
手术:
辨证
论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疡科心得集外科三焦辨证的理论探讨及临证发挥
6
作者
黄南
车朝敏
+5 位作者
邹纯燕
张艳菊
李梦琪
邓洋
张成丹
欧阳晓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6期34-36,共3页
清代高秉钧著《疡科心得集》,取源《黄帝内经》,旁达温病,创“外科三焦辨证”,首倡“外科三焦辨证”理论和“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对中医外科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通过跟随导师欧阳晓勇教授临证,在上部者,除风温、风热外需察虚火;在...
清代高秉钧著《疡科心得集》,取源《黄帝内经》,旁达温病,创“外科三焦辨证”,首倡“外科三焦辨证”理论和“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对中医外科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通过跟随导师欧阳晓勇教授临证,在上部者,除风温、风热外需察虚火;在中部者,除气郁、火郁外需审湿郁;在下部者,除湿火、湿热外需辨寒湿,导师动态的运用“外科三焦辨证”理论,重视病机在上、中、下三部的演变及传化,对“外科三焦辨证”多有发挥,临证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疡科心得集》
外科
三焦
辨证
按部求因
理论探讨
临证发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外科半阴半阳证学术源流及当代应用概述
被引量:
23
1
作者
李月炜
焦雨琦
党赢
海日
兰丹丹
包领芝
吴佳宝
师建平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内蒙古申氏中医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347-1351,共5页
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9MS08162)
第四批全国(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J20184832009)。
文摘
"半阴半阳"证是中医外科中一个独特的证治分型,最早见于南宋陈自明编著的《外科精要》,"半阴半阳"证理论由此开始逐步成长。明初开始对于"半阴半阳"证的认识逐渐深入,首次提出治疗外科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专用方"冲和膏",该时期对"半阴半阳"证的理论研究得以进一步发展。殆到明末清初,外科专著《外科正宗》的问世,"半阴半阳"证理论更趋于完善,也促进了其理论体系的形成。直至清代,"半阴半阳"证理论终于走向成熟,不仅被运用于外科疮疡辨证中,也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外科疾病的辨治中。外科半阴半阳证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起源于唐宋,发展于元明,形成于明清,成熟于清代。至此外科辨证中的"半阴半阳"证体系逐步形成。当代医者将半阴半阳证应用于辨治外科、皮肤科、骨科、内科等多种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半阴半阳证
冲和膏
源流
外科
辨证
疮疡
阴阳
Keywords
“Half-yin and half-yang”Syndrome
Chong he ointment
Historical evolu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surgery
Swelling and ulcer on the body surface
Yin and Yang
分类号
R261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外科辨证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2
作者
李柏位
机构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11期12-12,14,共2页
文摘
结合糖尿病足治疗,观察中医外科辨证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糖尿病足患者,病例数共计82例。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医外科辨证治疗。观察内容为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中医外科辨证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良好的改善,可推广。
关键词
中医
外科
辨证
糖尿病足
治疗效果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疡科心得集》“外科三焦辨证”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
8
3
作者
范新六
赵唯贤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河南职工医学院
出处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3-54,共2页
文摘
高秉均在《疡科心得集》中提出"外科三焦辨证"理论,认为头颈疮疡多为风温风热,胸胁疮疡多为气郁火郁,下肢疮疡多为湿火湿热。通过研究发现,高氏临证用药,头颈疮疡多用辛凉疏散之剂,如牛蒡解肌汤;胸胁疮疡常用行气散火解郁之剂,如疏肝导滞汤;下部疮疡多用化湿清热之剂,如萆渗湿汤。
关键词
疡科心得集
外科
三焦
辨证
中医
外科
学
心得派
分类号
R2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庚扬教授“外科三焦辨证”发挥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云平
矫浩然
马晓辉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处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五批老中医学术传承专项资金项目
文摘
"外科三焦辨证"源于清代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张庚扬教授灵活运用"外科三焦辨证"治疗疮疡,认为上部多为风温风热,治宜疏风清热,用牛蒡解肌汤加减治疗;中部多为气郁火郁,治宜行气散火解郁,用柴胡清肝散加减治疗;下部多为湿火湿热,治宜清热渗湿,用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
关键词
外科
三焦
辨证
疮疡
张庚扬
Keyword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ccording to San Jiao in surgery
sore and ulcer
ZHANG Geng-yang
分类号
R268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附13例报告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大勇
谭鸿雁
吕延伟
吴春芳
黄景华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600843)
文摘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方法:对13例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外科手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足部切口一期愈合4例,经过0.5~3个月创面换药后愈合8例,截肢1例。结论:通过手术改善肢体供血是肢体得以保存的根本,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治疗对于保证手术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缺血性坏疽
外科
手术:
辨证
论治
分类号
R65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疡科心得集外科三焦辨证的理论探讨及临证发挥
6
作者
黄南
车朝敏
邹纯燕
张艳菊
李梦琪
邓洋
张成丹
欧阳晓勇
机构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6期34-36,共3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J20184832009)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防治皮肤病省创新团队(J2019HC001)
+1 种基金
云南省中医药临床重点学科-中医皮肤病学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
文摘
清代高秉钧著《疡科心得集》,取源《黄帝内经》,旁达温病,创“外科三焦辨证”,首倡“外科三焦辨证”理论和“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对中医外科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通过跟随导师欧阳晓勇教授临证,在上部者,除风温、风热外需察虚火;在中部者,除气郁、火郁外需审湿郁;在下部者,除湿火、湿热外需辨寒湿,导师动态的运用“外科三焦辨证”理论,重视病机在上、中、下三部的演变及传化,对“外科三焦辨证”多有发挥,临证常获良效。
关键词
《疡科心得集》
外科
三焦
辨证
按部求因
理论探讨
临证发挥
分类号
R241.8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医外科半阴半阳证学术源流及当代应用概述
李月炜
焦雨琦
党赢
海日
兰丹丹
包领芝
吴佳宝
师建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医外科辨证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
李柏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疡科心得集》“外科三焦辨证”学术思想探讨
范新六
赵唯贤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张庚扬教授“外科三焦辨证”发挥
李云平
矫浩然
马晓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附13例报告
李大勇
谭鸿雁
吕延伟
吴春芳
黄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疡科心得集外科三焦辨证的理论探讨及临证发挥
黄南
车朝敏
邹纯燕
张艳菊
李梦琪
邓洋
张成丹
欧阳晓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