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症治全生》版本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宇 赵毅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第5期16-18,共3页
对清代王洪绪《外科症治全生》的传世版本作了梳理研究,将主要版本归纳为六卷本、四卷本和不分卷本三大体系,并发现了一批未被《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散落于民间的稀见版本。
关键词 外科 外科 王洪绪 版本 一指定禅 初刻本 善本
下载PDF
《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的“阳和”思想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楠 张倍齐 蓝毓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6,48,共3页
在清代医家王维德所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记载了以“阳和”治法为核心思想所创立的阳和汤、阳和丸以及阳和解凝膏,用以治疗阴寒凝结、经脉壅滞、气血失和所导致的痈疽,其组方选药灵活,理法清晰,涵盖阴疽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兼顾表里... 在清代医家王维德所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记载了以“阳和”治法为核心思想所创立的阳和汤、阳和丸以及阳和解凝膏,用以治疗阴寒凝结、经脉壅滞、气血失和所导致的痈疽,其组方选药灵活,理法清晰,涵盖阴疽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兼顾表里病因两方面,并有内服外用剂型之分别,临床应用的关键在于把握阴疽“阳虚寒凝”的核心病机。深入挖掘王维德的“阳和”思想,灵活理解“阳和”的含义,合理选择适用的方药,可促进“阳和”思想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亦能推动当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 阴疽 外科集》
下载PDF
从“阳和化疽”到“温通治痈”——论浙江楼氏乳科对《外科证治全生集》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吕政仪 楼丽华 +2 位作者 聂云梦 沃立科 赵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介绍全生外科"阳和化疽"学说和楼氏乳科"温通治痈"理论,论述楼氏乳科在乳房阴证性疾病的诊治方面作出的理论继承和创新发展。[方法]通过归纳《外科证治全生集》具体条文,总结浙江楼氏乳科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 [目的]介绍全生外科"阳和化疽"学说和楼氏乳科"温通治痈"理论,论述楼氏乳科在乳房阴证性疾病的诊治方面作出的理论继承和创新发展。[方法]通过归纳《外科证治全生集》具体条文,总结浙江楼氏乳科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从理辨、治法、方药方面,分别阐述"阳和化疽"学说和"温通治痈"理论并指出楼氏乳科对全生派学说的完善之处和创新点。[结果]在理辨方面,《外科证治全生集》"阳和化疽"学说首次分辨痈疽的阴阳属性,独重望诊,认为疽属于阴虚证,指出内吹乳痈为阴证;楼氏乳科在全生派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温通治痈"理论,提倡四辨识病,主张包括非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在内的乳痈均属于标阳本阴证。在治法方面,全生派重视阳和化疽,温开慎补,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忌惮刀针;楼氏乳科在其基础上注重温通治痈,主张消托并举并结合穿刺抽脓等现代外治法,内外兼治。方药方面,楼氏乳科在全生派阳和汤基础上创楼氏融冰汤。[吉论]浙江楼氏乳科"温通治痈"学术思想是"阳和化疽"学说在乳腺专科的重要发挥发展和完善了乳房阴证性疾病的中医诊治,为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开拓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王洪绪 楼氏乳科 楼丽华 阳和汤 温通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下载PDF
《外科正宗》与《外科证治全生集》“疽”证论治刍议 被引量:12
4
作者 穆超超 赵志恒 胡雯雯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6期749-752,共4页
《外科正宗》和《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中医外科两大奠基之作,两书对"疽"证的病位、病性认识相同,但对其病因、治法理解不同,因此遣方用药各异。前者认为其病因为"五脏毒攻于内",首当艾火灸之,伺阴转阳后施祛邪之法,... 《外科正宗》和《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中医外科两大奠基之作,两书对"疽"证的病位、病性认识相同,但对其病因、治法理解不同,因此遣方用药各异。前者认为其病因为"五脏毒攻于内",首当艾火灸之,伺阴转阳后施祛邪之法,方用回阳三建汤;后者认为其病因为"寒痰凝滞",治之以温散通腠之法并贯穿始终,方用阳和汤等。文章从理、法、方等方面对两书论治"疽"证的不同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外科集》 阴疽 回阳三建汤 阳和汤
下载PDF
《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淼 刘华生 翁蓉蓉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外科证治全生集》作为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著作,对医理药性分析简明扼要,精辟入里,见解独到。从王氏对外科病的辨证、治法、用药等角度,对《外科证治全生集》蕴含的学术特点剖析挖掘,提炼出其善别阴阳、贵消畏托、分部... 《外科证治全生集》作为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著作,对医理药性分析简明扼要,精辟入里,见解独到。从王氏对外科病的辨证、治法、用药等角度,对《外科证治全生集》蕴含的学术特点剖析挖掘,提炼出其善别阴阳、贵消畏托、分部而治等外科病证的辨治思想,对研究"全生派"的理论观点以及指导外科病的临床诊治均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学术思想 外科疾病 中医
下载PDF
《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成就的探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会良 张少辉 +1 位作者 张董晓 崔梦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3期258-260,共3页
《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总结自己40年临床经验并参以祖传秘方编制而成。全书分论证、治法、医方、杂症、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该书独具创新的提出外科病症可分阴阳辩证施治的观点,重视阴疽的治疗,创立以阳和汤、犀黄... 《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总结自己40年临床经验并参以祖传秘方编制而成。全书分论证、治法、医方、杂症、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该书独具创新的提出外科病症可分阴阳辩证施治的观点,重视阴疽的治疗,创立以阳和汤、犀黄丸为代表的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的名方,极大的促进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成为外科三大派"全生派"的代表人物。通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的研究,探析王氏的学术思想,学习其创新性,认清其不足,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中医外科 阳和汤 学术思想
下载PDF
我最喜欢的四味药——麻黄 被引量:10
7
作者 干祖望 《中医药通报》 2002年第4期5-6,共2页
  笔者虽非专治伤寒的内科中医师,但临床取用麻黄之多及喜欢的程度,决不逊于内科医师.不过笔者并非从"治伤寒太阳证,邪气在表"的常规中悟出真谛,而是在中医外科学的"旁门左道"中得来.……
关键词 麻黄 阳和汤 疮疡剂 外科 外科集》 阴中之阴 黄连解毒汤 清热剂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三大学术流派对痔的认识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文星 王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49-52,共4页
通过文献梳理,整理总结明清时期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心得派、全生派)对痔的认识。痔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宜、情志不畅、久坐负重以及房劳过度四个方面。三大流派的临床治疗各有特色:陈实功(正宗派)注重使用外治法,主张早期诊治;高秉... 通过文献梳理,整理总结明清时期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心得派、全生派)对痔的认识。痔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宜、情志不畅、久坐负重以及房劳过度四个方面。三大流派的临床治疗各有特色:陈实功(正宗派)注重使用外治法,主张早期诊治;高秉钧(心得派)重视内治法,在顾护正气的同时擅于结合脉诊判断预后;王维德(全生派)主张审证求因,强调使用枯痔类药物时要注意保护肛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清代 学术流派 外科正宗》 《疡科心得集》 外科集》
下载PDF
《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疗外科疾病浅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阳阳 丛刚 《河南中医》 2019年第12期1805-1808,共4页
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创立了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首倡阳和解凝散寒的治疗原则,治疗上"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精于炮制,善用烈药,贡献家传秘方甚多,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推动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创立了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首倡阳和解凝散寒的治疗原则,治疗上"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精于炮制,善用烈药,贡献家传秘方甚多,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推动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及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亦有其不足之处:①专论阴阳辨证,否定凭经论治;②重望诊而轻脉诊,忽略了脉诊的重要作用;③反对采用刀针,主张保守治疗;④自述"所载诸方,皆药到病除,切勿增减。"忽略了辨证论治及三因制宜的中医治则。临证应取其精华,去其不足,才能将王维德经验更好地运用到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德 外科集》 外科疾病 疮疡 阴阳辨 消法 托法
下载PDF
从《外科证治全生集》管窥外科全生派的临床证治特色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瑞勤 《四川中医》 2012年第3期43-45,共3页
通过学习研究《外科证治全生》(又称《外科全生集》)一书,参阅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总结《外科证治全生》一书的内容,阐述外科"全生派"的学术思想成就及其对中医外科的贡献。此研究不仅对传承中医... 通过学习研究《外科证治全生》(又称《外科全生集》)一书,参阅其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研究。总结《外科证治全生》一书的内容,阐述外科"全生派"的学术思想成就及其对中医外科的贡献。此研究不仅对传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医外科的临床医生也颇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术思想 用药特色
下载PDF
论王维德消法和托法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晓强 闫小宁 赵志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17,20,共3页
王维德消法和托法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其消法不仅包含消肿、消毒我们熟知的内容,还特别涵盖了消痰。其3方面内容共同构建起王维德消法的学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消法的内容,同时也体现出消法临床方剂的多样性,如阳和汤、清暑汤等。其托法... 王维德消法和托法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其消法不仅包含消肿、消毒我们熟知的内容,还特别涵盖了消痰。其3方面内容共同构建起王维德消法的学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消法的内容,同时也体现出消法临床方剂的多样性,如阳和汤、清暑汤等。其托法概念更是宽广,不限于托毒透脓之类的法则,在临床使用上不拘于疮疡的发展阶段,明确了托法仅限阳证的学术思想,并首次厘清了补益与托毒的区别,这对中医外科后来的理论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临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法 托法 外科 王维德
下载PDF
《外科证治全生集》疽病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文芳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4期15-17,共3页
王维德是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人物,其痈疽理论,尤其是关于疽的理论观念、治则治法在中医外科界影响深远。今人多以色白定疽,对王维德疽认识有失偏颇,本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疽病证进行研究,将疽病证分为一般疽病证和特... 王维德是中医外科"全生派"的代表人物,其痈疽理论,尤其是关于疽的理论观念、治则治法在中医外科界影响深远。今人多以色白定疽,对王维德疽认识有失偏颇,本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疽病证进行研究,将疽病证分为一般疽病证和特殊疽病证,并对疽病证治疗中的用药、刀针、饮食禁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德 外科集》 禁忌
下载PDF
《外科证治全生集》与《洞天奥旨》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和中浚 周兴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459-461,共3页
通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与《洞天奥旨》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重视阴阳辨证治疗、力主内治,反对轻用外治,以及温药治疗阴证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学术主张,二者存在学术渊源关系。《外科证治全生集》主要在阴疽的治疗上更具优势,《洞天奥... 通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与《洞天奥旨》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重视阴阳辨证治疗、力主内治,反对轻用外治,以及温药治疗阴证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学术主张,二者存在学术渊源关系。《外科证治全生集》主要在阴疽的治疗上更具优势,《洞天奥旨》相关论述内容更早且更为丰富,见解较为合理。因此,就通常所论的外科全生派及力主内治的外科学派来说,不能忽视《洞天奥旨》的学术贡献,应该从外科学术流派的角度给予它更高的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王维德 洞天奥旨 陈士铎 阴阳辨
下载PDF
陈实功与王维德寒温分治乳岩对比研究
14
作者 彭博文 李董男 +2 位作者 刘泳锌 黄辉 李凯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15,共4页
对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与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论治乳岩的内容进行梳理,辨析其诊疗特色,比较其学术思想异同。陈实功和王维德都认同情志内伤是乳岩的病因,主张内外并治,认为早治疗预后较好。陈实功认为乳岩病性为火,病机为... 对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与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论治乳岩的内容进行梳理,辨析其诊疗特色,比较其学术思想异同。陈实功和王维德都认同情志内伤是乳岩的病因,主张内外并治,认为早治疗预后较好。陈实功认为乳岩病性为火,病机为痰阻气滞,病位主要在肝,主张分期治疗,内用消、托、补,外用灸、针、膏,创清肝解郁汤、益气养荣汤。而王维德认为乳岩病性为寒,病机为阴寒结痰,病位主要在肾,提倡重用消法,慎用托法,忌用刀针,慎用膏贴。他们的认识丰富了中医乳岩诊治体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岩 陈实功 王维德 外科正宗 外科
下载PDF
蒋燕应用阳和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志丹 王晶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8期828-830,共3页
蒋燕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30余年,现为北京市朝阳区第2批著名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工作指导老师。现将其应用阳和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阳和汤方解阳和汤出自清代王洪绪著《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鹿角胶... 蒋燕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30余年,现为北京市朝阳区第2批著名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工作指导老师。现将其应用阳和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阳和汤方解阳和汤出自清代王洪绪著《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鹿角胶、麻黄、白芥子、炮姜炭及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用于治疗鹤膝风,贴骨疽及其它阴疽。方中熟地黄滋养阴血,填精益髓。鹿角胶温补精血,既可使已亏之阴血速生又可助肾中之微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汤 蒋燕 妇科疾病 贴骨疽 温阳 微阳 阴疽 外科 甘草组 白芥子
下载PDF
基于《外科证治全生集》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16
作者 黄琦 龚光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102-105,共4页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和多种并发症的影响,导致疾病预后效果很差,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甚至比大多数癌症都要高。对于DFU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病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了解疾病的发病...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和多种并发症的影响,导致疾病预后效果很差,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甚至比大多数癌症都要高。对于DFU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病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有助于更好地制订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外科证治全生集》被誉为“阳虚阴实”的精髓,它汇集了清代著名医学家王维德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为解决DFU的复杂性、持久性、安全性、效果及预后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当今社会,它仍然具备极强的指导意义。故本文基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对临床DFU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辨证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外科集》 病因病机 疗原则
下载PDF
小金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梦白 刘雁峰 +2 位作者 陈家旭 肖飞 裴学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260-2262,共3页
小金丹出自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疗寒湿痰瘀、气血凝结所致阴疽病症的有效名方。慢性盆腔炎发病与瘀阻胞宫,脉络不通密切相关,治疗以化瘀散结为核心。文章从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认识、小金丹方药分析、小金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 小金丹出自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疗寒湿痰瘀、气血凝结所致阴疽病症的有效名方。慢性盆腔炎发病与瘀阻胞宫,脉络不通密切相关,治疗以化瘀散结为核心。文章从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认识、小金丹方药分析、小金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阐述小金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阴疽 小金丹 外科集》 气滞血瘀 寒湿凝滞 化瘀散结 理论探讨
下载PDF
《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路晔 吴亚旭 周奇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7-18,共2页
马培之,世代业医,尤精外科,推崇王氏全生派,著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其外科思想及临床经验,至今仍有较大的影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关键词 马培之 马评外科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阳和汤妇科临床应用举隅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凯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4期36-37,共2页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主治阴疽之方,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用阳和汤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收...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主治阴疽之方,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用阳和汤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兹举病例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阳和汤 临床应用 外科集》 温阳补血 散寒通滞 西医辨病 中医辨
下载PDF
王维德治疗外科疾病浅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镓毓 丛纲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王维德确立了外科疾病以阴阳为纲的辨证论治法则。其对痈疽的阴阳辨证,不仅局限于皮肤颜色不同,还从病位深浅、皮肤温度、肿胀形式、肿胀范围、肿块硬度、疼痛感觉、脓液稀稠等方面进行完善。在治疗上,王维德强调:"首贵止痛,痛息... 王维德确立了外科疾病以阴阳为纲的辨证论治法则。其对痈疽的阴阳辨证,不仅局限于皮肤颜色不同,还从病位深浅、皮肤温度、肿胀形式、肿胀范围、肿块硬度、疼痛感觉、脓液稀稠等方面进行完善。在治疗上,王维德强调:"首贵止痛,痛息则毒散""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代表方剂为醒消丸。但不单是以消法贯穿始终,还根据皮损的颜色、肿胀的程度、脓液的稀稠以及病情的演变辨证使用消法和托法。王维德认为,痈与疽的发病机理截然不同,应分而治之。红痈乃阳热实证,白疽乃阴虚寒证,其病机为气血寒而毒凝,应以温补之法治疗,首倡阳和解凝散寒的治疗原则,代表方剂为阳和汤。王维德对于疔毒的治疗,不但主张施以针刺,还选用拔疔散以托毒外出,以免脓毒旁窜深溃。王维德多以清热解毒之法治疗水痘;对天花的治疗则根据病情不同,处以不同方药,病情初期,发热症状明显,可用清热解毒之品,后期热证消散,而出现寒证表现,当停止使用寒凉药物,而改用温补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集》 王维德 痈疖 阴疽 疔毒 痘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