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工艺对景德镇彩瓷艺术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邹晓雯 《陶瓷研究》 2023年第3期13-16,共4页
景德镇窑能够成为集天下之大成的窑口离不开兼容并蓄的气度。景德镇陶瓷艺术从唐宋的素色之美发展至如今的色彩斑斓,并不是封闭地自我更新。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新彩等陶瓷彩绘装饰工艺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无不与输入的工艺和材料... 景德镇窑能够成为集天下之大成的窑口离不开兼容并蓄的气度。景德镇陶瓷艺术从唐宋的素色之美发展至如今的色彩斑斓,并不是封闭地自我更新。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新彩等陶瓷彩绘装饰工艺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无不与输入的工艺和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景德镇彩瓷工艺每一次在艺术风格上的创新和转变,不仅是自我扬弃地传承和发展的结果,也是外来工艺输入后落地生根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工艺 景德镇 彩瓷 发展
下载PDF
楚国玻璃艺术与外来工艺的珠联及独慧
2
作者 周静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11,共6页
楚国的玻璃艺术代表了先秦玻璃工艺的最高水平,其发展主要取决于几个外部因素,其中外来工艺的影响与楚国原有的青铜制造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艺复杂的镶嵌玻璃珠和单色玻璃珠几乎同时出现在春秋末期,意味着玻璃艺术的发展与进口... 楚国的玻璃艺术代表了先秦玻璃工艺的最高水平,其发展主要取决于几个外部因素,其中外来工艺的影响与楚国原有的青铜制造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艺复杂的镶嵌玻璃珠和单色玻璃珠几乎同时出现在春秋末期,意味着玻璃艺术的发展与进口玻璃密不可分;铅钡玻璃和模具技术都能看到青铜工艺的影响。楚国人不仅仿制了进口玻璃珠,更发展了独特的角锥状眼饰,镶嵌玻璃珠在"眼"文化的基础上突出了玻璃工艺的特点。玻璃珠镶嵌的玉器、青铜器更是战国手工艺中的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工艺 珠联 独慧 镶嵌玻璃珠
下载PDF
从外来手工艺到民族传统的转型——以萧山花边为考察点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玮聪 徐赣丽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4期10-17,90,共9页
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萧山花边传入中国起,其作为特殊时代的舶来手工技艺,在国家经济层面一直担任赚取外汇的农家手工业职能,而在地方社会中则作为近代性女红进入江南农家经济结构中,并与当地女性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贯通个体知识和经验成... 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萧山花边传入中国起,其作为特殊时代的舶来手工技艺,在国家经济层面一直担任赚取外汇的农家手工业职能,而在地方社会中则作为近代性女红进入江南农家经济结构中,并与当地女性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贯通个体知识和经验成为生活整体的一部分、成为个体的传统。进而萧山花边通过嵌入地方七夕乞巧活动,脱离天主教的标签与本土佛教、民间信仰融为一体,成为地方社会的传统。进入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非遗时代,花边传承人通过“文化挪用”的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族象征的关系,将个体的、社会的民间手工艺嵌入国家集体命运中,完成了外来手工艺的传统本土化,也成为探讨不同文化之间常态性交互影响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工艺 传统主义 全球在地化 萧山花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