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与外感受器 被引量:5
1
作者 岳龙华 《针灸学报》 1992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文是对穴位治病机理的初步探索。从宏观到微观,从经络学说到神经学说,从用针刺穴位治病到不用针——“注意”穴位治病,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经过近二十年探索,认识到:穴位治病是靠外感受器的兴奋来实现的。银针治病是针刺穴位来... 本文是对穴位治病机理的初步探索。从宏观到微观,从经络学说到神经学说,从用针刺穴位治病到不用针——“注意”穴位治病,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经过近二十年探索,认识到:穴位治病是靠外感受器的兴奋来实现的。银针治病是针刺穴位来实现的,针刺穴位治病则是通过皮肤外感受器的兴奋来实现的。治扭伤,一般取阿是穴,即哪里痛刺那里。在无外感情况下,这种治疗是很有效果的。针阿是穴之后,从宏观角度上看,针还是原来的针,人还是原来的人,不同的是人被刺痛了,扭伤被治愈了。可见扭伤治愈是靠针刺的“痛感”,来实现的。痛感有来自体表皮肤的,有来自体内肌肉的,是哪种起作用呢?扭伤本来就有里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穴位 感受器
下载PDF
按摩的作用和操作技术
2
作者 A.A.比留科夫 李海萍 《体育科技》 1990年第3期39-45,共7页
何谓按摩? 按摩就是用手或借助器械完成的特种手法(如推摩、挤压等)对人体产生的一种定量力学作用。按摩是在神经反射、体液和力学作用下,在人体各组织和器官中产生的复杂过程为基础的。神经反射机制的实质在于,按摩时刺激位于皮下的无... 何谓按摩? 按摩就是用手或借助器械完成的特种手法(如推摩、挤压等)对人体产生的一种定量力学作用。按摩是在神经反射、体液和力学作用下,在人体各组织和器官中产生的复杂过程为基础的。神经反射机制的实质在于,按摩时刺激位于皮下的无数各种各样的神经末梢(外感受器);位于腱、韧带、筋膜、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位于管脉中的血管感受器和位于内脏器官中的内感受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摩 操作技术 力学作用 神经反射 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近端 感受器 一只手 体力工作
下载PDF
少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
3
作者 瑞莉 《上海教育科研》 1985年第6期44-45,共2页
(一)自我意向中出现强烈的社会性的独立性:少年从外感受器获得的身体形态变化的自我感觉中,从内感受器获得的性机能发动及各种内部变化的自我感觉中,经过综合概括,形成一个重要的自我认识——自己已经不是孩子,而是成人或接近成人.加以... (一)自我意向中出现强烈的社会性的独立性:少年从外感受器获得的身体形态变化的自我感觉中,从内感受器获得的性机能发动及各种内部变化的自我感觉中,经过综合概括,形成一个重要的自我认识——自己已经不是孩子,而是成人或接近成人.加以集体生活的锻炼,知识经验的增加,社会视野的扩大,认为许多事情已不再需要成人的具体帮助.在此认识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强烈的独立性意向;要求摆脱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地位,要求与成人大体上平等,独立自主地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童年期 少年期 自我感觉 感受器 性机能 人的地位 集体活动 感受器 自我评价
原文传递
气功反馈疗法研究中若干方法论问题
4
作者 秦潮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8期31-32,共2页
气功反馈疗法(QFT)原理的模型与原理建构问题生物反馈实现大脑及意识对机体生理及内脏机能活动的主动调控,其反馈信息,主要来自外感受器(如视、听觉)的输入。
关键词 感受器 反馈信息 方法论问题 生物反馈 反馈方式 内部世界 躯体运动 心理过程 感受器 认知性
下载PDF
气功反馈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潮 《自然杂志》 199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气功反馈疗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心身疗法,是将古老的中国气功原理与现代西方的生物反馈技术熔于一炉的产物。
关键词 气功学 中国气功 生物反馈 熔于一炉 感受器 中国特色 反馈信息 内反馈 反馈控制系统 操作性条件反射
下载PDF
读者心理学研究中的图书馆环境问题
6
作者 薛伟平 金荣彪 《图书馆界》 1983年第Z1期27-30,共4页
读者心理学是研究在图书馆这个客观环境中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以帮助图书馆工作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一门新兴学科。读者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图书馆环境问题即为其中之一。环境这个词的含义很广,有的心理学... 读者心理学是研究在图书馆这个客观环境中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以帮助图书馆工作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一门新兴学科。读者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图书馆环境问题即为其中之一。环境这个词的含义很广,有的心理学家把它解释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这是从人类的整体来说的,就人类的个体而言,环境就是指某人周围的一切事物。读者心理学中的图书馆环境,是指图书馆中可能影响读者学习的一切因素。在图书馆中,读者的心理产生于读者的大脑,但来源于客观环境,并见之于客观.我们认为,环境影响读者,而读者对此影响的反应又反馈作用于环境,由此而产生一个循环过程。下面,我们本着'一切为读者服务'的宗旨,试对图书馆环境问题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心理学 图书馆环境 读者服务 心理活动 环境影响 反馈作用 感受器 循环过程 黄昏视觉 公共图书馆
下载PDF
天然植物长青果提取物对鱼虾类抗病促长影响
7
作者 姜礼燔 许云萍 王乙力 《广东饲料》 2013年第11期40-43,共4页
天然植物长青果(Euergeen Fruit)提取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体质;增加体内消化力及新陈代谢,加强体内血液循环,清除有害自由基,促生长及抑灭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抑制肿瘤细胞等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已成为当今国际饲料工业上研究... 天然植物长青果(Euergeen Fruit)提取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体质;增加体内消化力及新陈代谢,加强体内血液循环,清除有害自由基,促生长及抑灭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抑制肿瘤细胞等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已成为当今国际饲料工业上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免疫力 抑灭癌细胞 感受器
下载PDF
现代诗歌通感概观
8
作者 佘佐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40-47,共8页
艺术通感,是种高级的审美心理现象,从古至今,它就被诗人们普遍运用着,并随诗史的时间进程而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自钱钟书《通感》(见《旧文四篇》一书)一文出,人们骤然发现了古代诗者的不凡,通感在他们的笔下运用得何其自如与美妙.本文... 艺术通感,是种高级的审美心理现象,从古至今,它就被诗人们普遍运用着,并随诗史的时间进程而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自钱钟书《通感》(见《旧文四篇》一书)一文出,人们骤然发现了古代诗者的不凡,通感在他们的笔下运用得何其自如与美妙.本文试图将古典与现代诗歌(包括台湾的现代主义诗歌)中有代表性的通感现象做一比较,以窥其广泛存在于现代新诗中并将形成一种新倾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感觉联想 古诗 感受器 古寺 视觉形象 感受作用 直觉性 诗人们
下载PDF
具有外体和本体感知能力智能蠕动模块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伟庭 朱丹华 +1 位作者 陈裕泉 王立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57-1161,共5页
生物蚯蚓具有感受外界接触信号的外体感受器和感知其内在运动的本体感受器,仿生智能微型蠕动机器人应同样具备相应的外体接触和内部运动的感知能力。由于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膜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高灵敏度,它成为本研究仿生... 生物蚯蚓具有感受外界接触信号的外体感受器和感知其内在运动的本体感受器,仿生智能微型蠕动机器人应同样具备相应的外体接触和内部运动的感知能力。由于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膜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高灵敏度,它成为本研究仿生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孔化后的PVDF膜植入微型蠕动机器人的被动执行器“皮肤”———硅橡胶中。实验表明,基于PVDF膜的传感器的蠕动模块,如同真正的生物蚯蚓,具备检测外在接触信号和感知内在运动状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传感 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微型蠕动机
下载PDF
体操训练应从少年儿童抓起
10
作者 张楠 《体育师友》 1989年第6期11-11,共1页
体操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它的动作有简有繁,内容丰富,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练习体操能有效地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全面发展。体操对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前庭分析器官的功能,改善全身的物质代谢和发展灵敏,柔韧性和... 体操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它的动作有简有繁,内容丰富,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练习体操能有效地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全面发展。体操对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前庭分析器官的功能,改善全身的物质代谢和发展灵敏,柔韧性和力量等素质都有良好的作用。系统的体操训练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又能培养少年儿童勇敢,果断,机智相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等优良品质。少年儿童时期的生理特点,主要是中枢神经的灵活性高,兴奋和抑制的转化较快,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训练 智相 中枢神经系统 儿童身体 运动技术水平 女运动员 感受器 关节活动范围 肌肉力量 青春期前
下载PDF
“第六感觉”是怎么回事
11
作者 丁宝坤 《解放军健康》 1994年第4期38-38,共1页
“第六感觉”是怎么回事编辑同志: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第六感觉告诉我之类的话。乍听起来很顺耳,仔细琢磨又不知「第六感觉」指什么。请给予答复。39721部队刘太松刘太松同志:所谓「第六感觉」,泛指对未来的一种预感。若这... “第六感觉”是怎么回事编辑同志: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第六感觉告诉我之类的话。乍听起来很顺耳,仔细琢磨又不知「第六感觉」指什么。请给予答复。39721部队刘太松刘太松同志:所谓「第六感觉」,泛指对未来的一种预感。若这种预感非常灵验,就让人觉得神秘。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感觉 感受器 机体觉 内脏感觉 心理生理学 内脏感受器 脑皮层 生理机制 感受器 心脏跳动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程浩 杨景存 夏晖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观察先天性眼球震颤 (congenitalnystagmus,CN)患者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 ,以探讨C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CN患者 8条眼外肌 2 1个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改变 ,并以正常眼外肌本体感受器作为对照。结果... 目的 观察先天性眼球震颤 (congenitalnystagmus,CN)患者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 ,以探讨C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CN患者 8条眼外肌 2 1个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改变 ,并以正常眼外肌本体感受器作为对照。结果 CN患者眼外肌本体感受器体积较小 ,内囊断裂、空泡化 ;梭内感觉神经末梢和梭内肌纤维均出现变性 ,严重者内部成分消失 ,仅存留外囊 ;梭外肌纤维和游离神经末梢发生改变。结论 CN患者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 ;这些改变可导致眼外肌功能变化 ,影响本体感受信息的输入 ,可能与C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肌本体感受器 超微结构 研究
原文传递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及对比敏感度在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布娟 杜伟 +3 位作者 梁晨 庞红蕾 林淑芳 王乐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Park术及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在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中的疗效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在评价眼球震颤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将82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分为有中间带型(40例)和无中间带型(42例)两组。有中间带型眼... 目的研究改良Park术及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在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中的疗效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在评价眼球震颤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将82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分为有中间带型(40例)和无中间带型(42例)两组。有中间带型眼球震颤患者施行改良的Park术,无中间带型眼球震颤患者施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给予双眼矫正视力及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位均为正位,且眼球转动各方向均不受限。40例有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术后1个月异常头位消失,第一眼位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均提高≥2行;对比敏感度在3周/度(cycle/degree,c·d-1)、6c·d-1、12c·d-1、18c·d-1空间频率下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为P<0.05)。42例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仅有7例患者双眼视力在术后1个月时提高≥2行(16.7%),但共有38例(90.5%)患者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上均较术前提高(均为P<0.05)。结论在改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异常头位及视功能方面,改良Park术与眼外肌本体感受器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比敏感度检查可用于客观评价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改良Park术 肌本体感受器切除术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谭华霞 杜玲芳 +2 位作者 何芳 宋伟琼 孙小叶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的13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观察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弱视的13例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球震颤频率、眼球震颤幅度、眼球震颤强度、立体视功能、手术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术后的眼球震颤频率、眼球震颤幅度、眼球震颤强度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眼球震颤频率、眼球震颤幅度、眼球震颤强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立体视定性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立体视定量结果均较术前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立体视定量结果较与术后1个月的立体视定量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满意度为84.62%。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球震颤程度,立体视功能均能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弱视 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
下载PDF
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治疗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苗泽群 郭丽莉 +1 位作者 李罗佳 王乐今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267-272,共6页
目的观察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治疗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C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15例无中间带型CN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术前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采用MG... 目的观察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治疗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C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15例无中间带型CN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术前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采用MG6B-5手持式放大镜确定眼球震颤类型;采用YZ6F型检眼镜检查眼底;采用YZ5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采用RM8900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采用L-2510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并检查患者的头位、眼位及注视性质。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对无中间带型CN患者施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手术采用破坏双眼4条水平直肌肌肉本体感受器的方式。年龄和视力的描述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眼位均为正位,无异常头位,且眼球各方向转动均不受限。在15例无中间带型CN患者中,有6例患者右眼最佳矫正视力在术后1个月时提高≥2行,9例患者右眼视力稳定。仅有4例患者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在术后1个月时提高≥2行,11例患者左眼视力稳定。术后与术前的右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9±0.28和0.29±0.23,术后视力提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5)。术后与术前的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7±0.28和0.29±0.23,术后视力提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5)。结论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破坏术是治疗无中间带型CN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无中间带型 肌本体感受器切除术
原文传递
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治疗眼球震颤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布娟 司山成 +3 位作者 杜伟 庞宏蕾 林淑芳 王乐今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研究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在治疗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疗效。方法对42例无中间带型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施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双眼视功能等指标... 目的研究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在治疗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疗效。方法对42例无中间带型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施行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双眼视功能等指标,以及术后患者主观视物的清晰度改善情况,综合评价该手术在治疗无中间带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其效果。结果共有39例患者(92.8%)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6个月时视力提高≥2行者有12例(28.6%),但术后所有患者双眼视功能及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上均有提高。结论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联合眼外肌缩短术在治疗无中间带型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方面是安全有效的。对比敏感度检查可用于评价眼球震颤手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肌本体感受器切除术 肌缩短术 对比敏感度
原文传递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依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7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对于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随机选取42例,其中分为有中间带类患者(20例)与无中间带类患者(22例),对有中间带类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实施P...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对于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随机选取42例,其中分为有中间带类患者(20例)与无中间带类患者(22例),对有中间带类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实施Park术,无中间带类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实施切除眼外肌本体感受器术并联合眼外肌缩短术进行治疗。分别于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后1个月时,进行双眼视力矫正,同时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两种类型眼球震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眼位均归为正位,同时眼球转动没有方向限制。20例有中间带类眼球震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1个月,其异常头位基本消失,并且第一眼位视力比起术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均提高2行或2行以上,同时患者在3 c/d(cycle/degree)、6 c/d、12 c/d、18 c/d的空间频率中,对比敏感度较手术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22例无中间带类眼球震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1个月中,只有4例患者(18.18%)的双眼视力在术后1个月内提高超过2行或2行以上,同时有20例患者(90.91%)在各空间频率中,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对于不同类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Park术 肌本体感受器切除术 肌缩短术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