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胞HLA相合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其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单中心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富鹏
刘会兰
+3 位作者
孙自敏
耿良权
王兴兵
丁凯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04-409,共6页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sibling matched,sm)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sm-allo-PBHSCT)及sm-allo-PBHSCT联合骨髓移植(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本中心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sibling matched,sm)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sm-allo-PBHSCT)及sm-allo-PBHSCT联合骨髓移植(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本中心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有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移植,其中sm-allo-PBHSCT组38例,sm-allo-PBHSCT+BMT组62例,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清髓性及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MMF)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表明,两组造血重建快,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中位时间均为12天,血小板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天(sm-allo-PBH-SCT)和16天(sm-allo-PBHSCT+BMT)。两组急性GVHD、Ⅲ-Ⅳ度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37.1%和34.2%、7.89%和8.06%、36.11%和4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3.16%和12.90%,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7.1%和61.3%。高危患者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41.4±12.8)%和(60.9±9.6)%(p=0.017)。结论:G-CSF动员的sm-allo-PBHSCT+BMT与sm-allo-PB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一样安全有效,对于高危患者可能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造血
干细胞
移植
外周血
造血
干细胞
联合
骨髓移植
恶性
血
液病
粒
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喜林
苏航
+5 位作者
仲凯励
达永
肖秀斌
刘静
余金德
张伟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10例患者为单一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46例患者为单一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HSCT),12例患者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PBHSCT+ABMT)。结果表明:ABMT、APBHSCT、APBHSCT+ABMT的治疗有效率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57.1%、33.3%);(86.4%和74.4%、54.2%、38.1%);(83.3%和72.7%、55.6%、40%)。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3天、11天、8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17天、14天、9天。在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检测ABMT、APBHSCT、APBHSCT+ABMT患者T细胞亚群正常率分别为(0%、33.3%、60%),(10.8%、32%、73.9%),(27.3%、55.6%、85.7%)。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相当,但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ABMT)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略快,有利于拓宽年龄偏大和造血功能受损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
外周血
造血
干细胞
移植
自体
骨髓移植
自体
外周血
造血
干细胞
联合
自体
骨髓移植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胞HLA相合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其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单中心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任富鹏
刘会兰
孙自敏
耿良权
王兴兵
丁凯阳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04-409,共6页
文摘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sibling matched,sm)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sm-allo-PBHSCT)及sm-allo-PBHSCT联合骨髓移植(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本中心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有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移植,其中sm-allo-PBHSCT组38例,sm-allo-PBHSCT+BMT组62例,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清髓性及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MMF)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表明,两组造血重建快,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中位时间均为12天,血小板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天(sm-allo-PBH-SCT)和16天(sm-allo-PBHSCT+BMT)。两组急性GVHD、Ⅲ-Ⅳ度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37.1%和34.2%、7.89%和8.06%、36.11%和4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3.16%和12.90%,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7.1%和61.3%。高危患者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41.4±12.8)%和(60.9±9.6)%(p=0.017)。结论:G-CSF动员的sm-allo-PBHSCT+BMT与sm-allo-PB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一样安全有效,对于高危患者可能更有利。
关键词
外周血
造血
干细胞
移植
外周血
造血
干细胞
联合
骨髓移植
恶性
血
液病
粒
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Keywords
PBHSCT
PBHSCT combined with BM transplantation
hematologic malignancy
G-CSF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R457.7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喜林
苏航
仲凯励
达永
肖秀斌
刘静
余金德
张伟京
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文摘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在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毒副作用、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速度等临床方面的差异,总结归纳三种不同移植方式在治疗难治性淋巴瘤方面的优劣。68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10例患者为单一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46例患者为单一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HSCT),12例患者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PBHSCT+ABMT)。结果表明:ABMT、APBHSCT、APBHSCT+ABMT的治疗有效率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57.1%、33.3%);(86.4%和74.4%、54.2%、38.1%);(83.3%和72.7%、55.6%、40%)。白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13天、11天、8天,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17天、14天、9天。在移植后3个月、6个月、1年时检测ABMT、APBHSCT、APBHSCT+ABMT患者T细胞亚群正常率分别为(0%、33.3%、60%),(10.8%、32%、73.9%),(27.3%、55.6%、85.7%)。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与单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相当,但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PBHSCT+ABMT)患者的造血功能恢复略快,有利于拓宽年龄偏大和造血功能受损患者移植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自体
外周血
造血
干细胞
移植
自体
骨髓移植
自体
外周血
造血
干细胞
联合
自体
骨髓移植
恶性淋巴瘤
Keywords
autologous peripher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utologous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refractory lymphoma
分类号
R457.7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胞HLA相合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其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单中心比较分析
任富鹏
刘会兰
孙自敏
耿良权
王兴兵
丁凯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陈喜林
苏航
仲凯励
达永
肖秀斌
刘静
余金德
张伟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