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夏河-合作一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晓林 《甘肃冶金》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夏河-合作金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的金成矿富集区之一,通过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点)的重点解剖和分析、对比、研究,划分出三个金的成矿亚带,总结出该区金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建立起金的地质与异常综合找矿模型。
关键词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综合找矿模型 夏河-合作
下载PDF
夏河—合作地区岩体重力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玄 刘铁华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2年第4期512-524,共13页
夏河-合作地区位于我国著名的西秦岭成矿带上,前人在此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套夏河-合作地区的成矿理论,认为岩体是该地区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但是现阶段对该地区深部岩体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夏河-合作地区位于我国著名的西秦岭成矿带上,前人在此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套夏河-合作地区的成矿理论,认为岩体是该地区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但是现阶段对该地区深部岩体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重力测量数据,使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功率谱场源深度分析的方法,提取研究区局部场,突出局部重力异常特征,结合实际测量的岩石物性参数与地质地层信息,使用2.5D人机交互解释剖面与密度成像的方法,对夏河-合作地区主要岩体的边界、深部延伸形态进行了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地质图上已有的5大岩体,在识别的基础上对其深部延伸方向、倾向、倾角进行了计算,刻画了其深部形态,同时识别了14个在地表地质资料上没有显示但是重力异常较为明显的可能的隐伏岩体范围,填补了夏河-合作矿集区外围以及深部地质资料的空白,为该地区深部找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合作 岩体 小波多尺度分解 场源深度分析 重力异常特征
下载PDF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背景和勘查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建威 隋吉祥 +5 位作者 靳晓野 文广 昌佳 朱锐 詹涵钰 武文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32,共16页
西秦岭造山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以往研究大多认为造山型金矿床和(类)卡林型金矿床是西秦岭主要的金矿床类型,并且两类金矿床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造山过程中的区域变质作用有关,而与岩浆活动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位于西秦岭... 西秦岭造山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以往研究大多认为造山型金矿床和(类)卡林型金矿床是西秦岭主要的金矿床类型,并且两类金矿床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造山过程中的区域变质作用有关,而与岩浆活动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的夏河-合作地区大面积出露花岗岩类侵入体,其周缘发育有富金的夕卡岩型铜(钨)矿床。近年来该地区新发现的多个大型-超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和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都与中酸性侵入岩的空间关系紧密,暗示这些金矿床可能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论文在作者研究结果以及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综述了夏河-合作地区典型金(铜)矿床的地质矿化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中酸性侵入岩的岩性特征、形成时代和演化过程。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夏河-合作地区的早子沟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德乌鲁夕卡岩型金(铜)矿床和老豆石英脉型金矿床均形成于250~240 Ma,与邻近的早中三叠世花岗闪长质-石英闪长质侵入岩近于同时形成。拉布在卡等石英脉型金矿床略晚于区内中三叠世末期侵位的闪长玢岩脉(约230~225Ma)形成。H、O、S、C、B、Pb等多种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地区早中三叠世金矿床的成矿热液均为岩浆来源,并且显示低氧逸度的特征。早中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的还原性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类特征,以及同时代的多种金矿化类型和成矿分带性,表明夏河-合作地区在早中三叠世(约250~230Ma)多期次侵位的钛铁矿系列I型中酸性岩浆是金成矿作用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其中与250~240Ma多期金成矿事件有关的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侵入岩均经历了幔源基性熔体和壳源酸性熔体的岩浆混合作用,而与约230Ma的金成矿作用有关的闪长质岩浆岩则可能指示了更多幔源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夏河-合作地区 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矿 早中三叠世 金成矿系列
下载PDF
甘肃夏河-合作金富集区资源潜力分析——以金、银、锑地球化学块体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卫红 刘建宏 +2 位作者 李通国 贾志磊 姚珊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甘肃夏河-合作金富集区属秦岭造山带西段,地质构造复杂,出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古近系。燕山期、印支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断裂构造以走向逆断层为主,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发育。区内查明矿床点47处,其中大型及以... 甘肃夏河-合作金富集区属秦岭造山带西段,地质构造复杂,出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古近系。燕山期、印支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断裂构造以走向逆断层为主,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发育。区内查明矿床点47处,其中大型及以上规模金矿床3处,中型3处,小型41处,显示了巨大的找金潜力。笔者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对金、银、锑地球化学块体进行圈定与内部结构剖分,研究区域异常转变为局部异常、构建元素地球化学谱系树,追索各子块体浓集成矿的轨迹。通过分析,认为该区Au高值区面积大,各层次块体浓集趋势明显,形成Au地球化学省,与Ag、Sb块体空间叠加组合,计算出该块体500m以浅金资源总量1 000t,具备寻找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开展金资源潜力评价,对本区的矿产资源评价、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夏河-合作 金银锑地球化学块体 资源潜力分析
下载PDF
夏河-合作矿集区印支期TTG岩石组合、构造意义及其与金成矿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国忠 李康宁 李注苍 《矿产勘查》 2019年第6期1425-1434,共10页
西秦岭造山带岩浆活动发育,成矿作用密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地区。夏河-合作矿集区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区内目前已发现早子沟、加甘滩两个特大型金矿及多处中小型金矿床(点),目前对区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构造演化、成岩成矿... 西秦岭造山带岩浆活动发育,成矿作用密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地区。夏河-合作矿集区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区内目前已发现早子沟、加甘滩两个特大型金矿及多处中小型金矿床(点),目前对区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构造演化、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对区内的构造环境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分析矿集区内侵入岩时空分布、岩石学特征及其TTG岩石组合,讨论了矿集区TTG岩石组合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性质,进而分析了其与矿集区内金成矿的关系。根据矿集区内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投图研究,矿集区内岩浆岩岩性主要为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一石英二长岩一黑云母花岗岩,多属于I型花岗岩,具大陆边缘弧花岗岩(CAG)的特征。岩浆主要来源于玄武质洋壳的脱水熔融,为洋壳基性岩浆和大陆上地幔岩浆的混合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该TTG岩石组合与其西延出露的高镁安山岩构成组成极性,表明西秦岭造山带是由一系列微板块与许多小洋盆组成的具有多幕俯冲的多岛洋盆。在石炭纪-三叠纪经历了洋壳俯冲、板片断离及陆陆碰撞的演化过程,在此期间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热液,促使地层中早期汇聚的含金物质再富集,在热动力驱动下沿有利构造方向运移,并不断萃取周围岩层中的金,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河-合作矿集区 TTG岩石组合 构造意义 成矿关系
下载PDF
甘肃夏河——合作一带成矿预测及预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帅 肖克炎 朱裕生 《地质学刊》 CAS 2018年第3期393-400,共8页
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提取甘肃夏河—合作一带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体以及断裂等成矿有利证据图层,基于证据权法、找矿信息量以及最大熵模型方法进行成矿预测。成矿系统理论为从不同尺度选取成矿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的数... 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提取甘肃夏河—合作一带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体以及断裂等成矿有利证据图层,基于证据权法、找矿信息量以及最大熵模型方法进行成矿预测。成矿系统理论为从不同尺度选取成矿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的数据驱动成矿预测奠定了基础。最大熵模型法作为广泛应用于成矿潜力分布的方法,通过与证据权法、找矿信息量法的预测结果对比以及ROC曲线分析,表明其在矿产资源预测中同样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预测 证据权 找矿信息量 最大熵模型 甘肃夏河-合作
下载PDF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断裂构造分形结构特征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元 王红岩 +5 位作者 李育 杨剑 胡杨 李永恒 李彩霞 任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72,共14页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及多金属矿床开发地带,区内断裂构造复杂,构造控矿作用显著。文章利用分形理论方法对夏河-合作地区不同方向断裂构造作定量分析,统计计算断裂构造容量维和信息维,结合矿床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和矿床Fr...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及多金属矿床开发地带,区内断裂构造复杂,构造控矿作用显著。文章利用分形理论方法对夏河-合作地区不同方向断裂构造作定量分析,统计计算断裂构造容量维和信息维,结合矿床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和矿床Fry分析,探讨研究区构造分形特征及断裂与矿床的空间展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全部断裂容量维1.2374,北东向断裂容量维0.8229,北西向断裂容量维1.2296,近东西向断裂容量维1.0312,全部断裂容量和北西向断裂容量维处于断裂分形临界值(1.22~1.38)区域,显示研究区断裂构造连通性较好。研究区全部断裂信息维1.1118,北东向断裂信息维1.018,北西向断裂信息维1.2296,近东西向断裂信息维1.0217,北西向断裂信息维处于断裂分形临界值区域,反映北西向对矿床的控制最强。断裂构造分形维数可以表征矿床的沉积部位,以容量维、信息维等值线图以及Fry图划分出3个有利成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Fry分析 断裂构造 金矿分布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