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寺文化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罗新 田建文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21,36,共6页
以陶寺遗址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应直接称之为“陶寺文化”,不应再沿称“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陶寺文化与夏文化毫无关系;陶寺文化受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发展成为以大柴遗址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暂称为“大柴文化”)等是我们过去对陶寺文化的... 以陶寺遗址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应直接称之为“陶寺文化”,不应再沿称“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陶寺文化与夏文化毫无关系;陶寺文化受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发展成为以大柴遗址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暂称为“大柴文化”)等是我们过去对陶寺文化的基本认识。今天,有关资料又有新的发现,促使我们再著此文,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文化 庙底沟 文化 夏文化探索 二里头文化 遗址 公元前 中原龙山文化 早期 基本认识
原文传递
关于探讨夏文化的方法问题——答方酉生同志质疑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衡 《中原文物》 1980年第2期9-11,共3页
《河南文博通讯》1980年第一期,发表方酉生同志的近作《谈夏文化探索中的几个问题》一文,现就方文中涉及的两个方法问题再谈点肤浅的看法,向方同志和其他同志请教。
关键词 夏文化探索 河南 西周文化 二里头文化 引文 方法问题 龙山文化 两种文化 二里头遗址 仰韶文化
原文传递
有关夏文化探索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殷玮璋 《文物》 1984年第2期55-62,共8页
中国在商代之前有个夏代,后世的文献记载比较明确。虽然《史记·殷本纪》记述的商代历史相当简略,但是随着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商代的历史已被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所证实,那么有理由认为《史记·夏本纪》所记的夏代历... 中国在商代之前有个夏代,后世的文献记载比较明确。虽然《史记·殷本纪》记述的商代历史相当简略,但是随着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商代的历史已被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所证实,那么有理由认为《史记·夏本纪》所记的夏代历史也非虚指。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 龙山文化 先商文化 夏文化探索 二里冈 中国考古学 文化遗存 安阳殷墟 文化
原文传递
夏文化探索中的方法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二) 被引量:6
4
作者 殷玮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7,共9页
目前,学术界公认中国历史上有个夏代。但由于文献记载太过简略,使后人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从地下找到夏代遗存。然而,在夏文化探索中,由于研究者的思路与所用方法不同,故而得出的结论也... 目前,学术界公认中国历史上有个夏代。但由于文献记载太过简略,使后人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从地下找到夏代遗存。然而,在夏文化探索中,由于研究者的思路与所用方法不同,故而得出的结论也明显有异。由此,出现争论与分歧。于是,如何鉴别相关结论是否合理可信就成为学术界同人思索的问题。本文在对夏文化探索的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围绕文化因素分析法与都城分析法,对分歧及其缘由作了详细探讨。文中还就坚持正确思路,采用科学方法。按科学规程操作对夏文化探索工作的重要性,谈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文化探索 文化因素分析法 都城分析法
下载PDF
《禹贡》、“冀州”与夏文化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民 《社会科学战线》 1983年第3期123-131,共9页
一《禹贡》的史料价值探索《禹贡》、“冀州”与夏文化的关系,应先从《禹贡》的史料价值说起。欲穷其渊,必先求其津。以现今传世的古代典籍而论,记载夏史较详的,当推《尚书》中的《禹贡》为最早。在《左传》、《国语》、《楚辞》、《史... 一《禹贡》的史料价值探索《禹贡》、“冀州”与夏文化的关系,应先从《禹贡》的史料价值说起。欲穷其渊,必先求其津。以现今传世的古代典籍而论,记载夏史较详的,当推《尚书》中的《禹贡》为最早。在《左传》、《国语》、《楚辞》、《史记》等文献中,虽然也保存着某些有关夏史的资料,但其制作时代都略晚或晚于《禹贡》,因此,欲探求夏史,《禹贡》就成了一篇不容忽视的文献资料。然而人们能够正确看待和了解它的史料价值,能够真正使用它去探索夏史,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坎坷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夏文化探索 冀州 史料价值 左传 文献资料 夏史 古文献 地名 考古发掘
原文传递
李济与夏文化探索
6
作者 张立东 王仲奇 《文物季刊》 2024年第2期36-48,共13页
李济1926年在晋西南的考古活动明显带有探索夏文化之目的。小文《李济与西阴村和夏文化》曾专论此事。20多年过去,围绕这次考古活动的学术史研究纷至沓来,其中不乏质疑李济探索夏文化之心的声音。现在回顾相关诸说的基础上,全力搜求公... 李济1926年在晋西南的考古活动明显带有探索夏文化之目的。小文《李济与西阴村和夏文化》曾专论此事。20多年过去,围绕这次考古活动的学术史研究纷至沓来,其中不乏质疑李济探索夏文化之心的声音。现在回顾相关诸说的基础上,全力搜求公开发表的报告及馆藏档案等直接证据,并结合李济的教育背景、时代学术思潮、合作者丁文江与袁复礼的古史观、考古活动的行程及活动结束后的言论、梁启超与戴家祥的回忆、徐中舒“仰韶文化即夏文化说”的提出等进行语境重建,力主夏文化探索的学术史书写应自1926年李济晋西南考古始。最后尽力搜求李济有关夏文化的言论,提炼出李济对夏文化的基本态度:彩陶文化应非夏文化,而更可能是夏文化的来源;虽尚未发现与夏朝对应的考古学文化,但不能忽视夏的存在;晋西南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济 晋西南 西阴村 夏文化探索
下载PDF
建国以来的夏文化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郑杰祥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34,共8页
夏文化又称夏代文化,是夏王朝时期夏部族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它是属于考古学范畴的一种文化。由于文献记载的夏代史料甚少,所以研究夏史的学者都希望寻求和利用夏人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
关键词 夏文化探索 二里头文化 二里岗文化 龙山文化 考古工作 文献记载 二里头遗址 文化遗存 考古学文化 夏王朝
原文传递
试谈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深远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林昌 《民族艺术》 1998年第3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断代工程 夏商周 年代学 夏文化探索 分期与年代 二里头文化 早期夏文化 二里头一期 历史文化 年代框架
原文传递
《禹贡》“豫州”与夏文化探索——兼议夏代的中心区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民 《中州学刊》 198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对于《禹贡》这篇文字,如果全盘否定它,那是不公允的,因为在它的制作素材中,确实保存了一些夏代的史影。如果全面肯定它,那也是同样的不合理,这是由于《禹贡》除了包函有大禹以后的夏代社会状况外,还包函有夏代以后的某些社会状况,而且... 对于《禹贡》这篇文字,如果全盘否定它,那是不公允的,因为在它的制作素材中,确实保存了一些夏代的史影。如果全面肯定它,那也是同样的不合理,这是由于《禹贡》除了包函有大禹以后的夏代社会状况外,还包函有夏代以后的某些社会状况,而且还掺杂着后世的地理概念、语言风格和思想色彩。所以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对其加以研究,从中弃其糟粕,而取其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夏王朝 夏文化探索 夏代 阳城 中心区域 部落 贡赋 晋南 豫西
下载PDF
談夏文化探索中的几个問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酉生 《中原文物》 1980年第1期17-19,24,共4页
近年来在开展夏文化的探索当中,大家都认为,首先应该着重解决地域、社会发展阶段、年代和文化性质等几个问题。其中地域和社会发展阶段,夏和商应该是相同的。商灭夏,原来夏王朝的地域也就包括在商王朝的管辖范围之内。社会发展阶段。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社会发展阶段 夏文化探索 文化 文化性质 偃师二里头遗址 夏王朝 河南 商王朝 陶器
原文传递
王城岗龙山文化大城——“禹都阳城”的所在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伯谦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12X期3-5,共3页
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河南登封告成镇八方村王城岗遗址,是一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1954年被发现。1975年为探索夏文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下同)的安金槐先生率队进行调查,1976年开始发掘,1977年河... 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河南登封告成镇八方村王城岗遗址,是一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1954年被发现。1975年为探索夏文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下同)的安金槐先生率队进行调查,1976年开始发掘,197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合作发现了一座河南龙山文化城址[1],即后来所称的小城,同时在其东北不远处发现了战国时期韩国的阳城(图一),出土有'阳城仓器'陶文陶片(图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文化城址 河南龙山文化 王城岗遗址 夏文化探索 禹都阳城 二里头文化
下载PDF
对《夏代文化探索》一文的商榷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峨 《史学月刊》 1965年第5期32-,21,共2页
许顺湛同志所写的《夏代文化探索》,发表于《史学月刊》1964年第7期。这篇文章是想采用文献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但其文献资料的来源,大体上是择录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徐旭生①《略谈研究夏文化问题》②;而实... 许顺湛同志所写的《夏代文化探索》,发表于《史学月刊》1964年第7期。这篇文章是想采用文献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但其文献资料的来源,大体上是择录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徐旭生①《略谈研究夏文化问题》②;而实物资料的来源,则是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于1958年至1961年在河南省境内调查,发掘的一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代文化 河南省 夏文化探索 史学 实物资料 文化 二里头 豫西 阳城 地理位置
下载PDF
夏文化探索与夏代信史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琦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4,共5页
八十八年来夏文化探索的历程是学术界'多方寻求答案'的历程,也是学术界不断讨论'解决疑问'的历程。目前对学术界而言,夏文化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在探索夏文化的历程中,夏代信史说始终未超出夏文化探索的范畴,与历史时代... 八十八年来夏文化探索的历程是学术界'多方寻求答案'的历程,也是学术界不断讨论'解决疑问'的历程。目前对学术界而言,夏文化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在探索夏文化的历程中,夏代信史说始终未超出夏文化探索的范畴,与历史时代的信史标准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夏代信史的确证过程中,考古学方法再重要,也不要轻视甚至排除发现夏代文字材料的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文化探索 夏代信史说 夏代文字材料
原文传递
二里头文化渊源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酉生 《江汉考古》 1988年第1期44-48,共5页
1959年夏天,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先生等一行到河南西部的登封、禹县、巩县、偃师和陕县等地作“夏墟”的实地调查,揭开了以田野考古工作为主探索夏文化的序幕。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偃师二里头、登封八方村(即王城岗)等一批重要... 1959年夏天,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先生等一行到河南西部的登封、禹县、巩县、偃师和陕县等地作“夏墟”的实地调查,揭开了以田野考古工作为主探索夏文化的序幕。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偃师二里头、登封八方村(即王城岗)等一批重要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豫西地区 二里头遗址 文化渊源 豫北地区 晋南 夏文化探索 王城岗 考古工作 二里岗期
下载PDF
登封告成王城岗城址与禹居阳城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酉生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9-61,16,共4页
夏文化探索是我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重大学术课题。因为夏代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即有阶级的奴隶社会的第一个王朝。由于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献记载很少,因此,必须仰仗于考古学对地下遗址的发掘。文献记载与... 夏文化探索是我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重大学术课题。因为夏代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即有阶级的奴隶社会的第一个王朝。由于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献记载很少,因此,必须仰仗于考古学对地下遗址的发掘。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相结合,才能不断解开夏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不解之迷,才能使探索夏文化的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探索夏文化中,调查和发掘夏代的都城遗址,是解决夏文化问题的关键之一。本文仅就登封告成王城岗城址与禹居阳城的问题,来发表一点个人的意见,以期对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有所俾益,不妥之处,敬希指正。文献上有关“禹居阳城”或“禹都阳城”的记载不少。譬如,《古本竹书纪年》:“夏后氏,禹居阳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城岗 文献记载 禹都阳城 夏文化探索 竹书纪年 考古学 龙山文化 城址 二里头文化 考古发掘
原文传递
从殷墟到二里头──夏文化探索述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友谋 陈旭 《寻根》 1995年第1期4-7,共4页
从殷墟到二里头──夏文化探索述略李友谋,陈旭夏代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在中原地区最早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中国历中从此由野蛮时代讲入文明时代。探索夏代文化,对于研究我国奴隶社会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国家... 从殷墟到二里头──夏文化探索述略李友谋,陈旭夏代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在中原地区最早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中国历中从此由野蛮时代讲入文明时代。探索夏代文化,对于研究我国奴隶社会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国家起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探索 郑州商城 二里头遗址 早商文化 考古学文化 文化因素 二期文化 龙山 豫西地区
原文传递
2020年先秦史研究述评
17
作者 陈絜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4,共10页
2020年的先秦史研究特点鲜明,热点比较集中,多围绕重大问题及考古新材料而展开讨论,尤以夏文化探索、两周封国研究、地理交通与族群交流等问题的精细探索引人瞩目。今从九个方面择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 考古新材料 族群交流 先秦史研究 夏文化探索 展开讨论
原文传递
语言表达还要讲究模糊
18
作者 张仕友 《语文天地》 2005年第19期20-21,共2页
我们说话、写文章要讲究准确,这一点很重要,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不过,事情还有它的另一面,同样很重要,就是还要讲究模糊。只要我们稍稍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模糊,在我们的语言实践中,是一个十分普通且大量存在的现象。
关键词 语言表达 孔乙己 王城岗古城 夏文化探索 告成镇 模糊性 似与不似
下载PDF
简评孟世凯的《夏商史话》
19
作者 逸之 《历史教学问题》 1987年第2期64-65,共2页
《祖国丛书》之一《夏商史话》最近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夏、商两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奴隶制王朝.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缺乏.因此撰写这两个王朝的历史具有相当的难度.作者在广采博取古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考古学的... 《祖国丛书》之一《夏商史话》最近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夏、商两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奴隶制王朝.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缺乏.因此撰写这两个王朝的历史具有相当的难度.作者在广采博取古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夏商史 研究成果 考古学 文献资料 甲骨学 文献记载 奴隶制 作者 夏文化探索
原文传递
《夏史论丛》评介
20
作者 赵世超 《史学月刊》 1986年第4期121-122,共2页
中国先秦史学会编辑的《夏史论丛》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了。半年前,中州古籍出版社曾出版郑杰祥编选的《夏文化论文选集》。如果说《选集》是对半个世纪以来探索夏文化的研究作了一次总结的话,《论丛》则集中反映了近几年学术界夏史讨... 中国先秦史学会编辑的《夏史论丛》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了。半年前,中州古籍出版社曾出版郑杰祥编选的《夏文化论文选集》。如果说《选集》是对半个世纪以来探索夏文化的研究作了一次总结的话,《论丛》则集中反映了近几年学术界夏史讨论的新成果。两书相得益彰,都值得广大史学、考古工作者一读。《论丛》全书约二十三万字,收录论文二十篇。论文的作者是来自不同战线的专家。论文的内容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史 中国先秦史学会 古籍出版 夏文化探索 学术界 文字 中州 齐鲁 夏族 杨向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