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初北方地区的文化冲突与社会变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留文
-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146,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以来黄河中下游农耕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研究”(16JJD770020)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中原地区丧葬礼俗变迁研究”(2019-ZZJH-358)
-
文摘
清初孙奇逢南下苏门,形成了声动朝野的夏峰学派,这在中原地区引发了广泛的思想冲突。然而,因为孙奇逢的治学特点及其人格魅力,这场思想冲突呈现出相对和谐的状态,门户之争也逐渐消弭,各派学者最终在夏峰思想的统摄下整合出一套包容宽和、笃实践履、暗然自修的治学路径。这一治学路径不仅支配着有清一代中原思想界,而且极大推动了宗族的发展,对中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
关键词
清初
中原地区
夏峰学派
-
Keywords
early Qing Dynasty
central plains area
Xiafeng School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清代中州理学家张沐生平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天中学刊》
2018年第6期144-147,共4页
-
文摘
清初中州理学家张沐为夏峰学派中坚与起庵学派创始人,一生讲扬儒学,著述丰赡,对清代理学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甚巨。以年代为序,考索其生平行状,可为廓清清代理学面貌提供助力。
-
关键词
张沐
清代
理学
夏峰学派
起庵学派
-
Keywords
ZHANG Mu
Qi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Xiafeng school
Qi' an school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崔蔚林生平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27-132,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初‘超化十子’与地方秩序的恢复”(2019—ZZJH—187)
-
文摘
崔蔚林为清初夏峰学派中坚,弱冠进士及第,未及而立即为康熙帝讲授理学,旋师从孙奇逢,广交理学名家。后以坚守夏峰兼收并蓄、回归孔孟之旨,屡向康熙帝阐释其学,违逆庙堂理学宗朱之势,有忤帝心,虽遭廷斥,仍矢志不渝,终至罢归。崔氏对夏峰学派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与康熙帝的论争尤能体现当时理学发展动态。
-
关键词
崔蔚林
清代
理学
夏峰学派
-
Keywords
Cui Weilin
Qi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Xiafeng school
-
分类号
B2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孙奇逢赵御众交游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
文摘
孙奇逢作为明末清初夏峰学派的创始人,鼎革之际避乱河南辉县夏峰村,以课徒著书为业。大河内外士子翕然响应,纷纷来学。诸弟子中与孙氏交往最为频密者,当属赵御众。赵氏于乃师生前随侍左右,从习理学;于其逝后,萃集心力,整理遗著。孙奇逢与赵御众之交游,与赵氏最终成为夏峰学派的中坚以及他对夏峰思想的传承之功有密切关系。
-
关键词
孙奇逢
赵御众
交游
夏峰学派
-
Keywords
Sun Qifeng
Zhao Yuzhong
relationships
Xiafeng school
-
分类号
K820
[历史地理—历史学]
B249.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清初庙堂理学之争——以崔蔚林与康熙帝的辩论为例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4-61,共8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ZJH-187)
-
文摘
崔蔚林为清初夏峰学派中坚,毕生秉持乃师孙奇逢兼收并蓄、回归孔孟之旨,屡经顿挫,矢志不渝。他与康熙帝的辩论,尤能体现当时庙堂理学由王转朱的趋向。
-
关键词
清初
理学
崔蔚林
夏峰学派
-
Keywords
early Qing dynasty
Court Neo-confucianism
Cui-Weilin
Xiafeng school
-
分类号
B24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张沐交游考
- 6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天中学刊》
201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
文摘
清初理学家张沐是夏峰学派中坚,也是起庵学派创始人,一生讲扬儒学,著述丰赡,对清代理学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甚巨,在当时中州理学交游圈中亦处于关键位置。考索张氏毕生交游情状,梳理其学术思想的师承、与同辈的切磋,以及对门生后辈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把握当时儒家知识分子的学术倾向与心理状态,廓清中州夏峰学派当时的整体面貌。
-
关键词
张沐
清代
中州理学
夏峰学派
起庵学派
交游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魏象枢孙奇逢交游考论
- 7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6-22,共7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ZJH—187)。
-
文摘
魏象枢被视为清朝直臣之冠,深受康熙皇帝爱重;亦为理学名儒,绝重躬行实践,以济时用。他与夏峰学派巨擘孙奇逢交游历时不为久,但情谊深重。他们相互砥砺理学,提撕共进。魏象枢与孙奇逢的论道切磋,启发丰富了他以德践履和以实行为重的哲学思想。
-
关键词
魏象枢
孙奇逢
交游
理学
夏峰学派
-
Keywords
Wei Xiangshu
Sun Qifeng
friendship
Neo-Confucianism
Xiafeng School
-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孙奇逢马尔楹交游考
- 8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19-123,共5页
-
文摘
明末清初“三大家”之容城孙奇逢,调和程朱陆王,为理学开一代新风。南北士子翕然响应纷纷来学,人才辈出,形成盛极一时的夏峰学派。诸弟子中,名列“保定四士”之一的定兴马尔楹追随大河内外,于孙氏生前随侍左右、逝后整理师说。孙奇逢与马尔楹之交游,与马氏成为夏峰学派的重要学者关系甚巨。
-
关键词
孙奇逢
马尔楹
交游
夏峰学派
-
Keywords
Sun Qifeng
Ma Erying
relationships
Xiafeng School
-
分类号
B2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孙奇逢张果中交游考
- 9
-
-
作者
张艳
张靖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30-136,共7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初‘超化十子’与地方秩序的恢复”(2019-ZZJH-187)。
-
文摘
明末清初的北方儒宗孙奇逢,调和程朱陆王,为理学开一代新风。南北士子翕然响应纷纷来学,人才辈出,形成盛极一时的夏峰学派。诸弟子中,名列"范阳三烈士"之一的新城张果中追随乃师于大河内外,侠儒并举,义名弥满天下。孙奇逢与张果中之交游,与张氏成为夏峰学派的重要成员关系甚巨。
-
关键词
孙奇逢
张果中
交游
夏峰学派
-
Keywords
Sun Qifeng
Zhang Guozhong
relationship
Xiafeng school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以魏一鳌为中心考察清初汉官的仕隐
- 10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滨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5-70,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初‘超化十子’与地方秩序的恢复”(2019-ZZJH-187)。
-
文摘
清代明立,如何在异族统治者塑造出的全新的政治、文化等环境中自处,成为所有汉族士人面临的巨大难题。其中,以滨州籍夏峰学派学者魏一鳌为代表的中下层士人,在忠于旧君与服务新朝之间反复摇摆,受心境与外物的影响,时仕时隐。对之梳理,可以从中了解政府、家族、师承等因素对士人选择的干预与影响,也可窥见清初中央政府的人才政策、士人与其所属学派作为整体对新朝的态度及应对措施等。
-
关键词
清初
魏一鳌
汉官
仕隐
夏峰学派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孙奇逢耿极交游考
- 11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1-75,共5页
-
文摘
明末清初"三大家"之容城孙奇逢调和程朱陆王,为理学开一代新风。南北士子翕然响应纷纷来学,人才辈出,形成盛极一时的夏峰学派。诸弟子中,定兴耿极从游最早且最久,追随大河内外,于孙氏生前随侍左右、逝后讲扬师说。孙奇逢与耿极之交游,与耿氏最终成为夏峰学派的重要学者及其对夏峰思想的传承之功关系甚巨。
-
关键词
孙奇逢
耿极
交游
夏峰学派
-
Keywords
Sun Qifeng
Geng Ji
relationship
Xia-Feng School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B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明末清初上蔡张沐的学术传承及乡里实践
- 12
-
-
作者
张艳
-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天中学刊》
2020年第2期121-127,共7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ZJH―187)。
-
文摘
明末清初,中州理学因文教政策的支持和夏峰学派学者广建书院、四处讲学等而大盛。在传承发展学派思想的过程中,一些出身地方大族的夏峰学者,将学术思想运用于乡里建设,凝聚宗族与学派力量,与地方合作,承担社会责任,筹策公共事务,教化桑梓,协助政府稳定一方秩序。上蔡张沐及其家族即是个中典范。
-
关键词
张沐
夏峰学派
宗族
乡里建设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