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9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门地区夏季高温的成因 被引量:52
1
作者 梁敏妍 林卓宏 +1 位作者 赵小燕 吴国强 《广东气象》 2007年第2期18-20,共3页
通过对江门地区1961-2005年高温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江门地区高温天气的时空变化,并探讨造成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形势特征。结果表明:江门地区夏季高温出现频率在增加,持续性高温也呈增长状态;高温结束时间出现标志性后跃;造成江... 通过对江门地区1961-2005年高温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江门地区高温天气的时空变化,并探讨造成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形势特征。结果表明:江门地区夏季高温出现频率在增加,持续性高温也呈增长状态;高温结束时间出现标志性后跃;造成江门夏季高温的主要天气形势是强盛的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和热带气旋逼近时的外围下沉气流。此外,城市"热岛效应"对高温天气也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夏季高温 副热带高压 热带气旋 热岛效应 江门
下载PDF
2003年云南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解明恩 程建刚 +1 位作者 范菠 高锡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7,共6页
2003年夏季云南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是自1961年以来云南最严重的夏季高温干旱天气之一,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仅次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进入气温偏暖期后的一次夏季极端气候事件,打破多项历... 2003年夏季云南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是自1961年以来云南最严重的夏季高温干旱天气之一,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仅次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进入气温偏暖期后的一次夏季极端气候事件,打破多项历史纪录。利用高度、OLR、TBB等资料对此次气候灾害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且偏强偏西,季风低压偏弱偏西,云南TBB值偏高,降水云系较少,OLR值偏高,对流活动抑制,云南正好处于东、西两个垂直环流圈的下沉气流控制区是形成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云南 诊断研究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20世纪80年代 2003年夏季 极端气候事件 干旱天气 异常高温 夏季高温 影响范围 危害程度 持续时间 历史纪录 诊断分析 灾害过程 降水云系 对流活动 下沉气流 垂直环流 大范围
下载PDF
中国夏季高温日数时空变化及其环流背景 被引量:27
3
作者 雷杨娜 龚道溢 +2 位作者 张自银 郭栋 何学兆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3-662,共10页
本研究利用1955-2005年全国193个气象站点夏季(5-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日数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日数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第一模态表现为区域整体一致的异... 本研究利用1955-2005年全国193个气象站点夏季(5-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日数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日数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第一模态表现为区域整体一致的异常,中心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二模态表现为江淮流域与华南反向变化的特点,第三模态表现为东南部地区与西南、华北的反向变化。这些模态与高层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分析表明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赤道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可以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和东亚地区大气环流而影响我国夏季高温日数频次,其中ENSO和西太平洋暖池区海温对高温日数变化第一模态的相关比较明显;而热带印度洋海温对第二模态有显著影响。与前期海温的关系分析可知,第一模态与前期夏季的西太平洋暖池和前期冬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相关关系最好,第二模态则受热带印度洋前期冬季海温影响最大,这对高温预测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大气环流 海温
原文传递
夏季梅花品种耐热性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德良 赖万年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1,共5页
分别于2010年5、7、9月采集正常生长5个梅花品种的叶片,研究了夏季高温对梅花酶活性、膜热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桃红宫粉、碗形宫粉抵抗夏季高温的能力较强,其次是美人梅,而江南朱砂和台阁朱砂则相对较弱。从叶绿素含... 分别于2010年5、7、9月采集正常生长5个梅花品种的叶片,研究了夏季高温对梅花酶活性、膜热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桃红宫粉、碗形宫粉抵抗夏季高温的能力较强,其次是美人梅,而江南朱砂和台阁朱砂则相对较弱。从叶绿素含量看,5~9月间夏季高温对梅花叶绿素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5个梅花品种中,桃红宫粉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而美人梅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从酶活性看,各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唯独美人梅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抗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从膜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蛋白看,各品种的电导率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个品种的热稳定性蛋白的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梅花 耐热性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重庆地区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与环流形势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程炳岩 孙卫国 郭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80,共8页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差异,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最少,70年代最多,沿长江、乌江为高温天气多发带;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上下叠加是重庆地区夏季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析认为,100 hPa等压面上的南亚高压、300 hPa等压面上的暖中心和500 hPa等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着四川东部及重庆地区上空,对流层中上下层暖高压中心相对应、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是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南亚高压
下载PDF
河南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500hPa环流型 被引量:18
6
作者 常军 李素萍 +1 位作者 余卫东 孔剑君 《气象科技》 2007年第6期776-780,共5页
对河南省40个代表站1961~2005年45年夏季大于等于35℃高温日数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分析。方差累积贡献率和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前3个典型场基本能反映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分布的主要特征,前3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据此得出河... 对河南省40个代表站1961~2005年45年夏季大于等于35℃高温日数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分析。方差累积贡献率和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前3个典型场基本能反映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分布的主要特征,前3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据此得出河南夏季大于等于35℃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类型:全省一致型、西北—东南差异型和西南—东北差异型。第1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最大,第2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幅度比前一个时间序列要小,第1模态的时间系数演变显示,河南夏季高温日数平均呈减少的趋势,且存在2~4年、8~14年的周期变化,目前河南夏季高温日数正处于偏多的时段。应用逐日20:00500hPa ECMWF北半球格点资料,对1991~2005年15年河南典型的大面积持续高温下的环流形势进行普查、分类,分别求各种类型下的环流平均场,从而得到河南省高温的两种环流型,即贝加尔湖高压型和副热带高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经验正交函数 贝加尔湖高压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南疆夏季异常高温的气候背景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任广成 王冰 《干旱气象》 2007年第1期25-31,共7页
利用1951-2005年若羌、且末及和田3个代表站55 a气温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南疆地区夏季高温年的气候变化,并对其形成进行海温场背景分析。发现南疆地区夏季高温的形成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 利用1951-2005年若羌、且末及和田3个代表站55 a气温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南疆地区夏季高温年的气候变化,并对其形成进行海温场背景分析。发现南疆地区夏季高温的形成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相联系。前期10月和2月相关的北半球副高特征指数对南疆地区夏季温度有很好的指示性;南疆地区夏季高温年发生的前期1月份开始,即在北太平洋建立西南海区高东北海区低的海温距平分布型,这种分布型持续到5月份结束。但这2个海区前期海温的异常变化不同,表现为:1-2月份西南海区海温变化幅度小,东北海区海温变化幅度大。3-5月份则西南海区海温变化幅度大,东北海区海温变化幅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夏季高温 气候分析
下载PDF
江苏夏季逐月高温日数与西太平洋海温场相关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梅 高苹 +2 位作者 王静苒 俞剑蔚 曹舒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53-1559,共7页
夏季高温的发生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综合反映,其中大气环流背景对高温的出现起到重要作用,而根据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海温变化和大气环流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决定了海温对陆上温度具有一定的可预报性。基于此原理基础,本文利用1978—2... 夏季高温的发生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综合反映,其中大气环流背景对高温的出现起到重要作用,而根据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海温变化和大气环流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决定了海温对陆上温度具有一定的可预报性。基于此原理基础,本文利用1978—2007年30年西太平洋海温和江苏各区域的高温日数资料,运用区域平均方法、场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与江苏不同地区区域平均高温日数相关的强信号海区,分析了利用海温进行逐月高温日数预报的可能性。然后运用最优化相关处理技术将西太平洋海温作为长期预报因子,建立了江苏不同区域夏季逐月高温日数长期预测模型,模型均通过了α=0.01显著性水平检验,拟合效果理想,同时并进行了实际预报试验,预报效果较好,可以投入业务使用。此研究对江苏高温的长期预报及高温灾害服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太平洋海温 相关分析 最优化处理技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夏季高温环境户外作业服的热功能设计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红彦 孙成勋 +1 位作者 朱宝余 苏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51,共6页
夏季高温环境给户外作业人员带来了热危害,服装作为高温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夏季高温环境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为找到夏季户外作业服的高温防护方法,从户外高温的定义、表征方法以及人体热平衡机理出发,总结了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 夏季高温环境给户外作业人员带来了热危害,服装作为高温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夏季高温环境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为找到夏季户外作业服的高温防护方法,从户外高温的定义、表征方法以及人体热平衡机理出发,总结了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基于防护服的一般设计模式,分析了目前服装中常用的高温防护措施;提出了"通过主动降温促进内热传递、利用被动隔热抑制外热传递"的作业服热防护机理,可为该类服装的热功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户外作业服 舒适性 热功能
下载PDF
近半个世纪ENSO事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春玲 张强 +1 位作者 许有鹏 姜彤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6,共5页
对上海、杭州和南京 1 951~ 2 0 0 1年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作 χ2 检验 ,探讨ENSO事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气温的关系 ,结果表明ENSO事件与研究区年降水量、四季降水以及年最高气温关系远低于自由度为 3的 90 %置信度水平 ,二者无显著... 对上海、杭州和南京 1 951~ 2 0 0 1年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作 χ2 检验 ,探讨ENSO事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气温的关系 ,结果表明ENSO事件与研究区年降水量、四季降水以及年最高气温关系远低于自由度为 3的 90 %置信度水平 ,二者无显著相关性。将ElNino分为两类后研究其对研究区年降水量、夏季降水量以及高温天气的影响 ,结果显示 ,第Ⅰ类ElNino影响年中研究区年降水量比常年偏高约 1 5. 6 % ,不易出现高温天气 ;第Ⅱ类ElNino影响年的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少 2 0 %~ 30 % ,但高温天气出现几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长江三角洲地区 降水距平 夏季高温 统计检验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夏季电力负荷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田白 林铍德 雷桂莲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应用2002、2003两年的夏季资料,通过对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气压等气象要素与南昌用电量的对比分析,建立了用电负荷预测模型,应用于2004年南昌夏季高温用电负荷预测,并在此基础上与江西省电力公司联合... 本文应用2002、2003两年的夏季资料,通过对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气压等气象要素与南昌用电量的对比分析,建立了用电负荷预测模型,应用于2004年南昌夏季高温用电负荷预测,并在此基础上与江西省电力公司联合在江西省卫视一套18:53分的气象预报节目中发布《电力需求气象预警信息》,获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因子 负荷预测模型 社会经济效益 日最高气温 2004年 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 对比分析 气象要素 相对湿度 夏季高温 预警信息 电力需求 预报节目 电力公司 江西省 用电量 应用 南昌 风速
下载PDF
贵州省日最高气温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汪卫平 熊伟 陈余明 《贵州气象》 2013年第1期7-10,共4页
该文利用贵州省68站1961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共49年逐日日最高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各站点日最高气温的夏季平均值和日最高气温>30℃天数的时间、空间特征,以及两日内最高气温变幅≥8℃的频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 该文利用贵州省68站1961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共49年逐日日最高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各站点日最高气温的夏季平均值和日最高气温>30℃天数的时间、空间特征,以及两日内最高气温变幅≥8℃的频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①贵州日最高气温夏季平均值大多<32℃。最热时段在省的东部和南部有2个峰值,7月中下旬最热,8月中旬次之,东北部和南部边缘该时段每旬有8-9 d日最高气温>30℃,但其中海拔较高的站点该日数较少;②西部最热时段仅有一个峰值,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省中西部盛夏每旬>30℃日数最多达到2 d,仅盘县、镇宁有时达到3 d;③两日内最高气温变幅>8℃的频数,以毕节、六盘水地区最多,持续时间最长,从当年11月持续到次年4月均有显著变温,遵义铜仁地区频次最低,出现时段最短,仅在3、4月份出现,每月不到1次的8℃以上的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高气温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 变温频次
下载PDF
银川灌区紫斑牡丹引种试验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黎 施孝贞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宁夏地区引种紫斑牡丹主要受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两个因素的制约.青铜峡市青秀园引种甘肃兰州紫斑牡丹进行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枝条生长量、抗逆性、病害发生等情况进行了定期观察,对紫斑牡丹各品种的生态习性、在引种地的枝条实存率... 宁夏地区引种紫斑牡丹主要受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两个因素的制约.青铜峡市青秀园引种甘肃兰州紫斑牡丹进行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枝条生长量、抗逆性、病害发生等情况进行了定期观察,对紫斑牡丹各品种的生态习性、在引种地的枝条实存率、成花率、休眠芽萌动、生长发育的异质性等综合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斑牡丹在银川地区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引种试验 灌区 栽培试验 青铜峡市 夏季高温 宁夏地区 病害发生 生态习性 生长发育 银川地区 观赏价值 物候期 生长量 抗逆性 引种地 成花率 休眠芽 异质性 枝条 萌动
下载PDF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有序用电管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滕林高 《农村电气化》 2011年第2期46-47,共2页
随着用电负荷的迅速增长,沿海省份出现用电紧张局面,特别是夏季高温时节,电力供需矛盾突出,有序用电已成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供电企业、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利用智能技术手段实施有序... 随着用电负荷的迅速增长,沿海省份出现用电紧张局面,特别是夏季高温时节,电力供需矛盾突出,有序用电已成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供电企业、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利用智能技术手段实施有序用电管理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管理 信息采集系统 有序 利用 沿海经济 较发达地区 用电负荷 夏季高温
下载PDF
行间生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魏志峰 郭景南 +2 位作者 高登涛 杨朝选 范庆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葡萄园行间清耕及行间生白三叶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生长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葡萄园行间生草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葡萄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节间长、节间粗分别为35.53、366.80cm2、13.03c...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葡萄园行间清耕及行间生白三叶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生长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葡萄园行间生草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葡萄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节间长、节间粗分别为35.53、366.80cm2、13.03cm、1.275cm,比清耕增加2.33%、0.55%、7.69%、6.25%,但差异不显著;夏季高温条件下,14:00-16:00时,生草处理对地表至地下10cm处的降温效果显著;生草处理0~10cm土壤容积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处理,而30~40cm土壤容积含水量又略低于清耕处理;生草使土壤容重降低9.49%,总孔隙度提高4个百分点;生草还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温度及气孔导度。可见,葡萄园行间生草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了葡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行间生草 夏季高温 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容积含水量 土壤容重 土壤总孔隙度
下载PDF
夏季高温天气类型与人体健康关系初探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丁海燕 李丽平 +1 位作者 扈海波 李湉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128,共7页
为了研究夏季天气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1999-2008年北京市气象数据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天气分为晴热、湿热、干热、晴温和湿温五种类型。进一步分析不同天气类型下北京地区死亡率,发现:晴热和干热天气,女... 为了研究夏季天气特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1999-2008年北京市气象数据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天气分为晴热、湿热、干热、晴温和湿温五种类型。进一步分析不同天气类型下北京地区死亡率,发现:晴热和干热天气,女性较男性多,湿热、湿温和晴温天气反之。和女性相比,男性更不能耐受闷热潮湿的天气。65岁以上的老人中,高龄老年组在干热天气的死亡率高于一般老年组,而在湿温和晴温天气正好相反。研究证明,干热天气日均死亡率最高,晴温天气死亡率最少,夏季干热型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甚至生命活动的影响最大,应妥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分型 夏季高温 人体健康 "三伏"天 死亡率
原文传递
江西夏季高温天气期间副高特征与预报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尹洁 金米娜 +1 位作者 肖安 张瑛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年第2期19-25,共7页
利用1959—2010年资料对江西夏季高温的气候分布概况进行分析,利用1970—2009年常规资料对江西夏季高温期间500 hPa副高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江西夏季高温与副高的关系。利用2001—2008年资料进行的统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和925 hP... 利用1959—2010年资料对江西夏季高温的气候分布概况进行分析,利用1970—2009年常规资料对江西夏季高温期间500 hPa副高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江西夏季高温与副高的关系。利用2001—2008年资料进行的统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和925 hPa气温以及500 hPa高度与日最高气温相关较高,采用统计回归模型建立江西夏季高温客观预报方法,通过实报检验,预报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副高特征 客观预报方法
下载PDF
营养调控兔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奉珠 郭志强 +2 位作者 谢晓红 易军 雷岷 《中国草食动物》 2011年第4期68-71,共4页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养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特别是温度的影响。由于家兔皮肤缺乏汗腺,且体表有很厚的绒毛形成绝热层,导致家兔皮肤散热能力差,所以夏季高温极易使家兔发生应激。热应激给家兔的生长繁殖带来一系列不...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养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特别是温度的影响。由于家兔皮肤缺乏汗腺,且体表有很厚的绒毛形成绝热层,导致家兔皮肤散热能力差,所以夏季高温极易使家兔发生应激。热应激给家兔的生长繁殖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成为制约兔夏季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家兔自身调控及营养调控对热应激的缓解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控 热应激 养兔业 环境问题 散热能力 夏季高温 生长繁殖 夏季生产
下载PDF
北京夏季高温变化特征及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群芳 《气象科技》 2023年第1期66-74,共9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城市夏季高温及热浪出现频次和强度明显增加,但人口高度集聚的特大城市中夏季高温长期变化特征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仍不甚明了。本文选择京津冀特大型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京为研究对象,基于长...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城市夏季高温及热浪出现频次和强度明显增加,但人口高度集聚的特大城市中夏季高温长期变化特征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仍不甚明了。本文选择京津冀特大型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京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期气象观测数据计算夏季高温和城市热岛强度,阐明5—8月夏季高温长期变化特征及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978—2020年北京城区夏季高温日数、强度和极端高温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相伴随的是高温起始时间明显提前,结束时间显著推迟;高温天最高气温热岛强度呈显著降低趋势,而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热岛强度则呈轻微下降趋势;5—8月高温天最高、平均和最低气温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分别为0.73℃、1.61℃和2.40℃,明显高于非高温天的0.09℃、0.80℃和1.40℃,高温和非高温天热岛强度差值均在0.6℃以上,表明夏季高温放大城市热岛强度。预估未来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将进一步加剧,会形成更频繁和持续更长的夏季高温,给城市居民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高温 气候变暖 城市化 城市热岛 北京
下载PDF
潮州市夏季高温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系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蔡赛缄 谢松元 丁丽佳 《广东气象》 2010年第5期23-25,共3页
统计分析1957~2007年共51年潮州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影响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并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高温的地面风场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高温天气既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又与区域大气环... 统计分析1957~2007年共51年潮州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影响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并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高温的地面风场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高温天气既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又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密切相关,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等因素也是导致高温天气不可忽视的因素;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造成潮州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③受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控制是潮州出现高温的重要原因,也是出现历史极端最高气温的主要原因;④潮州夏季高温日数总体呈增多趋势;⑤高温的空间分布具有地域性;⑥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高温的地面风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影响系统 副热带高压 热带气旋 夏季高温 潮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