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关中东部的夏代早期文化遗存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天恩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4,共8页
本文的研究表明关中东部夏代早期考古学文化具有独特的面貌,与当地年代较早的客省庄二期文化、时代相当的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有一些相似之处,亦有一定的差别,故有必要正式命名为"东龙山文化";并可区分为以关中东部地区为... 本文的研究表明关中东部夏代早期考古学文化具有独特的面貌,与当地年代较早的客省庄二期文化、时代相当的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有一些相似之处,亦有一定的差别,故有必要正式命名为"东龙山文化";并可区分为以关中东部地区为中心的"老牛坡类型",和以丹江上游地区为中心的"东龙山类型"。该文化的形成虽与客省庄二期文化有联系,但明显受到了齐家文化的影响,这表明活动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曾东向发展并到达河渭之间。二里头文化从开始就出现的花边高领圆腹罐,在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中难以找到,却更多地发现于东龙山文化中,故其应是受后者影响的产物。可能正是通过东龙山文化这个中介,齐家文化较成熟的青铜工业也影响了二里头文化,使后者的青铜文明到二里头二期后迅速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东部 夏代早期 东龙山文化 影响
原文传递
夏都军事防御系统新探
2
作者 周剑 《三代考古》 2023年第1期75-85,共11页
夏代都城军事防御体系是指为保卫都城安全而构建的一系列防御设施。目前考古发现能确认为夏都的遗址有新密新砦遗址和偃师二里头遗址,目前学界主流意见认为前者为夏代早期都城遗址,后者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本文以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 夏代都城军事防御体系是指为保卫都城安全而构建的一系列防御设施。目前考古发现能确认为夏都的遗址有新密新砦遗址和偃师二里头遗址,目前学界主流意见认为前者为夏代早期都城遗址,后者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本文以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址考古材料为基础,对夏代都城军事防御体系作一新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新砦遗址 军事防御体系 都城遗址 考古材料 夏代早期 主流意见 夏都
原文传递
“天夏”粮仓——河南淮阳时庄遗址
3
作者 曹艳鹏 《党的生活(河南)》 2023年第9期52-53,共2页
时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北临太康县,地处我国四大粮仓之一的华北平原的腹心一一豫东黄泛区平原。该遗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含有龙山、岳石、商周、汉和唐宋等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的是遗址的南部有一处夏代早期... 时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村,北临太康县,地处我国四大粮仓之一的华北平原的腹心一一豫东黄泛区平原。该遗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含有龙山、岳石、商周、汉和唐宋等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的是遗址的南部有一处夏代早期的粮仓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周口市 商周 夏代早期 粮仓 河南淮阳 豫东黄泛区 遗址 华北平原
原文传递
夏代早期的历史及其考古学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昭峰 王春鸣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夏代早期的历史多语焉不详,甚或互有抵牾。对夏代早期历史的基本脉络作一梳理,并以考古资料为基准,探讨了夏代早期启、益之争,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篡位,帝相东逃,少康复政,有穷覆亡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在考古学文化上的反映,并... 夏代早期的历史多语焉不详,甚或互有抵牾。对夏代早期历史的基本脉络作一梳理,并以考古资料为基准,探讨了夏代早期启、益之争,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篡位,帝相东逃,少康复政,有穷覆亡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在考古学文化上的反映,并尝试复原了夏代早期的这段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代早期 历史 考古学考察
下载PDF
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夏时期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
5
作者 岳连建 屈琳霞(图) +2 位作者 岳永军(图) 石磊(摄) 李钦宇(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2,2,共7页
老牛坡遗址发掘的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较小,单人葬,无二层台及腰坑,不见葬具。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品以三耳、双耳、单耳、无耳折肩罐,以及单耳、无耳花边罐为主;以石璧随葬的习俗也颇具特色。这批墓葬的时代为夏代早期,陶... 老牛坡遗址发掘的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较小,单人葬,无二层台及腰坑,不见葬具。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品以三耳、双耳、单耳、无耳折肩罐,以及单耳、无耳花边罐为主;以石璧随葬的习俗也颇具特色。这批墓葬的时代为夏代早期,陶器中既有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因素,又有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特征,为研究陕西夏时期的文化分布以及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老牛坡遗址 竖穴土坑墓 夏代早期
下载PDF
东龙山遗址出土玉石璧音乐声学测量及初步研究
6
作者 沈博 《音乐探索》 2019年第4期13-20,共8页
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的东龙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石璧91件,其年代相当于夏代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对出土于五座墓葬的42件石璧的音乐声学测量表明:单件石璧乐音清晰,频谱图显示基音强,泛音排列呈开放式。其中有两组石璧出土时呈有序排列,分... 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的东龙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石璧91件,其年代相当于夏代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对出土于五座墓葬的42件石璧的音乐声学测量表明:单件石璧乐音清晰,频谱图显示基音强,泛音排列呈开放式。其中有两组石璧出土时呈有序排列,分别为16件和8件,音高排列出七声音阶和五声音阶,具有良好音乐声学性能。该项研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之际成组玉石璧的性能与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商洛 东龙山遗址 夏代早期 玉石璧 音乐声学测量
下载PDF
2012~2013年度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54
7
作者 胡松梅 杨苗苗 +1 位作者 孙周勇 邵晶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本文对2012~2013年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考古遗迹单位进行了收集、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该遗址最少有15个属种,包括扬子鳄、环颈雉、褐家鼠、中华鼢鼠、草原鼢鼠、草兔、狗、马、家猪、山... 本文对2012~2013年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考古遗迹单位进行了收集、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该遗址最少有15个属种,包括扬子鳄、环颈雉、褐家鼠、中华鼢鼠、草原鼢鼠、草兔、狗、马、家猪、山羊、绵羊和黄牛。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是一个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小片树林,草原和树林间有一定的水域,周围有沙漠的环境。经济类型是半农半牧形式,家养动物是石峁人的主要肉食来源,野生动物仅起着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 石峁遗址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动物遗存
下载PDF
榆林火石梁遗址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胡松梅 张鹏程 袁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48,共17页
本文对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动物骨骼属哺乳动物18种,鸟类1种;其中以羊骨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60%,不同于任何一个关中新石器遗址。根据对出土的动物骨骼和文化层堆积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周围的自... 本文对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动物骨骼属哺乳动物18种,鸟类1种;其中以羊骨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60%,不同于任何一个关中新石器遗址。根据对出土的动物骨骼和文化层堆积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周围的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各种羊、牛、马、兔等食草动物,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森林、疏林、灌丛及沙漠,其间有虎、猫等食肉动物和各种鹿类动物及羚羊的出没。动物中虎、梅花鹿、马鹿、狍、羚羊、岩羊现已在此绝迹,其余为现仍生活在该地区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 火石梁遗址 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 动物遗存
下载PDF
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先民的作物选择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生膨菲 尚雪 张鹏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已有的考古研究显示,榆林地区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址数量激增,聚落等级差异显著,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但其文明化过程中,不同等级聚落的先民对作物的选择情况如何,作物选择与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仍不明确。本文公布了榆林新... 已有的考古研究显示,榆林地区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址数量激增,聚落等级差异显著,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但其文明化过程中,不同等级聚落的先民对作物的选择情况如何,作物选择与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仍不明确。本文公布了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的植物浮选结果,搜集该地区已有的大植物遗存资料,根据古人农作物计量的习惯,优化分析植物遗存所代表的作物产量信息,揭示不同聚落规模下先民对作物的选择利用情况。研究结果揭示,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小型聚落居民延续以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但大型聚落—石峁遗址的先民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强化对粟的开发,其作物选择的多样化可能与资源调动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聚落等级 作物选择 旱作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